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他説,這是滴滴最好的一次更新,歡迎閲讀。
前兩天,一位先天性全盲的朋友,打車送差評君去坐了地鐵。
然後我們揮手告别,他又自己打車回了酒店。
是的,你沒聽錯,我也沒開玩笑。
雖然有點過意不去,但事實卻就是如此。
即便是什麼都看不見的視障者,現在也能掏出手機,打開 APP 叫一輛滴滴,像大多數人一樣正常出行。
這位朋友姓郭,今年 27 歲,目前在一家公益組織當培訓老師。
同時,他也是滴滴的 " 無障礙出行 " 測試員。
與他短暫的溝通交流後,我清晰地看到了——
在國内網約車普及這 10 餘年裏,視障者們是如何從孤立無援,到颠覆我們想象的轉變。
要知道,在之前的日子裏,盲人出行所要面對的問題,不是頭疼于選擇哪種交通工具,而是幾乎沒有選擇。
大多數時候,他們确實可以乘坐公交、地鐵,但自己所在的位置,通常都距離站點有一段距離,只能靠着盲杖和步行摸索着到達。
這時,一些雨天和大風天,都會增加他們的出行難度。
郭先生和我説,他往往需要根據環境聲的反饋判斷路況,偶爾也需要路人的些許幫助,但每逢惡劣天氣,環境聲音就難難免嘈雜,街上的路人也很少。
而在網約車大規模發展前,還是 " 招手叫出租車的時代 "。
那會兒郭先生生活在哈爾濱,有一次頂着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要和視障朋友一起打輛出租車回家。
郭先生回憶到:我們兩個知道打車要招手,可不知道大家平時到底是用的哪種手勢,甚至怎麼伸出手也不太清楚。
就這樣,在大雪中擺了 5 分鍾的手,也沒打到一輛。
最後還是求助了路人才成功上車,而明眼路人打車,只用了 1 分多鍾。
但視障者和大家一樣,也有自己的工作,甚至有時候的出行需求更加頻繁。
比如,作為公益機構裏的培訓師,郭先生就得常年出差去往各個學校,為學校裏的視障同學們上課培訓。
所以,不誇張的説,這些年網約車的全面普及,不僅僅是方便了明眼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也為視障朋友們解決了一大難題。
畢竟,使用手機這件事,對于絕大多數視障者來説,都能做到不輸正常人了。
因為手機讀屏軟體的迭代普及,視障者現在可以利用 3 倍速左右的語音播報,快速判斷手機螢幕上的内容。
這種在明眼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操作,他們已經爛熟于心。
唯一的問題,就是不少軟體對于無障礙的設計與開發,還不夠完善。
很多我們一眼便知的簡單操作,放到視障者的視角,可能會變得截然不同。
像不少 APP 中搜索欄裏的個性化推薦文字,就會 " 誤導 " 語音讀屏軟體,從而導致視障者難以定位搜索框的位置。
郭先生為我展示的某款導航軟體
又比如,螢幕上顯示的 " 司機預計接駕時間 ",以及 " 上車後預計到達時間 "。這些在過往版本網約車 APP 中,讀屏軟體也無法讀出。
這使得不少盲人朋友都沒法預估出行時間,所有規劃只有 " 提前 " 這一個選項,用增加時間成本的笨方法,确保自己不會晚點。
所以郭先生以前出門,都會提前一兩個小時,即便大多時候都是去得太早,在車站幹等着,也還是得以防萬一。
郭先生在路邊等車
當然,對于司機師傅們來説,突然遇到視障乘客也有點懵。
第一次載視障乘客時,司機師傅往往很容易手忙腳亂,因為想伸出援手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幫,甚至不少師傅都在想," 我是不是應該下車攙扶一下?或者直接給人家抬上車? "
尤其是在司機不知道乘客是視障人士的情況下,更容易造成一些段子般的誤會,比如這種對話:
" 司機師傅,你到了麼?我看不見 "
" 到了,路邊打雙閃的就是我 "
" 啊,是這樣的師傅,我眼睛看不見東西 "
" 咋能還看不到呢,我就在路邊,一輛白車打着雙閃 "
" 額不好意思師傅,那個。。。我是盲人 "
" 。。。哦哦,原來是這樣啊 "
以上都是郭先生遇到過的真實情況,但他表示,其實只要按下喇叭,稍微引導一下門把手在哪就完全足夠了,司機師傅也完全不用因為不知道如何幫忙而自責。
郭先生還説,自己有不少次都坐錯了車,畢竟看不到車牌号,時不時就上了别人的車,烏龍事常有發生。
這些經歷説來輕松,但事實上,網約車為他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确實存在很多不好解決的麻煩事,讓視障者的出行變得艱難。
前兩天,也就是 7 月 23 日,滴滴與中國盲人協會的籤約合作在中國殘聯舉行,宣布了 " 滴滴盲人無障礙出行服務 " 在全國正式上線。
這項服務,不能説完美解決了視障朋友的出行問題,但至少,已經力所能及地解決了大部分困擾這個群體許久的難事兒。郭先生也説,對他來説這是最好的一次更新。
比如,現在 APP 裏正式提供了視障者認證渠道。
