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盲人独立出行,难吗?,欢迎阅读。
撰文 | 许嘉婧
视频 |梅一平、杨京伟、李承烨 、刘亭均、姜佳慧、刘梦琪
不用眼睛,怎么独立走出家门?
对王志华来说这不是件稀罕事,他今年 42 岁,天生没有光感。家住北京丰台区,这一年他在打车出行时听到好几个司机和他感叹," 最近怎么感觉街上的盲人变多了?"
王志华总会这么回答:" 出行条件便利了,更多盲人敢出来了。"
王志华在外出时使用手机
十几年来,王志华见证了互联网时代来临后盲人的出行是怎样变得便利的。现在他是滴滴无障碍项目团队的一员。这位滴滴的重度用户,曾经因为打车时携带的导盲犬总被司机误认为是宠物犬而投诉到滴滴,之后又被挖到滴滴做无障碍服务经理。
这次," 后浪研究所 " 编辑部找到王志华,让他带我们体验滴滴的无障碍出行服务。 看到他我觉得有些眼熟,在娄烨导演的电影《推拿》中,王志华饰演了盲人按摩店老板张宗琪一角,也算是半只脚踏入演艺圈。他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做过盲人按摩,学过声乐,家在河北,却走遍大江南北,还曾多次踏出国门。40 岁他又从公益组织转行来了互联网公司。
这次体验让我感受到,要实现独立出行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新青年试验场,体验派聚集地,寻找并记录那些让你瞳孔放大的「WOW 人类」,这里是「WOW 人类」的第 6 期。
请观看后浪研究所 WOW 人类栏目原创视频
一个盲人的独立出行
说起独立出行的经历,王志华可以讲上个三天三夜,这个是漫长而曲折的故事。
还得回溯到 15 岁那一年,在那之前,王志华从来没有在父母的陪同之外出过远门。他是河北人,中学以来他一直在山西的盲校住校读书,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等父母放假接他回家。
或许是叛逆期到了,1996 年的暑假他突然有一股强烈的愿望,想要自己独自走一遍回家的路。他故意告诉家里人 6 月 30 号放假,实际上偷偷买了 27 号的车票,准备提前 " 杀回 " 河北老家给父母一个大惊喜。
他请同学帮忙送他上了火车,出火车站后,招了个三轮到小区门口,凭自己出生以来的记忆摸到了家门口。凌晨五六点钟他敲响了家门,开门的爸妈吓了一跳:" 你是怎么回来的?"
一种极强的成就感涌上心头,看,我做到了。
" 老早我就跟他们提过不要接送了,我自己能行。但让他们主动相信我估计很难,我这么试一次,相当于让他们被迫地相信我了。"
这是他独立出行的首胜,此后他成功开启了独立往返山西 - 河北的日子。
也是仗着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踏出第一步后,他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一点点扩大着自己的出行版图。 中专毕业后他做了 4 年的推拿工作,之后去东北上大学学习音乐。30 岁后他有两次出国经历,一次是带领艺术团到马来西亚参加当地为建设华文盲校筹款的公益演出,第二次则是出演电影《推拿》后参加柏林电影节。
听起来都很不可思议。王志华很早就意识到 " 不可能有人天天陪着你 ",想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就必须逼自己一把,独立出门。
王志华出行的日常
对一个先天性失明的人而言," 独立出行 " 的考验是从走出家门过的第一个路口开始的。看不见红绿灯,王志华在外只能靠听力——通过听车流的声音来分辨什么时候能走,什么时候不能走。当然,这都要在晴天时去实践,赶上下雨天,雨声打在伞上会模糊他的判断。所以,下雨天非必要不出门,如果恰好人在外面或者有重要的事出门,他就不打伞、不穿雨衣,才能准确听声辨位。
穿行在熟悉的街区尚且可以应付,但开辟陌生路线,可是难题中的难题,更伴随着呼啸而来的危险。
20 多岁时,王志华独自去探望朋友,这条路是他头一次走。在寻找公車站的路上,他经过了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要过两道马路,走到对角线的另一侧。这条马路很宽阔,走到正中央时他分不清东南西北。四周都是车的马达声和呼啸声,像是贴着他的身体开过去的,前后左右哪个方向都有车声,他只能听着面前的车通过的风向判断哪一边是对岸,一点点蹭过去,蹭到盲杖终于触及到了便道边沿。
而从路中间到对面的最后那几秒,就像是溺水的人上岸前的倒数几秒。
还有一次下课走夜路,他掉进了一个 3 米深的坑洞里。掉下去后他有点轻微腦震荡,在坑底躺了一会,往后一倚后腦勺旁边就是一根钢筋。他一身冷汗,呼救了良久,周围也没有人,最后还是靠自己一步一步摸到一个缓坡,趔趄着爬上来的。
听到这里我脱口而出:" 太过分了,修路为什么不立个牌?" 王志华说:" 也许他立了,但我不是看不到吗?"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即便我很努力尝试去换位思考,也很难切身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周遭。
他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声音:你都是盲人了,你还出什么门呢?盲人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担忧——我出门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对出行这件事感到胆怯。
无止境的吵架
变化开始于 2010 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王志华回忆,他能明显感受到最近十年来盲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 iPhone 和初代智能手机刚出现时,王志华还是很恐慌的," 我想,完了,以后触屏手机普及了,盲人想打个电话都难了!"
