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猿辅导用两年做了Motiff,想用AI重构UI设计,欢迎阅读。
文 | 张涬溟、韩艺菲
编辑 | 赵文元
一家曾以在线教育为人所熟知的公司,现在推出了 UI 设计軟體。8 月 4 日,猿辅导旗下的 UI 设计工具 Motiff 开放试用申请。
为什么是猿辅导?在 IXDC2023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现场,36 氪企服点评《双增对话》专访看云控股集团(猿辅导母公司)副总裁、Motiff 总裁、原猿辅导产研负责人杨元祖,探讨 AI 浪潮之下,重做一款 UI 设计工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早在 ChatGPT 发布前的 2021 年,没有声势浩大的宣扬,猿辅导的一批 "S 级员工 " 便成立了 Motiff,开启了历时 1 年 9 个月的研发。
" 我们很难去做一个完全不懂的行业。" 杨元祖觉得,不论是教育还是设计,基于「第一性原理」,终是要回归用户需求及体验,用不断迭代的技术集帮助产品实现核心价值。
在杨元祖看来,AI 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由 0 到 1 这一步,迅速生成推荐设计方案,但后续的工作仍需要设计师发挥核心价值,需要设计师对人、对用户、对业务的理解。" 现在 AI 让大家花更多时间在判断上。"
从目前的版本来看,Motiff 不会让大家感觉到满屏 AI 的存在感。杨元祖解释,现在的工具不会打断设计师的创作思路,也不是范式的颠覆,AI 能力会体现在使用过程中,提升效率,让大家更快乐。" 心情状态对设计师等腦力劳动者的产出影响很大。"
人人忧虑设计师是否会被 AI 取代,但杨元祖发现,硅谷对设计师岗位的需求反而在提升。从 " 无 " 到 " 有 " 的阶段,只要有就可以,但从 " 有 " 到 " 好 ",体验会成为关键,这也是为何硅谷很多小的 SaaS 公司体验都很好。
"UI 的核心价值是理解业务,理解用户,让体验更好,至少现在 AI 是很难达到的。" 杨元祖说," 当前整个流程里都没有一个岗位是能够被取代的。"
Motiff 总裁杨元祖《Motiff:AI 时代的设计工具》演讲现场|来源:Motiff
我们很少用 AI Native 这个说法
这件事靠谱吗?为什么轮得到我们来做?
双增对话:为什么 UI 设计工具值得用 AI 重做一遍?
杨元祖:我认同 " 所有工具都值得用 AI 重做一遍 "。
猿辅导一直关注产品研发,团队对 UI 设计工具本身是有直接的体感。从产品定义到需求,从代码到互動,我们对这一连串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是 Motiff 诞生的前提。
我们很难去做一个完全不懂的行业。
做在线教育,是大家都有接受教育,能够去理解产品需求。做 UI 设计工具的契机是 2021 年 6 月看到 Github 的 Copilot 补全代码。这是让我感叹 "mind-blowing" 的技术,看到 AI 确实能对现有工具的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
猿辅导从 2014 年以来便一直在尝试 AI 应用,包括小猿搜题和斑马数字内容等,但没有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产环境能如何被 AI 改造。Copilot 是写代码的例子,UI 领網域同理,有许多重复、繁琐的工作值得被 AI 去改造。一切是水到渠成的。
生产工具也好,教育场景也罢,我们一直以来的思考路径都不是从 AI 技术能做什么出发,而是从业务场景来考虑。
现在大家不会疑惑为什么要用 AI 技术重做产品。但早在 2021 年,ChatGPT 还未发布,呼声不高时,我们就认为 AI 技术是值得深挖且在多领網域应用的。AI 在 ToC 场景的应用是比较确定的,包括大数据和算法,但在 GitHub Copilot 出现前,我们从未设想过如何实现团队生产力的提升。
所以在做 Motiff 前我们还想,这件事靠谱吗?为什么轮得到我们来做?
双增对话:这两个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
杨元祖:我自己理解有两个原因。
一是 UI 设计工具场景更复杂。它不像小猿搜题的拍照识别功能,链路比较短。面向 ToB 做生产工具对能力要求更高。
二是产品研发的时间成本极高。目前很多引领 AI 创新、拥抱变革的都是新公司,但专业的工具往往需要积累,导致两头难。新公司没有互联网大厂那么多 AI 人才储备,不具备去构建成熟的生产工具的能力,而一个传统的工具想去增加 AI 的能力,改造成本会非常高。
UI 设计场景虽小,但做起来却不容易。Motiff 刚起步时,UI 领網域看似不是一个值得投入过多精力的场景,而现在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 All-in-AI 的热浪下,没有人再问为什么了。
双增对话:设计工具从 Photoshop、到 Sketch、再到 Figma 历经三次大的迭代变革。过往的设计工具会不会被淘汰?
