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陪玩行业的“内卷”困局:曾经月入2万元,如今挣不到钱,欢迎阅读。
题图来自:AI 生成 编辑:何小桃、董兴生、杜波,作者:张梓桐
" 老板你好,欢迎进群,可以看下我们的名片,随意挑选哦。" 这是千千万万个游戏陪玩 " 俱乐部 " 微信群不断上演的对话。
当俱乐部负责人发完这句话后,很快就有十几个人发出自己的名片,上面标注着自己擅长的 " 英雄 "、段位与个人特质,名片底色则是可爱或英俊的二次元人物。
" 我凭借在俱乐部以及抖音、闲鱼等平台接单,曾经在一年半内赚了 15 万元,最高的一个月赚了 2 万。而我还仅仅是兼职来做的。" 曾经的资深游戏陪玩从业者小李(化名)说。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与多名游戏陪玩从业者、游戏玩家对话,试图一窥当前游戏 " 陪玩 " 行业生态一角。
他们曾在游戏中风光过、热血过,却也有过被骗押金的经历。而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戏陪玩价格被急剧压低,从业者陷入收入波动与职业倦怠的困境。
游戏陪玩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急速膨胀。数据显示,我国 2020 年游戏技能社交及陪玩领網域的行业规模约有 266 亿元,同比增长 52%。而全国最大的游戏陪练应用比心 App 总裁何嘉茗曾在 2024 年透露,比心有 1000 万注册用户。
游戏陪玩从业者的职业生命力将如何延续?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文多摄
从 " 上分 "" 护航 " 到 " 包赢 ":陪玩服务开 " 卷 ",价格却腰斩
" 我一开始做陪玩是为了更好的游戏体验,后来发现这还能赚钱。" 小李最初接触陪玩行业是通过游戏《暗区突围》。这是一款以 " 逃离摸金 " 为核心的射击类手游,玩家需要通过组队合作,击败敌人、获取物资并成功撤离。
而 " 护航 " 服务则是陪玩行业在这一游戏中的独特形态—— 3 名技术娴熟的玩家(俗称 " 打手 ")为一名 " 老板 " 提供全程保护,确保其顺利完成任务。
小李透露,陪玩服务的价格因游戏难度和市场需求而异。在《暗区突围》热度最高的 2022 年至 2023 年,一局 " 护航 " 服务的价格通常在 80 元到 90 元之间,3 名打手平分后每人可获得 30 元左右的收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游戏热度的下降,这一价格在 2023 年底大幅下滑至每局 40 元到 45 元,打手的人均收入也降至 15 元左右。
小李告诉记者,如今,他已经不再从事陪玩服务,主要原因是价格已被压到很低。此外,他在俱乐部接单需要提前缴纳押金,每打完一单会得到结算,但他有过被骗的经历,履约后押金无法退回。
" 入场门槛低,竞争者太多了。" 他感叹道。
" 现在陪玩很多,没有什么门槛,我找陪玩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游戏体验,自己打有时候匹配的队友不厉害,很难上分。" 一位女性玩家小丽(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代练不同,陪玩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互动性和游戏体验的提升。代练虽然能帮助玩家快速提升段位,但玩家缺乏参与感,而陪玩则通过共同游戏、语音交流等方式,让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实现段位提升。
陪玩服务的价格因技术水平和服务内容而异。
据小丽透露,一名普通陪玩的价格通常在每局 10 元到 20 元之间,而技术水平更高、服务更专业的陪玩价格可能达到每局 20 元到 30 元甚至更高。部分陪玩还提供 " 包赢 " 服务,即只有在游戏胜利后才收费,失败则根据陪玩的表现由玩家决定是否支付费用。
从 " 散兵游勇 " 到 " 俱乐部化 ":陪玩模式的规范化仍笼罩诈骗阴影
随着陪玩需求的增长,行业逐渐从早期的 " 散兵游勇 " 模式向 " 俱乐部化 " 运营转变。
俱乐部通常由一名或多名负责人(俗称 " 老板 ")组建,通过微信群或其他社交平台招募陪玩和客户。陪玩在俱乐部中需要缴纳押金,并接受统一管理,包括服务规范、定价标准以及绩效考核等。
" 俱乐部里的陪玩对老板的态度必须好,他们(老板)会建立规则,比如什么样的陪玩要给钱,什么样的陪玩不给钱。" 小丽告诉记者。
这种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还降低了客户的风险。然而,陪玩接私活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陪玩会通过私下联系客户以规避俱乐部的抽成,但这可能导致被举报甚至失去在俱乐部的资格。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陪玩与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外卖骑手与平台的关系,很多从业者本身并不希望与平台缔结固定的劳动合同,而是倾向于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更多的收入。
