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特級教師張學青:散文的閲讀與教學,沒有那麼玄妙,歡迎閲讀。
散文占據了教材選文的半壁江山,對語文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體。同時,散文又不是那麼容易教得好的,很多老師都感覺事倍功半。
散文如何教才有效?散文的教學有哪些實用策略?
11 月,邵龍霞老師的新書《散文的閲讀與教學》面世。本書多角度論述了教師應當如何進行散文的閲讀與欣賞,總結出了散文的教學範式與策略,并提供了散文誦讀課、散文賞讀課、散文寫作課等多種課型的教學範例。
書中的課例,既涉及教材内的散文篇章,也包含更廣泛的名家作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帶領學生讀出散文獨有的味道,領略散文特有的魅力。
這本書是一線老師們翹首以盼的,著名特級教師張學青老師特為本書作序。在序言中,張老師闡述了她散文教學的理解與認識,亦能帶給廣大教師以啓發。
燦爛龍霞
文 / 張學青
我不記得到底是從哪一天開始跟龍霞説上話的,想來大概在 2008 年的 3 月吧。
那年," 親近母語 " 在上師大那條叫桂林路的地方做兒童閲讀論壇。龍霞是親近母語課題組的核心成員,一到活動,要麼主持,要麼上課,她不可能不在的。那時,她總是和筱青、乃紅、丁雲們一起進進出出。丁雲是詩人,和我同齡,我們之間説話總有一種貓鼠逗樂、相互較勁的快活;龍霞比我們大一歲,清心玉映,大家閨秀。
我見生人總是保持着一段距離。在沒有确認對方足夠的誠意和有趣之前,往往沉默多于説話,輕易不搭話的。龍霞也許是個例外,我想哪怕那是第一次見面,我也一定跟龍霞説話了的。當然,當時的情形我已無法復原,這只是我的推想,但這推想是有一些根據的。那回我上的是孫友田的散文《月光啓蒙》,據説課上的無伴奏民歌吟唱,如一陣細雨灑落人心田,濕潤了會場的空氣。以我對龍霞的了解,她一定會喜歡,并且很可能誠懇的熱情的對我表達了她的喜歡。
龍霞是高郵人,我羨慕她。高郵是水鄉,我也生養在水鄉。水鄉人羨慕水鄉人,似乎很沒有道理。説起高郵,很多人知道出鹹鴨蛋,雙黃鹹鴨蛋。高郵的鹹鴨蛋是好的,要不然上海人賣鹹鴨蛋時不會特别寫上 " 高郵鹹蛋 " 的字樣。作家汪曾祺描述," 我們那裏的鹹鴨蛋确實很好,筷子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
其實,我羨慕龍霞,并不僅僅因為她能吃上正宗的紅油冒出來的鹹鴨蛋。那塊土地上,不僅出鹹鴨蛋,還出寫《鵲橋仙》的秦少遊,出寫散曲的王西樓——就是那個薄科舉重山水詩畫寫 " 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 " 的王西樓。至于現當代作家中的高郵人汪曾祺,喜歡他 " 人間送小温 " 的人就更多了。高郵的文脈一直在傳承着,從古至今,都有當得起大家的人物。
龍霞就生長在那樣一塊產鹹鴨蛋也產秦少遊、王西樓的土地上。她是高郵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的校長。我去過她的學校,上過沈從文的《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也和她工作室的老師一起聊小學的文學課。小學的女校長總給人一種不讓人親近的嚴肅感,龍霞卻沒有這種校長氣。每次見到她,她眼睛黑虎虎地閃着,笑容裏,笑聲裏,唇齒間都漾出一種甜味來。她喜歡穿鮮豔的彩裙,當她的裙裾連同她的才情一齊彩霞般地飛舞時,我暗想她扮演七仙女是不用化妝的。
▲
邵龍霞老師在第十六期兒童閲讀種子教師研習營 · 長沙營
執教劉亮程散文《對一朵花微笑》
龍霞喜歡讀散文,也喜歡寫散文,是高郵市的文聯委員,作品常見于報刊。這次,她捧出的新書《散文的閲讀和教學》就源于她的喜歡。龍霞對散文是有感覺的。感覺是一種才能,龍霞的寫作靠的是這種才能。
中國是散文大國,散文的歷史不可不説悠久。"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兩千五百多年前記錄在《論語》裏的這段情形,就是一篇生動活潑的散文。《世説新語》記人事,《水經注》寫風景,《容齋随筆》論史談俗……都很精彩。
" 五四 " 以後,散文也很興旺。周氏兄弟的沉郁與衝淡,各領風騷;旁枝側葉,也各自精彩。新文學的樣式,如新詩、戲劇是外來的,小説也受了外國很大的影響,獨獨散文可以説是 " 土產 "。我也想象不出,新潮寫法的散文是什麼樣子的。
我曾經買過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一套外國散文插圖珍藏版叢書,屠格涅夫、卡夫卡、伍爾夫、布封、梭羅、蒙田、茨威格、普裏什文……全是一等一的世界級的大家,個人的閲讀感受,不如讀魯迅、沈從文那一路中國作家的作品來得撫慰與潤澤——他們作品中對人、對生活、對風景、對飲食、對草木蟲魚、對習俗節令的感受和态度,其中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和文化印痕,都是中國的樣子。
