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流量玩法:创造出万亿公司市值,欢迎阅读。
外界对于 SHEIN 怎么搞定流量增长是一直不清晰的。从公开的信息都可以查到的:SHEIN 的创始人许仰天就是做流量出身,最早是 2007 年左右在南京奥道做 SEO(在搜索引擎上获取免费流量)的工作。南京奥道也是一家帮别人做增长的公司,创始人夏涛最早从 2001 年就曾在阿里巴巴工作。我自己也是 2007 年那会,在阿里巴巴帮阿里做增长。
作为我们早期这些做流量增长的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可以短期内操纵流量,但有很多获取流量的结果是无法再现的。这和个人能力没太大的关系," 时势造英雄 " 这句话也适合于这个领網域。
所以为了能确定性地搞好流量,那就只有一个方法:整合其他流量主的流量。
我们把所有手上有流量、且售卖方式是非标的主体都叫 " 流量主 "。从这个定义上来看,流量主比大家想得要多。在互联网上就至少有以下这六大类:
网站流量主:手上有一个或者几百个网站,每天确定性的有几千到几百万流量(计量部門:UV)。这类流量主并不是属于 PC 时代,因为现在的网站流量主也是有四分之三的流量在移动端。
APP 流量主:和网站流量主类似,有一个或者几百个 APP,每天确定性的有几千到几百万流量(计量部門:DAU)。因为 APP 本身的独立性,这类流量主不太容易找。
KOL 流量主:历史惊人地相似,他们是有一个或者几百个自媒体账号,每天相对确定的有几万到几千万流量(计量部門:VV)。大部分这类流量主的生命周期是 3 年,平台的政策和算法决定大家的流量波动。
MCN 流量主:整合了很多大小 KOL 或者自孵化 KOL,在一定周期里整体上是有确定性的流量的。在网站和 APP 时代也有整合者,但是单独把 MCN 叫做流量主,是和流量主的定义有关的,后面再说。
团长类流量主:从以前的淘宝客到现在团长或者是购物发单群,这一类流量主的特点是自成一个体系,并不是那么好整合。这类流量主的终极发展方向是要和私網域流量做结合的。
私網域流量主:自从私網域流量崛起,有很多人手里动不动有几百万、几千万私網域用户,他们除了给自己卖货,也能给其他对应的产品导流。目前还很少开发这类私網域流量主。
除了这些互联网上的流量主,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流量主,比如有人能在几十个线下商城里所有母婴间的墙上刷广告,或者是有人在机场和商场里铺设了很多的按摩椅,或者是以前分众传媒整合的那些楼梯间等等不胜枚举。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如火车站、地铁、超市、商场、加油站、医院等,都有很多的线下流量主。
那流量主整合和去平台上买流量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一个有无标准化的系统上。
去平台买流量,是有一个标准化系统的,它的本质就是拍卖,通过 RTB(实时竞价)来决定谁买到这个流量,而且有一个可以预测和控制的成本。这个和股市的撮合交易系统很像,跟系统和同行博弈,也是更熟悉这个系统的人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真正获益的永远只有那 1%~5% 的人,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技术活。
但是流量主的流量都是没有自己的标准化系统的,价格是多少,他们自己说了算,忽高忽低。流量主有时候可能高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很多时候也严重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平常大家最常谈的 KOL 这类流量主就给人这种体验。
这种风险的把控能力是关键,某个知名的国货品牌后来没落,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一块亏了太多的钱。而且被当成整个行业的散财童子,那个行业的很多 KOL 基本靠他们养活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反面教材了。
而 SHEIN 是一个相当正面的案例。在 2015 年,SHEIN 团队还只有不到六百人的时候,用来做流量主整合的人员就有两百多一点。也就是说基本上 all in 流量主整合了。为什么可以这么笃定呢?
