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戰略轉型新路徑!四大方法尋找業務增長點,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華夏基石管理評論 ,作者夏驚鳴
戰略是一種選擇——增長點,戰略是一種模式——商業模式,戰略是一種路徑——戰略解碼,它形成了一個戰略管理閉環。
文約 7500 字 | 預計閲讀 19 分鍾
作者 | 夏驚鳴 華夏基石集團副總裁、首席專家
來源 |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guanlizhisheng2015)
新業務戰略三問
什麼是戰略?各種定義都有,我用三句很常識的話來理解戰略,即戰略最主要是回答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的增長點在哪?
戰略首先是要實現增長。
如果沒明白增長點在哪裏,就沒有什麼戰略?人力配置、财務資源配置、技術、市場等等工作都沒了方向,就如我們帶着大部隊往一個山頭衝過去,結果沒有敵人。
什麼是增長點?增長點就是戰略的原點和方向,即通常講的業務分析和業務選擇,也是就是 " 戰略是一種選擇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其他的所有工作就有了方向,就是技術性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怎麼實現增長?
既然找到了增長點,那麼你要把這個山頭攻下來,也就是怎麼實現增長,其實這就是商業模式問題,其中,最核心的是戰略定位和競争策略。
第三個問題是,增長的責任如何分解?
如何讓每個人扛起攻山頭的增長責任?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戰略地圖、戰略解碼與目标分解、戰略績效評估與激勵。
這三個問題是我通常講的 " 戰略是一種選擇——增長點,戰略是一種模式——商業模式,戰略是一種路徑——戰略解碼 ",它形成了一個戰略管理閉環。"
為什麼要這麼理解戰略呢?因為我們在思考戰略的時候不能忘了原點和方向——增長,我們很多戰略思考之所以有問題,就是離開了這個戰略本質。所謂戰略轉型,本質上就是尋找新的戰略增長點。
新業務轉型的四大戰略增長點
1. 尋找風口期的業務
為什麼過去各行各業都很好做,現在卻做什麼都難呢?因為,對于中國的各個行業來説,過去的四十多年都是風口。市場的高速成長,進入賣方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市場會給你犯錯誤的機會。
但是現在如果企業選擇的是紅海業務,自身也沒有獨到之處,還想活得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説是苟且地活着。因此,我們如何識别風口就非常重要了。那麼,如何識别風口?它的規律是什麼呢?
第一,跟随重大技術創新。5G 技術普遍應用、VR 技術突破,會產生多少風口?手機的會變,電影院會變,電視也會變,還會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應用場景出現。盡管這個風口現在還沒有出現,但企業家要保持敏鋭的洞察。
我們不妨想想,早就有這些技術了,為什麼會在最近幾年突然竄紅?那就是一點,現在可以看到這些技術產品化、產業化了,這些技術已經處于產品化和產業化的臨界點。所以我一直強調,中國面臨着新技術周期的紅利。
對于中國來講,互聯網行業,通信行業,都是我們目前能夠看得見的機遇,也是我們提升綜合國力的一個風口。所以,新技術周期紅利,以我們目前的判斷,相信過不了太久就會到來。
第二,重大社會轉型。比如改革開放,進入 WTO,比如城鎮化等等都是重大社會轉型,會產生很多風口。
第三,重大政策利好。國家的重大政策也會產生風口。
比如,温氏集團 2016 年銷售收入近 600 億,淨利潤有 120 多億。為什麼它會創造這樣的輝煌呢?這源于全國人大代表温氏集團前董事長温鵬程參加全國兩會,抓住了政府説要抓環保重大政策的風口。
回來後,他就開會讨論增加投資,改造設施設備,提升環保水準,當時沒有人同意,他力排眾議,果斷決策,要投入大筆資金改造環保設施,大力拓展養豬業。
