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曼施坦因VS古德裏安:一個步兵将軍是更好的裝甲兵将領?(上),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芬裏爾戰史研究 ,作者卸坦力士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擊上方 芬裏爾戰史研究 關注獲取!
本文編譯:潘策法赫
編者前言
本文發表于2022年,作者Roman Töppel是一位既有資料搜集能力也具備獨特視角的研究者,他的作品總能給人啓發。也許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文章的标題并沒有點出文章的主旨。文章并不是如同一些追星族一般的愛好者那樣給兩位德國将領排名,将古德裏安和曼施坦因進行PK是一件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文章的看點在于指出了二戰戰史研究中的一個長期存在的誤區——過分誇大坦克這一單一兵器的作用,這一問題與古德裏安的一些錯誤觀點息息相關。古德裏安較早退出了指揮崗位,又長期為部門利益奔走,對戰争困難時期的戰場實際沒有深刻的認識。他對後期戰場的認知遜色于很多人,包括但不限于曼施坦因、克萊斯特、莫德爾、隆美爾、霍特,有些問題甚至不如被降職的老部下巴爾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古德裏安在戰後取得了很大的名氣,他的觀點影響了很多研究者與愛好者,由此導致很多人對整個戰史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本文涉及的問題很多、很大,論述還不能説是盡善盡美的,一些地方還值得商榷,但編者認為可以給人提供很好的思路,因此介紹過來。注釋部分予以略去,對于文中一些需要進一步説明的事情編者插入了"私貨"。
正文
從來沒有哪個名字如同海因茨·古德裏安這樣同德國裝甲兵聯系在一起。1938年11月他晉升裝甲兵上将并任機動部隊總監。1940年他晉大将,1943年任裝甲兵總監。1945年3月他在陸軍總參謀長任上結束了自己的國防軍服役生涯。1951年他出版了他的回憶錄,書中他稱埃裏希·馮·曼施坦因為"我們最好的戰役指揮人才"。
曼施坦因主要在步兵部門中任職。他和古德裏安不同,在二戰爆發前他從未在摩托化部門中任過職。1940年6月,他任第38軍軍長并晉步兵上将。在1941年3月他任第56軍軍長之前他從未指揮過機動部門。第56軍是摩托化部門,1942年3月第56軍更名為第56裝甲軍。
戰後,曼施坦因也出版了回憶錄,先出版的那一本名氣較大,于1955年出版,講述了二戰期間的事情。第二本三年以後出版,講的是1939年以前的事情。曼施坦因也稱贊了古德裏安。但是其中一個章節講了裝甲部隊的發展,該章節他反駁了古德裏安關于陸軍總參謀部阻礙裝甲部隊發展的觀點。
古德裏安的主要的批評對象是1933年至1938年間任部隊局局長、陸軍總參謀長的路德維希·貝克大将。如同馬庫斯·博爾曼指出的,古德裏安對貝克的論斷是"全盤的聲譽否定"。古德裏安不僅僅将貝克稱為裝甲部隊發展的最大阻礙者,還稱他"在陸軍高層中糾集了一個反動派"。
曼施坦因對古德裏安的一派胡言感覺非常氣憤。這是因為:第一,他敬重貝克,認為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參謀長;第二,古德裏安的説法與事實不符;第三,這影響到了曼施坦因自己,他曾經是貝克的親密同事,也就是"反動派"的成員。曼施坦因在回憶錄中進行了如下駁斥:
但是,這絕對不是説總參謀部拒不承認裝甲部隊的重要性,也不是如同古德裏安所説的那樣總參謀部僅僅是把裝甲部隊作為陣地戰的突破手段。相反,分歧的焦點在于,對于古德裏安來説——這也可以理解,他只是關注裝甲兵器,而總參謀部必須放眼整個陸軍。
編者私貨:
