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激光雷達也要被抛棄了?,歡迎閲讀。
真切發問:這才幾年,激光雷達也要像高精地圖一樣被抛棄了?
你仔細觀察,最近行業在宣傳什麼。激光雷達的重要級往後排了,他們開始講 " 幾 V 幾 R" 的視覺方案,也開始告訴用户,完全智能駕駛 " 遠在天邊 ",但 L2 級的輔助駕駛 " 近在眼前 "。
要什麼 OTA,所見即所得,不是更好嗎?
有意思,輿論的異變一定預埋了草蛇灰線。今天,我們就聊一件事,激光雷達怎麼就拿到反轉劇本了。
有一個最基本的市場規律:如果整個資本市場蒸蒸日上,那麼,他們就非常願意投資一些好講故事的賽道,比如自動駕駛,那麼,增加識别功效的激光雷達必然受追捧。
但是,如果整個資本市場步入寒冬,那麼,他們就會準備撤退,太遙遠而遲遲不落地的賽道也會遇冷,自動駕駛如今 " 吃癟 ",就是這個道理。
任何行業都有周期,上行瘋狂,下行憂傷,無出其右。
當然,行業遇冷更本質的原因是 L3 級以上的自動駕駛有太多的阻力了,體驗效果不達預期。
自 2022 年下半年,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 倒閉 " 的事件一直頻發,比如,曾經在全球都比較出名的 Argo AI 居然也會轟然倒下。
其實,很多自動駕駛創業公司,都将技術發展和商業落地路線 " 豪賭 " 在 L4 級自動駕駛落地上,因為這樣的故事更有想象空間。
但寒氣襲來,蓦然回首,還是 L2 級輔助駕駛更能打動買單的車企們。
這是一個悄悄演變的趨勢,激光雷達遇到的一個處境就是,它沒有真正長大,但朝着自動駕駛奔走的道路開始降温了。
今年,汽車行業的第一個關鍵詞是 " 價格戰 "。
價格下壓,消費者開心,但真正承壓的是成本。鏈條由此傳導,主機廠需要高舉的正是 " 降本大刀 "。
所以," 砍一刀 " 砍向哪裏?先砍最貴的配件,激光雷達也就成了 " 出頭鳥 "。
這個趨勢很明顯,兩年前,業界高喊這是激光雷達量產元年,很多車企 " 搶頭香 ",小鵬 P5 算是國内第一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型,不過,説實話,小鵬 P5 搶到了第一的名頭,但實際上,激光雷達在早期版本中并未接入使用,用户苦等一個 OTA 更新。
再之後,大家心照不宣,加緊 " 軍備競賽 ",搶着發布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包括并不限于蔚來、理想、吉利、長城、廣汽、上汽等。
軍備競賽的特點就是 " 我先裝了,你們随意 ",至于到底用沒用到,不好意思,你先為硬體買單,總有一天可以軟體更新。
最瘋狂的一個裏程碑事件:長城沙龍汽車在自我介紹時講到,"4 顆以下,請别講話 ",真的像數碼圈一樣,是以數量定輸赢了。
這些年,激光雷達一路在降本。2021 年以後,激光雷達的成本已經從上萬美元降到了 1000 美元(參考光大證券的研報),所以,那個時期,激光雷達具備了 " 上車 " 的條件,也就是廠家和供應商 " 咬咬牙 " 的事。
但是,這個價格仍然不算低。你看,攝像頭才幾十美元,4D 毫米波雷達也才 200 美元左右。
今年,專注于激光雷達的禾賽科技在美股上市了,發行價每股 19 美元,首日就漲超 11%,登頂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達上市公司。
但是,這股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截至 5 月 5 日,禾賽科技每股回落至 9.52 美元。
觸發隐憂的點在于,禾賽科技 2022 年财報顯示,該年淨虧損 3 億元,毛利率從 2021 年的 53%,收縮到 39.2%。
為了增大出貨量,禾賽科技一直是 " 賠本賺吆喝 ",旗下主力產品 AT128 以 3200 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客户,但其成本價在 5200 元左右,每賣一台,賬面上就要虧損 2000 元。
事情就是這麼糾結與矛盾,一方面,激光雷達供應商明明虧着在叫賣,但另一方面,汽車主機廠們還是覺得激光雷達成本太高了,滿足不了降本需求。
這只 " 殺威棒 ",繼續揮向激光雷達供應商。做不到,那就只有説再見了,于是,市場所宣傳的智駕系統,也開始給激光雷達降級了。
以前 " 卷 " 配置和數量,受降本影響,現在開始 " 卷 " 性價比。
智駕系統的供應商們,也開始推出 " 輕裝版 " 解決方案了,抛棄高精地圖,可以沒有激光雷達,甚至算力也不必過千,幾十 TOPS 同樣可以勝任。而市場的态度,對智駕系統的選擇,開始更加落地,能實現 L2 級輔助駕駛,就可以了。
" 便宜 " 成為了新招牌,比如大疆,号稱只需要 32TOPS 的算力,以及純視覺方案,就可以實現 L2 級輔助智能,甚至更高階的城區領航輔助,也只需把算力提高到 80TOPS 就可以了。
所以,問題更清晰了,激光雷達究竟需要 or 不需要?
認識一位智駕工程師,他的説法可以供參考。" 究竟用不用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其實是最初選擇的問題。"
比如,在華為的智駕方案中,一開始就加入了激光雷達,那麼,他們最開始就考慮做融合,基本不會抛棄激光雷達,所以,也不會考慮完全切換到 "AI+ 視覺 " 的解決方案上。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以視覺為主做研發,那麼,再考慮激光雷達融合就只能後置,但如果視覺就可以達到目标了,也就沒有融合激光雷達的必要動力了。
理論上,激光雷達有其獨特的功效,可以掃描得到三維立體數據。視覺識别不到的障礙物,激光雷達至少知道這是個需要躲避的障礙物。
另外,在光線差的環境下,激光雷達的識别效果肯定優于攝像頭。還有就是,激光雷達可以補充視覺的盲點,特别是一些忽然蹿出的小動物,以及行人、自行車。
然而,激光雷達的好處一直停留在理論上,因為多數智駕系統的基礎是視覺,融合這一關必須過。
裝了但沒用上,那實在可惜,不如随着降本的節奏,先暫停,先砍掉。
成本承壓,必然讓很多事情演變為 " 帶着鐐铐跳舞 "。
最後,實在不裝了,該抛棄的 " 貴而無用 " 配置,也就被抛棄了。至少,會暫時被抛棄。
這也是行業逐漸回歸理性的一個标志,裝不裝激光雷達,這道選擇題交給用户吧。用户可以分辨出,我要所見即所得,還是買一個高科技裝飾品,等待真正啓用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