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4挑戰80萬台,理想這目标不會就是“想想”吧?,歡迎閲讀。
前兩天,理想汽車在自己的官方賬号 " 有個理想 " 發布了一篇名為《2024 年挑戰 80 萬台,理想汽車如何找到增量新抓手?》的稿子,裏面提到,為了實現這個目标,理想提出 4 點:到一線去、不允許有短板、放大人的優勢和不忘來路。
理想的内部驅動能否實現 80 萬的目标,眼下很難有定論。我們現從外部汽車市場來看,2024 年,理想的銷量目标有可能實現嗎?
現有銷量地位穩固
如果從結果看過去,不得不説理想眼光獨到,選擇了以增程式汽車進軍高端 SUV 市場。
首款產品理想 ONE 在當時沒有同類型的競争對手。對比 BBA 車型,具有更低的顯性用車成本和高附加值;對比純電車型,擺脱了充電設施布局的制約,消除裏程焦慮;對比合資品牌大型燃油車車,如漢蘭達、途昂等,空間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配置更豪華。理想成功打造了這款大單品,牢牢占據先發優勢,建立起品牌護城河,這是理想後期一路向好的關鍵點。
之後,L7、L8、L9 在發揮了理想對于市場需求認知深刻的優勢,三款車型分别面向不同的家庭和消費階層,繼續放大了銷量規模。
目前,理想已經樹立起了明确的品牌優勢,是名副其實的高端品牌。雖然之前有不少人诟病增程式是落後技術,但理想用實際證明," 能滿足使用體驗 " 的技術就會被消費者所接受。甚至在 2023 廣州車展上,理想還出了 "1500 兆帕 +1500 兆帕 =3000 兆帕 " 的不嚴謹言論,但也沒真的影響到理想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從實際情況來看,現在國内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各個汽車品牌在價格和銷量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進而确定了各自的價格帶。如理想等高端品牌會在現有優勢上繼續鞏固甚至擴大領先地位,不會輕易被其他更具性價比的車型影響銷量。
而且,借助品牌高端定位的優勢,理想已經率先在造車新勢力中實現盈利,具備充裕的現金流和自我造血能力,這也是理想在後續競争中持續領先的基石。
所以,理想至少有能力保住現有的銷量基本盤。
40 萬增量從哪來?
2023 年,理想銷量 376,030 輛,同比增長 182.2%,今年的銷量目标需要在去年基礎上多賣 40 多萬輛,能從哪來?
官方表示,2024 年是理想史無前例的產品大年,會有 4 款增程車型和 4 款純電車型,8 款極具競争力的產品組合共同滿足家庭用户的需求。4 款增程車型分别是理想 L6 和理想 L7、理想 L8、理想 L9 的 2024 年款;4 款純電車型是 3 月 1 日上市的理想 MEGA 和另外三款純電動車。
2024 年款理想 L7、理想 L8、理想 L9 無疑還是理想的銷量支柱。理想 L6 是理想第一款 30 萬以下的車型,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曾表示,Model Y 一款車就能賣 4-5 萬輛,L6 競争力很強,2023 年 L7 已經做到了月銷破 2 萬台,因此我們對 L6 的銷量目标是要挑戰月銷 3 萬台。
鄒良軍説,"20-30 萬區間的市場空間是 30 萬以上市場的兩倍,但是競争也更加激烈。" 從自主到合資到豪華,從純電到增程到插混到油車,這個區間有太多可以選擇的車型,理想 L6 要是沒有明顯的過人之處,恐怕很難一下撬動 3 萬輛的市場。根據乘聯會數據,除了 Model Y 和 Model 3 外,其他月銷超 3 萬的車型售價基本都在 20 萬以下。
而且,理想 L6 上市後,其產品價格帶就幾乎和問界完全重合,在各個細分市場,雙方都有產品對應。
問界是絕對的後起之秀,在華為的加持下,產品力和品牌效應都夠抗打。今年 1 月,問界銷量已經超過理想,為 32973 輛,理想為 31165 輛。雖然一個月的銷量數據不能代表什麼,但這至少透露了一個信号,理想未必就是不可戰勝的,問界能超過一次,可能還會有更多次。理想要實現更多的銷量增長,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而在純電市場,理想還是一個新人,首款車型是一款售價可能在 50 萬以上的 MPV。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 MPV 市場銷量為 109.3 萬輛,同比增長 15.9%。賣的最好的是别克 GL8 和騰勢 D9,騰勢 D9 賣的好的是其插混車型。理想 MEGA 作為一款純電 MPV,售價還不低,能輕松打開高端 MPV 市場嗎?
另一方面,理想進軍純電市場,同為高端品牌,BBA 沒有增程式汽車,但純電車型可不少,或許也會是理想的潛在對手。而且 BBA 在中國市場積累多年,進入新能源領網域,也沒有一下就成功,理想的純電之路未必就是坦途。
綜合看來,2024 年,理想有實力在高端新能源市場繼續保持領先,但 40 多萬的增量難度不小。理想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