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不仅是成本的竞争!广汽埃安全栈自研自产电池,能源生态剑指未来,欢迎阅读。
" 不要以为我们造电池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还会努力去加快自身技术的革新和更新迭代,让整车始终保持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性能、最好的质量交给用户。"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如是说。
撰文丨 MANGO
责编丨 DAN
设计丨 PinZow
据了解,由于动力电池在造车成本中占比约为 40%,车企不愿拱手让出竞争主动权,全栈自研自产几乎是必经之路。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电池赛道,自研、合建、入股等多种形式兴起。不过,有实力全栈自研自产电池的玩家并不多,广汽埃安就是其中之一。
仅花了一年时间,2023 年 12 月 12 日,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就迎来竣工投产,同时作为弹匣电池 2.0 系列最新产品,P58 微晶超能电芯下线,为广汽埃安在激烈的新能源赛道再增筹码。
可以看到,广汽埃安全面掌握了最核心的电芯研发生产能力,也是全球极少数在全产业链上完整布局的企业。因湃电池工厂竣工仪式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海、广汽埃安研发中心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李进接受了包括 My 车轱辘在内的媒体访问,公开广汽埃安全栈自研自产电池背后的动机。
动因揭秘,广汽埃安为什么要做电池?
正如开头所说,全栈自研电池并不容易,综合考量车企的研发实力、技术储备、资金以及全产业链的布局。广汽埃安选择全栈自研电池,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古惠南表示," 一方面,我们的确预测到了价格战肯定会来。另一方面,它符合我们的战略方向,广汽坚持 ' 自主 + 对外合作 ' 两条路并行走,这也是我们一贯的作风,目的是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汽车价格战在 2023 年达到了顶峰。从合资品牌到豪华品牌、自主品牌,无一不在 " 卷 " 价格。求生存还是求利润,成为横亘在车企面前的艰难选择。尤其是此前电池原材料价格经历了暴涨阶段,即便今年以来有所回落,依旧在造车成本中占比过高。
古惠南坦言," 去年的策略是抢资源、抗成本,今年要聚资源、控成本。成本我说了算。这个底气从哪里来?我可以自己做东西,电池、电机都自己有了,今天是电池下线,过几天就是电机要下线了。这是成本的竞争,还有一个是质量和性能的竞争力。"
总结来看,广汽埃安在电池、电机领網域都有足够竞争力,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全栈自研自产电池,让广汽埃安有机会造到极致的质量、极致的成本和极致的性能来竞争。
因湃工厂为何如此强大?
在外界看来,因湃工厂横空出世,来得有点突然。但事实上,广汽在电动化方面和动力电池方面布局很早,2011 年就成立了 BMS 和 PACK 团队。2015 年,自主设计的 PHEV 的电池包下线。2017 年,自主设计开发的 EV 动力电池包下线,并成立了电芯研发团队。
基于长期对动力电池电芯的深度研发,广汽这些年收获了累累硕果,包括海绵硅负极片技术、弹匣电池系统技术、微晶超能技术等。也就是说,背靠广汽,埃安并非今年才开始做电芯,而是从很早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电芯的研发和量产的准备。
轱辘哥获悉,广汽埃安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也做了新的布局,包括高压无钴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
李进强调," 除了电芯技术,我们其实在电芯的工艺和先进装备开发方面也做了前沿探索。我们 2019 年就完成了小试线,2022 年完成了中试线的建设,我们这个中试线单机都是量产设备,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工艺和最先进的设备,然后我们去探索整个量产工艺,也是为我们今天因湃智能生态工厂的正式投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把广汽整车厂的精益制造、质量管控、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我们对电池的深入理解相结合,综合打造出我们整体的竞争优势。"
埃安完成能源生态闭环,未来如何布局?
即将达成百万辆产销的广汽埃安,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者,在产品、市场走向、行业趋势等方面都有前瞻性思维。广汽埃安透露,能源将会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而因湃电池工厂是广汽埃安能源生态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据了解,因湃下一步计划去挖矿,投资矿产,打造从矿-原材料-电池-电池回收,以电池为产业链的能源生态。最终形成 " 电 + 电池 " 的闭环产业链,迎来革命性的变化构成。广汽埃安没有掩饰野心," 我们不仅要造车,相关行业的上游和下游,我们都介入。"
古惠南表示,能源生态结合起智能出行生态,将会构建广汽埃安未来广阔的新前景,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 年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分别为 107.4 万辆和 102.6 万辆,且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已经达到 34.5%。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引领行业增长,新一轮汽车行业大洗牌也将如约而至。
而车企间的竞争究竟会走向何方?全栈自研自产电池、智能驾驶作为当下两大行业风口,大有改写格局的迹象。即将迈向下一个百万辆的广汽埃安,又找准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