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24蔚来如何 「向上」:放弃两个幻想,做到「真我出圈」,欢迎阅读。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
前天下午蔚来媒体面对面的内容,想必很多大家都已经看过。因而,在时隔两天之后,再去回看这一场面对面,到底还有什么好写的?
我想,那就做一次课代表,控制在两千字左右,聚焦在一个主题——蔚来如何向上,来完成这次记录。
如大家已经看到的那样,在那场为时 2 小时 14 分钟的站立式答疑中,李斌围绕着换电,产品技术、市场、管理和效率、企业战略等方面 ,总计回答了 140 多个问题。
在这 140 多个问题当中,有个问题很有趣,大致是让李斌用一个词来总结 2023 年的蔚来。
李斌当时愣了下,说要再想想,然后现场还 Call 了下总裁秦力洪。
等到 140 个多问题回答完,进入现场的提问环节时,秦力洪就先问答了这个问题,说今年 NIODAY 的关键词就是向上。
李斌一听,摸了摸腦袋,说哎呀,他怎么就没想到。
但向上,指的是什么?
秦力洪的说法,大致包含两个意思。
首先是从整个国家的形势、社会的情绪来说,走出三年疫情,电动车的渗透率在向上。
因而,「再难,咱们这帮人没有理由抱怨世界」,而在一个渗透率快速上升的产业里面,他认为蔚来「作为一个排头兵,风阻系数是大了一点,解决问题吧。」
其次,则是他想委婉的表达一下:蔚来接下来全是上坡路。
这是这一次面对面的点题了:「谷底已经过去了,只要迈腿都是上坡路。」
但凭什么?
来看李斌的回答。
作为课代表,我把它总结成了一句话:放弃两个幻想,做到「真我出圈」。
其中 ,「放弃幻想」说的态度,进而决定了定位、战略和布局。
李斌说:「第一对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要放弃幻想,一定很惨;第二,对我们会以价换量也要放弃幻想… .. 外部要放弃,内部也要放弃。」
在这样的态度下,李斌对蔚来的「真我」做了阐述,也就是定位、战略和布局。
譬如,蔚来三个品牌,尤其是即将发布的第二品牌和 NIO 主品牌的定位和区隔。
李斌说,蔚来的主品牌,也就是 NIO 品牌的「真我」,是「坚决地在技术上去做突破和创新」——用更多的技术领先,去创造高端品牌。
从这样的定位出发,NIO 进而不会做三十万以下的车,不会以价换量,反而要做上冲。
最典型的,就是过几天要发布的全新旗舰车型 ET9。
ET9 的定位是高端商务行政旗舰,要冲击的是 BBA 的核心根据地、是它们定价百万级的车型,也是中国汽车品牌从来没有企及过的高地。
「我可以这么说,绝对是全球技术最领先的一款车。这个话可以放在这里… .. 可以想象到的一些汽车的科技,在这个车上面,都会变成现实。」在谈及这台车时,李斌这样说。
至于这款车会搭载什么技术?上面这张来自微博 @老和山老司机 的图片,是剧透得最狠的。
看懂了的,可以评论区说一说。
至于第二品牌,目前被称为「阿尔卑斯」的(李斌说阿尔卑斯不是第二品牌真正的品牌名,真正品牌名会非常接地气,目前内部改代称为「大别山」),则会「坚决地做家庭市场,踏实地做家庭市场,打性价比,打综合的安全,舒适,空间,配置。」
而且在整个品牌周期内,只会有三款车——「真的就三款车。每款车卖几万台(月销)不也是挺好的吗。」
李斌甚至谈及了第二品牌的营销布局,说 NIO 品牌现在虽然有大概 400 个门店,但门店容量,估计只有宝马的四分之一。
而第二品牌主打大众市场,渠道会显得更重要。
「二三线城市都不足够,二三线城市还要再下沉。四五线城市,而且都要跟得上… . 很多大的县城可能有十几万人,一个县几十万人,大的县上百万人,不能忽略了这些市场。」
至于会上不断有人问及的第二品牌首款车交付时间,李斌的回答是,先不急,「等明年大家先卷一卷,这台车再来掀桌子。」
