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曼施坦因VS古德里安:一个步兵将军是更好的装甲兵将领?(上),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芬里尔战史研究 ,作者卸坦力士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本文编译:潘策法赫
编者前言
本文发表于2022年,作者Roman Töppel是一位既有资料搜集能力也具备独特视角的研究者,他的作品总能给人启发。也许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文章的标题并没有点出文章的主旨。文章并不是如同一些追星族一般的爱好者那样给两位德国将领排名,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进行PK是一件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文章的看点在于指出了二战战史研究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过分夸大坦克这一单一兵器的作用,这一问题与古德里安的一些错误观点息息相关。古德里安较早退出了指挥岗位,又长期为部门利益奔走,对战争困难时期的战场实际没有深刻的认识。他对后期战场的认知逊色于很多人,包括但不限于曼施坦因、克莱斯特、莫德尔、隆美尔、霍特,有些问题甚至不如被降职的老部下巴尔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古德里安在战后取得了很大的名气,他的观点影响了很多研究者与爱好者,由此导致很多人对整个战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本文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大,论述还不能说是尽善尽美的,一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编者认为可以给人提供很好的思路,因此介绍过来。注释部分予以略去,对于文中一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事情编者插入了"私货"。
正文
从来没有哪个名字如同海因茨·古德里安这样同德国装甲兵联系在一起。1938年11月他晋升装甲兵上将并任机动部队总监。1940年他晋大将,1943年任装甲兵总监。1945年3月他在陆军总参谋长任上结束了自己的国防军服役生涯。1951年他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书中他称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为"我们最好的战役指挥人才"。
曼施坦因主要在步兵部門中任职。他和古德里安不同,在二战爆发前他从未在摩托化部門中任过职。1940年6月,他任第38军军长并晋步兵上将。在1941年3月他任第56军军长之前他从未指挥过机动部門。第56军是摩托化部門,1942年3月第56军更名为第56装甲军。
战后,曼施坦因也出版了回忆录,先出版的那一本名气较大,于1955年出版,讲述了二战期间的事情。第二本三年以后出版,讲的是1939年以前的事情。曼施坦因也称赞了古德里安。但是其中一个章节讲了装甲部队的发展,该章节他反驳了古德里安关于陆军总参谋部阻碍装甲部队发展的观点。
古德里安的主要的批评对象是1933年至1938年间任部队局局长、陆军总参谋长的路德维希·贝克大将。如同马库斯·博尔曼指出的,古德里安对贝克的论断是"全盘的声誉否定"。古德里安不仅仅将贝克称为装甲部队发展的最大阻碍者,还称他"在陆军高层中纠集了一个反动派"。
曼施坦因对古德里安的一派胡言感觉非常气愤。这是因为:第一,他敬重贝克,认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参谋长;第二,古德里安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第三,这影响到了曼施坦因自己,他曾经是贝克的亲密同事,也就是"反动派"的成员。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进行了如下驳斥:
但是,这绝对不是说总参谋部拒不承认装甲部队的重要性,也不是如同古德里安所说的那样总参谋部仅仅是把装甲部队作为阵地战的突破手段。相反,分歧的焦点在于,对于古德里安来说——这也可以理解,他只是关注装甲兵器,而总参谋部必须放眼整个陆军。
编者私货:
