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浙北,人為搞出一大塊平原,歡迎閲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NO.2673- 浙北造陸擴張
文字:冬之陣
校稿:辜漢膺 / 編輯:果栗乘
觀察浙江省北部的地圖,會發現杭州灣南岸有一處異常明顯的突起。其範圍從紹興上虞蓋北一直綿延到寧波鎮海,囊括了慈溪的全部海岸線,是浙江深入杭州灣的橋頭堡。
是異常明顯的突起,也是非常重要的突起▼
這片區網域被稱為三北平原,是中國南方最重要的造陸工程之一,沁透了浙江人千百年來的血汗,為少平原的浙江争取到了一大塊難能可貴的灘塗耕地。
錢塘江的三座大門
今天慈溪市區西 10 公裏處有一座名為大古塘的村落,村口的古塘路橫貫東西。這個名稱并非無端而來,這裏曾經是三北平原建造的第一座塘堤——大古塘的所在地。大古塘最長時,向西延申入今紹興上虞境内,向東則遠達寧波鎮海。
曾經滄海變桑田
現在看是水道縱橫的浙北水鄉
宋以前是海面
(底圖:Google map)▼
對于寧紹平原上的先民們來説,這道堤壩無疑是一條農業生命線。
不過以今天的地圖看,大古塘沿線北距海岸線已經有十幾公裏,完全是一個内陸地區,跟捍海的功能實在不沾邊。這種變化,與對寧紹平原影響極為深遠的錢塘江走向變化有關。
離杭州灣還老遠
可見以北的土地都是日積月累填出來的
而從位置上看,慈溪曾經也泡在水裏▼
讓我們把目光拉到更西邊的今天杭州市附近,尋找幾個曾與錢塘江關系密切的地名:翁家埠、河莊、赭山、龛山。
這幾處地點所在▼
其中翁家埠現在的樣子
附近能看到一條明顯的橫貫東西的分界線
在北宋之前,錢塘江的入海口河道極為寬闊,這裏也是古代人所描述的錢塘大潮的發生地。由于從杭州城南流出的錢塘江和河口之間的河面寬度差距極為巨大,古代的錢塘大潮其實比今天的錢塘潮,更雄壯驚人。這才驚得吳越王派弓手射潮,留下了 "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 的千古名句。
西晉時期大致海岸線
相比現在曲折的錢塘江口,當時要寬闊的多
而整個三北平原還泡在水裏
如果説有寧紹平原的話,那就只是一小窄條▼
不過這遼闊的河口即使對水量充沛的錢塘江來説也太寬了,不可能全部是主流。将這四個地點的相近者兩兩連線,就形成了三段河區:翁家埠到河莊為北大門、河莊段到赭山為中小門、赭山到龛山為南大門。
杭州以下的錢塘江邊也是有一些小山的
這放在古代大概就是江中小島了
在這三扇河門中,在南宋之前,南大門一直是錢塘江的主流,換言之今天蕭山機場到龛山市場的陸地,當年都是最洶湧的河道。而從南大門河道向下,就都是杭州灣的勢力範圍了。今天的紹興、上虞、餘姚北部那時還在海裏,慈溪更是幾乎全境都在海中。
所以那時的杭州城
就相當于是一個直面大海的海港了
但錢塘河道并不乖巧聽話,連穩定在南大門都做不到,時而内侵,時而北卻,對寧紹平原上的農民生計是嚴重的威脅。因此北宋時期,主政餘姚縣的地方官開始組織大古塘修建,以人力對抗陰晴不定的江水海水。
也許這些宋朝的父母官想不到,自己就這樣開啓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浙江抗海史詩。
塘堤一層又一層
北宋時期的大古塘雖然部分解決了海侵對寧紹平原的侵蝕,但由于預算和施工技術有限,人們對這些海堤的作用其實存疑。
首先,大古塘尚未連成一體,在最完整時也分為兩端。未能形成整體的堤壩對水的防御作用就有限,一旦潮水從薄弱點湧入,最終仍然會造成低窪地帶的崩潰。
可能今年運氣比較好
但指不定哪天水就漫上來來
可見一條土壩還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大古塘主要以夯土構成,在幹燥地區還算牢固,但在雨水和海潮衝擊下很容易崩潰。南宋時期就曾發生過風雨侵襲,導致潰堤 2560 丈的事件,寧紹農民苦不堪言。
畢竟錢塘江的潮水可不是浪得虛名
簡單的夯土即使抵得過一時,也躲不過洶湧的大潮
(圖:圖蟲創意)▼
然而戰亂頻仍之下,宋廷已經沒有精力管理寧紹平原上的水患,這些問題一直到元朝末年才得以解決。元朝末代皇帝至正年間,地方官組織了改土為石的改造工作,終于寧紹平原的北部海岸穩定下來。而這時候距離北宋民夫夯下第一堆土,已經過去了 300 年。
以大古塘為基礎,寧紹平原上的農民們終于有了一份可靠的圍海經驗,也有了穩定擴張的耕地提高生產力。
此後,他們又在政府組織下不斷向海進軍,在杭州灣南部修建了一層又一層堤壩。從明朝永樂年間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他們興建了包括新塘、周塘、潮塘、二新潮塘、三塘(榆柳塘)、四塘(利濟塘)在内的6 條海塘,生生造出了三北平原的核心地帶。
一路向北,向海要地▼