對貝克将軍的評價是一個并不适合在互聯網上讨論的問題,這一問題并非那麼非黑即白,貝克與古德裏安的衝突不是一個聖人完爆一個庸才的故事。這個問題非常復雜,筆者暫時沒有看到完全公正的評論。就筆者個人而言看到的資料越多感覺越難得到答案。無論是古德裏安、内林等人對貝克的批判,曼施坦因、施塔普夫等人對老長官的維護,還是澤特林、格羅斯等後人的評説,筆者均未看到符合自己心中平衡點的觀點,也許上述人士中的一部分在内心深處已經形成了理性的結論,但是從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并不完美。
除了古德裏安和曼施坦因以外,對貝克的評價有這樣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
貝克的老部下步兵上将施塔普夫認為,古德裏安批評貝克對技術缺少理解的觀點是錯誤的。他指出最早提交給布隆姆貝格的關于裝甲師、輕型裝甲師的組織編制研讨材料就是貝克領導的部隊局起草的。這是在1933/34年冬。貝克還支持裝甲旅、摩托化步兵師的發展。突擊炮營的發展也由貝克推動,貝克還支持火箭武器、現代通訊設施的發展。同時貝克看到了制約裝甲部隊發展的因素——燃料和其他原料。無論裝甲部隊的規模大小,只有在必要的資源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才談得上技術兵器的發展。貝克認識到德國必須考慮到高加索的油可能拿不到的情況,即便是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也并不靠譜,德國自己必須建立大型煤轉油工業。在施塔普夫将軍看來,作為把控全局的總參謀長而言,沒人可以比貝克做得更好(Foerster, W.:Generaloberst Ludwig Beck. Sein Kampf gegen den Krieg, Isar 1953)。
裝甲兵上将内林的态度比較值得玩味。一方面他是古德裏安的老部下,另一方面貝克的維護者曼施坦因也是他的老上級,而且戰後很多同僚、學者都在力挺貝克,他在評論貝克時顯得有些為難。他在作品中首先指出,對于古德裏安的觀點,他作為古德裏安的老部下,在那幾年也有類似的感覺。但是他馬上又説需要綜合多方材料才能給出公正的評價因此他引用了很多人的觀點,但自己并未長篇大論地點評貝克。内林在書中還剪切了貝克的觀點,他指出貝克和施圖普納格在1933年編寫的Truppenführung認為坦克屬于"陸軍騎兵"。确實在1933年出版的部分沒有過多提到裝甲部隊、摩托化部隊,歸類上只是歸于Heerstruppen而沒有裝甲師一類的詞匯(當時确實沒有裝甲師存在當然不能用這種詞)。此檔案講述戰役攻防時更多筆墨放在了步兵、炮兵上,另外騎兵有專門章節,但是Truppenführung真正大篇幅談論坦克問題的部分卻是在1934年的部分,以1933年的上半部分作為論據説明貝克不重視裝甲部隊似乎有些惡意。
内林雖然并沒有花太多的筆墨在陳述自己的觀點上,但是他對貝克評價文段的末尾值得注意。内林先是引用了貝克自己在1938年的一段文字,貝克稱裝甲部隊和空軍是否能夠加快其他地方的進攻步伐的答案依然沉睡在未來的黑夜之中……只有實戰才能證明他們(指部隊摩托化、裝甲部隊、空軍)是否能夠達到我們的預期。面對貝克的不确定态度,内林譏諷到法國人當時也是這麼認為的。(Walther K. Nehring:Di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Panzerwaffe: 1916-1945,Motorbuch 2019)
戰後的研究者們多為貝克抱不平。穆勒的研究成果為随後的一些研究提供了基礎,格羅斯、澤特林已經引入國内的作品在穆勒的基礎上進行。後二者均認為貝克的态度十分開明,指出貝克支持擴編裝甲部隊,并主張建立合成化而非單一的裝甲部隊。對于裝甲部隊的架構,貝克并不把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裏,一方面通過組建坦克營等部門整體增強陸軍的實力,另一方面為未來部隊的選擇提供多種可能性,因為相關作品已經翻譯引進國内,編者無意在此過多轉述他們的觀點。另外,當編者審視二人作品與引用的穆勒作品的相關文段與檔案時,發現一些觀點并不是那麼直接地可以從穆勒的書中或者穆勒使用的檔案中看出來,其中包含着作者的一些推測,因此直接看更原始的資料是更好的選擇。
