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充电快补能强,比亚迪这5项技术有多牛?,欢迎阅读。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虽然新能源汽车注册量在超预期增长,但是充换电等补能环节并未完全跟上。特别是在前几年,电动车车主面临着诸多充电痛点,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充电网络如何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充电质量又将如何提高?于车企、桩企、运营商等行业参与者来说需要高度重视。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品牌自涉足新能源汽车领網域以来,便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深耕产品品质,务求为用户提供更佳的出行体验,为品牌打造出众口碑和美誉度。因此,在新能源车的 " 蛮荒年代 ",行业普遍面临三无困境: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比亚迪还能率先实现充电技术从 0 到 1 的突破。
在车端和桩端,比亚迪皆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網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也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部門。
特别是在充电技术领網域,比亚迪坚持潜心钻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以五大全球首创技术,包括 800V 高电压平台、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复合直冷技术、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和升压充电技术,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
用户痛点 1:电动车能耗成焦虑
800V 高电压平台能够快速补能
对于用户来说,续航焦虑一般由续航里程不足与补能效率不足这两方面组成,前者伴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有了多种解决方案,只要肯花钱,总归能买到超过焦虑阈值的里程数。对后者的解决方案则抽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推广换电模式,但标准很难统一,同时前期投入和后期运维成本压力巨大,另一个则是 800V 高压平台,这也是多数主机厂更青睐的选择。
800V 高压系统是基于整车电气角度的定义,目前主流高压电气系统的概念是 400V,其电压范围是 230~450V,取 400V 进行定义以便于解读;高压快充系统则是在 550~930V 之间,取 800V 进行同样笼统的定义。
时至今日,当部分车企还在为旗下新车以诞生自 800V 高压平台作为产品重要特征宣传时,其实,比亚迪早在 2015 年就超前量产了全球首创乘用车 800V 高电压平台,搭载于秦 EV 和唐 DM 等车型上,使车辆拥有更强性能,该技术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 4 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 60kW,全方面升维用户体验。
如今,高电压平台已是比亚迪的基础平台技术,并完成了全品牌高电压平台布局,旗下如汉、唐、秦、宋、海豹、腾势 D9,腾势 N7、方程豹豹 5、仰望 U8 等代表车型都来自比亚迪最新 800V 高压平台。
用户痛点 2:充电效率低、安全问题偶发
三大全球首创技术让充电更省心、更安心
2015 年,国内新建的直流充电桩主要以 500V 为主导,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影响了充电效率。为解决这个难题,比亚迪全球首创升压充电技术,并将该技术连续更新,从直流升压充电更新为电驱升压充电,进而更是更新为油冷电驱升压充电,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在升压充电技术下,比亚迪可以和所有直流充电桩适配,自行对电流进行升压,保证充电效率和综合体验。
即使到 2020 年,高达 85% 的新建充电桩已更新为 750V 的高压桩,但大多数充电桩是按照 2015 版充电国标设计,最大充电电流为 250A,电流超过 300A 的公共超充桩仅有 2%,离 "800V 超充 " 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如果将当下充电桩的电流和电压继续提升,则面临着电网容量、供电安全、成本投入等诸多问题,明显不现实。
为此,比亚迪另辟蹊径提出了双枪超充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一辆纯电动车,配备两个快充口(车身后部两侧对称位置),可利用两个相邻的快充桩,同时插枪充电,电压不变但电流翻倍,同时车辆还能根据自身需求智能调节第二把充电枪的充电功率。
以腾势 N7 为例,双枪超充功率可突破 230kW,充电 15 分钟,续航提升 350km,20 分钟即可完成 10-80% 的 SOC 充电。另外,这项技术还可充分利用公共桩资源,使得闲置的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大大提高了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充电方式。
再者,不同于常温环境,极低温下电池面临更大考验,主要体现在:电池温升速率慢,低温充电时间相比常温增加 1~2 倍,动力性相比常温大幅减弱等方面。冷车低 SOC 状态下,客观因素造成补能综合成本大大增加,包括用户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冬季低温显著影响用车体验,严重制约寒冷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为此,比亚迪历经 5 年研发,凭借多年深耕电动汽车所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实现拓扑层、电芯层、驱动层、控制层的四大层级融合控制,推出行业首个实现驻车、驱动、充电全场景应用的 " 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 ",这意味着消费者无论在冬季寒冬,还是在急需快速充电的情况下,都能享受到更快的充电体验。
同样以腾势 N7 为例,其在极寒的 -30 ℃环境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使电池的加热速率相比传统方案提升了 230%,同时电池的满充时间也大幅降低 30%。冬季严寒环境下的北方用户们也可以享受到便利的快充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的应用并非仅限于充电环节,在汽车驻车和行驶过程中,该技术可以智能启动自加热,以保障整车在极低温度环境下的正常性能。
至于在充电安全方面,比亚迪研发出全球首创的复合直冷技术给予更有力保障,该技术通过独特的冷却系统设计,依靠分区式冷媒独立控制系统,将电池冷却面积提升 100%,同时将电池换热能力提升 85%,以先进的热管理技术有效地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即使在高功率超充状态下,也能确保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温度稳定,从而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写在最后
补能,应该是纯电动车要面对的终极问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用户对充电的需求就越大,痛点就越多。从 800V 高电压平台、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复合直冷技术、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和升压充电技术等五大全球首创技术可以看出,比亚迪不仅注重技术创新,也非常注重技术的实用性,致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驾乘体验。
同时,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更新换代,为更多的用户群体提供了更可靠、更便捷的出行选择。相信随着比亚迪更多 " 黑科技 " 的逐渐应用,其行业地位,乃至全球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引领新能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