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黃仁勳心腹曝光:給中國設計芯片,歡迎閲讀。
芯東西(公眾号:aichip001)
編譯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 2 月 17 日消息,如今英偉達市值已高達 3.4 萬億美元,英偉達的芯片工程師們功不可沒。據外媒報道,讓英偉達能在中國市場繼續獲得 AI 計算收入的一位關鍵人物,是英偉達 GPU 高級副總裁喬納 · 阿爾本(Jonah Alben)。
回溯 2022 年美國政府開始限制英偉達對華供應產品,當時中國占英偉達銷售額的五分之一。為了維持當地業務,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勳聘請了副手喬納 · 阿爾本。阿爾本建議通過将英偉達當時的頂級產品性能降低來滿足合規要求,包括通過物理燒毀芯片的某些部件。
黃仁勳聽取了阿爾本的建議。兩個月後,英偉達開始向中國客户推銷經修改的芯片。
▲喬納 · 阿爾本
在英偉達,51 歲的阿爾本負責全球最熱門產品—— AI 計算芯片的工程設計。他必須确保英偉達在 AI 芯片領網域保持着壓倒性的領先地位。
" 沒有喬納,英偉達就不是英偉達," 英偉達前高級研究科學家裏奧 · 塔姆(Leo Tam)説," 他對公司的重要性不亞于黃仁勳。"
了解阿爾本的人都説,他的成功源自于對技術細節的深入研究、突破規則的界限,以及與共事 28 年的老板、愛穿黑色皮衣的黃仁勳一樣極具競争精神。
阿爾本是數十名直接向黃仁勳匯報的高管之一,他長期擔任公司圖形處理部門的工程主管,領導着大約 1000 名工程師。他的才智、管理人才的能力,都讓他的前同事和現同事印象深刻。
這與他年輕時的賽艇經歷有關。20 世紀 90 年代,阿爾本在斯坦福大學就讀期間,做過賽艇隊的舵手,當時身材瘦削的他,需要向 8 個比他體型大一倍的男人大聲發号施令,指導賽艇運動員在比賽中何時要更賣力地劃槳。
他的前隊友馬丁 · 施瓦茨説:" 喬納最出名的就是在距離終點還有 350 米的時候發出最後 200 米的指令。"
這些經歷使得阿爾本養成了快速決策的能力。1997 年,他進入英偉達,很快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得到了黃仁勳的重視。
根據科技記者 Tae Kim 近期出版的《英偉達之道》一書,在阿爾本早期的一次員工會議上,黃仁勳曾打趣説:" 我預計 20 年後我會為喬納工作。"
十年前,薩沙 · 奧斯托伊奇(Sasha Ostojic)曾領導為阿爾本的硬體設計軟體的團隊。在他的印象中,當遇到技術挑戰時,阿爾本就會發揮出最佳水平。
有一次開發中的圖形芯片無法正确顯示影像,阿爾本掌控全局,成功解決了問題。" 如果他采取錯誤的行動,可能會讓英偉達倒退 6 到 12 個月。" 奧斯托伊奇説。
黃仁勳非常看重對技術細節的關注。他的理論是,公司高管必須全身心投入前沿研究,才能了解市場的發展方向。阿爾本很認同這一看法,在 2020 年的一次公司播客中,當被問到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時,他説:" 你要試着弄清楚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開發英偉達的下一代頂尖芯片可能需要三年時間。阿爾本説,他通過經常與英偉達内部的 AI 研究人員交談,盡可能地猜測客户的需求。
英偉達芯片最初被設計用于視頻遊戲和其他程式中的圖形處理。後來進入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英偉達意識到這類芯片也非常适合訓練 AI 和解決新問題——這甚至讓阿爾本感到驚訝。他記得那一刻,他意識到他正在設計的芯片比他想象的更有潛力:他讀到一篇關于研究人員使用 GPU 模拟人類鼻子嗅覺的論文。
" 英偉達的銷售人員從來沒有打電話給那位研究人員,試圖向他推銷 GPU," 阿爾本在播客中説," 這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第一次就覺得,這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我們待辦事項清單上列出的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