对贝克将军的评价是一个并不适合在互联网上讨论的问题,这一问题并非那么非黑即白,贝克与古德里安的冲突不是一个圣人完爆一个庸才的故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笔者暂时没有看到完全公正的评论。就笔者个人而言看到的资料越多感觉越难得到答案。无论是古德里安、内林等人对贝克的批判,曼施坦因、施塔普夫等人对老长官的维护,还是泽特林、格罗斯等后人的评说,笔者均未看到符合自己心中平衡点的观点,也许上述人士中的一部分在内心深处已经形成了理性的结论,但是从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并不完美。
除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以外,对贝克的评价有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贝克的老部下步兵上将施塔普夫认为,古德里安批评贝克对技术缺少理解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指出最早提交给布隆姆贝格的关于装甲师、轻型装甲师的组织编制研讨材料就是贝克领导的部队局起草的。这是在1933/34年冬。贝克还支持装甲旅、摩托化步兵师的发展。突击炮营的发展也由贝克推动,贝克还支持火箭武器、现代通讯设施的发展。同时贝克看到了制约装甲部队发展的因素——燃料和其他原料。无论装甲部队的规模大小,只有在必要的资源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技术兵器的发展。贝克认识到德国必须考虑到高加索的油可能拿不到的情况,即便是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也并不靠谱,德国自己必须建立大型煤转油工业。在施塔普夫将军看来,作为把控全局的总参谋长而言,没人可以比贝克做得更好(Foerster, W.:Generaloberst Ludwig Beck. Sein Kampf gegen den Krieg, Isar 1953)。
装甲兵上将内林的态度比较值得玩味。一方面他是古德里安的老部下,另一方面贝克的维护者曼施坦因也是他的老上级,而且战后很多同僚、学者都在力挺贝克,他在评论贝克时显得有些为难。他在作品中首先指出,对于古德里安的观点,他作为古德里安的老部下,在那几年也有类似的感觉。但是他马上又说需要综合多方材料才能给出公正的评价因此他引用了很多人的观点,但自己并未长篇大论地点评贝克。内林在书中还剪切了贝克的观点,他指出贝克和施图普纳格在1933年编写的Truppenführung认为坦克属于"陆军骑兵"。确实在1933年出版的部分没有过多提到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归类上只是归于Heerstruppen而没有装甲师一类的词汇(当时确实没有装甲师存在当然不能用这种词)。此檔案讲述战役攻防时更多笔墨放在了步兵、炮兵上,另外骑兵有专门章节,但是Truppenführung真正大篇幅谈论坦克问题的部分却是在1934年的部分,以1933年的上半部分作为论据说明贝克不重视装甲部队似乎有些恶意。
内林虽然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上,但是他对贝克评价文段的末尾值得注意。内林先是引用了贝克自己在1938年的一段文字,贝克称装甲部队和空军是否能够加快其他地方的进攻步伐的答案依然沉睡在未来的黑夜之中……只有实战才能证明他们(指部队摩托化、装甲部队、空军)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面对贝克的不确定态度,内林讥讽到法国人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Walther K. Nehring:Di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Panzerwaffe: 1916-1945,Motorbuch 2019)
战后的研究者们多为贝克抱不平。穆勒的研究成果为随后的一些研究提供了基础,格罗斯、泽特林已经引入国内的作品在穆勒的基础上进行。后二者均认为贝克的态度十分开明,指出贝克支持扩编装甲部队,并主张建立合成化而非单一的装甲部队。对于装甲部队的架构,贝克并不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方面通过组建坦克营等部門整体增强陆军的实力,另一方面为未来部队的选择提供多种可能性,因为相关作品已经翻译引进国内,编者无意在此过多转述他们的观点。另外,当编者审视二人作品与引用的穆勒作品的相关文段与档案时,发现一些观点并不是那么直接地可以从穆勒的书中或者穆勒使用的档案中看出来,其中包含着作者的一些推测,因此直接看更原始的资料是更好的选择。
