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魚眼鏡頭能當超廣角鏡頭用麼?,歡迎閲讀。
目前行業裏有那麼幾款千元級的魚眼超廣角鏡頭,性價比卓越,進入了剛入門攝影新手的人生第一支超廣角鏡頭的選擇範圍内。所以就有人想問了,魚眼鏡頭通過後期糾正後,能否當超廣角鏡頭用麼?今天我就來簡單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超廣角鏡頭大多是指焦距小于等效焦距 20mm 的鏡頭,每小 1mm,視角就會廣一些。一般目前的入門超廣角鏡頭廣角端會在 16-18mm,中高端超廣角變焦廣角端會在 12-14mm。對于大部分拍攝題材來説,畸變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超廣角鏡頭都會采用大量的非球面鏡片來糾正像差。
不過在光學領網域直接将鏡頭的畸變降到足夠低,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這個成本既包括金錢也包括體積重量。所以如今有不少品牌選擇通過機内糾正的方式來做到超廣角的 0 畸變,如果關閉畸變糾正的話就會有非常誇張的變形效果。
行業正常水平
禽獸水平
魚眼鏡頭是一種特殊球形變形超廣角鏡頭,它的視角固定為 180 度。魚眼鏡頭分為兩個大類,分别是焦距大多在 15mm 上下的半周魚眼,與焦距大多在 8mm 上下的全周魚眼。
半周魚眼意思是畫面對角線之間的角度為 180 度,無論是老一代的 16/2.8 定焦還是佳能 / 尼康的 8-15mm 的長焦端還是森養的 12/2.8,都屬于半周魚眼。這類魚眼鏡頭是可以通過後期糾正的方式輸出橫平豎直的畫面。
全周魚眼的意思是垂直和水平方向具備 180 度視角,也就是只要在鏡頭前方的所有畫面都會被囊括進去。代表產品有尼康的 " 上帝之眼 "6mm、佳能 / 尼康的 8-15mm 的廣角端。這類產品屬于特殊用途鏡頭,拍攝的題材比較狹窄,也無法簡單糾正畸變輸出常規超廣角畫面。
目前千元級那些國產魚眼鏡頭大多屬于半周魚眼範疇,屬于可以被後期糾正成普通超廣角鏡頭使用的那類。但是和一些不太講究畫質的超廣角鏡頭一樣,糾正之後會嚴重的損失邊緣畫質,很大概率畫質只能是 " 圖一樂 "。
我作為一個長期擁有 5-7 支超廣角鏡頭的城市風光攝影師,超廣角的邊緣畫質我是很看重的。一般來説邊緣畫質不夠強大是以下幾種情況造成的:
1. 視角太廣,光學設計被物理所局限。典型例子:除了索尼 12-24GM 以外所有廣角端比 14mm 廣的超廣角變焦鏡頭。
2. 為了控制體積,限制了口徑尺寸,揚長避短增強中央畫質犧牲邊緣畫質。典型例子:騰龍 17-28/2.8、騰龍 17-35/2.8-4
3. 光學設計能力有限,或者鏡頭等級定位中低端,設計階段就沒想過太好的邊緣畫質。典型例子:老蛙 15/4 移軸。
4. 為了控制體積,靠後期糾正畸變。典型例子:魚眼鏡頭強行糾正以及各種不敢舉例的產品。
透視接片,強拉邊緣
其中靠畸變糾正的這種方式是最傷畫質的,因為這種方式會非常明顯的損傷到畫質,并且即使是縮小光圈都無法讓邊緣畫質得到提升的。所以如果你是為了 " 性價比 " 與 " 圖一樂 " 來買個魚眼鏡頭拍超廣角畫面的話,是 OK 的。但你要是有更高的追求,希望享受畫質帶來的身心愉悦,那麼我勸你放棄魚眼鏡頭。
富士 GFX100S+20-35/4
比如這種行業頂級的超廣角組合,無論哪裏的畫質都是清晰到數毛,這是魚眼鏡頭永遠給不到你的,甚至還不如那些視角比較誇張的國產超超廣角鏡頭。
放大效果
放大效果
所以我的結論是:可以當超廣角鏡頭用,但是只能 " 圖一樂 "。如果想要正經的進行創作,請買正經的超廣角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