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票房冠軍,但沒人看得懂?,歡迎閲讀。
宮崎駿的 " 封筆之作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上映數日,獲得了清明檔票房冠軍,但口碑逐漸分化。有人説宮崎駿拼接自己的噩夢,讓人摸不着頭腦。有人解釋這是一部自傳性動漫,凝練了宮崎駿高度私人化的一生,不了解他的人自然難懂。
的确,宮崎駿為這部電影苦苦回顧和思索了他的一生,正如他找到制片人鈴木敏夫時問道:" 這将是一個關于我的故事,可以嗎?" 但一部電影難懂不會因為它是創作者的自傳,一個自洽的故事更不應要求觀眾提前了解故事背後的主人。
宮崎駿沒有忘記聽故事的人還是觀眾。盡管了解宮崎駿的人生對理解這部電影會有所幫助,但影片仍在探讨一些普遍的問題,比如對母親、摯友、生死以及歷史的思考。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沒有人不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能着重感受這些元素,那麼《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僅是窺探創作者人生的視窗,更有助于我們借着電影反思自身。
*本文涉及劇透,建議觀看完影片後閲讀。對于影片中大量隐喻的理解因人而異,本文僅提供一種可能的視角。
1.
蒼鹭的啓程:傾聽内心的召喚
主角真人和他的繼母夏子來到在深林處的新家,一只蒼鹭從此 " 陰魂不散 " 地跟着他。在影片中,蒼鹭承擔着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像是真人内心深處動力的化身,負責時刻提醒真人,自己想在人生中追求什麼,并催促他趕緊去完成這件事。
戰争期間,真人的母親喪身在醫院的火海中。年幼的他在人群中逆向飛奔,此時身邊的整個世界是扭曲、失真的。這一刻,他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我不能失去媽媽,我一定要把媽媽救出來。他始終相信媽媽在火海中等待着他的救援,直到這成為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 " 現實 "。但戰争是殘酷的,彼時的他還是個孩子。
手無搏擊之力的他就像從櫃子裏提起的那根木棍,瞬間化成木屑,充滿無力感。從此,失去母親的悲痛和無法拯救母親的愧疚伴随着他。蒼鹭的出現,就是為了提醒真人: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救出母親。
為了達成這個任務,真人需要突破兩個異世界:地上的活人世界,地下的連接生與死的世界。在地上的世界,真人需要做的是啓程。蒼鹭是這個任務的助推者,它代替真人發出内心的渴望,為真人指引方向。影片開始,蒼鹭穿過樹林,一頭鑽進塔頂的開窗,仿佛在暗示真人:這裏就是路的起點。
蒼鹭每天出現,拍打真人房間的窗户,學他夢裏的母親呼喊 " 救救我 ",以此吸引他的注意力。蒼鹭一開始很讨厭,它攻擊和嘲諷真人的弱點,逼迫他憶起自己的創傷。在蒼鹭與真人的對峙中,成群的魚浮出水面,無數蟾蜍爬到他身上,堆積成山,叫嚷着 " 請跟我們走 "。此處象征着真人内心激烈的自我催促,以及他在面對召喚時的激蕩與恐慌。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對這種内心的召喚進行了讨論。他稱這一聲音為 " 良知的呼聲 "。在傾聽呼聲的過程中,人既是召喚者,又是被召喚者。呼聲本質來自于一種存在性的罪責,引領人朝着活出最 " 本己的自身 " 做出實際的選擇。
而當人傾聽内在的聲音,面對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時會很恐懼,因為這個聲音往往要我們直面自己的心魔,将人引上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因此,不管頭上的傷有多痛,真人也要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武器趕走蒼鹭。
真人用香煙賄賂老爺爺,讓他教自己制作弓箭。制作的弓箭原本脆弱無比,直到安上了蒼鹭自己的羽毛才變得有殺傷力。
受傷的蒼鹭變得不再可怕,甚至從肚子裏冒出一個秃頂大叔的滑稽嘴臉。這似乎在告訴真人,只有直面心魔,才能打敗心魔。正如後來蒼鹭要求真人做一個活塞,安在它喙上被真人用箭射穿的洞時説," 只有打出這個洞的人才能堵住它 "。能馴服内心聲音的人,只有發出這個聲音的主人。
繼母夏子失蹤後,真人和傭人婆婆霧子走進樹林,來到神秘石塔的其中一個入口,石門上寫着 "fecemi la divina potestate",這句話來自但丁的《神曲》,意思是 "Divine power has created me(神聖的力量創造了我)"。
進入門内,書架和地上滿是書籍,象征着高塔的建造者一生所積累的知識與智慧。回想真人坐在書桌前制作弓箭時,曾把一堆書碰倒在地,并在其中發現了母親贈予他的一本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正如童年時收到這本同名小説而深受啓發的宮崎駿,真人也因從中獲得了智識和情感上的重要收獲而淚流滿面。他終于徹底聽從内心召喚,做出啓程拯救母親的決定。正是在這時,他得知夏子失蹤的消息,這成為他正式踏上這條路的契機。
進入塔樓後,真人看見母親背對着自己躺在沙發上,那是蒼鹭制造的幻象,一觸即融為一灘藍水。蒼鹭作為内心的聲音,只起到呼喚和指引的作用。目标自然無法輕而易舉地實現,一路的艱辛和障礙需要真人自己克服。
之後,在塔樓掌管者的一聲令下,真人遁入了地下的世界,正如但丁開啓了 " 地獄篇 ",開啓了追尋目标、尋找答案的探險。
2.