讓我們回到穆勒的作品,穆勒指出貝克大力支持坦克部隊的發展與擴編,其1936年6月提出的編組計劃中,全軍應共擁有52個坦克營。在師級部門上,機動部門足足有10個師(3個裝甲師、3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步兵師),穆勒直呼這幾乎占該計劃全軍師的數量的四分之一。【Müller, Klaus-Jürgen:Studien und Dokumente zur politisch-militärischen Vorstellungswelt und Tätigkeit des Generalstabschefs des deutschen Heeres 1933-1938,Boldt, 1980】
當編者審視穆勒提到的檔案檔案時,發現貝克無論是否堅定,無論對裝甲部隊抱有何種态度,但絕對是在積極探索大型裝甲部隊在戰役層面的運用。而同時期的古德裏安,他雖然早在1927年就提到了坦克相對于騎兵的一些優勢【見古德裏安發表于Mililär-Wochenblatl—Nr. 22的Bewegliche Truppenkörper.(Eine kriegsgeschichiliche Studie.)】,并主張發展摩托化部門,暢想了坦克、摩托化部門在大規模空軍掩護下快速推進的場景。但直到《注意,坦克!》的出版,古德裏安依舊僅僅是在微觀技術、戰術上論述坦克的問題,他在書中并未讨論裝甲軍、裝甲集團軍在戰役層面的運用。但一份總參謀部1936年6月醖釀并在8月分别經貝克和弗利契批準的計劃觀點異常激進,該檔案是關于組建一個摩托化集團軍的。檔案主張将4個摩托化步兵師劃入第14軍軍部組建一個摩托化軍,并組建裝甲軍軍部和輕型裝甲軍軍部。這三個軍部歸陸軍總司令管轄,另外在這三個軍部之上設定一個集群指揮部。這顯然是在探索軍級與集團軍級大型裝甲、摩托化部門編隊在戰役層面的運用。而在随後的戰争中,德軍的裝甲部隊最大也就是達到了集團軍級規模。這個集群就是随後的Heeresgruppen-Kommando 4,維韋斯特海姆的第14軍、霍特的第15軍、古德裏安的第16軍都在這個集群麾下。其中第15軍軍部和第16軍軍部成為日後的第三裝甲集群和第四裝甲集群的司令部。古德裏安在回憶錄中在介紹賴歇瑙(曾任該集群司令)時曾蜻蜓點水地提到了這個集群,但是他自然沒有供述了這個轄3個機動軍的集群是貝克提議組建的事實。
古德裏安的論文片段
總參謀部提出的"摩托化集團軍"架構
該方案部分文本
(來源:BA-MA RH 2/4082)
方案配圖
(BA-MA RH 2/1015K)
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就是在貝克執掌部隊局、總參謀部時确實基于演習與推演的結果給予了裝甲部隊很多批評,這些嚴厲批評可能遭到了裝甲小圈子軍官的憎恨。例如,在1934年12月,貝克基于英國坦克部隊演習情況撰寫了一份檔案(BA-MA RH 2/1442),因為相關演習已經被英國官宣為失敗的演習,因此貝克講的話自然不會好聽。檔案中提到了這樣的外軍人員觀點:在理論上我們高估了獨立的裝甲部隊的效能,這些部隊相當笨拙,其行動的成功往往依賴于難以滿足的條件。技術條件和人員能力也有很大局限性,這些都與人們對裝甲部隊的殷切希望不一致。英方人員還提到目前獨立的快速裝甲部隊相較于支援步兵的裝甲部門更難以完成任務。貝克将這樣的基于客觀事實形成的觀點曬出來無疑會刺激一小撮裝甲軍官的神經。
