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流量玩法:創造出萬億公司市值,歡迎閱讀。
外界對于 SHEIN 怎麼搞定流量增長是一直不清晰的。從公開的信息都可以查到的:SHEIN 的創始人許仰天就是做流量出身,最早是 2007 年左右在南京奧道做 SEO(在搜索引擎上獲取免費流量)的工作。南京奧道也是一家幫别人做增長的公司,創始人夏濤最早從 2001 年就曾在阿裡巴巴工作。我自己也是 2007 年那會,在阿裡巴巴幫阿裡做增長。
作為我們早期這些做流量增長的人,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可以短期内操縱流量,但有很多獲取流量的結果是無法再現的。這和個人能力沒太大的關系," 時勢造英雄 " 這句話也适合于這個領網域。
所以為了能确定性地搞好流量,那就只有一個方法:整合其他流量主的流量。
我們把所有手上有流量、且售賣方式是非标的主體都叫 " 流量主 "。從這個定義上來看,流量主比大家想得要多。在互聯網上就至少有以下這六大類:
網站流量主:手上有一個或者幾百個網站,每天确定性的有幾千到幾百萬流量(計量部門:UV)。這類流量主并不是屬于 PC 時代,因為現在的網站流量主也是有四分之三的流量在移動端。
APP 流量主:和網站流量主類似,有一個或者幾百個 APP,每天确定性的有幾千到幾百萬流量(計量部門:DAU)。因為 APP 本身的獨立性,這類流量主不太容易找。
KOL 流量主:歷史驚人地相似,他們是有一個或者幾百個自媒體賬号,每天相對确定的有幾萬到幾千萬流量(計量部門:VV)。大部分這類流量主的生命周期是 3 年,平台的政策和算法決定大家的流量波動。
MCN 流量主:整合了很多大小 KOL 或者自孵化 KOL,在一定周期裡整體上是有确定性的流量的。在網站和 APP 時代也有整合者,但是單獨把 MCN 叫做流量主,是和流量主的定義有關的,後面再說。
團長類流量主:從以前的淘寶客到現在團長或者是購物發單群,這一類流量主的特點是自成一個體系,并不是那麼好整合。這類流量主的終極發展方向是要和私網域流量做結合的。
私網域流量主:自從私網域流量崛起,有很多人手裡動不動有幾百萬、幾千萬私網域用戶,他們除了給自己賣貨,也能給其他對應的產品導流。目前還很少開發這類私網域流量主。
除了這些互聯網上的流量主,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流量主,比如有人能在幾十個線下商城裡所有母嬰間的牆上刷廣告,或者是有人在機場和商場裡鋪設了很多的按摩椅,或者是以前分眾傳媒整合的那些樓梯間等等不勝枚舉。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如火車站、地鐵、超市、商場、加油站、醫院等,都有很多的線下流量主。
那流量主整合和去平台上買流量有什麼區别呢? 區别就在一個有無标準化的系統上。
去平台買流量,是有一個标準化系統的,它的本質就是拍賣,通過 RTB(實時競價)來決定誰買到這個流量,而且有一個可以預測和控制的成本。這個和股市的撮合交易系統很像,跟系統和同行博弈,也是更熟悉這個系統的人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真正獲益的永遠只有那 1%~5% 的人,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技術活。
但是流量主的流量都是沒有自己的标準化系統的,價格是多少,他們自己說了算,忽高忽低。流量主有時候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價值,但是很多時候也嚴重低估了自己的價值。平常大家最常談的 KOL 這類流量主就給人這種體驗。
這種風險的把控能力是關鍵,某個知名的國貨品牌後來沒落,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一塊虧了太多的錢。而且被當成整個行業的散财童子,那個行業的很多 KOL 基本靠他們養活的,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反面教材了。
而 SHEIN 是一個相當正面的案例。在 2015 年,SHEIN 團隊還只有不到六百人的時候,用來做流量主整合的人員就有兩百多一點。也就是說基本上 all in 流量主整合了。為什麼可以這麼笃定呢?