除了一开始说的很多流量的机会无法再现、你不可能拿尽天下所有的流量,还有这么一些思考:
1. 这个世界真正缺少的不是搞流量的能力,而是把流量变现做好的方法和途径。
有一句话就是 " 拿着金饭碗讨饭 ",很多的流量主,虽然手里有流量,但是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变现,要么就是变现的效率不高。而且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拿到了一个最好的流量变现方式。
术业有专攻,你如果作为一个专门做流量主整合的人,可能通过简单地对比,就可以知道某个流量主的流量是不是获得了最好的变现。真正稀缺的能力,是把例如以前一个月的流量只能变现 100 万,做到了现在变现 200 万这样的能力。
释放每个流量主真正的价值是整个社会都稀缺的,当然这需要非常牛的认知和努力才能做到。而流量,从上面对于流量主的定义来看,相对不是那么稀缺。
2. 如果你帮一个流量主赚到了更多的钱,你就拥有了他的流量。
假设某个流量主依靠自己的变现方法一个月赚 100 万,而你让他卖你的产品一个月可以赚 120 万(只是多赚了 20 万),而且他自己无论怎么样一个月都只能赚 100 万的话,一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就实际上拥有了这个流量主的流量。
专门做流量主整合,比要成为流量主容易。要知道成为一个流量主是需要机遇加努力加时间的,积累了很多年,你只是让他多赚了 20% 的钱,这个流量主这么多年积累的流量就是你的。甚至很多时候你能让他多赚几倍的钱,那他的流量无论如何都是你的。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3. 流量主整合这个角色的出现,真正体现了社会分工的必要。
想想为什么每个明星都需要有一个经纪人呢?娱乐圈也是内容产业,明星自己做内容肯定是合适的,但是让他们去谈商务合作应该是无法胜任的。也就是流量主本身天然就需要有人帮他们更好地变现。
搞流量和做变现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網域。可能在流量主的草莽阶段,两个领網域天然在一起,但是到了后期,都是专业分工的方式胜出,因为这样的效率最大化。
绝大部分流量主没有自己的变现人员,都是流量主自己在做,你可以去做那个帮他们赚更多钱的人(而且是通过卖你自己的产品的方式)。
4. 流量的本质是一种商品,做贸易要比做制造更讨巧。
很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布财报的时候,都是说我们上个季度卖流量赚了多少钱,就宛如 Nike 公司说我们卖鞋赚了多少钱。流量的本质就是一种商品,如果是商品,就有制造商和贸易商。
贸易商的待遇都要比制造商好一些的,虽然我们国家的历史上都是不喜欢做贸易的人,但是贸易商做了一个巨大的社会贡献,就是:把对的商品流通到了对的地方。现在大家都是在做流量的制造,真的很缺做贸易的人。
很多团队本来只是通过互联网来卖产品和服务,结果一上来就要组建自己的流量团队,而且很多时间在一门心思拍视频搞流量,这就是还没有洞察流量的本质。大家能不能就把 " 流量 " 当成一个商品或生产资料,事情就简单多了。
特别有意思的是,百度、阿里、Google、Amazon 都曾经有三分之一的收入并不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流量。大家都以为这四家公司就是代表着流量本身,但是他们赚的钱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通过整合别人的流量、成为中间商做贸易赚来的。用这几家公司的市值乘以三分之一,就是流量主整合这个方法已经创造的价值。
当然,SEHIN 如果把这个方法玩到极致,成为一家万亿级的公司也好像不难的。一个懂流量的创始人,而且在 2015 年就有两百人的流量主整合团队的公司,如果发展到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都可以想象到了。
在《我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文章中,我们要把流量抽成 " 广告投放 "" 私網域流量 "" 流量主整合 "" 增长黑客 ""O2O 流量融合 " 五大类,而不是其他分类方法,是因为这样分类才体现流量的本质。
而且依靠这五类流量卖自己的产品,都有特定的营收天花板。
如果你是做广告投放,营收天花板是百亿级别,只要你在平台通过投放广告的营收到了百亿级,平台就开始考虑要下场来自己做你的业务了。看一看字节跳动是不是这么做的,当然阿里、腾讯、百度早就在这么做了,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
大家对平台的人有误解,以为他们活在真空里一样,幸好我的职业生涯除了在阿里做增长,还给其他八个各领網域的平台做过流量顾问,很清楚平台的想法。
私網域流量的天花板是千亿级别,因为它是流量的最终形式,而且也是唯一能对抗时间的流量模式。一些私網域流量公司哪怕现在处于很早期的阶段,很多年营收就已经有了几十亿。
而流量主整合的天花板是万亿级,到那时候你就和平台没什么两样了。也可以认为拼多多实际上就是整合了大量的、平均有 500 多个微信好友的个人流量主。
而 SHEIN 现在也依然用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发展,而且马上要成为平台,如果上市的话估值超过京东都是有可能的。
所有的流量玩法中,流量主整合能创造出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