火美與夏子:堅韌精神與生命輪回
不難發現,夏子和異世界裏的火美都是母親的象征。盡管真人一開始并不接受媽媽的妹妹夏子,不願意讓她代替自己最珍視的母親的位置,也難以接受父親愛上另一個女人,但夏子始終關愛着他,她還長得很像自己的媽媽。
他慢慢接受夏子是新媽媽的事實,希望帶夏子回到屬于他們的世界。這個動機既是出于善良與義務,也是真人為上一次未能救回媽媽所尋求的心理補償。
但是,《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并沒有把主旨僅僅落于拯救媽媽的替身,以消除主角的愧疚情緒上。實際上,宮崎駿花了大量篇幅刻畫女性角色的堅韌與偉岸。
宮崎駿喜歡着重刻畫女性的 " 母性 ",曾被批評家例如宇野常寬指摘 " 過度 ",稱他描繪了一個 " 母性的烏托邦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母愛作為強大的情感基礎,确實能影響人的一生。
母親是我們誕生在世界上,首先與我們產生情感聯結的人。無論她和我們在一起多久,無論她現在是否存在,甚至無論她的好壞,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想要追尋母親,得到她的愛護,即是想找到精神的安全感與根源。
母親不只是一個需要被拯救、被保護的對象,更有拯救者和保護者的一面。對于這一點,宮崎駿不止于表現主角和母親之間的相惜。
宇宙之所以產生人類,整個世界得以輪回,皆是因為有女性的存在。在地下的世界中,原本葬身火場的母親,化身為火美大人,發出一束束火焰爆炸成絢麗的煙花,拯救想成為人類的精靈哇啦哇啦,使他們免于被鹈鹕吃掉而得以投胎至地上的世界。
夏子對真人和肚子裏的寶寶的愛意、經歷的懷孕苦難,同樣展現了母愛的無私。母親孕育生命的過程艱辛而危險,夏子在地上的世界飽受懷孕之苦,于是遁入了塔中的世界。
在火美的引路下,真人穿過了生死界線的層層守衞,拉開了幕布後的產房,看見了躺在石墩上正在過鬼門關的夏子。真人試圖喚醒沉睡的夏子,從死神那邊将夏子拉回來,因而出現了雙方相互拉拽的局面。
在這段拉扯中,夏子為了讓真人遠離危險,回到真實的世界,不惜對他説 " 我讨厭你,快滾 "。此時她作為母親的犧牲精神一覽無餘,真人也不自覺地喊出 " 夏子媽媽 "。這一刻,他被夏子的愛所折服,接納了夏子作為媽媽的事實。
在影片最後,由于火美是一個死去的人,不能一同回到真人和夏子的世界,但她義無反顧地走向另一條時間線的門。在那道門後,她會重回自己的現實,成長為真人的母親。盡管她清楚最終的命運是葬身火海,但她仍覺得生下真人是最幸福的事。宮崎駿再次用愛去對抗死亡的恐懼。
影片對女性角色的歌頌,并不僅僅停留在母親的角色上。霧子,七個婆婆的代表,在異世界中變回一個年輕女人。她身材高大壯碩,系着紅色頭巾,一副幹練的模樣。
當真人初來乍到,在異世界中受鹈鹕攻擊時,她毫不猶豫前去營救。生活在異世界裏的霧子,負責保證亡靈不随意殺生,她會将捕獲的獵物娴熟切開以喂養哇啦哇啦,維持着地上與地下世界的平衡。
這些女性角色是世界安穩運轉的基底與前提。宮崎駿對女性精神毫無保留地贊頌,讓人想起歌德的一句話," 永恒之女性,引領我們上升!"
3.
