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死磕”小米?保时捷启用中国高管,本地研发本地采购,欢迎阅读。
近日,保时捷官方宣布在中国设立技术部,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旨在充分利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强大的供应链资源,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
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当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網域更是引领全球,其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供应链体系等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
保时捷作为全球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备受关注。然而,近期其市场表现却面临一些挑战。根据 2024 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共交付了 7.76 万辆新车,同比下滑 3.9%。而中国市场作为其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表现尤为惨淡,2023 年一季度销量为 21365 辆,到了 2024 年同期,销量降至 16340 辆,同比降幅近 25%,远超全球市场跌幅。营收方面,保时捷一季度总体营收达到 90 亿欧元,同比下降 10.8%,其中新车销售额为 81 亿欧元,同比下降 12.7%。受销量下跌和价格下探的双重影响,汽车业务毛利为 23.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30.3%,销量利润率也降至 14.2%,同比减少 4 个百分点。
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也显示出一些情况,1-9 月份,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 4.33 万辆,同比下降了 29%,其中保时捷帕拉梅拉和 Taycan 的跌幅尤为显著,分别达到了 20% 和 50%。
在全球市场中,保时捷在德国市场还有增长,不包括德国的欧洲市场也在增长。然而,主要是北美和中国的市场出现了下滑,特别是中国市场,下滑接近 30%,而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增长了 2.5%。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面临着来自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势力的挑战;另一方面,其自身在产品更新和市场营销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不仅如此,中国新能源崛起也给保时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 SU7 因为外形有保时捷 Taycan 的神韵,而被戏称为 " 米时捷 "。小米 SU7 自打出现,驾驶机械性上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在科技和生态方面对标特斯拉 Model S。其近 5 米的车长和 3 米的轴距,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最大马力 673PS,峰值功率为 495kw,峰值扭矩为 838N · m,零百加速时间为 2.78 秒,CLTC 续航里程 800km,这对于冲着保时捷赛道属性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有所动摇。
并且小米 SU7 凭借破圈的热度,取代保时捷,成为不少微商、医美等行业人士吸引关注和进行业绩背书的法宝。据知名行业咨询公司杰兰路对保时捷内部人士的一份访谈,保时捷客户中约 60%-70% 是真正将保时捷当做消费品的高净值人群,其余的 30%-40% 主要将保时捷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入场券。
与此同时,在百万级性能车的赛道上,小米也成为了保时捷的直接竞品。预售价 81.49 万元的小米 SU7 Ultra,预订开启 10 分钟收获 3680 份订单。能够花近百万买一辆小米的用户,自然也是保时捷 718、911 两大跑车产品线的目标客户。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众多国际汽车品牌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保时捷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积极响应市场变化。
在 2024 广州车展上,保时捷也带来了诸多亮点车型。11 月 15 日,新款保时捷 911 正式亮相,包括融合了 turbo-hybrid 技术的新款保时捷 911 Targa 4 GTS、追求极致轻量化设计的新款 911 Carrera T,以及为纪念保时捷 911 Turbo 诞生 50 周年而特别推出的限量版车型。其中,保时捷 911 Turbo 50 周年纪念车型迎来了国内首秀,全球限量 1974 辆,以此纪念第一台 911 Turbo 的首次亮相年份,国内已开启预售,指导价为 267.8 万元起 。
此外,全新纯电动 Macan 长续航版与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新款 Taycan4 也登陆了车展展台。全新 Panamera 与新款 Cayenne 也在车展上亮相,其中 Panamera 车型率先搭载了以 Porsche Active Ride 为代表的诸多创新科技加持底盘系统,新款 Cayenne 则凭借以驾驶者为中心的座舱设计、全新的底盘技术等,再次捍卫了其细分市场运动标杆的主张 。
此次保时捷设立的技术部不仅负责研发工作,还涵盖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全方位统筹保时捷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李楠出任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他此前在梅赛德斯 - 奔驰担任高级职务,在信息娱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網域积累了深厚经验。这将为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提供有力支持。在加入保时捷后的前六个月,李楠一直在德国魏斯阿赫研发中心工作,向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车辆 IT 部门负责人 Sajjad Khan 汇报,积极与各跨领網域团队协作,确保上海的研发工作与总部实现无缝对接,促进知识的顺畅传递和协同效应的产生。
Sajjad Khan 对李楠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技术专长将助力保时捷在中国战略性地拓展车辆研发,其在电气 / 电子和軟體开发领網域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也强调,李楠作为本土人士,其洞察和专业能力将加速保时捷在车辆互联和智驾等方面的产品更新,再次彰显了保时捷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保时捷的举措,是其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深入本土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有助于保时捷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加强其与中国供应链的合作,实现成本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保时捷有望凭借这一战略布局在中国市场取得更为出色的成绩,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国际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业界也将密切关注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后续动态,期待其在本土化战略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