龍霞的這冊《散文的欣賞和教學》,以 " 散文的文體特質 "" 散文的閲讀與欣賞 "" 散文的教學策略 "" 散文的教學案例 " 四個章節展開。她對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各冊課文中的散文進行了梳理,我粗略統計一下,低段 18 篇,中段 39 篇,高段 41 篇;除去低段的拼音課,識字課,説教材的選文散文占了半壁江山,一點也不為過。我想,這也是對中國散文及散文學習傳統的繼承與發揚。作為教師,确實應該重視散文這種文體的閲讀、寫作與教學研究。
小學生讀散文,無非兩大門類:一類是專門為兒童創作的兒童散文;一類是不專為兒童所寫但與兒童的精神世界、語言經驗可以對接的作品——這類作品,是讓兒童站在兒童世界的門口向着成人世界張望的。閲讀散文,為學生打開的是真實的笃誠的有 " 我 " 的世界,這是與現實對接、并為兒童打開豐富的精神世界與自我的内在景觀的一條通道。從這個意義上講,散文的欣賞與教學,關乎的是生活乃至生命本身。
龍霞的文字清淺,好讀,書中的不少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我始終認為,對作品的閲讀與教學,要回到語言本身。學者聞一多先生很早就提出," 語言不是一種手段,一種形式,其本身就是目的 "。語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話,都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理解一個作品,唯一的途徑是語言。
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任何語言的背後都有文化積澱。接受了中國古典文化和民間文化熏染的作家,其作品的語言往往耐讀、耐品。魯迅寫《高老夫子》," 女學堂越來越不像話,我輩正經人,确乎犯不着和他們醬在一起 ";沈從文寫一個水手,沒有錢不能參加賭博,就 " 鑲 " 在一邊看别人打牌。" 醬 "" 鑲 " 都是口語,紹興人、鳳凰人大概平常就這麼説,用在作品裏就非常有表現力。好的語言,都不是稀奇古怪的語言。寫出平常又獨到的語言,來源于作家長期的觀察、思索和捕捉。
研究語言,要潛下心來,從字句入手,研究字與字的關系,句與句的關系,段與段的關系……好的語言的标準就是準确。伏爾泰説,一句話只有一個最好的説法。韓愈認為,中國語言在準确之外還有一個具體的标準:" 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 "。" 言之短長 ",指長句與短句的搭配,是語言的節奏感;" 聲之高下 " 指平仄上去,是抑揚頓挫的音韻感。語言的音樂美,莫過于此。所以,龍霞提出的散文誦讀課、散文賞讀課、散文寫作課都是站在門内的行話。
我還特别關注了龍霞教學案例中的教材外的選文,桂文亞、郭風、林良、列那爾……這些作家出現在課堂裏,本身就是一種态度。私以為,把優秀的适宜的散文放到學生的面前,即便沒有精美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出聲地讀讀,記記,背背,能再聊一聊,就很好了。大道至簡,散文的閲讀與教學,沒有那麼玄妙。
龍霞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寫出了這本書。我可以想象,很多個夜晚,她像蜘蛛結網一樣,從心裏抽出絲來——據説這種蛛絲,比同等粗細的鋼絲還要結實。這是來自内部的力量,只有像蜘蛛那樣沉靜的時候,這種力量才會顯現出來,散文給了龍霞這樣的沉靜。這冊書為大家打開了一扇通往散文欣賞與教學天地的視窗。而這塊天地,需要更多的一線教師去耕耘。
我希望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中去。
我渴望再年輕一次,如龍霞一樣,永遠熱情,永遠燦爛。
本
文
作
者
張學青:著名特級教師,整本書閲讀倡導者、實踐者,出版專著《張學青講語文》《給孩子上文學課》,編著《小學生沈從文讀本》《小學生散文讀本》等學生讀物。
《散文的閲讀與教學》這本書亦屬于親近母語策劃的 " 不同文體教學叢書 "。這套叢書為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部與親近母語研究院合作推出的 " 兒童閲讀師資能力認證 " 項目成果。
該叢書涉及童話、散文、圖畫書、非虛構作品、兒童小説和兒童故事、詩歌、神話傳説和民間故事、科幻小説等文體的閲讀與教學。目前已出版《散文的閲讀與教學》《童話的閲讀與教學》,其他文體的閲讀與教學相關圖書将陸續上市,敬請期待。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