盲人朋友進入滴滴 APP 裏的 " 我的 " 頁面,點擊頭像,就能找到 " 無障礙服務認證 "。
只要認證成功後,就能享受一系列無障礙服務。
如今,視障者使用滴滴時,能享受優先派單了。
而且司機那邊還會第一時間收到來自滴滴的提示,提醒師傅這一單的乘客是視障者,需要您主動聯系乘客,并在上下車時提供必要幫助。
至于到底該怎麼做,車内語音也會給予提示,免得師傅一臉懵。
距離抵達目标 200 米時,語音播報也提前告知司機,提醒乘客帶好随身物品,并幫助乘客查看側後方車輛,确保乘客下車安全。
與普通出行的不同之處在于,注意查看側後方來車的人,從乘客變成了師傅。
不僅如此,在完成無障礙訂單後,師傅還會獲得一個 " 無障礙服務 " 勳章,以表達對司機的充分尊重與認可。
雖然目前該功能只對一級視障者開放,但二、三級視障者的渠道也正在努力研發中。
而在 21 年 9 月,滴滴就上線了面對導盲犬使用者的無障礙服務,用户認證後可在全國範圍内乘車。
而在這項服務上線前,滴滴先是聯系到了郭先生所工作的公益機構,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測試工作,且至今仍在進行。
這一年半的時間裏,包含郭先生在内的 20 多個人裏,通過實際使用測試,共匯總了一百多條意見和建議給滴滴。
然後滴滴再根據反饋,一點點改進,至此,才終于被正式推廣到全國視障者用户面前投入使用。
郭先生説,最開始的時候,反饋上去的建議實在太多,他們還有點不好意思,但每次看到滴滴确實在一點點優化更新,這種态度便也促使他們更加更嚴肅、用心地對待這件事,撒開了手腳繼續提更多改進建議。
況且,測試工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所有跟他有同樣情況的視障朋友。
在這段時間裏,單是讓郭先生印象深刻的改進,就有不少。
像是一開始,iOS 端的讀屏軟體,就比安卓端要适配得更好,安卓手機常常有内容讀不出來的情況,而反饋後,沒多久安卓就和 iOS 端同步無差異了;
又或是之前提到的,視障用户無法得知司機距離和預計到達時間,經過修改後,也完成了對語音讀屏軟體的支持;
其中,讓司機替視障乘客觀察側後方來車這一條,就是郭先生自己反饋後,實裝在了滴滴 APP 中的。
以上這些細節,只靠滴滴是無法完成的,一定是要真正的視障者參與進來,才能被發現。
相比之下,一些注冊、認證、輸入驗證碼的環節,簡直算手到擒來了。
郭先生還強調,其實很多軟體都會做無障礙适配,但大多都是簡單地找他做個問卷或者訪談,并不深入。
真正找視障者測試這麼久,還肯聽取意見的,對他來説,滴滴還是第一個。
" 就像修盲道,總要讓真正的視障者來走一遍,感受一下高度,或是看看前方有沒有電線杆,畢竟不同情況下,他人很難能做到感同身受 "。
郭先生説,盡管現在滴滴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他們的反饋和改進也依然在繼續,随着更新,想必以後的無障礙支持會越來越完善。
在與郭先生的聊天中,他提到自己上學時學的是單簧管( 樂器 ),理想是成為一名音樂老師。
可因為雙眼看不到,讓他與這個職業失之交臂,求職時得到的大部分答復,都是擔心他的出行問題,害怕去上課的路上發生事故。
後來他也當過一段時間新媒體編輯,因為配圖有專人負責,所以他只需要撰文,工作上并無太大壓力,可公司出于安全考慮,一直是建議他線上辦公。即便工作很長一段時間,他也沒能跟同事們真正面對面交流過。
這些情況讓郭先生有些自我懷疑,又有些無奈。
不是説他不領情别人的擔心,道理他都懂,而是無奈于大家其實并不知道,視障者現在完全可以獨立出行,很多工作,他們完成起來也和常人無異,可現實是大家的固有印象和謹慎,讓盲人的就業面越來越狹窄。
" 盲人真的不是只會推拿和按摩,但也沒辦法,畢竟大家平日裏接觸的盲人不算多 "。
差評君之前認識的視障程式員
B 站一位自己做菜的視障女孩
可滴滴的這種無障礙出行服務,能讓更多人看到一件事。
那就是現在的很多盲人,不僅可以使用手機,還能打網約車出行,甚至連日常的上下班,也完全沒問題。
郭先生在聊天中説過一句話,讓差評君印象深刻,他説:很多事情大家覺得看不見就無法完成,其實是因為擁有視力,所以變得特别依賴視覺。
但只有像我這種天生就看不見的,才知道完成很多事,其實并不需要看得見。
在郭先生幫我打車的過程中,我選擇相信他,所以全程隐身不做提示,最後果不其然,郭先生真的只靠手機就把我送到了地鐵口,還和我禮貌地揮手告别。
司機師傅的周到服務,也讓旁觀的我懸着的心更加踏實。
于是,當與郭先生分開後,差評君開始覺得,現在滴滴正在做的事情,也許能逐漸消融這個社會對視障人士的看法。
畢竟大家從來都不是拒絕視障者,而是不了解視障者。
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這個看不見的群體,以後也可以有更多平等的機會,追求自己的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