而貝克自己,不僅僅是在部隊建制上,在戰役層面也直接主導過大規模裝甲編隊的推演并總結了經驗。早在1935年夏貝克就領導了有裝甲軍參與的推演。(BA-MA RH 2/134)由裝甲軍發起的針對入侵敵軍的一次反擊。推演結果仍舊難看,軍級裝甲部隊沒有顯示出摧枯拉朽的威力,反而處處吃癟。基于這樣的結果,貝克用了大量篇幅批評了對裝甲部隊的使用方式,這顯然又讓一些人不爽。但貝克并沒有将裝甲部隊説得一無是處,反而認為裝甲部隊在突破後發展攻勢、對敵進行迂回穿插上将發揮重要作用。但貝克的另一個觀點可能又得罪了一些人,他指出"Andererseits steht wohl fest, daß zum Angriff gegen starken Feind eingesetzte Infanteriedivisionen der wertvollen Hilfe der Panzerwaffe nicht entbehren können. Hierzu sind jedoch keine Panzerverbände, sondern starke Kampfwageneinheiten notwendig"。提到了裝甲兵器可以給步兵強有力的支援,但這不應由裝甲師負責,而是強力的Kampfwageneinheiten。這樣的表述可能刺傷了裝甲軍官的自尊心,這種觀點下一部分坦克可能要去支援步兵。但是貝克在此處并未使用Panzerkampfwagen一詞,這裏的Kampfwageneinheiten有沒有可能包含了未來的突擊炮甚至是Sturmpanzer是可以讨論的,這可能又是在給未來預留靈活性。
與此相關的情況,古德裏安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有提到。對于第2裝甲師參與吞并奧地利的行動古德裏安供認"而坦克的故障卻較多。詳細的數字我記不起來了,不過也不會超過30%。……由于路程較長和行進速度過快,出現較高的故障率也在所難免。然而,不了解坦克的外行人,甚至還包括馮·博克大将,都認為這個數字有點太高了。所以,自從這次進軍以後,年輕的裝甲兵便遭到來自這批人的嚴厲指摘。他們認為,坦克不具備長途行軍的能力。我認為,在評價裝甲兵向維也納開進中的表現時,必須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1)裝甲部隊對于這一次所擔負的任務無法進行任何準備。因為3月初的時候,裝甲兵剛剛開始進行連一級的訓練。到了冬天,第2裝甲師也正在忙于進行參謀軍官的理論訓練,當接到命令時,這支部隊正在演習途中……。
(2)高層領導對此也同樣缺乏準備。此次行動的決心來自希特勒。因此,整個行動酷似一場即興表演,而這對于剛剛在1935年秋組建的裝甲師來説無異于一次冒險。
……
(4)裝甲部隊出現的許多弱點,主要是由車輛尤其是坦克的保養維修不足造成的。這一問題早在1937年的秋季演習中已經暴露出來,但消除這一弊端的建議直到1938年都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今後,這一錯誤決不會再次出現"。對于一次無戰鬥的行動,德軍的坦克出現了如此高的故障率,加上演習、推演中的種種壞消息,顯然難以讓德軍高層對這樣的部隊充滿信心。古德裏安自己倒是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按他的説法,造成坦克故障率高有客觀情況的問題,有最高領導人的決策問題,有軍方高層不重視的問題,唯獨他這個前師長現軍長對于這支部隊的戰術、技術問題沒有一點責任。
對貝克而言一手組建大型獨立裝甲部門,一手組建坦克營這種靈活的處理方式不是一種無能者的和稀泥,而是當時的客觀情況确實令人難以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1936年8月,也就是在他批準探索建立摩托化集團軍的同時,總參謀部的一份檔案指出面對現代化的反坦克武器,坦克應當通過提升機動性來規避反坦克武器的威脅而不是強化其裝甲。強化裝甲會帶來速度下降、過橋能力降低以及在進行戰略機動會有更多困難等問題,同時技術條件也決定了在未來的4~5年難以開發出重步兵支援坦克。因此不宜将坦克捆綁在步兵部隊之中,應當建立獨立的裝甲部隊,既可以在戰役層面使用,在戰術層面也可以配合步兵。也就是説,貝克面臨的現實是一方面他的部門認為坦克只有在高速機動中才能保證在戰場上的生存,因此必須建立獨立的裝甲部隊而不能把坦克完全丢給步兵使其淪為單純的步兵支援武器;但另一方面裝甲師、裝甲軍這樣的大型裝甲部門确實在演習、推演中表現欠佳,外軍的實踐也是如此,還難堪大任。在進行步兵支援這種對指揮協調要求相對較低的任務中表現更好。
