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遊戲輔助治療,「ALSOLIFE」打造自閉症數字療法+線下康復幹預閉環,歡迎閲讀。
文|胡香赟
編輯|海若鏡
投身自閉症兒童幹預平台建設的第 6 個年頭,ALSOLIFE 創始人張之光越來越意識到 " 服務可及性 " 的重要性。
從根源上來講,自閉症是由基因起主導作用的的腦神經發育障礙。自閉症患兒相較普通兒童的區别在于,他們對外界的種種信息,尤其是社會性溝通信息的反應能力非常有限。目前,主流的幹預治療也都是着力于如何改善患兒和外界的溝通效率,從而盡可能幫助他們接近普通孩子的狀态。這個幹預訓練的過程,雖然在腦神經發育上的具體作用雖然還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研究表明神經系統有可能從中獲得發育改善。
傳統方法中,這種幹預手段高度依賴人工,除家庭陪伴外往往要接受康復師治療,導致患者家庭負擔很重。《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1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國内孤獨症譜系障礙(ASD,自閉症醫學用名)兒童家庭每月在康復治療相關的各類直接、間接項目上的總支出約達 9677.87 元,占家庭年收入比重 128% 左右。
張之光認為,對大多數家庭來説,自閉症兒童幹預 " 不該是一種貴族服務,一定要在拓展服務可及性和提高服務質量中找到一個平衡 "。兼具患兒家長和創業者的雙重身份,2017 年正式創辦 ALSOLIFE 時,張之光更關注如何為自閉症患兒家庭提供病情評估、居家訓練指導等内容,并從 2019 年開始提供專業的線下機構服務,但服務人群有限。數字療法概念出現後,他開始思考如何通過新技術打破公共衞生領網域的 " 不可能三角 ":在提高服務可及性和質量的同時,降低服務價格。
對此,ALSOLIFE 的解決方案是開發一套數字化幹預系統,以 AI 遊戲的形式替代一部分人工幹預治療。系統内設約 130 項兒童認知發展相關的裏程碑,在評估自閉症患兒的能力極限後進行智能化匹配,為其設定每天的幹預目标和内容," 确保小朋友的認知、交流等能力能夠均勻、持續地提升 "。
ALSOLIFE 數字化幹預系統示例
" 目前,系統内的 AI 認知目标在 2000 種以上,有超過 8 萬個素材,可以占到人工幹預工作量的 40%。我們搭建的百人左右的内容研發和設計團隊中,大部分人其實都在做這件事。" 張之光介紹稱。
從服務提供方的角度來講,ALSOLIFE 同樣是系統的受益者。
軟體服務外,線下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一直是 ALSOLIFE 的強勢業務之一,公司在北京、天津等城市總計開設 14 家線下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組建康復師團隊達 400 人以上,占全體員工比例的 4/5 左右。
過去,行業對經驗豐富的康復師需求更強,正是因為他們見過更多的患兒病例,知道如何有效開展訓練;如今,這部分經驗式内容逐漸被算法采集,形成針對同類型患兒的數據模型,在替代康復師完成一部分 " 重復、繁瑣 " 的工作之外,指導康復師做出更合理、智慧的治療決策,從而 " 提高幹預效率,讓家長的錢花得更有效 "。
2022 年年底,這套系統陸續開始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等 5 家醫院落地," 目前,這個產品在海南平均每天約有 600 個小朋友在用,在 23 年 4 月份時,有超過 40% 的家庭一次性續費了六個月的服務 "。今年,ALSOLIFE 繼續推進該數字療法在全國範圍内的推廣工作,籤約醫院已有 11 家。
此外,ALSOLIFE 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合作開發了針對孤獨症兒童的早期篩查輔助診斷工具,已于去年 6 月拿下國内孤獨症領網域的首張醫療器械二類證書。用張之光的話説,這款 AI 輔助診斷產品其實就是 " 把患兒和醫生、評估師之間的互動掰開、揉碎 ":" 自閉症兒童常規的表現是不理人、不回應人、不關注人,現在我們把這些行為量化成指标,比如在一個一分鍾的結構性遊戲中,孩子有多少次自發地關注評估師;有多少次能夠回應評估師的指令等,再讓孩子和評估師發生深層次互動,通過數據量表結果進行判斷。較傳統方法的優勢是把一個單純的‘是和否’的判斷轉化為程度、頻率和時間的關系。"
張之光坦言,這項工作的難點其實并不在數據學習,而是前期互動内容設計,以及确定哪些行為可以作為評判指标," 總共要标 140 個項目,而且指标的校标精度要求會非常高 "。及至目前,ALSOLIFE 聯合北醫六院總共收集了超過 700 個 1-6 歲患兒的數據量,公司将持續推進這項工作,為該療法申請三類醫療器械證書做準備。
ALSOLIFE 線下康復中心
商業化方面,得益于線上軟體服務和線下康復中心 " 兩條腿 " 走路,ALSOLIFE 現已實現自身造血,其中服務 C 端的付費比例為 100%。張之光表示,一方面,公司很注重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較傳統數字療法企業而言,ALSOLIFE 的線下服務中收集的大量案例數據能夠反向指導軟體產品開發,明白市場 " 最迫切的需求是什麼 "。
整體而言,近幾年資本大舉介入自閉症領網域之後,的确在規範行業标準、科研調查、人才培訓等方面注入了活水。但當資源逐步到位之後,患者負擔加重、服務 " 内卷 " 等問題也無可避免。" 偏教育行業的特質導致自閉症領網域的流量競争問題比較突出,但本質上它應遵循的還是醫療邏輯,通過嚴謹的科研臨床來實證,這才是企業最大的競争力。" 張之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