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昨晚王傳福哭了,但比亞迪赢了,歡迎閲讀。
這兩天,老狐的朋友圈被比亞迪刷屏了,清一色 " 誇獎 ",一下子格局打開了。
整個車圈都在給比亞迪打 call: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圖片來源:第一風口
500 萬台的產量是什麼概念呢?
對于燃油車來講确實不算什麼,大概只有豐田 2022 年全球產量的一半多一點。
但對于新能源車來講,這個產量足夠恐怖,要知道特斯拉在 2022 年的銷量不過是 131 萬輛而已,比亞迪全球第一實至名歸。
但在這個大喜的日子,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卻哭了。
這位中國新能源 " 帶頭大哥 ",車圈、科技圈、商業圈拼殺了 30 年的老江湖,談起比亞迪的造車之路幾度哽咽落淚。
王傳福講了啥?
從 0 到 100 萬,比亞迪用了 13 年;
從 100 萬輛到 200 萬輛,用了 1 年;
從 200 萬輛到 300 萬輛僅僅半年;
從 300 萬輛到 500 萬輛,短短九個月。
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騰勢 N7," 時間的朋友 " 跨年演講主講人、得到 App 創始人羅振宇喜提榮譽車主。
王傳福這半個小時的講話,主要聚焦比亞迪造車歷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及比亞迪未來之路。老狐簡單給大夥總結了一下:
回顧比亞迪 20 年造車經歷的種種至暗時刻,從開始就造車受到各界質疑和反對,仍堅定邁入新能源汽車行列;
多年間淨利潤超過研發投入,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
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中國有創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的實力;
呼籲其他車企:我們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怎麼就差點走不下去?
比亞迪的造車歷程曾一度面臨艱難時刻,幾次差點走不下去。
比亞迪造車之路,要從 2003 年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77% 股份説起。
彼時,比亞迪宣布以一個電池制造商的身份,投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各種質疑和嘲笑聲都撲面而來。
在進入汽車行業的第一天,比亞迪的股價就跌了 20%,遭資本市場狠狠潑了一盆冷水。
比亞迪造車艱辛體現在方方面面:不管在技術路線選擇,還是研發投入上,都曾經歷 " 至暗時刻 "。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比亞迪 2008 年發布全球首款量產插混車 F3DM,搭載全球首創 DM 混動技術。
那個時候,根本沒人看好 " 新能源 "。比亞迪銷量止步不前,汽車業務一直在虧損。
而之後的十幾年裏,比亞迪汽車業務累計研發投入超過千億元人民币,數次年費研發投入甚至是利潤的數倍。
到 2018 年,比亞迪 DM 技術發展到第三代。市場的 " 春天 " 還沒到來,這條路 " 真的差點走不下去了 "。
那一年,新能源車市場份額仍舊很小,技術需要進一步優化和突破。
插混技術路線已被很多車企放棄,比亞迪也曾想過就此放棄。
" 但我還是拍板要繼續做插混路線,必須咬牙堅持下去,即使做錯了,我也認。"
選擇了繼續長征之後,比亞迪更是舉步維艱。
2017 年 ~ 2019 年,比亞迪經歷了連續三年淨利潤大幅下滑了,銷量也原地踏步,2019 年比亞迪迎來 " 至暗時刻 "。
那年淨利潤只有 16 個億的比亞迪,研發上還是咬緊牙關投了 84 個億。
2017 年至 2019 年,比亞迪部分财務數據
"2019 年是比亞迪最艱難的一年,當時比亞迪只有一個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後的辛酸不易,只有我們自己更清楚。"
技術研發這條長征路上," 曾經,我們也怕等不到春天 "。
直到 2020 年,才開始看見前路點點曙光。
彼時,比亞迪在插混專用發動機、 EHS 電混系統、插混專用刀片電池三大核心技術迎來了突破和應用。
在此之後,插電混動從非主流成為現代的主流。真正的轉機來了,此後比亞迪在新能源領網域 " 一路飙升 "。
圖片來源: 電動汽車觀察家
過去的 2022 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銷量達到 186 萬輛,超過了特斯拉登頂全球第一。
而 2023 年 1-7 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 150 萬 輛,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20 年新能源之路,比亞迪的 " 長期主義 " 得到了時間的回報。
比亞迪的證明題現在也有了答案:比亞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國汽車可以。
這是比亞迪造車的故事,也是中國品牌造車的縮影。
新能源讓中國成為汽車強國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句話,習大大在 2014 年首次提出。
目前,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在新能源時代浪潮下,中國汽車人用一個又一個裏程碑,推動中國汽車從追趕走向超越,改寫了 " 大而不強 " 的歷史。
在產業規模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過 60% 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生產和銷售。
在核心技術和產業鏈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的 70%,全球有超過 60% - 63% 的動力電池由中國供應。
" 中國已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完備的產業鏈。" 王傳福表示,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強國。
曾幾何時,中國品牌在汽車市場上只是一個配角。
許多中國品牌都和比亞迪一樣,也有不被認可、不被看好的經歷。
在燃油車技術上,中國企業沒有領先的技術,只能一直跟随、追趕,無法成為市場主導,也無法成為汽車強國。
比亞迪的造車經歷,深刻説明了:有自己的技術,才是生存之根本。
新能源車改變了中國,給了中國汽車一個換道超車的可能。
近段時間,不少海外車企與國内車企紛紛展開了合作:小鵬與大眾,智己與奧迪,還有早已與比亞迪達成合作的豐田。此外,捷達與零跑、奔馳與蔚來也接連爆出要合作的消息。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能夠親眼見證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老狐心情也很是激動,為國產品牌走向世界驕傲,也為中國汽車的加速超越而自豪。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期待早日看到我們自己的世界級品牌。
參考資料:
極客公園、每日經濟新聞、智能車參考、比亞迪
編輯:不吃麥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