我們黨有個習慣,凡是有重大變革政策出台後,似乎都有兩年過渡期,先按兵不動,但他一定會落實,後面就動真格。兩年之後,當環保政策真正落地後,很多縣的散小養殖户不給養了,馬上豬肉就短缺了,接着就是豬肉連連攀升。
2. 尋找解決痛點的業務
客户沒有被解決的強烈需求,所謂痛點。痛點被你解決了,當然就容易成功了。痛點分兩大類:一大類是行業痛點;第二類是客户痛點。
(1)行業痛點。我們中國有痛點的行業太多了,這意味着中國的機會也很多。比如,旅遊行業有什麼痛點?就是 " 被坑 " 的感覺;金融行業中小企業融不到資,爛的融不到,好的也融不到,這是不是痛點呢?所以,基于這一點,我們的機會也很多。
(2)客户痛點。當然,行業痛點和客户痛點經常糾結在一起。我們看個案例體會解決客户痛點的新業務:
案例鏈接:
江蘇電動工具企業——寶時得
一説起電動工具,全球哪個企業最強,很多人不假思索的説,德國博世!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歐美市場,寶時得的產品不僅銷量超過了博世,而且價格也高于博世。
在這樣一個傳統的機電領網域,超過德國企業,尤其是價格超過德國企業,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這樣的成就,2017 年,我決定去拜訪一下這個企業。
去之前,我就在想他們為什麼會成功?這個領網域不太可能有颠覆性的技術出現進行彎道超車,所以,我認為他們一定是把 " 以客户為中心的持續創新 " 做透了,果不其然,用他們的話講,就是解決客户 " 痛點 "。
舉個例子,大家有沒有往牆上釘釘子的經歷,最怕什麼?最怕砸到手,基于這個痛點,他們就創新一個釘釘子的電動工具,前面一個有彈性的套管,把釘子塞進去,不需要人員手動去扶,要釘哪個地方,抵住那個地方,一按按鈕,哒哒哒,釘子就釘進去了,再也砸不到手了。
他們的產品展覽館面積很大,至少有一兩千平米的樣子,接待我們的常務副總講,他們所有的產品都有一個創新的故事。
我就問他,在一個企業形成創新的氛圍和習慣是很難的,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哈哈一笑説,這有什麼難的!我們從上至下都説兩個詞,創新就落地了—— " 痛點是什麼,亮點是什麼?"。
這個太值得學習了,尤其是產品創新型公司,大家想一想,無論研發人員讨論產品概念、產品設計的時候,還是總裁召集產品規劃會的時候,大家都在問這兩句話,都基于這兩點進行思考和展開工作,創新不就落地了嗎?聽他這麼一講,我感覺茅塞頓開。
所以我們説,盡管管理系統是復雜的,但是抓手并不復雜。我們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在指揮前線打仗的時候,一定要抓住關鍵,聚焦關鍵,然後壓強上去,就很容易成功。
怎麼發現痛點?它的規律是什麼呢?三個關鍵—— " 深入實際,弄透行業原有玩法——定義痛點——改造玩法,解決痛點 "。
很多企業一談,就大談模式,招法,這個時候,我往往耐心聽完之後,問他客户是誰?客户是什麼特點?客户有多少?客户有關注什麼?客户有什麼痛點?成本構成是什麼等等問題。
這個過程不是閉門造車,坐在家裏是永遠想象不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深入實際,把原有行業的玩法,它背後的商業邏輯,它的盈利邏輯等摸清楚,再找出這個行業的痛點,然後再去改造玩法,解決痛點。
種種痛點,既有客户的,也有行業的。" 找到痛點,改造玩法,解決痛點 ",才意味着企業找到了新的機會。
3. 尋找擁有足夠亮點的業務
假如,我不是風口期,也沒有解決沒有被解決的痛點,是在一個有很多競争對手的相同的市場,那麼這種情況如何突破呢?那就一定要比競争對手有足夠的亮點。
比如,小米為什麼會成功?首先的共識是互聯網營銷,另一個是極致性價比。性價比這個説法本身是沒錯的,但只是性價比還不行,是極致性價比!很多企業的產品都在走性價比路線,為什麼沒有小米成功?因為它們忽略了 " 極致 " 二字。極致就是足夠的亮點。
比如,用户購買手機,往往關注 CPU、螢幕和内存三大件的性能參數。咋一看這三大部件參數,你覺得這部手機值 5000 塊,好,我可以追求性價比,把價格定在 4800,或者 4500,再或者 4200,但你有感覺嗎?如果是一部你感覺價值 5000 塊錢的手機,一下定價為 1999 元,你是什麼感覺?這就是所謂的亮點,閃閃發光!