除了一開始說的很多流量的機會無法再現、你不可能拿盡天下所有的流量,還有這麼一些思考:
1. 這個世界真正缺少的不是搞流量的能力,而是把流量變現做好的方法和途徑。
有一句話就是 " 拿着金飯碗讨飯 ",很多的流量主,雖然手裡有流量,但是要麼是不知道怎麼變現,要麼就是變現的效率不高。而且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拿到了一個最好的流量變現方式。
術業有專攻,你如果作為一個專門做流量主整合的人,可能通過簡單地對比,就可以知道某個流量主的流量是不是獲得了最好的變現。真正稀缺的能力,是把例如以前一個月的流量只能變現 100 萬,做到了現在變現 200 萬這樣的能力。
釋放每個流量主真正的價值是整個社會都稀缺的,當然這需要非常牛的認知和努力才能做到。而流量,從上面對于流量主的定義來看,相對不是那麼稀缺。
2. 如果你幫一個流量主賺到了更多的錢,你就擁有了他的流量。
假設某個流量主依靠自己的變現方法一個月賺 100 萬,而你讓他賣你的產品一個月可以賺 120 萬(只是多賺了 20 萬),而且他自己無論怎麼樣一個月都只能賺 100 萬的話,一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就實際上擁有了這個流量主的流量。
專門做流量主整合,比要成為流量主容易。要知道成為一個流量主是需要機遇加努力加時間的,積累了很多年,你只是讓他多賺了 20% 的錢,這個流量主這麼多年積累的流量就是你的。甚至很多時候你能讓他多賺幾倍的錢,那他的流量無論如何都是你的。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事情發生呢?
3. 流量主整合這個角色的出現,真正體現了社會分工的必要。
想想為什麼每個明星都需要有一個經紀人呢?娛樂圈也是内容產業,明星自己做内容肯定是合适的,但是讓他們去談商務合作應該是無法勝任的。也就是流量主本身天然就需要有人幫他們更好地變現。
搞流量和做變現是泾渭分明的兩個領網域。可能在流量主的草莽階段,兩個領網域天然在一起,但是到了後期,都是專業分工的方式勝出,因為這樣的效率最大化。
絕大部分流量主沒有自己的變現人員,都是流量主自己在做,你可以去做那個幫他們賺更多錢的人(而且是通過賣你自己的產品的方式)。
4. 流量的本質是一種商品,做貿易要比做制造更讨巧。
很多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在公布财報的時候,都是說我們上個季度賣流量賺了多少錢,就宛如 Nike 公司說我們賣鞋賺了多少錢。流量的本質就是一種商品,如果是商品,就有制造商和貿易商。
貿易商的待遇都要比制造商好一些的,雖然我們國家的歷史上都是不喜歡做貿易的人,但是貿易商做了一個巨大的社會貢獻,就是:把對的商品流通到了對的地方。現在大家都是在做流量的制造,真的很缺做貿易的人。
很多團隊本來只是通過互聯網來賣產品和服務,結果一上來就要組建自己的流量團隊,而且很多時間在一門心思拍視頻搞流量,這就是還沒有洞察流量的本質。大家能不能就把 " 流量 " 當成一個商品或生產資料,事情就簡單多了。
特别有意思的是,百度、阿裡、Google、Amazon 都曾經有三分之一的收入并不是來自于他們自己的流量。大家都以為這四家公司就是代表着流量本身,但是他們賺的錢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是通過整合别人的流量、成為中間商做貿易賺來的。用這幾家公司的市值乘以三分之一,就是流量主整合這個方法已經創造的價值。
當然,SEHIN 如果把這個方法玩到極致,成為一家萬億級的公司也好像不難的。一個懂流量的創始人,而且在 2015 年就有兩百人的流量主整合團隊的公司,如果發展到現在是什麼樣子大家都可以想象到了。
在《我以前在阿裡巴巴的流量方法論》文章中,我們要把流量抽成 " 廣告投放 "" 私網域流量 "" 流量主整合 "" 增長黑客 ""O2O 流量融合 " 五大類,而不是其他分類方法,是因為這樣分類才體現流量的本質。
而且依靠這五類流量賣自己的產品,都有特定的營收天花板。
如果你是做廣告投放,營收天花板是百億級别,只要你在平台通過投放廣告的營收到了百億級,平台就開始考慮要下場來自己做你的業務了。看一看字節跳動是不是這麼做的,當然阿裡、騰訊、百度早就在這麼做了,只是沒那麼明顯而已。
大家對平台的人有誤解,以為他們活在真空裡一樣,幸好我的職業生涯除了在阿裡做增長,還給其他八個各領網域的平台做過流量顧問,很清楚平台的想法。
私網域流量的天花板是千億級别,因為它是流量的最終形式,而且也是唯一能對抗時間的流量模式。一些私網域流量公司哪怕現在處于很早期的階段,很多年營收就已經有了幾十億。
而流量主整合的天花板是萬億級,到那時候你就和平台沒什麼兩樣了。也可以認為拼多多實際上就是整合了大量的、平均有 500 多個微信好友的個人流量主。
而 SHEIN 現在也依然用一個超常規的發展速度發展,而且馬上要成為平台,如果上市的話估值超過京東都是有可能的。
所有的流量玩法中,流量主整合能創造出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