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觀望者眾、下場者少”?這一險種如今迎來政策利好,這些險企已悄然入局,歡迎閲讀。
近日,網絡安全保險領網域的首份政策檔案《關于促進網絡安全保險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發市場關注。
作為承保網絡安全風險的新險種、網絡安全服務的新模式,網絡安全保險在國内已有十年發展歷程,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可謂 " 觀望者眾、下場者少 " 的小眾險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統計顯示,截至 2023 年 7 月 24 日,我國共有 36 家保險機構備案了 258 款網絡安全保險相關產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黃鵬介紹,2022 年,我國網絡安全保險保費規模 1.4 億元,雖然較 2021 年翻一番,但相比全球網絡安全保險超過 1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意見》出台後,保險公司可以在《意見》提出的行業和領網域,采用政策支持的模式大力發展網絡安全保險。" 韋萊韬悦金融風險部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姜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網絡安全的風險激增,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相信未來 2 到 3 年網絡安全保險将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并且有一個相對穩步的增長階段,成為企業風險管理中較為常見的保險產品。
大型險企批量報備相關產品
網絡安全險,是指為網絡安全企業減輕經營風險設定的險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 财產險公司備案產品目錄 " 顯示,截至 2023 年 7 月 24 日,我國共有 36 家保險機構備案了 258 款網絡安全保險相關產品。
從具體公司看,蘇黎世财險(中國)以 46 款備案產品數量位列第一,太保财險、平安财險、中華聯合财險分别以 22 款、21 款、20 款備案產品排名居前。在互聯網保險公司中,眾安在線備案產品數量為 4 款,泰康在線為 1 款。
這些條款中除網絡安全保險產品外,還包括第三者責任險、營業中斷損失等附加補充條款和一部分責任免除條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網絡安全保險領網域,外資險企無疑具有先發優勢,近年來,以太保、平安、國壽、人保等大型險企批量報備相關產品,而後者整體實力方面更具優勢,發展網絡安全保險潛力大。
從規模看,2022 年,我國網絡安全保險保費規模 1.4 億元,僅占财產保險保費規模的不到萬分之一。從全球來看,網絡安全保險正在成為财險保險領網域的新秀產品。根據《2022 年全球網絡安全保險市場報告》顯示,2021 年網絡安全保險市場規模為 92.9 億美元,2022 年約為 119 億美元。預計到 2027 年将達到 292 億美元,年復合年增長率達 19.47%,體現出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
姜晖表示," 近兩年來,保險市場各主體對于網絡安全的發展基本持樂觀的态度,在產品和服務方面,也都進行了一定的前期準備工作,以迎接政策利好帶來的客户需求的增長。"
配套優惠政策有望引發進一步的需求
7 月 17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網絡安全保險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險政策标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險產品服務創新等 5 方面共 10 條具體意見。
利好政策出爐讓入局險企倍感振奮。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的發布,有助于推動相關保險產品的市場普及和需求釋放。通過 " 保險 + 科技 + 服務 " 的模式,幫助重點行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有效轉移、防範網絡安全風險,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姜晖認為,《意見》中明确提出加強網絡安全產業政策對網絡安全保險的支持,引導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新興融合領網域網絡安全保障等充分運用網絡安全保險。相信在未來相關領網域中的客户需求在政策的引導下,将會快速增長;同時,《意見》也提到保險減税、保險購買補貼等措施,也會引導地方政府出台針對重點行業和領網域的配套優惠政策,從而引發進一步的需求。
近年來,網絡安全保險作為有效轉移網絡安全風險的工具,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并受到了相關部門重視。
2022 年 5 月,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正式發布聯盟标準 T/CCIA 001-2022《面向網絡安全保險的風險評估指引》正式實施。2022 年 7 月,在上海銀保監局、上海市經信委指導下,由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組織相關險企及信息技術公司共同參與制定而成的《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規範》團體标準的征求意見稿發布,率先為網絡安全保險發展立下了 " 規矩 "。
未來產品和服務可從這些方面創新
據了解,我國網絡安全保險發展仍存在諸多難點。" 現階段保險公司在網絡安全保險核保和理賠過程中的技術短板依然存在,這也是造成保險公司謹慎承保的原因,同時也導致核保流程過于復雜。" 在姜晖看來,要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借助專業力量,細化相關标準,簡化流程;另外,開發行業產品,提前識别行業風險,也将有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
傳統的網絡安全保險雖然覆蓋範圍較廣,但產品相對復雜,也欠缺靈活性,尤其是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網域的專門產品。在此背景下,《意見》指導和鼓勵各方主體積極推進網絡安全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
姜晖舉例稱,未來產品和服務可從這些方面創新:針對特定行業的保險產品,如金融、能源、航空、航運、汽車、醫療等;針對特定應用技術的保險產品;針對特定安全風險的保險產品等。在服務方面,網絡安全服務與保險服務将更加緊密結合,對被保險人的網絡安全風險管理與轉移,形成一個閉環的服務,在核保和理賠流程方面,也将更加簡潔高效。
" 目前國内保險公司對于網絡安全保險所能提供的承保能力普遍較低,這一點通過與網絡安全行業的深度合作,以及承保經驗的逐步增加,将得到改善。" 姜晖認為,《意見》出台後,将會觸發網絡安全產業、保險行業的進一步合作,在核保、理賠技術、客户需求研究方面都将有所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從政策宣貫、标準研制、試點推廣、生态培育等方面進一步深化部署,加快關鍵亟需标準制定,在重點行業關鍵領網域探索開展網絡安全保險,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網絡安全保險解決方案。
今年網絡安全保險費率保持相對穩定
姜晖回顧網絡安全保險在海外市場發展歷程,在過去 30 年時間裏,全球的網絡安全保險產業發展經歷了萌芽、初步探索和快速發展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20 世紀 90 年代,全球網絡安全保險進入萌芽階段。在這個時期,保險的承保範圍僅涵蓋對第一方損失的保障。第二階段為 21 世紀 10 年代,網絡安全保險進入初步探索階段。
2013 年至今,全球的網絡安全保險進入第三階段,即快速發展期階段。随着監管機構對于企業合規要求的提高以及企業自身風險意識的提升,網絡安全保險產品也逐漸完善優化。保險產品也将第一方損失和第三方損失均納入了承保範圍。
由于數據泄漏、網絡攻擊、網絡安全違規等事件頻發,相關事故時常帶來巨額損失,因此保險公司面臨的賠款壓力日益增加。近年來,網絡安全保險保費費率一直處于上升的态勢,承保政策持續收縮。
"2020 至 2022 年,網絡安全保險費率不斷上漲。2022 年上半年,未出險續保客户的保費漲幅達到了 50% 至 150% 以上。保費的大幅上漲從 2022 年下半年有所持續回落,至 2023 年第二季度,未出險客户保費的上漲的幅度已經回落到 10% 以内 "。姜晖指出,今年網絡安全保險費率保持相對穩定。
對此他建議,企業加強自身的網絡安全建設是毋庸置疑的。此外,選擇有經驗和實力的經紀人也至關重要。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