让我们回到穆勒的作品,穆勒指出贝克大力支持坦克部队的发展与扩编,其1936年6月提出的编组计划中,全军应共拥有52个坦克营。在师级部門上,机动部門足足有10个师(3个装甲师、3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穆勒直呼这几乎占该计划全军师的数量的四分之一。【Müller, Klaus-Jürgen:Studien und Dokumente zur politisch-militärischen Vorstellungswelt und Tätigkeit des Generalstabschefs des deutschen Heeres 1933-1938,Boldt, 1980】
当编者审视穆勒提到的档案檔案时,发现贝克无论是否坚定,无论对装甲部队抱有何种态度,但绝对是在积极探索大型装甲部队在战役层面的运用。而同时期的古德里安,他虽然早在1927年就提到了坦克相对于骑兵的一些优势【见古德里安发表于Mililär-Wochenblatl—Nr. 22的Bewegliche Truppenkörper.(Eine kriegsgeschichiliche Studie.)】,并主张发展摩托化部門,畅想了坦克、摩托化部門在大规模空军掩护下快速推进的场景。但直到《注意,坦克!》的出版,古德里安依旧仅仅是在微观技术、战术上论述坦克的问题,他在书中并未讨论装甲军、装甲集团军在战役层面的运用。但一份总参谋部1936年6月酝酿并在8月分别经贝克和弗利契批准的计划观点异常激进,该檔案是关于组建一个摩托化集团军的。檔案主张将4个摩托化步兵师划入第14军军部组建一个摩托化军,并组建装甲军军部和轻型装甲军军部。这三个军部归陆军总司令管辖,另外在这三个军部之上設定一个集群指挥部。这显然是在探索军级与集团军级大型装甲、摩托化部門编队在战役层面的运用。而在随后的战争中,德军的装甲部队最大也就是达到了集团军级规模。这个集群就是随后的Heeresgruppen-Kommando 4,维韦斯特海姆的第14军、霍特的第15军、古德里安的第16军都在这个集群麾下。其中第15军军部和第16军军部成为日后的第三装甲集群和第四装甲集群的司令部。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在介绍赖歇瑙(曾任该集群司令)时曾蜻蜓点水地提到了这个集群,但是他自然没有供述了这个辖3个机动军的集群是贝克提议组建的事实。
古德里安的论文片段
总参谋部提出的"摩托化集团军"架构
该方案部分文本
(来源:BA-MA RH 2/4082)
方案配图
(BA-MA RH 2/1015K)
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在贝克执掌部队局、总参谋部时确实基于演习与推演的结果给予了装甲部队很多批评,这些严厉批评可能遭到了装甲小圈子军官的憎恨。例如,在1934年12月,贝克基于英国坦克部队演习情况撰写了一份檔案(BA-MA RH 2/1442),因为相关演习已经被英国官宣为失败的演习,因此贝克讲的话自然不会好听。檔案中提到了这样的外军人员观点:在理论上我们高估了独立的装甲部队的效能,这些部队相当笨拙,其行动的成功往往依赖于难以满足的条件。技术条件和人员能力也有很大局限性,这些都与人们对装甲部队的殷切希望不一致。英方人员还提到目前独立的快速装甲部队相较于支援步兵的装甲部門更难以完成任务。贝克将这样的基于客观事实形成的观点晒出来无疑会刺激一小撮装甲军官的神经。
而贝克自己,不仅仅是在部队建制上,在战役层面也直接主导过大规模装甲编队的推演并总结了经验。早在1935年夏贝克就领导了有装甲军参与的推演。(BA-MA RH 2/134)由装甲军发起的针对入侵敌军的一次反击。推演结果仍旧难看,军级装甲部队没有显示出摧枯拉朽的威力,反而处处吃瘪。基于这样的结果,贝克用了大量篇幅批评了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方式,这显然又让一些人不爽。但贝克并没有将装甲部队说得一无是处,反而认为装甲部队在突破后发展攻势、对敌进行迂回穿插上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贝克的另一个观点可能又得罪了一些人,他指出"Andererseits steht wohl fest, daß zum Angriff gegen starken Feind eingesetzte Infanteriedivisionen der wertvollen Hilfe der Panzerwaffe nicht entbehren können. Hierzu sind jedoch keine Panzerverbände, sondern starke Kampfwageneinheiten notwendig"。提到了装甲兵器可以给步兵强有力的支援,但这不应由装甲师负责,而是强力的Kampfwageneinheiten。这样的表述可能刺伤了装甲军官的自尊心,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坦克可能要去支援步兵。但是贝克在此处并未使用Panzerkampfwagen一词,这里的Kampfwageneinheiten有没有可能包含了未来的突击炮甚至是Sturmpanzer是可以讨论的,这可能又是在给未来预留灵活性。