谈到车,可以再补充一句的是,蔚来的 MPV 也已经立项的,但没那么快。李斌也承认晚了一点。
除了两个品牌的区隔,在这次谈及「真我」时,也说到了换电。
李斌说,可充可换可更新的蔚来能源体系,当然是蔚来的护城河。
其实,这不是李斌第一次谈这个话题。在过去半年来,尤其在长安和吉利,加入蔚来「换电联盟」的前后,他其实已经多次谈过。
譬如,他会把换电体系拿来跟云服务对比,对比亚马逊、谷歌或者阿里的云服务,会说亚马逊的固定资产投资是 2600 亿美金,谷歌的固定资产投资是 1400 亿美金等等。
但这一次,他首次完整阐述了「换电作为蔚来能源云布局」在逻辑上跟云服务的共通性,也就是下面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网络效应都很强,搞一两个都没有用,搞到两千个可能有那么一点意思;
第二个一定有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周期会很长。譬如,「亚马逊的云服务到现在建设了 20 年,其实很多年后它才对外开放」。
第三个特点也很重要:都是自己先用,再开放给别人。
李斌说,蔚来做换电,终局就是对外开放,「从第一天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换电站是用的是分布式网络的逻辑,因而哪怕是跟长安、吉利合作了,哪些站是 NIO 品牌用的「私有云」;哪些站是共享的「公有云」,是很容易用技术手段区隔的。
「如果阿里说,你用我的阿里云去卖东西,抢了淘宝天猫的生意,我就不做阿里云业务了,这个 CEO 肯定不合格。」
李斌笑着说:「换电不是包袱,这个跟云服务的基础设施比,那真的投入还好。如果中国有一亿辆车是换电的话,60% 用的是蔚来的换电的网络,每天晚上都会笑醒的。」
还能再总结点什么?非常高优先级的降本增效吧。
在面对面开场前,我们跟李斌聊了聊。蔚来的柯站长拿来一份打印好的准备材料。
李斌突然开玩笑,拿着材料对我说,下次材料就不要彩打了,这样可以省五分钱。我当时有点懵,看到材料封面打成了黑色,才反应过来李斌指的是什么?
「里面是双面打印就对了,我们降本增效是认真的。」李斌半玩笑半认真的这样说。
随后,在回答问题时,李斌再次表示,在蔚来一定要保证研发的投入强度,然后突然又跳跃到「降本增效」上,说「降本增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蔚来每年如果从费用和成本支出里面节约 5%,这是很大一笔钱。
「我们今年各种加起来今年估计是六七百亿的产品加上费用的支出,节约 5% 就是 35 亿,所以这是没有止境的,会持续去做的。」
最后,来聊聊「出圈」怎么理解。
给一张蔚来主管智能硬體副总裁白剑的微博截图。
这就是出圈,用技术出圈,用更主动的沟通来完成出圈。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是蔚来在最近一段时间最重要的营销传播之变。
这种变化,甚至催生出了明天早上六点半开始的,李斌亲自上阵的 150 度大电池组长测直播。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出圈」?
我看到很多蔚来的支持者,已经在车主群里聊,说要呼朋唤友,半路到服务区去「堵李斌」,甚至组成车队一路同行。
在这里,我只能剧透一句,可能是往福建方向走。错了,别怪我。
我想,这些蔚来的车主之所以这么兴奋,是因为蔚来这一次展现出来的「新」,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新造车应有之新」——用更全球化的视野和格局,用创新用技术,用更市场化的方式,去冲击中国汽车产业从未企及的高地。
这就是蔚来对于中国的意义。
总结完毕,明天看李斌和沈斐的直播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