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陶勇醫生被“罵”上熱搜!網友吵翻,歡迎閲讀。
12 月 25 日
因為讓女兒在 12 歲生日當天洗碗
北京眼科醫生陶勇上了熱搜
有網友説,陶醫生 " 翻車 " 了
讓 12 歲女兒生日當天洗碗
陶勇醫生被 " 罵 " 上熱搜
這次被網友稱作 " 翻車 " 的事件,要從一條微博的小作文説起。
12 月 23 日,陶勇醫生因分享與女兒的相處日常而被網友罵,陶勇醫生随後删博。24 日,相關讨論上了熱搜,陶勇醫生的師妹發長文力挺。25 日,陶勇醫生恢復微博發文。
23 日,陶勇醫生的女兒陶陶 12 周歲生日。這天,陶勇讓女兒給老人盛飯、給舅舅舅媽弄烤鴨卷,給媽媽夾菜,女兒都乖乖照辦了 …… 但最後在洗碗這件事情上,遭遇了全家的阻攔,陶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後在他的堅持下,終于把陶陶從房間裏請出,洗淨碗筷。陶勇為此心裏高興,于是發文分享。
陶醫生認為,12 歲的女兒可以在和網友打遊戲時開心的嘴角咧到耳朵根,卻不願意在拍照的時候配合自己笑一笑。12 歲的女兒正處于 " 魔女 " 和 " 淑女 " 的分岔路口,自己一點不敢懈怠。
原本是一件極小的事情
怎料發出來之後引起網友熱烈的讨論
批評和争議主要聚焦在
01
孩子過生日是否應該以孩子的心情為主?
02
洗碗應不應該成為女孩子必備的技能?
03
女孩一定要成為淑女嗎?
陶勇分享中的措辭,讓網友認為陶勇在用一套封建大家長式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生日當天過多幹涉和教育,為的是讓不配合的小女孩變成淑女。因此網友的批評有對陶勇本人的失望,有對他做法的不認可,有教育理念的對立,格外言重。
" 突擊曬娃,翻車了 "
資深老師:看到了很多家長的影子
24 日深夜,一位擁有超 330 萬粉絲的醫生大 V" 眼科小超人老梁 " 坐不住了,發長文力挺陶勇,自稱陶勇是她的師兄,只是 " 突擊曬娃、翻車了 "。
她提到:陶醫生的工作很忙,每周見不到家人幾次,可能是想在親友面前顯擺女兒的懂事貼心,結果成為了 " 強迫 "。
陶勇,男,1980 年 5 月出生,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人,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2020 年 1 月 20 日,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陶勇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腦外傷、枕骨骨折,兩周後才得以脱離生命危險 。5 月 13 日,陶勇恢復出診。8 月,獲得第十二屆 " 中國醫師獎 ",深受網友和患者愛戴。
或許是考慮到輿論影響,陶勇醫生删除了微博,但是關于這個事件的讨論還是沒有停止,如何看待陶勇育女争議的話題熱度目前還在繼續上升。
杭州一小學老師表示:" 其實看看自己身邊,有很多家長也都會犯這樣的錯。就我們接觸的家長而言,不管你在自己的專業做的多麼精深,也不妨礙你是在育兒方面的‘小白’,大家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吳麗珍是丁蕙實驗小學的心理老師,她認為,這樣的情況在家庭教育中确實很常見:" 首先陶醫生的勞動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作為家庭成員,12 歲的孩子也是完全可以承擔家庭洗碗任務的。我看了陶醫生的帖子,可能他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説教居多,其實身體力行,和女兒一起洗,或者女兒洗、爸爸在旁邊陪伴,适當誇獎,會讓女兒感受更好。從小女孩圖片看到,這個孩子是比較緊繃的,而家庭應該是一個放松的場所。我們的家長應該多試着做個調皮、有愛、有力量的家長。"
很多網友忽略了
12 歲的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
還有一個有關教育的話題,可能在這裏被很多網友所忽略,那就是陶勇女兒陶陶正處于一個特别的年齡節點:12 歲。
一位小學生家長分享:" 我太能理解陶醫生的感受了!以前孩子小的時候,出去玩幫他拍個照,那是相當配合,在頭上擺一束花都能樂樂呵呵的。自從進入小學高段開始就完全不一樣了,單是安靜站在那裏配合拍照,都不願意。或許在孩子的眼裏,他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有權決定自己想不想做這件事,不能再把他當作是孩子來看待。"
12 歲,孩子會經歷從小學生到初中生的轉變。很多孩子就是在 12 歲左右,出現明顯的 " 自我意識覺醒 "。
在杭州十三中心理專職教師周春飛看來,這就是孩子在青春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自主感和空間感需求增加。自主感就是孩子希望 " 我 " 能決定自己做什麼事情;空間感就是 " 我 " 有自己的地盤,這裏都是我説了算。現在的孩子身心發育普遍比較早,一般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進入了青春期前期。
而在家庭溝通中,家長們普遍會有一種習慣,比如把自己在工作、職業中的身份帶回家,或者是在溝通中以説教為主。比如陶醫生在工作中有很強的職業道德,對自己的道德水平也要求高,所以希望女兒也能做到這些要求。當他在女兒生日宴上提出讓孩子盛飯、夾菜、洗碗,孩子説不定心裏正想這麼做,也認為這是對的,但聽到大人這麼一説,就不情願了。因為這些要求用過于嚴厲的語氣説出來恰恰會影響了孩子的自主感。想讓孩子懂禮貌會感恩,除了言傳身教,多一點温馨提示,少一點嚴厲説教,效果會好的多。
那麼應該如何正确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呢?
周老師説:" 家長也不用把青春期、叛逆期視作洪水猛獸。如果你給足空間和尊重,孩子不需要叛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嘗試在孩子的成長中做一個‘顧問’的角色吧!其實家庭關系越好,親子關系越好的家庭中,往往有能夠跟孩子説廢話的家長。建議家長回家後就扮演好父親、母親的角色,不帶任何目的地去跟孩子聊天,而不是想着每句話都要產生什麼價值,學會跟孩子平等地分享和交流。"
來源:遼沈晚報綜合都市快報、@北京眼科醫生陶勇、@眼科小超人老梁、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