好在没过多长时间,iPhone 就推出了无障碍辅助功能,盲人也能听着操作,又过不久安卓手机也推出了相应的无障碍配套裝务。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细化的线下服务也都开通了线上平台,这也让盲人的生活获得更多便利。
iPhone 实时语音功能
比如在线上打车軟體出现之前,对王志华来说,打车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过去还是路边直接拦车,成功率很不确定。他不知道自己的打车姿势在别人看起来是不是准确,也不知道自己站的位置对不对,这里车辆能不能停靠,更分不清出租车和私家车,有时举了半天手也收不到回应。
还有一次他在街边打车,拦下了一辆警车,警察下来问他:" 你需要帮助吗?"
所以在 2012 年滴滴 APP 上线后,王志华在 2013 年就注册成为了首批用户。那时 APP 的 GPS 定位还没有现在这么准确,但跟以前相比,这种出行体验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
但在 2016 年王志华成功申领到导盲犬 " 芒果 " 后,打车又变得不顺了。当时全国盲人总数超过 1700 万,而受过训练的导盲犬数量非常少,全国也只有 100 只左右,大众能见到导盲犬的机率非常低。自从申领导盲犬后,他就开始了无止境的吵架。很多公共场所,商场、餐馆都因为把 " 芒果 " 当成宠物而不让进,和对方解释也不信。他带着 " 芒果 " 打车时常被司机拒载。" 你要知道我一般都是有急事才会打车,但你越有急事,他越拒载你。"
王志华和 " 芒果 "
拒载次数多了后,王志华开始向滴滴反映。在 2019 年的某天,滴滴的工作人员上门拜访,深入听他反馈了彼时无障碍服务存在的问题,最后递出一支橄榄枝:" 不如你来我们这里工作吧?"
年近 40 岁的王志华懵了,之前就一直听说互联网公司节奏快,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但这样难得的机会他还是想试一试。于是他成了滴滴无障碍项目团队的一员,是团队里唯一的盲人。
王志华使用电腦工作
突破边界
王志华用滴滴 APP 帮我叫了辆车。亲眼见到他使用手机无障碍功能还是非常震撼的。三倍速读屏,我完全听不懂它在说什么。而他却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叫车工作,效率奇高。听说现在每天他都是打车上下班的。
从 2019 年加入滴滴后,王志华经历了滴滴无障碍项目的几次迭代更新。
滴滴的无障碍功能
首先团队解决了最为急迫的导盲犬认证问题,通过与中国盲协合作,滴滴能够在后台确认盲人和导盲犬的身份真实性,并能为盲人提供优先派单以及各项专属服务。接下来,他们着重解决了盲人乘客找不到车的问题。王志华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司机抵达上车点后给他打电话,跟他说已经到了,开着双闪。王志华说,自己看不见。司机师傅就说:" 我开着双闪你还看不见吗?"