与此相关的情况,古德里安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有提到。对于第2装甲师参与吞并奥地利的行动古德里安供认"而坦克的故障却较多。详细的数字我记不起来了,不过也不会超过30%。……由于路程较长和行进速度过快,出现较高的故障率也在所难免。然而,不了解坦克的外行人,甚至还包括冯·博克大将,都认为这个数字有点太高了。所以,自从这次进军以后,年轻的装甲兵便遭到来自这批人的严厉指摘。他们认为,坦克不具备长途行军的能力。我认为,在评价装甲兵向维也纳开进中的表现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装甲部队对于这一次所担负的任务无法进行任何准备。因为3月初的时候,装甲兵刚刚开始进行连一级的训练。到了冬天,第2装甲师也正在忙于进行参谋军官的理论训练,当接到命令时,这支部队正在演习途中……。
(2)高层领导对此也同样缺乏准备。此次行动的决心来自希特勒。因此,整个行动酷似一场即兴表演,而这对于刚刚在1935年秋组建的装甲师来说无异于一次冒险。
……
(4)装甲部队出现的许多弱点,主要是由车辆尤其是坦克的保养维修不足造成的。这一问题早在1937年的秋季演习中已经暴露出来,但消除这一弊端的建议直到1938年都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今后,这一错误决不会再次出现"。对于一次无战斗的行动,德军的坦克出现了如此高的故障率,加上演习、推演中的种种坏消息,显然难以让德军高层对这样的部队充满信心。古德里安自己倒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按他的说法,造成坦克故障率高有客观情况的问题,有最高领导人的决策问题,有军方高层不重视的问题,唯独他这个前师长现军长对于这支部队的战术、技术问题没有一点责任。
对贝克而言一手组建大型独立装甲部門,一手组建坦克营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不是一种无能者的和稀泥,而是当时的客观情况确实令人难以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1936年8月,也就是在他批准探索建立摩托化集团军的同时,总参谋部的一份檔案指出面对现代化的反坦克武器,坦克应当通过提升机动性来规避反坦克武器的威胁而不是强化其装甲。强化装甲会带来速度下降、过桥能力降低以及在进行战略机动会有更多困难等问题,同时技术条件也决定了在未来的4~5年难以开发出重步兵支援坦克。因此不宜将坦克捆绑在步兵部队之中,应当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既可以在战役层面使用,在战术层面也可以配合步兵。也就是说,贝克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他的部门认为坦克只有在高速机动中才能保证在战场上的生存,因此必须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而不能把坦克完全丢给步兵使其沦为单纯的步兵支援武器;但另一方面装甲师、装甲军这样的大型装甲部門确实在演习、推演中表现欠佳,外军的实践也是如此,还难堪大任。在进行步兵支援这种对指挥协调要求相对较低的任务中表现更好。
(前文提到的关于坦克开发、角色定位的檔案,BA-MA RH2/1135)
贝克牵头起草的檔案Truppenführung也是考察贝克观点的重要文献。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声称贝克:1、反对建立大规模装甲部队,最多搞装甲旅;2、坦克只能作为步兵支援部門;3、应该使用电话指挥部队,不相信无线电有用。而贝克主导编写的Truppenführung直接驳斥了古德里安的上述污蔑。从檔案起草过程看,根据古德里安的老部下装甲兵上将瓦尔特·内林的回忆,Truppenführung在起草时贝克就邀请了古德里安和内林参加(这种时候从他们自己的利益上看显然不太好说自己被排除在檔案制定团队范围之外,因为这样就贬低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此从态度上看至少贝克是开明的,愿意吸收古德里安到自己的团队中起草檔案。从檔案内容看,Truppenführung的内容与古德里安所说的这三点均不相符。该檔案中大量条款主张坦克可以和自行火炮、反坦克炮、各种摩托化部門协同在战役层面发挥作用,也大力提倡无线电的使用。如746条指出"一个或者多个坦克团可以和其他摩托化部門和支援部門组成合成装甲部队",这显然就是装甲师级的部門。733条指出"坦克之间的通讯可通过无线电(电报或电话)、派遣骑手通讯兵,或者用可视信号。战斗中命令可通过无线电无阻碍地下达"。这些内容都和古德里安的叙述完全不相符。