所以即使同樣的目标市場,同樣的產品與服務,如果有足夠的亮點,就會更容易成功。那麼,亮點又有哪些類型呢?總結來説,就是兩大類。
第一類是基于需求的產品亮點。產品包含了價格、功能、服務、品牌等等方面,企業能不能夠進行獨特的,差異化的定位。比如雲南白藥牙膏,雖然它只是一個牙膏,但是其差異化在于,能夠讓消費者聯想到雲南白藥,能消炎止痛,這會激發購買欲望。這就是這個產品與其它品牌不一樣的地方,即品牌的亮點。
第二類是基于購買決策鏈的渠道亮點。渠道是推廣渠道,銷售渠道以及客户關系。基于不同的決策鏈,推廣渠道、分銷渠道都是不同的,比如 K12 教育產品,購買決策的角色有哪些,兒童教育是由誰來做決策呢。
基于需求是我們的事情做得對不對,產品是不是我要的;基于決策鏈是渠道——是 " 讓你知道,讓你信任,讓你買得到 "。
我想要強調,即使我們在存量市場競争,只要我們在這個行業的關鍵要素上認真、堅持、做透,一定會形成亮點。大家可以想一想,華為的案例不就説明了這一點嗎?他們沒有颠覆性創新,技術、產品、資金、品牌都不如人,但就是認真堅持做透了 " 以客户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 ",做到讓别人感動。
4. 尋找具有直接價值協同的業務
大企業進入新業務領網域有兩種情況:一是新的業務領網域與原來的業務毫無關系,二是把原來的業務做到了領先地位,具備了一定優勢之後,順勢延伸出的業務。
如果屬于第一類,就要遵循前面三點," 風口 "" 痛點 " 和 " 亮點 " 原則。如果屬于第二類,就一定要有直接的價值協同。什麼是 " 直接價值協同 "?這裏面的關鍵詞,一個是 " 直接 ",不是要經過很多環節,另一個是 " 價值 ",是看得見的價值創造。
基于價值協同的三個規律:
第一是一定要占據產業制高點。小米生态鏈的成功,就是小米形成了產業制高點——品牌和渠道;百果園生态鏈的成功,就是百果園形成了產業制高點——品牌、渠道和供應鏈。
第二是賦能平台。制高點的能力就是賦能平台,在制高點形成足夠優勢,與生态夥伴價值協同,這就是賦能。
第三,價值協同要直接,不能拐彎抹角。如果協同產生的價值還要受其他因素影響,或者牽涉過多其他環節,基本就懸了。還是假設一個場景吧,比如一個企業很有錢,想着收購各城市的停車場,然後在停車場打充電樁,然後再買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這個模式如何?不确定因素太多,環節太多,失敗的概率會很大,就問一個問題,分時租賃習慣沒有形成,沒有消費或者消費不足怎麼辦?類似這種場景的情況,現實中居然很多。
以上是新業務之所以獲得的成功的四個規律,它們均有其對應的理論基礎。它們有不同的角度,并且正好是戰略分析的四個方面。一個企業,如果進入新的業務,并且獲得了成功,一般來説,是因為具備了以上一個或多個特點。
打造新業務戰略行動力
1. 戰略行動力不足的原因:沒有形成共識
很多企業開拓新業務的戰略行動力不如人意,以下現象大家是不是 " 似曾相識 ":
很多企業老板拟定了非常完美的戰略藍圖,但卻無法落地執行。
當企業出現問題時,往往想法林立,大家各執一辭,無法形成共識。
上下都委屈。老板認為,他是在為員工和整個社會謀福祉,但員工的表現讓他失望。但員工的看法呢?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他們也願意以客户為中心,高效協同,承擔責任,但卻總是 " 身不由己 "。
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呢?主要原因在于團隊沒有形成共識——比如公司的戰略意圖是什麼以及如何實現戰略意圖;比如公司現實問題表象背後的真正問題、真正原因以及如何行動等。
沒有形成戰略共識,沒有戰略共識就沒有戰略行動力。
2. 戰略行動力的邏輯:" 想透——共識——戰略行動力 "
為什麼沒有共識呢?關鍵在于沒有想透!可以説,打造戰略行動力的邏輯就是:" 想透——共識——戰略行動力 "!我總結四大 " 沒想透 " 的表現:
(1)商業模式看起來炫麗,其實是自我想象
一個看起來炫麗的商業模式,為什麼會行不通?這既不是經理人行動力的問題,也不是老板戰略思維的錯誤,而是因為我們并沒有進一步把它想透。
