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48亿!全球最火人形机器人官宣融资,OpenAI英伟达微软都投了,欢迎阅读。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程茜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 3 月 1 日报道,昨日晚间,美国人形机器人创企 Figure 宣布获得 6.75 亿美元(折合约 48.58 亿人民币)高额融资,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折合约 187.12 亿人民币),一举跃升独角兽。
投资方阵容异常亮眼,涵盖了时下生成式 AI 热潮中的大模型、算力、投资公司等明星玩家。既有最受人瞩目的微软、OpenAI 组合,其投资方中的 OpenAI Startup Fund 是微软和 OpenAI 等成立的创业基金项目;还有半导体行业的两大巨头,英伟达、英特尔投资。
Figure 还官宣了与 OpenAI、微软达成合作,将与 OpenAI 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 AI 模型,利用微软云进行 AI 基础设施构建、训练等。
还有两家多次注资的风投玩家 Parkway Venture Capital、Aliya Capital,也再次跟投。
这家人形机器人创企成立于 2022 年,其团队成员包括来自波士顿动力、特斯拉、谷歌 DeepMind 的顶尖机器人专家,成立至今,Figure 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 7.54 亿美元(折合约 54.26 亿人民币)。
▲ Figure 的融资情况(图源:CrunchBase)
Figure 和 OpenAI 同期达成的一项合作協定为,将 OpenAI 的研究与 Figure 对机器人硬體和軟體的深入了解相结合,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 AI 模型。这次合作将通过增强人形机器人处理和推理语言的能力,帮助 Figure 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进程。
这家创企公布了对于其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部署的大致时间表,从将 AI 模型用于 AI 训练、制造开始,从而部署更多机器人的研发,进一步扩大工程人员的数量,推进商业化进程。
Figure 也透露,下一步,他们将通过与 OpenAI 的合作继续突破 AI 学习的边界。
OpenAI 也转发了 Figure 的推文称,OpenAI 正在与 Figure 合作,将其多模态模型扩展到机器人的感知、推理和互動中。
除了 OpenAI,其黄金组合微软也将与 Figure 合作,Figure 可以利用微软云进行 AI 基础设施、训练等。
Figure 2022 年成立后,未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之前,就拿到了近 8000 万美元的融资。
去年 4 月和 7 月,Figure 连拿两轮融资,分别为 7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以及英特尔的 900 万美元融资。截至目前,Figure 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 7.54 亿美元(折合约 54.26 亿人民币)。
拿到资金后,这家创企的产品问世节奏加快。2023 年 10 月 Figure 发布了代号为 Figure 01 的首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1 的设计主要用于搬运重物等以最终解决美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今年 1 月,Figure 01 就靠煮咖啡技能火爆出圈。该公司透露,该机器人使用端到端的 AI 系统,仅通过观察人类煮咖啡,即可在 10 小时内完成训练。
据称,Figure 01 的神经网络接收视频训练,输出运动轨迹。它还学会了自我修正,如当浓缩咖啡没有摆正时,它会将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oss.zhidx.com/uploads/2024/03/65e144e67f4b1_65e144e672d74_65e144e672d4a_XXK0Xuxdc5Ay8Rw4.mp4
▲ Figure 01 煮咖啡(视频来源:Figure 官方推特)
本周,Figure 还发布了一段机器人在工厂的视频,视频中的机器人连着绳索,可以自行走到箱子前,然后搬箱子放到传送带上。
▲ Figure 机器人工厂演示(视频来源:Figure 官方 YouTube)
值得一提的是,Figure 自成立此也被看作人形机器人赛道玩家特斯拉的竞争对手,Figure 01 也经常被拿来和特斯拉的 Optimus 对比。
此次融资官宣,网友多次 cue 到特斯拉和马斯克:
有网友说:" 漂亮的一巴掌打在马斯克脸上。"
还有网友将这直接看作 " 是 OpenAI 和特斯拉的竞争 "。
这次融资落地,也意味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变革。
结语: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部署加快
Figure 的最终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能够自主执行 " 日常任务 "。该公司此前也提到,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发更强大的 AI 系统。
自去年以来,随着大模型强大的生成和理解能力迸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商业落地、技术进展进程加快,从叠衣服、煮咖啡到炒菜的出圈 " 名场面 " 尽显,不论从融资还是与 OpenAI 的合作,此次 Figure 与在生成式 AI 具有强大技术优势的 OpenAI 合作,或许将加快其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部署,并进一步扩宽其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