(前文提到的關于坦克開發、角色定位的檔案,BA-MA RH2/1135)
貝克牽頭起草的檔案Truppenführung也是考察貝克觀點的重要文獻。古德裏安在回憶錄中聲稱貝克:1、反對建立大規模裝甲部隊,最多搞裝甲旅;2、坦克只能作為步兵支援部門;3、應該使用電話指揮部隊,不相信無線電有用。而貝克主導編寫的Truppenführung直接駁斥了古德裏安的上述污蔑。從檔案起草過程看,根據古德裏安的老部下裝甲兵上将瓦爾特·内林的回憶,Truppenführung在起草時貝克就邀請了古德裏安和内林參加(這種時候從他們自己的利益上看顯然不太好説自己被排除在檔案制定團隊範圍之外,因為這樣就貶低了自己的歷史地位),因此從态度上看至少貝克是開明的,願意吸收古德裏安到自己的團隊中起草檔案。從檔案内容看,Truppenführung的内容與古德裏安所説的這三點均不相符。該檔案中大量條款主張坦克可以和自行火炮、反坦克炮、各種摩托化部門協同在戰役層面發揮作用,也大力提倡無線電的使用。如746條指出"一個或者多個坦克團可以和其他摩托化部門和支援部門組成合成裝甲部隊",這顯然就是裝甲師級的部門。733條指出"坦克之間的通訊可通過無線電(電報或電話)、派遣騎手通訊兵,或者用可視信号。戰鬥中命令可通過無線電無阻礙地下達"。這些内容都和古德裏安的叙述完全不相符。
貝克在戰争開始之前就退出了領導崗位,這樣完整評價貝克的觀點就有一定難度,但是從現有文獻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第一,貝克和古德裏安之間的問題絕非如曼施坦因所説并被很多後世研究者所采納的是一種基于裝甲兵技術軍官和總參謀長的職位、職責不同而產生的自然而然的觀點分歧。古德裏安在回憶錄中對貝克的評價完全是基于某種不當目的惡意捏造事實的抹黑行為。曼施坦因在寫回憶錄時立場微妙,一方面他要維護老長官和自己任職過的部門(這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另一方面曼施坦因的總基調是維護整個國防軍,如對于哈爾德、施彭内克、莫德爾等人他都盡力維護。因此曼施坦因對古德裏安自然只能點到為止而難以徹底揭露。綜合現有文獻,貝克不僅不反對大規模裝甲部隊,甚至積極探索古德裏安當時并未提過的摩托化集團軍的建設和使用。在将大規模裝甲部隊置于戰役層面使用的問題上,貝克比古德裏安進行了更多有建設意義的探索。摩托化集團軍一方面規模龐大,另一方面一個10個師的集團軍級部門顯然不可能是古德裏安口中的所謂步兵支援部門。而對于貝克反對無線電則更是無中生有。
古德裏安團夥诋毀貝克大抵出于兩方面原因:其一,貝克在德軍重建武裝力量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大型裝甲部隊的組建,古德裏安要使得自己成為改變德軍面貌的關鍵人物一方面需要不當抬高裝甲部隊的作用,另一方面就要擠掉貝克,并塑造一個反派來襯托自己;其二,這可能是出于"解決不了問題還解決不了你"這樣的思維。貝克在任時指出了裝甲部隊的很多問題,這使得古德裏安臉上無光,既然無法抹去這些客觀存在的黑歷史,那就"解決"指出問題的貝克;
