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双减,还真是教培的「断尾求生」,欢迎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想换个角度去讨论「双减」。
之前写了不少双减之下,教培不被看好的一面,比如生源的新进、留存、以及机构的存续等。诚然,这些问题即使没有双减的「助推」,也迟早会出现,这也似乎是行业发展的宿命。
即使内心早已接受了这样的发展规律,却还是心存侥幸,正如后台有不少成功转型了的教培同仁留言:教培人当下的无奈,都是这两年心存侥幸的因果。
至少我曾以为,这不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口号,也曾自信地认为,逆风而行,才是少数人的「机遇」。
直到今年的 10 月 15 后,看到身边无论是工作室还是机构的分校陆续关停时,才明白所有的决策背后,都有势必要牺牲的那部分,而我们的小作坊,就是没能幸免的其中之一。
尽管已经关闭了自己的小作坊,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双减这两年来的重新思考,说它是教培的「断尾求生」也不为过。
01 断掉的「野心」
之前有篇文章,专门提到双减前,我们是如何绞尽腦汁收大单、锁定生源的;于机构而言,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短时间内拥有可观的现金流。
有了现金流,机构就有了扩张的底气。
刚毕业那年,很幸运赶上了本土一家机构的疯狂「扩张期」,眼看着它从中心城区的一家上课点逐渐扩张到整个城市超 20 家校区,高峰时期还跨区網域成立了几家校区。
如果口罩没有来得那么突然,公司大有向更多城市发展的野心,毕竟高层会议已经开始了相关薪酬待遇的内部讨论与试算,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内部员工前去「开疆拓土」。
短短三年时间,能让一个草根机构达到这样的规模,不得不说现金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在现金流的巨大加持下,让草台班子更加坚信:拥有现金流,就拥有了占领市场的利器。
说它是占领市场的「利器」,不仅仅是它让机构实现了数量上的扩张,还因为它能进一步占领用户心智,让机构彻底实现壮大的野心。
如大家所见,很多机构为了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都争抢着去「烧钱」,从明星到电梯广告,但凡能安排的,教培机构坚决不会错过。我们熟悉的巨头,也都是卯足了劲儿在这方面火拼,不仅文案深得客户的心,更是从线上到线下都实现了广告的「包抄」。
除了有资本扶持的这些巨头,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只能在当地排得上号的小机构,也都不遗余力花钱铺市场。
显然,这些没有资本支持的机构,能烧的钱就只有预收费,而这预收费,说到底也就是家长垫的资。
双减的收费规定,无疑是遏制了这种野蛮的扩张与营销方式,也遏制了资本与机构膨胀的欲望。
总之,兜里没有了多余的钱,纵使心有猛虎,也只能无奈地拍拍胸脯,彻底断了生存之外的野心。
02 再见,退费单
一开始,这种一次性收费不超过三个月或 60 课时的规定,不仅让机构傻眼,也让我们这些员工没了信念。
想想自己辛苦经营、维护那么久的客户,好不容易熬到他们愿意上门咨询、报课,却只能憋着收个不超过 5000 的单,哪个心里服气?
不管是前端招生还是后端续费,可以说基本都是靠提成过活,像我所在的机构,当初还处于发展阶段,前后端员工的基本工资也都是聊胜于无,所以业绩也就成了大家收入保障的托底。
那些但凡是上门想报个班课的,也能被我们收到上万元,并不是我们的单价有多高,相反,而是我们利用各种优惠以及跨年级的差价,把一科小班叠加收了寒、春、暑、秋四次,还外加升年级的轮回。
比如,初一新生想报名数学小班一科,那么我们会先推秋、寒、春、暑四个节点的,这样 1 科就扩成了 4 科,完成这一步,我们还会在此基础上推初二、初三,这样相当于每一年级 4 科,三年就是 12 科。
当然,并不是我们怎么推,家长就怎么买单,最终还是得看家长对于单价的细算,反正孩子会一直补,即使最后选择换个地方补,我们也承诺了退费事宜。
对于大多数家长,不说一次性报 12 科,至少也会考虑 4 科起报,班课如此,一对一有过之无不及。
作为员工,我们渴望成交大单,毕竟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公司的话语权,更是可观的收入。
后来,自己成了校区管理者,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小作坊,才明白这是双减开给我们的一剂「断尾求生」的方子。
刚接手校区的时候,退费成了我最头疼的事儿,大部分机构都是单子一签,最迟也就次月发放了对应的提成,对于签单的员工来说,这算是「实时到账」了,但对于机构而言,就是欠债的开始。
机构不仅需要为员工在签单时做出的过度承诺买单,还要承担离职员工退费单产生的损失;总之,对外是欠客户的无条件服务,对内是提前透支自己的利润。
而双减对于收费的要求,看似阻挡了我们「饱餐一顿」的野心,实则是让我们养成了「少食多餐」的习惯。
于机构而言,没有了大单,也没有了退费的烦恼与压力。
03 阵痛,不至于阵亡
站在这个层面去看双减,似乎能缓解一部分它所带来的悲观影响。
「少食多餐」的小课包,至少全了两方:机构和家长。机构不必盲目扩张,也不必承担大单背后的「债务」问题;反过来,家长也不必拿着自己的钱袋子,去为机构承担风险。
扩张或许不见得是坏事,但盲目扩张却可以让原本积累的资本与口碑付之一炬。就以我之前所待的机构为例,口号喊着:让整个主城区每隔五公里就有一所校区。最后跟不上的教学品质与内部管理,活生生把自己辛苦扩张起来的校区,做到了关门的地步。
毕竟现金流为王的激励下,不管是招生、班主任还是教学老师,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做业绩。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科老师首先擅长的不是如何教学,而是续费与开家长会,班主任和招生就更不必说了。
双减带来的收费监管与限制,或许能让膨胀与躁动的教培,在一味追逐「利益」的较量中回归到教学的本质。
毕竟没钱烧广告了,就只能去卷其他方面,比如教学品质与服务,让教学回归教学、让服务回归服务,这样也不失端正了本末。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双减带给教培机构的,算得上是「阵痛」而非「阵亡」了。
写在最后:时至今日,或许从大方向上,我们还需要去适应与调整这一行的新的生存格局,而「阵痛」之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接受趋势并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