贝克在战争开始之前就退出了领导岗位,这样完整评价贝克的观点就有一定难度,但是从现有文献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贝克和古德里安之间的问题绝非如曼施坦因所说并被很多后世研究者所采纳的是一种基于装甲兵技术军官和总参谋长的职位、职责不同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观点分歧。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对贝克的评价完全是基于某种不当目的恶意捏造事实的抹黑行为。曼施坦因在写回忆录时立场微妙,一方面他要维护老长官和自己任职过的部门(这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另一方面曼施坦因的总基调是维护整个国防军,如对于哈尔德、施彭内克、莫德尔等人他都尽力维护。因此曼施坦因对古德里安自然只能点到为止而难以彻底揭露。综合现有文献,贝克不仅不反对大规模装甲部队,甚至积极探索古德里安当时并未提过的摩托化集团军的建设和使用。在将大规模装甲部队置于战役层面使用的问题上,贝克比古德里安进行了更多有建设意义的探索。摩托化集团军一方面规模庞大,另一方面一个10个师的集团军级部門显然不可能是古德里安口中的所谓步兵支援部門。而对于贝克反对无线电则更是无中生有。
古德里安团伙诋毁贝克大抵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贝克在德军重建武装力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大型装甲部队的组建,古德里安要使得自己成为改变德军面貌的关键人物一方面需要不当抬高装甲部队的作用,另一方面就要挤掉贝克,并塑造一个反派来衬托自己;其二,这可能是出于"解决不了问题还解决不了你"这样的思维。贝克在任时指出了装甲部队的很多问题,这使得古德里安脸上无光,既然无法抹去这些客观存在的黑历史,那就"解决"指出问题的贝克;
第二,从领导风格上讲,贝克是开明的。虽然古德里安称贝克是"反动派"头子,"他走到哪里,哪里的事情就会停步不前"。但是就是这个"反动派"头子主动邀请了古德里安和内林参加了Truppenführung的编写。曼施坦因也曾称在突击炮的发展上贝克一开始持有怀疑态度但在讨论后仍然可以接受新的观点。就坦克本身而言,从当时的演习、推演情况看,装甲师是很不成熟的,但是无论他主观上如何认为,至少客观上他支持大规模组建坦克部队,也实际组建了大量机动师。未进入装甲师和轻型装甲师的坦克部門未来何去何从完全可以通过实践检验后另行定夺。在已经组建了装甲师、装甲军、摩托化集团军等部队、指挥机构拥有了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利用这些现有的坦克营组建装甲师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事情,随后的装甲部队组建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贝克确实对装甲部队提出了大量批评,这些观点可能得罪了古德里安团伙,部分批评被装甲军官当作攻击贝克的依据(如内林)。但是这不是说明贝克保守或不代表正确的发展方向,而是当时的装甲部队根本就存在大量问题,难以在激烈战事中委以战役层面的决定性重任,装甲部队本就应当得到这些批评。装甲部队在当时根本就不是一种所向披靡的存在(即便在二战过程中也不是),而是一个"问题儿童"。虽然存在这么多问题,但是贝克依然探索大规模装甲部門在战役层面的使用,这是古德里安没有做到的。同时贝克也主张组建大量坦克营;
第四,在贝克心目中,装甲师显然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和地点投入进行迂回穿插,尤其是在步兵部門取得初步战果的情况下。但是装甲师是否可以在单独的作战区網域内,作为第一梯队投入对敌军预有准备的防御体系的进攻,承担突破敌军防线的重任,随后自行进行穿插是不清晰的。
理想状态下,这种模式如果进展顺利这会比先由步兵师初步突破而后投入装甲师发展攻势要顺畅,因为装甲师若没有独立作战区網域可能会被步兵的骡马纵队或炮兵的车队堵住,协调步兵师和装甲师的行动会是一道难题,苏军的坦克集团军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就二战的实际进程看,直接投入装甲师对预有准备的防御阵地进行进攻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可能并不主要取决于是否调集了足够的坦克,步兵、工兵是否充足,炮兵是否发射了足够多的炮弹可能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坦克的偏激认识不仅存在于古德里安等人腦中,也存在于不少后世研究者、业余爱好者之中,这导致了许多论述在逻辑起点上就是错误的。太多观点简单以一个大战区坦克总数衡量部队攻击能力,但坦克数量仅仅是一方面因素。例如在日托米尔反击中,因为种种原因反击的德军装甲师没有足够的炮弹,反击期间平均每师日弹药投射量在27.7吨至94.2吨之间,多数时间为40多吨至50多吨。