杨元祖:很难说被替代。虽然 Photoshop 不是一个 UI 设计工具,但也在不断成长。Firefly 集成到 Photoshop 就是一个适应并引领时代发展的举措。接着是 Sketch,它的确没有协同或 AI 技术,但作为本地应用保有一定地位。在意安全的用户就会选择它。
在不同的时代,一个效率更高的工具出现,在新用户选择工具时会具备一定优势,但这不代表前者会被取代。
双增对话:AI-Native 的设计工具要怎么做?具备哪些特征?
杨元祖:我们很少会说 AI-Native 这个说法。
AI-Native 是指从技术层面出发要怎么样提供给用户一个产品,但我认为任何时候产品都应该从用户出发,再往回看有什么样的技术来做支撑。在 AI 时代,我们所依赖的工具集会比之前更丰富,但决策路径是不会改变,永远都是从用户的场景出发。
36 氪企服点评《双增对话》
我们甚至都不应该只从 UI 设计的角度去考虑。UI 设计是一个中间环节;没有人需要一个 UI 设计,它是最终产品的一环。
我并不需要一个设计稿,最终需要的是在产品交付中完成核心价值输出。不论是对体验还是审美的理解,设计师具备的核心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工具要做的正是帮助设计师,乃至整个产品研发团队来更有效地传递价值。我们要先明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会去看有哪些技术供选择。
常说 " 有了 GPT-4 的接口就能帮你做什么事情 " 很难做好一个产品。
在做 Motiff 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跟 AI 没有关系的功能。比如说从 A 移动到 B 调 5 个像素,用滑鼠或键盘按 5 下,这个不用动腦筋,是最基本的功能,没必要想着一定用 AI 来帮你节省。我们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完成这些最简单、无需思考的操作。
我们很少从 AI-native 这个角度出发,但是今天所用的工具集确实会更广泛。做产品,对技术应持有拥抱的态度,所有的技术都应该被善用。早在 2014 年,我们就有尝试用深度学习来做影像处理。这就是我们的工具集。
双增对话:有哪些任务是 AI 技术普及后才得以实现的?
杨元祖:有一些工作方式和互動形式是 AI 普及之后才有可能的。
以前设计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从 0 到 1 的构建,现在 AI 让大家花更多时间在判断上;以前是从头画一个界面,现在是 AI 先给我推荐几个方案,我试一试再做选择。Motiff 用 AI 魔法框即可实现由 0 到 1 这一步,但过程中最重要的仍是设计师的价值判断,即对人、对用户、对业务的理解。
UI 设计领網域用 AI 和其他工具不太一样。UI 本身不是追求多样性,不要惊喜,而是要一致性,最好让用户感受不到你的存在。
Motiff 总裁杨元祖《Motiff:AI 时代的设计工具》演讲现场|来源:IXDC
双增对话:AI 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机互動的模式?现在的 UI 设计理念,互動模式是不是都要重来?
杨元祖:任何一个单一的互動形式都很难被彻底颠覆。设计一个页面涉及非常多的步骤,某个新功能的落地不会改变整个流程。探索人机互動这个事情是需要用户和产品共同成长。
功能发布后,用户的反应有时会出乎意料。在确定的场景下,现有工具能够很有效地解决问题,但难免用户会发现新的场景可以用 Motiff 来解决。我们会共同去不断迭代。
Motiff 还没有对外发布,就内部使用来说,还没有 100% 颠覆过往的 UI 设计工具及流程。
Motiff 的 AI 布局可能存在感很低,在创作过程中不会打断用户思路,作为中间的一步提供价值。这个很难说是范式的颠覆,但随着更多 AI 技术的能力在工具中体现,整体使用感受会不同。最明显的,大家会关注效率高不高,用起来快不快乐。
有的工作就是繁琐的重复劳动,做起来花不了太多时间,但会心情不好。心情状态对设计师等腦力劳动者的产出影响很大。把类似任务都交给 AI,哪怕只帮你节省了 10 分钟,心情截然不同。
面对问题,传统解决方案有时是不好用,但这不代表新的解决方案能适应所有场景,更多时候还是一起来做一件事。
双增对话:之前听过一个词叫「unlearn」,在学习新技能时要抛弃以前的想法,归零重构。但设计工具很依赖用户习惯是吧?