第二,從領導風格上講,貝克是開明的。雖然古德裏安稱貝克是"反動派"頭子,"他走到哪裏,哪裏的事情就會停步不前"。但是就是這個"反動派"頭子主動邀請了古德裏安和内林參加了Truppenführung的編寫。曼施坦因也曾稱在突擊炮的發展上貝克一開始持有懷疑态度但在讨論後仍然可以接受新的觀點。就坦克本身而言,從當時的演習、推演情況看,裝甲師是很不成熟的,但是無論他主觀上如何認為,至少客觀上他支持大規模組建坦克部隊,也實際組建了大量機動師。未進入裝甲師和輕型裝甲師的坦克部門未來何去何從完全可以通過實踐檢驗後另行定奪。在已經組建了裝甲師、裝甲軍、摩托化集團軍等部隊、指揮機構擁有了實踐經驗的情況下,利用這些現有的坦克營組建裝甲師不是什麼難以實現的事情,随後的裝甲部隊組建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貝克确實對裝甲部隊提出了大量批評,這些觀點可能得罪了古德裏安團夥,部分批評被裝甲軍官當作攻擊貝克的依據(如内林)。但是這不是説明貝克保守或不代表正确的發展方向,而是當時的裝甲部隊根本就存在大量問題,難以在激烈戰事中委以戰役層面的決定性重任,裝甲部隊本就應當得到這些批評。裝甲部隊在當時根本就不是一種所向披靡的存在(即便在二戰過程中也不是),而是一個"問題兒童"。雖然存在這麼多問題,但是貝克依然探索大規模裝甲部門在戰役層面的使用,這是古德裏安沒有做到的。同時貝克也主張組建大量坦克營;
第四,在貝克心目中,裝甲師顯然可以在恰當的時機和地點投入進行迂回穿插,尤其是在步兵部門取得初步戰果的情況下。但是裝甲師是否可以在單獨的作戰區網域内,作為第一梯隊投入對敵軍預有準備的防御體系的進攻,承擔突破敵軍防線的重任,随後自行進行穿插是不清晰的。
理想狀态下,這種模式如果進展順利這會比先由步兵師初步突破而後投入裝甲師發展攻勢要順暢,因為裝甲師若沒有獨立作戰區網域可能會被步兵的騾馬縱隊或炮兵的車隊堵住,協調步兵師和裝甲師的行動會是一道難題,蘇軍的坦克集團軍就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但是就二戰的實際進程看,直接投入裝甲師對預有準備的防御陣地進行進攻是否能夠取得好的效果可能并不主要取決于是否調集了足夠的坦克,步兵、工兵是否充足,炮兵是否發射了足夠多的炮彈可能更具有決定性作用。對于坦克的偏激認識不僅存在于古德裏安等人腦中,也存在于不少後世研究者、業餘愛好者之中,這導致了許多論述在邏輯起點上就是錯誤的。太多觀點簡單以一個大戰區坦克總數衡量部隊攻擊能力,但坦克數量僅僅是一方面因素。例如在日托米爾反擊中,因為種種原因反擊的德軍裝甲師沒有足夠的炮彈,反擊期間平均每師日彈藥投射量在27.7噸至94.2噸之間,多數時間為40多噸至50多噸。這遠遠低于一些大規模進攻戰役,如堡壘行動對應的數字是208噸。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涉及奪回哈爾科夫的6個師在2月12日至28日間消耗10759噸彈藥,師日均消耗超過100噸,刨去彈藥在戰鬥中的損失,投射量也在日均70噸【參見Donat, Gerhard:Beispiele für den Munitionsverbrauch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im zweiten Weltkrieg,Allgemeine schweizerische Militärzeitschrift:129 (1963)】。很多研究或者只能勉強稱為文學作品的文獻單純計算坦克數量(甚至不考慮坦克可用、到位的因素),覺得日托米爾反擊中德軍集結了多不得了的反擊集團,反擊沒有取得理想效果存在着什麼驚天秘密。但其實全面考察後勤與兵力兵器原因,以低到這種程度的彈藥投射量沒能擊垮蘇軍南線最強大的方面軍可以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德軍在1944年的"雙頭"行動中也調集了大量坦克,德軍的指揮官包括勞斯、克諾貝爾斯多夫、紹肯、曼陀菲爾、德克爾等資深裝甲軍官,進攻前主攻方向德軍可用坦克情況如下:
Ⅳ | Ⅴ | Ⅵ | StuG | JgⅣ | |
4.Pz.D | 32 | 15 | |||
5.Pz.D | 24 | 14 | |||