比如目标客户是誰?空間有多大?為他們創造什麼價值?創造多大價值?他們為什麼願意選擇我們,而不是選擇競争對手?我們要投入多少成本,收入是多少等等,這些都沒有想清楚。沒有經過群體讨論,并形成共識。
處于沒想清楚的狀态,整個團隊就持續迷茫,執行的過程,可能就是蠻幹瞎幹,事後效果一定不理想,最後還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裏。即使沒做好,大家也都有理由,結果就產生了上下之間,部門之間,相互抱怨,進而士氣低沉的情況。
當然,并非所有的戰略都需要完全想清楚才能行動的。戰略經常是試錯試出來的,但試錯不等于不思考——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不算乎。思考,想透,減少試錯成本,加快勝利是我們戰略管理的目的。
(2)方向明确,但商業邏輯不透
很多時候,公司轉型并不是戰略不清晰,在經營層面存在兩個問題:一是 " 執行力文化 ";二是變革路徑。
團隊如果沒有 " 執行力文化 ",需要執行力文化的變革。
文化與行動是一體兩面,經營管理的行動都是體現了一定的導向和邏輯。所以,做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是簡單的對 " 詞條 " 的提煉,而是要先分析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行為,及其所體現出來的理念、原則和邏輯。
變革路徑的面臨兩個選擇,到底是 " 抓革命,促生產 " 還是 " 抓生產,促革命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路徑。
所謂 " 抓革命,促生產 ",即是全面轉型,促進銷量提升,這個建立在轉型邏輯已走通,轉型就會帶來業績上升的基礎上;" 抓生產,促革命 ",大部分維持原有模式,不影響業績,營造轉型的環境,然後通過試點,走通新邏輯。
如果新邏輯沒有走通,盲目全面轉型,不會帶來業績上升,反而會帶來業績下降,那麼,必須先維持原有做法,通過試點走通邏輯後,再全國推廣。
為什麼這家企業一説轉型,排山倒海,既有激情,也有執行力,但是卻耗費三年難以成功?是因為,它的商業邏輯還沒有走通,全國一盤棋去轉型,就會帶來業績下滑,在股市和供應商的壓力下,又縮了回來。
因此,我們認為,一定是 " 抓生產,促革命 " 的路徑,在維持原有運營模式的基礎上,先保銷量,降低廠商和股市的壓力,然後,可以在幾個城市試點來 " 抓革命 ",等這幾個城市把新的商業邏輯走通以後,再復制到全國。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企業所有的變革不能全面按照新的模式去發展,如果新的商業邏輯已是想透或走通的狀态,即意味着新的模式能夠推動營收增長和利潤提升,企業當然可以 " 抓革命、促生產 "。
管理的邏輯也要發生變化。
比如,公司組織上是產品事業部和區網域事業部的架構,產品事業部有摩托羅拉事業部、諾基亞事業部、三星事業部、愛立信事業部等,區網域事業部有華南、華東、華北和華西四大區網域事業部。
轉型之前,產品事業部和區網域事業部都是出貨效益——要提升銷量,要賺錢。但轉型後,區網域事業部盡管還是要承擔出貨效益,但更要承擔出貨效率——終端規模、訂單效率、庫存周轉、客户信用管理等等;在考核機制上,邏輯也發生改變,原來都是對出貨效益負責,考核產品銷售收入、產品經營利潤,現在,區網域必須考核出貨效率指标。
我要説明的是,很多企業盡管戰略意圖清晰,但是行動的結果卻相去甚遠。其原因就在于,戰略意圖的變化,會帶來商業邏輯的變化,如果不想清楚,不想透,這其實也等同于戰略模糊不清,所以不可能形成共識。沒有想透和形成共識,即使有戰略行動力,但結果是戰略行動不力。
(3)看到的問題往往不是真正的問題
我們看到的問題往往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如果不把真正的問題找出來,就根本無法想透,也就不可能達成共識,更不可能有戰略行動力。
首先,表現出來的是組織失效。增長體現在產品失效上,比如企業經常出現交付延遲,甚至發生版本問題等低級錯誤,那麼,我們首先可以定義為組織失效,沒有人對產品負責。但是看組織結構,是非常專業的,矩陣的組織模式,產品經理制、項目經理制都很健全,那麼問題出在哪裏呢?