于是在 APP 迭代优化后,经过无障碍认证的盲人在打车时,接单司机会收到提示" 乘客是盲人,眼睛看不见,请您主动联系乘客,协助乘客上车 "。添加提示后王志华实际打车测试了一下新功能,司机总会主动和他提起:" 哎头一次拉到盲人啊,你是怎么打的车啊?你平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 对司机来说很新鲜,多了个生活谈资,我们挑明了这个事,他们其实会更愿意坦诚地来面对、了解视障人群。" 王志华说。
当然,这些意见也不全是王志华一个人提出的,滴滴发起了 " 无障碍测试员 " 项目,大概有二三十个盲人参与。" 有一句话叫没有我们的参与,请不要做与我们有关的决定。无障碍功能肯定是要由盲人用户来参与迭代的。" 他说。
比如有测试员就反映了这么个情况。滴滴打车时有很多种车型,有一次改版,产品团队为了页面简洁取消了都勾选了哪些车型的提示,健全人是可以用眼睛看清勾选情况,但盲人使用的读屏軟體浏览起来会需要很长时间。经反馈后,车型提示又被加了回来。
还有一位测试员提到,对他来说,最害怕下车——盲人是难以察觉到侧后方来车的,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收到问题后,无障碍团队又增加了一句让司机帮助乘客查看开门时机的语音播报。
实际感受下来," 无障碍出行 " 的概念,其实并非是由多么复杂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技术难度不大,难的是觉察到盲人用户的痛点,并切实行动起来改变它。
另外,軟體毕竟只是一种工具,无障碍出行的最后一步往往是由当下场景的人来协助完成的。
司机们才是帮助乘客的最后一环,但就像王志华说的:" 人家是不想帮你吗?他们想帮但无从下手。" 而滴滴在语音提示播报上一些颇具人情味的小设计,打破了车内相处的微妙边界感,一小步改变,也许就能为盲人们创造更和谐的出行氛围。
王志华熟练打车的日常
越来越多盲人 " 被看见 "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说法,盲人不被看见,比他们看不见这个世界更可怕。
直到 2015 年开放盲人参加普通高考前,大部分盲人的选择都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走单考单招(指部分院校面向残疾人考生自主命题、单独招生),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只有两个——盲人按摩和音乐。
而粗略估计,大多数盲人都从事传统的按摩行业,我们也就只能在盲人按摩店里见到他们。
王志华记得父亲曾开玩笑和他说,一个盲人中专毕业就已经算是高学历了。但他觉得还不够,既然中专学完了按摩,那就再去大学里学个音乐。那时身边所有人基本都结婚生子了,他还一无所有,赚的所有钱都用来上课学习交学费了。
好在,现在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路径更加多元了。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盲人 " 被看见 "。
无障碍体验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两位年轻的盲人测试员,他们的职业经历都很丰富。白马 29 岁,穿得很潮,是个电竞主播。他参与过针对盲人的手游设计,目前在开拓新的直播领網域,其中还包括户外直播,为盲人讲解外面的世界。陈瑾 27 岁,是个数据标注员,以前还做过有声书朗读等等。
测试员白马
王志华告诉我,他还认识一些盲人程式员,做广播节目的,做钢琴调律的,以及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等。他们还有更多元的、可供选择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出门看话剧、看电影,有人爱去户外走走,出远门旅游,逛博物馆……
而实现这些,首先都是要独立走出家门。
" 你说盲人是不想出门吗?是没有这个环境条件,他们不敢。没有不想出门的人,那只是因为他们还没尝到能想走就走的甜头。" 王志华讲了一个 " 死宅 " 盲人朋友的故事,朋友平时不敢出门,有段时间谈了个女朋友,被爱情冲昏了头腦,敢领着女朋友出门逛百荣商场了。他们接连去了城隍庙求了个签,又去医院看了个病。回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朋友都非常膨胀,一直在吹自己的这趟出门经历。
对盲人来说,万事开头难," 如果是我几年不出门,你让我出我也要做心理建设,你要天天出门其实就无所谓了。" 王志华说。
请做好这个准备,未来的街区上你可能会见到越来越多的盲人了。如果某天你也偶然遇到盲人,不需要太隆重的帮助,只是轻轻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让他们扶着你的胳膊帮他们找到目的地即可。
助盲的正确姿势
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盲人?你了解无障碍设计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后浪研究所 "(ID:youth36kr),作者:许嘉婧,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