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不用去健身房,你家樓下的健身器材才是真寶藏!(内附使用攻略,歡迎閲讀。
今天這篇文章,盲猜不少人看完開頭,就直接點贊、收藏、轉發一鍵三連——想來這篇應該不會被踢出家族群
大家都知道,歲月催人老,運動抗衰老。尤其人到 50 歲之後,肌肉就會加速流失。
但很多人都苦于有運動的心,沒有運動的場地,去健身房怕浪費錢,在家練沒場地沒器械……
其實,可能你家樓下就有免費的健身房,天天路過卻不知道——
圖片來源;網絡 + 自己做的
這地方真是個寶藏:
1. 随處可見,離得近,下樓就能去練上一會;
2. 空間大、不花錢;
3. 多功能,全身上下都能練!心肺、力量、平衡、律動訓練和柔韌拉伸都可兼顧;
4. 運動輕緩、操作簡便、負荷适宜、可及時中止運動,安全系數高;
按照體育總局 2025 年 2 月發布的《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試行)》,為更好滿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對社區、體育公園等公共場所老年人健身器材提出了「适老化」要求,在安全性、多樣性、有效性和互動性上都做出了具體説明。
圖片來源:《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試行)》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這裏就不過多展開了。總之,這其實是一項隐藏的福利!尤其适合老年人。
只是苦于沒有説明書,很多人不會用,導致器械們被閒置。
畢竟平常刷到的都是這樣反物理、反重力,牛頓看了流淚,醫保卡看了破碎的行為……完全沒有參考性啊!
圖片來源:網絡
明白,上幹貨!
我們請康復專家專門結合小區器械設計了一系列訓練動作,覆蓋了頸椎、肩、背、核心、臀腿和平衡能力訓練,不限身高、體重、男女,都可以練習,新手友好,父母可用。
下樓遛彎時,真不如隔空就去練上幾組,強身健體,有益身心,這免費的福利錯過可就虧大了!
肩背活動——
拉大繩、轉大盤
要説小區健身器械如何能練出醫院康復科的效果,上肢牽引器是唯一的神!功能和形态類似的設備——肩部滑輪系統是康復科緩解肩周炎不适、肩部術後的必備動作。
安全、温和,可以無痛又高效地打開肩關節活動度、引導肩胛骨正确在胸腔上滑動。沒有運動基礎也不會偏離軌迹,安全感滿滿!
圖片來源:康復科衞老師傾情實拍
動作要領:
● 根據高度調整,站在或者坐在牽引器的正下方,雙手手分别抓握牽引器上的搖桿末端;
● 一只手向下做牽引動作,另一只手在滑輪的牽引下上滑,感覺到靠上手肩部有點拉伸感但不疼痛的點,停住幾秒鍾完成温和的拉伸,再緩慢地回到原位。
如果搶不到,也可以看看太極推手大轉盤。
● 根據身高和轉盤高度調整站姿(站直或者膝蓋微曲),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 雙手問問地放在轉盤中央靠内上側的位置,肩胛骨發力帶動整個手臂向相同或相反方向轉動。身體也可以跟雙臂配合進行适當幅度的前傾、側傾、足底重心的轉移。
熟練後,可以一手順時針、一手逆時針交叉運動來鍛煉協調性。需要注意的是,要從肩胛骨 / 大臂根部發力,而不是單獨動手肘或者手腕。
另一個要領是速度不宜過快,一邊練習一邊唱「寧靜的夏天~我們都需要勇氣~」,效果加倍(因為唱歌激活了核心)。
如果腦海裏是自己在打碟的話需要配合演唱「如果我是 DJ 你會愛我嗎」。
注意事項:
如果明确診斷為早期肩周炎,那麼肩部活動器可以通過温和的活動促進關節靈活性,是一種合理且有效的康復工具。
如果是肩袖撕裂患者,則不建議使用此類器械,因為它可能引發主動發力,進一步加重撕裂或導致新的損傷。
練核心——
改良登山式
説到「練核心」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仰卧起坐、卷腹或者腹肌撕裂者這樣的躺姿收縮腹部的動作,但是這樣的動作如果發力不正确對盆底肌和脊柱壓力都很大。
相反,平板支撐這樣抗伸展、抗扭轉的運動更温和安全,也能更輕松激活深層核心穩定肌。
傳統的趴在地上的平板支撐對于新手來説難度可能有點大,這樣的站姿斜平板撐就恰到好處。
當核心穩定後,身體其他的耗能也會大大減少;遇到被絆倒之類的突發意外情況也能輕易地應對、找回平衡。
這時候,只需要一個攀梯,或者單杠,就可以開始練習。be like
● 雙腳後撤,站在距離攀梯 0.5 到 1 米左右的地方,雙臂伸直(但不要完全鎖死)支撐身體,身體保持站姿中立位向前傾斜,下巴對抗重力微微後縮,不要前伸,讓頭和身體在一條直線上。
● 特别需要檢查腰部有沒有塌腰也沒有弓背,盡量保持平直和中立。
● 全身穩定後,腹部和腹股溝發力帶動大腿抬離地面再緩慢回到原位;身體盡量不要發生扭轉,全程保持核心收緊。
練臀腿——
單腿支撐三向伸夠
随着年齡增長,很多人的膝蓋陸陸續續出現了各種磨損的問題。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臀部肌肉(尤其是臀中肌)不會正确發力,走路時膝蓋内扣、腳跟歪斜,壓力全都給到了可憐的夾在中間的膝蓋。
因此——喚醒臀中肌,在單腿模式下幫助下肢建立正确力線就尤為重要!