12.Pz.D | 28 | 16 | |||
GD | 7 | 41 | 29 | 20 | |
14.Pz.D | 11 | ||||
7.Pz.D | 5 | ||||
Starchwitz | 15(Ⅲ&Ⅳ) | 70 | |||
合計 | 141 | 140 | 36 |
(Niepold,Gerd:Panzeroperationen »Doppelkopf« und »Cäsar« :Sommer ’44,Mittler, 1987)
當面蘇軍濱海第1方面軍可用坦克、自行火炮實力如下:
KV | T-34 | T-60/70 | 自行火炮 | 租借 | |
近6集 | 17 | 119 | 12 | 30 | |
43集 | 2 | 1 | |||
51集 | 90 | ||||
近2集 | 13 | 62 | 78 | ||
直屬 | 122 |
(ЦАМО, Фонд: 235, Опись: 2074, Дело: 923,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28)
德軍可用坦克總共310輛,這沒有算上後來第14裝甲師的豹營。當面蘇軍主要為近2集和51集,坦克數量剛過100輛,另外方面軍的租借坦克也在這一地帶,剛剛遭受了巨大損失的近坦5集也在南翼,大約擁有200輛可用坦克和自行火炮。就蘇德戰争中的坦克數量對比而言這對德軍來説是相當富裕的一仗。但是主攻的裝甲師并未取得顯著戰果,只是在北翼擁有強大豹式坦克集團并有海軍艦炮支援的施塔赫維茨戰鬥群在蘇軍主力被南部德軍裝甲師釘住的情況下撿漏完成了任務。
另外一次同樣有"大德意志"師和曼陀菲爾參與的戰役結果卻不相同,特爾古-弗魯莫斯戰役中,雖然一些德軍檔案中将此戰稱為坦克戰,但在1944年5月2日時整個沃勒爾集群只有96輛坦克、76輛突擊炮、4輛榴彈突擊炮可用。蘇軍2個坦克集團軍卻有491輛自行火炮可用。在這種懸殊的數量對比之下德軍的防御效果卻是好的,到了5月6日蘇軍兩個集團軍的可用坦克、自行火炮數字變成了264輛,重型坦克的情況還尤其糟糕。其中有兩方面因素值得注意:一方面是空軍支援,根據沃勒爾集群的統計,5月2日至4日陸軍和武裝黨衞軍部門擊毀了204輛坦克,空軍擊毀了117輛(NARA T312 R69);另一方面是軸心國炮兵的強力壓制,在這一場蘇軍占數量優勢的戰鬥中軸心國軍隊的炮兵卻投射了更多炮彈。根據沃勒爾集群的統計,德軍第57裝甲軍在5月3日調集了67門輕型火炮、40門重型火炮外加一些火箭炮發射了3500發炮彈、火箭彈,前一天則達到了4300發,而蘇軍5月3日對應數量僅有2330發(NARA T312 R64)。應當注意到,德軍統計的自身投射的彈藥是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發射的彈藥,但是德軍統計的蘇軍打在德軍陣地上的這些彈藥可能還包括一些迫擊炮炮彈,因此蘇軍投射的彈藥應該較大幅度低于德軍。雖然蘇軍炮兵在火炮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是軸心國部隊有着更猛烈的火力。特爾古-弗魯莫斯戰役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坦克部隊機動防御的典範,但是現在看來,坦克兵似乎拿走了一些本該屬于他們戰友的贊譽,炮兵和空軍在此戰中功不可沒。
特爾古-弗魯莫斯戰役前蘇軍可用坦克、自行火炮實力
T-34 | IS-85 | IS-122 | MK | SU-152 | SU-85 | M4 | SU-76 | SU-57 | |
坦2集 | 82 | 19 | 3 | ||||||
近坦5集 | 183 | 33 | 18 | 22 | 42 | 21 | 26 |
(ЦАМО, Фонд: 240, Опись: 2779, Дело: 1157,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1)