这远远低于一些大规模进攻战役,如堡垒行动对应的数字是208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涉及夺回哈尔科夫的6个师在2月12日至28日间消耗10759吨弹药,师日均消耗超过100吨,刨去弹药在战斗中的损失,投射量也在日均70吨【参见Donat, Gerhard:Beispiele für den Munitionsverbrauch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im zweiten Weltkrieg,Allgemeine schweizerische Militärzeitschrift:129 (1963)】。很多研究或者只能勉强称为文学作品的文献单纯计算坦克数量(甚至不考虑坦克可用、到位的因素),觉得日托米尔反击中德军集结了多不得了的反击集团,反击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存在着什么惊天秘密。但其实全面考察后勤与兵力兵器原因,以低到这种程度的弹药投射量没能击垮苏军南线最强大的方面军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德军在1944年的"双头"行动中也调集了大量坦克,德军的指挥官包括劳斯、克诺贝尔斯多夫、绍肯、曼陀菲尔、德克尔等资深装甲军官,进攻前主攻方向德军可用坦克情况如下:
Ⅳ | Ⅴ | Ⅵ | StuG | JgⅣ | |
4.Pz.D | 32 | 15 | |||
5.Pz.D | 24 | 14 | |||
12.Pz.D | 28 | 16 | |||
GD | 7 | 41 | 29 | 20 | |
14.Pz.D | 11 | ||||
7.Pz.D | 5 | ||||
Starchwitz | 15(Ⅲ&Ⅳ) | 70 | |||
合计 | 141 | 140 | 36 |
(Niepold,Gerd:Panzeroperationen »Doppelkopf« und »Cäsar« :Sommer ’44,Mittler, 1987)
当面苏军滨海第1方面军可用坦克、自行火炮实力如下:
KV | T-34 | T-60/70 | 自行火炮 | 租借 | |
近6集 | 17 | 119 | 12 | 30 | |
43集 | 2 | 1 | |||
51集 | 90 | ||||
近2集 | 13 | 62 | 78 | ||
直属 | 122 |
(ЦАМО, Фонд: 235, Опись: 2074, Дело: 923,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28)
德军可用坦克总共310辆,这没有算上后来第14装甲师的豹营。当面苏军主要为近2集和51集,坦克数量刚过100辆,另外方面军的租借坦克也在这一地带,刚刚遭受了巨大损失的近坦5集也在南翼,大约拥有200辆可用坦克和自行火炮。就苏德战争中的坦克数量对比而言这对德军来说是相当富裕的一仗。但是主攻的装甲师并未取得显著战果,只是在北翼拥有强大豹式坦克集团并有海军舰炮支援的施塔赫维茨战斗群在苏军主力被南部德军装甲师钉住的情况下捡漏完成了任务。
另外一次同样有"大德意志"师和曼陀菲尔参与的战役结果却不相同,特尔古-弗鲁莫斯战役中,虽然一些德军檔案中将此战称为坦克战,但在1944年5月2日时整个沃勒尔集群只有96辆坦克、76辆突击炮、4辆榴弹突击炮可用。苏军2个坦克集团军却有491辆自行火炮可用。在这种悬殊的数量对比之下德军的防御效果却是好的,到了5月6日苏军两个集团军的可用坦克、自行火炮数字变成了264辆,重型坦克的情况还尤其糟糕。其中有两方面因素值得注意:一方面是空军支援,根据沃勒尔集群的统计,5月2日至4日陆军和武装党卫军部門击毁了204辆坦克,空军击毁了117辆(NARA T312 R69);另一方面是轴心国炮兵的强力压制,在这一场苏军占数量优势的战斗中轴心国军队的炮兵却投射了更多炮弹。根据沃勒尔集群的统计,德军第57装甲军在5月3日调集了67门轻型火炮、40门重型火炮外加一些火箭炮发射了3500发炮弹、火箭弹,前一天则达到了4300发,而苏军5月3日对应数量仅有2330发(NARA T312 R64)。应当注意到,德军统计的自身投射的弹药是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发射的弹药,但是德军统计的苏军打在德军阵地上的这些弹药可能还包括一些迫击炮炮弹,因此苏军投射的弹药应该较大幅度低于德军。虽然苏军炮兵在火炮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轴心国部队有着更猛烈的火力。特尔古-弗鲁莫斯战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坦克部队机动防御的典范,但是现在看来,坦克兵似乎拿走了一些本该属于他们战友的赞誉,炮兵和空军在此战中功不可没。
特尔古-弗鲁莫斯战役前苏军可用坦克、自行火炮实力