這個動作既能鍛煉肌力,又能鍛煉平衡和控制能力,也不枯燥,我練着練着總有一種三個月後自己就可以葉問蹲的錯覺!
只需要找到一個轉腰器
● 穩穩地站在轉腰器上,雙手抓緊扶手(安全第一!)
● 一條腿站穩後,彎曲膝蓋,另外一條腿勾住腳尖,緩慢而有控制性地向身體正前方、外側和後側做出類似「蜻蜓點水」的動作。
● 注意支撐腿膝蓋不要内扣,如果感覺膝蓋壓力大可以不要蹲那麼低,另一條腿也的腳跟也不一定要觸碰地面,模仿出軌迹即可。全程感受大腿和臀部外側的發力感。
頸椎練習——
斜板支撐輕抗阻控制訓練
頸椎喜歡「不要太猛烈、有控制性的、主動的靈活 + 穩定運動」,乍一聽,頸椎,你要的太多了!
但是,其實有一個動作可以兼顧上面的所有!那就是——斜板支撐頸椎四向控制性運動。
你需要一個可以穩固支撐體重、穩定上肢、高度合适的杆類器械,小區健身器材基本都有扶手,只要找到一個适合自己高度的就可以。
● 面對器械站立,雙腳稍稍後退一步。雙手握住杆後調整身體,讓整個人從側面看呈一條直線。需要注意的是手肘不要完全打直,保持一丢丢微曲。
● 接着,下巴對抗重力微微後縮,不要前伸,讓頭和身體也在一條直線上。緩慢地做出自己無痛活動度範圍内的點頭、低頭、向左旋轉、向右旋轉。視線可以跟着脖子一起旋轉。
● 熟練後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将雙腳繼續遠離器械,頸部深層肌肉需要更主動發力來對抗重力維持穩定。
别小看這個動作,ta 可以安全温和地增加頸椎活動度和控制性,方便大腦感知頸椎中立正确的位置;微微抗重力的狀态可以激活深層頸椎穩定肌,減輕肩頸負擔。
對頸椎脆弱的 PPT 紡織工和頸椎僵硬的老年人都很友好。
練平衡——
搖搖晃晃獨木橋
嘿嘿!解鎖太空漫步機新用法!
在平衡鍛煉中,創造不穩定的平面讓肌肉和大腦建立及時的前饋機制非常重要;但是随之而來的是摔倒的風險。
不過在太空漫步機上這樣的風險會被大大減少!因為這個不穩定平面只會前後晃動,雙手還可以随時握住穩固的扶手,比家裏和健身房的環境都可控可靠更多!
● 單腿站在太空漫步機的一只腳蹬上,最開始練習時候雙手緊緊握住把杆,精力集中調動全身的肌肉穩定住身體的平衡。
● 逐漸熟練後甚至可以松掉一只手、雙手抓握但閉上眼睛、自己制造一些輕微的晃動增加難度。最大原則還是:安全第一!
可控性極高的平衡練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失去平衡最多的情況也是向前摔或者向後倒,因此這兩個平面的平衡能力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太空漫步機可以完美地提供這樣的練習環境。
想做點有氧——
太空 / 橢圓漫步
橢圓漫步機通過手腳聯動的方式讓雙腳在踏板上形成橢圓軌迹,非常接近跑步的動作,但相比跑步對膝關節和踝關節的衝擊要小得多。
很多久坐人群屈髋肌群(靠近下腹和腹股溝深處的肌肉)早已歇菜,經常走起路來看上去像是拖着兩條沉重的腿。沒有模特走起來那種胯下生風落地有力又有彈性的感覺。
幫助沉睡已久的屈髋肌群重新找回青春的方法,正是太空漫步機和橢圓漫步機!
● 雙手扶穩把杆後核心微微發力,讓身體處于較為直立的姿勢,不要過度前傾;
● 由髋部附近肌肉發力,帶動腳蹬做出前後交替的動作。
● 逐漸找到感覺後,可以稍微借助慣性讓自己進入有節奏且穩定發力的循環中。身體可以配合下肢發生輕微的反向扭轉。目視前方,面帶微笑,想象自己潇灑地大步向前!
♀️
這個動作既可以模拟步行,能激活平時不咋運動的髋部肌肉,還不傷膝蓋和腳踝,又加入了平衡和協調的元素,好處多多。
最重要作為有氧運動,它簡單、温和還不枯燥、好堅持,蕩着蕩着十五分鍾就過去了!
練到就是賺到!唯一的不好就是這個器械比較搶手,人多的時候排不上号。
至于一些其他玩法……看看就好,千萬别學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馬上下樓穿過花壇和電動車群來到小區健身器械區,試試就試試!
什麼?有新的器械文章裏沒有提到但是不确定怎麼用?先别忙着上手,可以留言給我們,我們立馬去拆除!我們立馬展開教學!
後排提醒:鍛煉千萬次,安全第一位。
開始前不僅要确認自身身體狀況,更要确認下器械安全,如果有明顯的松動、生鏽,那咱就換個器械,實在不行換個小區。
本文合作專家
衞嘉慧
美國注冊物理治療師
杜克大學康復醫學博士
策劃制作
策劃:曾曾 | 監制:Feidi
插圖:見圖注 | 封面圖來源:自己拍的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説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為星标哦~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寫到你心趴上
請動動手指,點點下面的小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