實際上,一些當時和後世的觀點是以過度誇大了的坦克部隊的效用去評論貝克,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總的來説,貝克内心對裝甲部隊在戰役層面的運用的認知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還不是很好説。貝克在戰術、技術層面對坦克這一兵器有着何種程度的見解也沒有太多直接材料予以證實——作為總參謀長這也不是需要他去操心的問題。但是在戰役中強調速度,以形成時間空間上的有利條件這一點毫無疑問是他努力追求的;從客觀層面看,貝克在當時面臨着兩難的局面,無論是将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還是作為戰役級機動力量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現實。但是終究貝克沒有去推動組建重型步兵支援坦克部門,德軍的坦克無論是何種編組形式都具有較好的機動性并配備無線電,他所采取的措施最終有利于随後大規模裝甲兵的組建也推動了軍級、集團軍級裝甲部隊在戰役層面的使用探索,貝克的這種靈活性措施雖然説是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但顯然是偏向将裝甲部隊用于戰役層面這一選項。
第五,對古德裏安而言,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坦克戰術專家,但他是否是一個戰役級高手值得懷疑,而且他顯然過分高估了坦克的作用。而對諸兵種合同作戰沒有足夠深刻的認識,這不是説他不知道有諸兵種合同作戰這回事,他的幾本著作裏都提到了相關問題,還專門撰寫過Die Panzertruppen und ihr zusammenwirken mit den anderen Waffen一文專門論述這一問題,但他的認知是存在極大缺陷的,他過高估計了坦克本身的價值,他的觀點就是需要糾偏。
古德裏安擔任總參謀長後,對匈牙利戰事的微操就顯示出了這種認識缺陷,他的措施遭到了弗裏斯納甚至是他的老部下與死黨裝甲兵上将赫爾曼·巴爾克的批判(當然,巴爾克沒有點名批評古德裏安,只是批評了相關措施)。對此弗裏斯納大将提到:
"陸軍總司令部直接介入了對抗第六近衞坦克集團軍的作戰,第3和第6裝甲師被調來,配合原有的第8裝甲師。他們的坦克部門被剝離。這兩個師将通過科馬爾諾被派往格倫河以東地區,并從那裏與已經到位的第8裝甲師一起向希波爾塞格發起進攻,目的是封閉山區的隘口,并與第八集團軍的右翼建立聯系。第3和第6裝甲師抽出了所有的坦克、自行火炮、裝甲運輸車扣留在塞克什費爾瓦作為預備隊。在整場戰争中如此眾多的坦克運用戰例中,也許是頭一次,兩個裝甲師的摩托化步兵與坦克分離開來(所有的抗議都無效),這一切居然是所謂的坦克戰裝專家古德裏安親自下達的命令!這一命令違背了所有裝甲部隊作戰的基本原則,卷入其中的集團軍群上下均對此大為震驚……古德裏安稱他不理解為什麼我們握有如此的坦克編隊卻不能頂住敵軍,以前東線就沒有出現過如此龐大的坦克部隊。我回答步兵的短缺是問題的關鍵"。(Hans Frießner: Verratene Schlachten. Die Tragödie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in Rumänien und Ungarn. Holsten-Verlag, Holsten,1956)這一情況不僅僅由弗裏斯納提到,第6裝甲師的戰史也指出1944年12月19日古德裏安親自下令将該師的坦克和裝甲擲彈兵分開。
南方集團軍群日志段落(NARA T311 R160)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 芬裏爾戰史研究 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