" 俱乐部与玩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政府等第三方监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夏海龙说。
尽管游戏陪玩行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陪玩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兼职陪玩因时间不稳定而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其次,俱乐部模式虽然提升了服务规范性,但接私活现象依然存在,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行业信任危机。
此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的陪玩生态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平台和俱乐部加入竞争。一些怀有不法动机的人也会加入这一行业,给本就脆弱的生态带来更多风险。
在某社交媒体上,有多个标题为 " 警惕陪玩杀猪盘!"" 避雷陪玩诈骗陷阱 " 的帖子,其内容大都是不法分子以雇佣陪玩为由要求陪玩缴纳押金,而后卷款跑路。
对此,夏海龙表示,陪玩的押金和服务協定主要是民法问题,部分俱乐部可能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与玩家缔结带有霸王条款的合同,维权的主要困难还是法律上这些霸王条款的效力问题。
从技术陪玩更新 " 情感陪伴 ",从业者却陷收入波动与职业倦怠
尽管陪玩行业在短期内为从业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其职业稳定性却难以保证。
小李透露,他在 2022 年至 2024 年通过陪玩服务累计收入约 15.8 万元,其中大部分收入集中在 2022 年下半年至 2023 年上半年。然而,随着游戏热度的下降和市场 " 内卷 " 的加剧,他的收入在 2023 年底开始大幅下滑。
" 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新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被压得很低。"小李表示。
此外,长期的重复性工作也让他感到职业倦怠。" 打到后面,游戏完全变成了赚钱的工具,背地图、记点位,一点乐趣都没有了。"
陪玩行业的兴衰与游戏本身的热度密切相关。以《暗区突围》为例,其热度在 2022 年一度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滑。小李认为,一款游戏的平均热度周期通常为 3 到 4 年,而陪玩行业的从业者需要不断适应新游戏的规则和技术要求,才能在这一行业中立足。
陪玩行业的兴起不仅是游戏产业发展的产物,也是" 情感经济 "崛起的缩影。
一些玩家不仅追求游戏体验,还希望通过陪玩获得情感陪伴。据玩家透露,部分俱乐部甚至提供 " 哄睡 "" 唱歌 "" 语音聊天 " 等延伸服务,价格根据服务内容和时长而定。
" 有的人找陪玩,不仅是为了玩游戏,还要求陪玩唱歌、哄睡,甚至提供早上叫醒服务。" 一位玩家表示。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拓宽了陪玩行业的收入来源,也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但这一服务形式仍然蕴含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以曾经风靡一时的比心 App 为例,2021 年 9 月,上海市网信办发文称,游戏陪练应用比心 App 存在多个账号利用低俗、软色情信息诱导未成年人参与陪玩、诱导玩家用户下单等问题。比心 App 被责令全面停止陪玩功能和服务,集中清理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举一反三拦截处置低俗、软色情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重新上架后,记者在比心 App 关注到,其现在仍然提供 " 陪玩 " 服务,但相关文字与图片均与其他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尺度一致。何嘉茗也在上述采访中提及,比心正在通过机器再加上人工这两道关卡规避 " 擦边 " 内容的出现。
从技术陪玩到情感陪伴,这一行业正在重新定义游戏社交的边界。然而,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化和透明化。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平台,都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服务质量,保护用户权益。只有这样,陪玩行业才能从 " 野蛮生长 " 走向 " 可持续发展 ",为游戏生态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