T-34 | IS-85 | IS-122 | MK | SU-152 | SU-85 | M4 | SU-76 | SU-57 | |
坦2集 | 82 | 19 | 3 | ||||||
近坦5集 | 183 | 33 | 18 | 22 | 42 | 21 | 26 |
(ЦАМО, Фонд: 240, Опись: 2779, Дело: 1157,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1)
实际上,一些当时和后世的观点是以过度夸大了的坦克部队的效用去评论贝克,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总的来说,贝克内心对装甲部队在战役层面的运用的认知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不是很好说。贝克在战术、技术层面对坦克这一兵器有着何种程度的见解也没有太多直接材料予以证实——作为总参谋长这也不是需要他去操心的问题。但是在战役中强调速度,以形成时间空间上的有利条件这一点毫无疑问是他努力追求的;从客观层面看,贝克在当时面临着两难的局面,无论是将坦克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还是作为战役级机动力量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现实。但是终究贝克没有去推动组建重型步兵支援坦克部門,德军的坦克无论是何种编组形式都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并配备无线电,他所采取的措施最终有利于随后大规模装甲兵的组建也推动了军级、集团军级装甲部队在战役层面的使用探索,贝克的这种灵活性措施虽然说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显然是偏向将装甲部队用于战役层面这一选项。
第五,对古德里安而言,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坦克战术专家,但他是否是一个战役级高手值得怀疑,而且他显然过分高估了坦克的作用。而对诸兵种合同作战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这不是说他不知道有诸兵种合同作战这回事,他的几本著作里都提到了相关问题,还专门撰写过Die Panzertruppen und ihr zusammenwirken mit den anderen Waffen一文专门论述这一问题,但他的认知是存在极大缺陷的,他过高估计了坦克本身的价值,他的观点就是需要纠偏。
古德里安担任总参谋长后,对匈牙利战事的微操就显示出了这种认识缺陷,他的措施遭到了弗里斯纳甚至是他的老部下与死党装甲兵上将赫尔曼·巴尔克的批判(当然,巴尔克没有点名批评古德里安,只是批评了相关措施)。对此弗里斯纳大将提到:
"陆军总司令部直接介入了对抗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的作战,第3和第6装甲师被调来,配合原有的第8装甲师。他们的坦克部門被剥离。这两个师将通过科马尔诺被派往格伦河以东地区,并从那里与已经到位的第8装甲师一起向希波尔塞格发起进攻,目的是封闭山区的隘口,并与第八集团军的右翼建立联系。第3和第6装甲师抽出了所有的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运输车扣留在塞克什费尔瓦作为预备队。在整场战争中如此众多的坦克运用战例中,也许是头一次,两个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与坦克分离开来(所有的抗议都无效),这一切居然是所谓的坦克战装专家古德里安亲自下达的命令!这一命令违背了所有装甲部队作战的基本原则,卷入其中的集团军群上下均对此大为震惊……古德里安称他不理解为什么我们握有如此的坦克编队却不能顶住敌军,以前东线就没有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坦克部队。我回答步兵的短缺是问题的关键"。(Hans Frießner: Verratene Schlachten. Die Tragödie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in Rumänien und Ungarn. Holsten-Verlag, Holsten,1956)这一情况不仅仅由弗里斯纳提到,第6装甲师的战史也指出1944年12月19日古德里安亲自下令将该师的坦克和装甲掷弹兵分开。
南方集团军群日志段落(NARA T311 R160)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芬里尔战史研究 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