杨元祖:是这样的,就是习惯。有时候习惯是前辈定义的,是必须遵守的,新人没有必要去挑战大家的习惯。硬要扭转习惯收益很小。好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但因为当时工具集有限而造成的不足,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去改进的机会。
从 " 有 " 到 " 好 ",体验会成为关键
双增对话:ToC 转 ToB 并不容易,为什么会选择进军 SaaS?
杨元祖:我们不是按 ToC 和 ToB 来区分。一个业务本身成不成立还是要看两件事:用户有没有需求,以及你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符合需求、具备竞争力。需求是一切成立的前提。
双增对话:越来越多的 AI 设计工具涌入市场,Motiff 的优点和强势是什么?
杨元祖: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这个问题。有一年我们校招了两三百人,问新来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全是在问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思考问题总习惯于事后领悟,推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但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更多是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猿辅导在人最多时团队有几万人,有非常强的管理水平,瞬间开了 12 个城市。很多团队来取经、学习大规模服务交付的能力。早在两年前,我们却是没有这个优势的。
看一家企业具不具备所需的核心能力首先要看是不是足够投入。单问具备哪些优势其实很难证明,也很难证伪。
Motiff 跟我们以往做过的互联网的项目都不太一样。它的技术、产品深度是非常深的。以往做任何一个教育产品很少超过半年,有第一版就可以给用户用了,可 Motiff 做了 1 年 9 个月。这对产研能力要求很高。原来做猿辅导和斑马数字内容,团队的招聘标准在一众互联网大厂中也是很高的,Motiff 更是在全公司找了最优秀的一批人来做。
中国互联网发展这十几年,有很多公司做 SaaS,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却错过了軟體繁荣发展的几十年。我们的人才在做 Motiff 一类产品时技能上不免有很多挑战,趟了坑,但最终还是高标准交付了。
这个事情非常考验团队水平。我们之所以做,考虑的不是日后立足点,而是团队有哪些核心能力促使我们进入这个领網域。猿辅导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让所有人认识到一个从未耳闻的品牌,这是品牌打造的能力;猿辅导技术上都是自研的,遇到各种问题并解决,这是技术专业的能力。
大家不必以此衡量要不要进入一个领網域,但如果明知一个领網域需要哪些核心技能,就应当去建设、去拥抱、去做好这些事,而非逃避。
双增对话:Motiff 的团队规模多大?你们为什么相信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杨元祖:大几十人。
还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一件事成功与否,核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如果企业有产品或技术交付的能力,我是有信心做好,且持续做出成绩走下去。任何事都需要先执行,看到结果。今天让大家来试用 Motiff、给反馈,正是帮我们不断完善、加强用户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角度,Motiff 比我们以往所有项目都难,因为成立一年多的大半时间里我们都没有用户反馈。
双增对话:你们计划怎么样拓展市场?在盈利或者收入规模上有什么样的预期?
杨元祖:任何一个 SaaS 产品都不会快速占领市场。它不是一个战役,需要走过很长的周期。现在最重要的事是产品获得认可。在制定市场扩张的策略前,我们得先确定产品是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思虑怎样提供更多的交付、功能,让大家来感受。不是做出了产品紧接着就是打广告、销售和转化。
具体预测有多少用户太细了。我不敢想象三五年后市场是什么样子。以前刚开始做在线教育,大家还质疑这件事靠不靠谱,但三年后声音就没了。
如果只拿产品有多少用户来衡量,思维是受限的,得不出精准结论。
回到用户需求,未来决策主要是看两个方面:一是螢幕会越来越多,手机、手表、汽车、电腦等等;二是审美需求会越来越高,从而促进供给方把工具做好。
几年前,硅谷公司工程师和设计师的人数占比是 6 : 1,现在是 4 : 1。人人忧虑设计师是否会被 AI 取代,但数量反而在提高。从 " 无 " 到 " 有 " 的阶段,只要有就可以,但从 " 有 " 到 " 好 ",体验会成为关键。这也是为何硅谷很多小的 SaaS 公司体验都很好。目前中国公司还有一定差距,但会受趋势所动,对产品需求有更高需求,企业也自然会投入更多。
双增对话:要把非必要的场景变为必要吗?