學我者死:選擇自己的道路
電影裏的時代是二戰,從這一背景設定看來,許多情節都有對歷史和政治的暗喻。而作為整部電影的關鍵場所,後院裏的那座塔樓無疑留下了最大的解讀空間。
石塔的創始人和守護者——真人的大舅公,是一個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的人。
舅公喜歡讀書,家人説他 " 讀瘋魔了 ",因此可以看到石塔的入口堆滿了書籍。真人第一次在石塔中抬頭看見站在塔頂的舅公,第二次則與舅公在金光閃閃的廊下會面。他們起身穿過一片星空,來到一塊懸浮的黑色巨石旁。
星空象征着精神世界的深邃,石頭則讓人聯想到 " 哲學家之石 ",同樣象征着思想與智慧。整個石塔世界就像是舅公的精神世界,一個知識淵博的理想主義者試圖搭建起來的世界。
只是,在精神上搭建一個烏托邦并不容易,即使舅公努力維持石塔世界的平衡,石塔依然像壘起的積木般搖搖欲墜。這是因為,建造一個只有善的世界需要滿足很多難以企及的條件。
在地下世界裏,真人在霧子的院子裏遇到一只瀕死的鹈鹕,得知雖然哇啦哇啦(鹈鹕的食物)被火美拯救,鹈鹕們卻因為徹底沒有食物而飢腸辘辘。鹈鹕解釋道,這是因為海裏沒有魚了,島上資源短缺威脅了物種的生存,所以它們才攻擊無辜的 " 民眾 "。
而另一邊,火美正義地擊退了鹈鹕,卻也錯手燒死了一些哇啦哇啦。資源不平衡的世界很難實現完全的善,而正義者同樣可能因為考慮不周而殃及無辜。
那只瀕死的鹈鹕讓真人意識到,這個世界很難只有美好,而需要更充足的資源和更合理的制度支撐一條穩定的生物鏈。覺悟後的真人懷着悼念的心情親手把鹈鹕埋葬。
失去約束和平衡的系統,除了造成這個世界生态系統上的不穩定,還可能造成政治上的混亂。
異世界的鹦鹉們呆頭呆腦,本質其實不壞。但只要他們之中出現一個獨裁者,分不清善惡的鹦鹉便會集體淪為庸眾或惡的幫兇,就像二戰期間希特勒手下的士兵。只要鹦鹉王一發瘋,世界也轟然坍塌。
影片尾聲,舅公希望真人繼承自己的積木,但真人直接説,這些不是積木,是搭建墳墓用的石頭,已經被邪惡污染。
這裏的墳墓,可能指真人剛剛來到地下的異世界時,看到金門背後的一座石頭搭起的棺材。這座巨大的石棺從内部透出一股陰森的氣息,仿佛按壓着無數的幽魂。真人指出舅公的積木早已失去 " 純潔 ",可能暗指舅公在死前也做過惡。
電影交代,石塔是從天而降的,許多解讀都認為這點象征着日本的 " 黑船事件 "。1853 年美國突然出現的炮艦(影片中船的照片就粘貼在舅公的肖像下方,地下世界也有船隊的幻象),為了與日本通商(可能由劃着黑帆船前來購買戰利品的亡靈指代),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舅公原本想将石塔圍起來,工程進行一半卻發生坍塌,造成一些工人的死傷。這場意外暗示着面對美國的武力威逼,大門的開啓已勢不可擋。
舅公轉而進入石塔并成為石塔的守護者,結合他痴迷讀書這一線索,可能指代明治維新期間學習西方的改革派。
然而,日本在後來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通往墓地的金門上刻着 " 學我者死 "。電影并未明确透露墓地裏葬了誰,不過從舅公的人物線索來看,也許是像舅公一樣走向軍國主義而死去之人。創作者大概在借此警示後人切勿重蹈覆轍。
" 學我者死 ",在影片中可以從另一角度去理解,即是在提醒真人,不要跟随權威,要選擇自己的道路。而真人做到了一路上都跟随内心(蒼鹭)的指引,所以當霧子發現真人有蒼鹭的羽毛時,立刻明白鹈鹕無法真正吃掉他。
舅公為真人帶來一套全新的積木。他認為還是孩子的真人足夠 " 純潔 ",且流着他的血(可能指代日本的下一代人),可以繼承他的意志,用新的積木搭建一個沒有邪惡,只有和平與美好的世界。
但真人説,他頭上有一道傷疤,他曾對家人説是摔傷,但其實是他故意自殘。真人撒過謊,并不純潔,因此不能實現這樣的世界。
在黑塞的小説《德米安》中,主角辛克萊同樣拒絕着惡的存在。指引他的同伴德米安説:" 只有經過生命洗禮的思想才有價值。你的‘光明世界’只是半個世界。像神父和老師一樣,你躲避另一半世界。但你并不成功!人一旦開始思考,就無法躲避那個世界。"
影片中,真人經過歷險,清楚那另一半 " 陰影 " 的世界無法躲避,他不想步舅公的後塵。他真正想要的是回到那個既有善又有惡的世界,即使那個世界充滿罪惡與瘋狂,但卻是真實的,且他至少還有朋友和媽媽。
電影的許多情節或許晦澀,但最後的落點一如宮崎駿的舊作,依然選擇回到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用愛和勇氣去對抗灰暗。
跳出影片," 學我者死 ",也是宮崎駿對觀眾的告誡。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個問題沒有标準答案。真人不會成為舅公的繼承人,我們也無須跟随影片中的真人或影片外的創作者。
這部電影的難解之處在于,它包含大量隐喻,像一部長篇的叙事型詩歌,充滿各種意象和靈動的幻境。這是當一個人沉到潛意識時會發生的,如同夜晚離奇的夢。只不過,宮崎駿是在清醒時遁入了潛意識的世界。
分析心理學家卡爾 · 榮格同樣花費大半生遁入潛意識的象征世界裏,并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生命與榜樣相悖。路就在我們身上,不在諸神那裏,不在説教中,更不在律法裏。我們身上有路、真理和生命。"
沒有人可以決定我們去哪裏,傾聽内心的呼喚,踏上屬于自己的冒險之路,是宮崎駿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部動畫中留給觀眾最後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