其次,組織失效是由戰略失效引起的。什麼是戰略失效?例如,芯片往往需要幾千萬到上億的投資,一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因而一年芯片產品投資的數量也是有限制的。我們假設這個企業最多可以做十個芯片,但實際上,他們可能做了幾十個,是 " 芯海戰術 "。
那麼,這個時候會導致什麼情況發生?是整個組織的失效。比如,按道理,產品經理是可以考核項目的,但是 " 芯海戰術 " 之後,雙方的地位就發生了對調,這個時候產品經理不是要求研發團隊了,而是要求着研發團隊:兄弟,我這裏比較着急,你把我的項目趕趕進度,往前安排。
到年底任務沒有完成時,誰也沒有問題,問產品經理,他説,研發沒有即時交付;問研發團隊,研發團隊説,我手上這麼多項目,如何完成?最後,不了了之。所以,戰略的失效導致了組織的失效。
最後,戰略失效其實是文化失效,文化失效是最底層原因。想透了上述問題,就代表把真正的問題想透了嗎?還要繼續追問,為什麼戰略會失效呢?原來戰略失效是由文化失效引起的。
比如,為什麼會用 " 芯海戰術 "?難道是公司不會產品戰略管理工具?事實上,產品規劃做得非常專業,問題出在大家不是 " 以客户為中心 ",沒有把下列問題 " 深入實際 " 研究透:客户是誰?客户的需求和痛點是什麼?……所以做產品規劃時,心中可能沒底,那就多做幾顆吧,總有一顆做對吧,于是就產生了 " 芯海戰術 "。
那麼,為什麼大家不 " 以客户為中心,深入實際 " 呢?原來公司從老板開始,都過于和善,沒有較真、必達目标的習慣。其實知道有問題,但是太過和善,不去較真,許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當把問題分析到這裏的時候,大家豁然開朗,很快就形成了共識。問題分析如下圖:
(4)頭痛醫頭,問題往往是系統的
我們經常聽到 " 内部協調比外部協調還難 ",企業認為,我的員工協同意識不強,協同文化不行。果真是這樣嗎?事實上很多企業強化協同文化,做了文化,天天培訓,但是,問題還是在那裏。這是什麼原因?
很多問題不一定是真問題,像執行力的問題、協同的問題,往往難以解決,那一定是背後有更本質的原因,而且往往是系統因素造成的。
可能在戰略協同——戰略沒想透,沒有形成共識,各行其是,相互衝突。
可能在組織協同——組織模式不合适,直線職能制、事業部制、矩陣制都有其應用條件,用錯了,會造成責任割裂,或者組織内缺乏應有的協同部門或沒有有效運作。
可能在機制協同——銷售抱怨研發、生產,研發抱怨銷售、生產,生產抱怨銷售、研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考核時 " 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
最後才是行動協同(文化協同)——大家以下遊為客户,協同于為客户創造價值,協同于争奪市場。
3. 打造戰略性動力:戰略既要務虛也是務實
想透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們看到的問題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而且越是糾結的問題往往越是系統因素造成的。
我們需要不斷追問,需要花一定的時間 " 務虛 ",組織大家思考、讨論,促進想透,達成共識,才能真正形成戰略行動力。明确 " 戰略共識 " 就是 " 戰略行動力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