杨元祖:不是,这是一个非线性的增长需求。假如一个产品原来有某个功能,但用户得多花 2 秒钟去找,新的工具做到让用户不必花那 2 秒。这不是必要的。多花时间无碍,但企业应该有这个追求,不让用户再多花 2 秒钟。
团队工作的本质思考会引领产品方向
双增对话:Motiff 使用起来有没有门槛?
杨元祖:UI 设计本身是一个专业的事,很难说完全没有门槛。Motiff 是一个专业工具,自是如此,但我们其实是在努力降低门槛。
Motiff 是一个专业的工具,必须注重细节,但不论是 AI 布局还是 AI 设计系统,都降低了门槛。
双增对话:团队工作协作有哪些挑战?Motiff 是如何解决的?
杨元祖:协同最直观的一个功能就是共同编辑。但这只是表层,真正的协同本质上是团队的管理。
我们为什么要做 AI 设计系统?对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大家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让所有人各自工作的同时降低反馈的延迟。假设在产品上线后,用户给反馈说哪个地方没对齐或有差异,团队再去改,效率极低,还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错误完全可以在设计评审,甚至再往前,在交付研发之前避免。团队协作上延迟越短越好。举个例子,有个组件不一致,最差的情况是已经交付了用户后才发现,好一点是上线前改正了,但最理想的情况是,当 UI 设计师刚画完,工具就提醒他这个地方跟原来不一样,应该改动。甚至,让设计师压根画不出错误的内容,只用 AI 魔法框一框,就自动把组件放上去了。这样延迟是 0。
一个团队要协作,让大家一块来编辑这个功能非常好,但它浮于表面,协作的核心还是在于把同步反馈的延迟降到最低。
还有一种延迟的形式是反复,反复做一件事情,核实再核实。一个团队壮大后,最大的成本往往是人际之间的互動。我们会倾向于让做和核实两个动作同时完成,不用反复,以提高效率。
一个功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对于团队工作本质的思考永远会引领我们走向新的产品方案。
UI 的核心是理解业务与用户,让体验更好
双增对话:设计师是否会被 AI 替代、门槛是否会被降低等议题也被反复讨论。创作者不愿为 AI 打工。在人与 AI 协作的未来,二者应如何达成 " 和解 "?
杨元祖:AI 目前的技术水平远没有达到替代 UI 设计这个职业。按照我刚刚的分析框架,Motiff 不是做设计稿,而是交付用户产品,有一个不同职能的团队去共同交付。
最后需不需要 UI 这个角色,要看 UI 到底提供了什么核心价值。UI 的核心价值是理解业务,理解用户,让体验更好,至少现在 AI 是很难达到的。
甚至当前整个流程里都没有一个岗位是能够被取代的。像我们公司让大家使用 Github Copilot 后效率得到了提升的。你开个头,Copilot 帮你把一段代码写完,但这只是工作中很小一部分。AI 只是提效,很难说去替代研发,且 AI 尚不足以构建一个大型工程。未来 AGI 怎样很难预测,但在基础没有达到取代的状态时,人和 AI 要共同协作。
双增对话:创业的氛围充斥着每个角落,但 SaaS 企业今年又过得很难。当今放眼整个设计工具市场、乃至 SaaS 产品,未来在 AI 的搅动下会如何发展?
杨元祖:美国的 SaaS 的市场是非常好的,大家都很羡慕。中国当前还没有这样的环境,感受不一样。最终影响这件事的还是产品,看需求是不是刚性的,看解决方案能不能满足需求,以及用户有无可替代的解决方案。人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贵的话,一定程度上我们可能会面临企业用人代替技术解决方案的情况。
那 AI 到底能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变化?那就是你的不可被替代性增强了。你能力会越来越强,需求匹配程度会越来越高,原来繁琐的工作现在一键即可完成,最终实现的是整个领網域的突破。
原来做产品有两个往下拉的力。一个是解决方案没有那么匹配需求,另一个是企业还有其他替代产品。但如果AI 使得这两个都往上走一点,那往下拉的那个力就会小一些。至于这是不是从量变到质变,要看具体场景。设计工具更像是一种基础軟體,没有什么替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 氪企服点评 "(ID:qifudianping-36kr),作者:双增对话,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