今天的慈溪市區就是在這一歷史時期成陸的。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并非完全能由民夫的人力決定,也要感謝錢塘江自然之力的走勢。
南宋寧宗嘉定十三年(1220 年),翁家埠到河莊一帶的北大門被海侵,錢塘江水從南方改道由原本是平原的北大門匯入杭州灣。此後,江水經常在南北大門之間徘徊,一直到萬歷三年(1575 年)北大門被徹底衝毀,成為了河道。
有持續的變化,但在不斷向北轉移
此後雖然河道在南北之間仍然有變化,但不可阻擋的趨勢是中小門和南大門的流量也逐漸減小,洶洶大江幾乎全從北大門入海。南岸江水流速下降,泥沙開始在南岸堆積,在今天慈溪西部淤積出一塊庵東沙嘴,讓寧紹平原的海岸線不斷向北拱。
橫屏- 河道變遷示意▼
如果不是錢塘江入海口的改道
也不會有今天的蕭山區東部
這是造陸的主要動力,修築人工塘是在這一基礎上的順勢而為,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長治久安。
到了乾隆中期,自康熙以來 " 永不加賦 " 的政策刺激了全國人口增長,本就是耕種主力的浙北平原更是人滿為患。寧紹人向海要地的需求更加迫切,這次他們甚至都等不到大江自動改道再跟上築塘壩了,而是參與了主動疏導過程中,加速了地質進程。
快速向海推進
今天餘姚北部到慈溪北部,最深入杭州灣的塘前線已經命名到了十二塘。而從五塘到十二塘的最新八條塘,全都完成于乾隆時期到現在的 250 多年裏。灘塗向海洋的推進速度也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八條塘的推進距離就達到了平均 10.7 公裏。(此前的七條塘也只推進了 5 公裏多)
急劇增長的人口大大加快了圍海造陸的進程▼
新塘的推進速度遠遠快于古塘,主要由三個方面的改變引起:
第一,康熙朝人口膨脹以後,他們開始向各地進發。
受益于清中期的和平環境以及技術革新
清朝人口增長迅猛▼
進入乾隆年間,錢塘江徹底改道北大門,江水從中遊山地帶來的泥沙全部堆積在南岸,不僅造成了中小門和南大門的淤塞關閉,還讓三北平原的自然淤積過程加速。配合土地緊張下農民的不斷跟進,三北平原的自然擴張速度遠遠快于以往。
第二,三北平原的建設從乾隆年間開始,由地方自治工程轉為國家工程。
乾隆六下江南,對錢塘沿岸海塘工程極為重視。從第三次下江南開始,乾隆帝每次都要親臨錢塘江畔的海寧,且不説他尋親的野史,至少在正史記載中,乾隆每次在海寧都要駕臨塘邊,視察海塘修築工作,并告訴當地官員 " 浙省增捐之處不必行,海塘工程著動正項錢糧辦理。" 換言之,修塘堤的經費不再由地方民眾攤派,而是從中央户部直接支取,經費的數量和穩定性不可同日而語。
建一條塘不知又能養活多少芸芸眾生
(六塘附近 圖:Google map)▼
清朝被推翻後,從民國到新中國時期,錢塘海塘工程始終都保持了國家工程的高度,不再由地方自行籌資。
第三,新技術的引入讓塘體更加穩固,返工潰堤事件少有發生,人們可以更快向前推進。
乾隆朝以前,浙北塘體很少全部用石材構築的,這是因為在淤積而成的江岸邊遍布松軟的浮沙,地基難以深入土地,大石料就無法在樁上穩固。但在成為國家工程之後,河工得以動用更多民夫,采用更堅固的樁體,緩慢攻地基,直插入土。此後,再拉來大石料,以榫卯結構互相連接,抹上油灰,鎖上鐵銷,塘體堅固無比。
乾隆時将錢塘江邊部分土塘改成了石塘▼
到了現代,海塘的修建更是全面機械化,修築速度大大加快,工程強度也比古代的土塘、石塘高得多。據統計,從 80 年代末到 2010 年代,三北灘塗平均每年向北擴張 43.7 米,總增加面積 139 平方公裏。這放在古代,是數百年的工程量。
而借助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三北平原也逐漸成為了浙北的富庶肥沃之鄉。
良田向北是灘塗,灘塗再向北是錢塘江
向海要地不可能無窮無盡,何況也并非沒有害處
(圖:Google map)▼
三北平原在為缺乏平地的浙江提供優質平地的同時,其實也引起了不少問題。
最現實的問題是,錢塘江與杭州灣交接處的水面寬度在不斷造田的過程中逐漸縮小。如果河口與海面的過渡部分被過分限制,将會造成泄洪困難,在上遊造成河道紊亂。而在文化景觀上,同樣的原因也有可能讓錢塘喇叭口消失,錢塘大潮也會從此不復存在。這将一個巨大損失。
自建國以來錢塘江河道已經縮減了大半
這圍海造田的速度确實該緩緩了
(底圖:wiki)▼
向海要田是我們智慧的先民在生計困難的情況下找到的一條求生之路,作為後代的我們,其實有必要考量這種樸素的智慧是不是已經對自然構成了太大的負擔,謹慎地繼承先輩們留下的遺產。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閲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