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戴森的創新公式:「發現」問題,「發明」未來,歡迎閲讀。
當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牢牢吸引住人們的目光時,依然有人年輕人在物理世界,嘗試,從材質和技術上,創造出用户體驗絕佳的產品。
在這場主題為「尋找未來發明家」的設計競賽中,參賽的作品不乏加濕器、木制兒童玩具等市場上已經出現和成熟的產品形态。不同之處在于,它們從造型、材質以及工作原理上,都幾乎被完全重塑。
這樣的做法「很戴森」。
上世紀 80 年代,英國人 James Dyson 正是用一台放棄了傳統集塵袋的氣旋式吸塵器,颠覆了傳統吸塵器行業,并建立了戴森品牌。此後,持續不斷的創新中,戴森繼續推出了吹風機、直發棒、風扇、空氣淨化器等產品。James Dyson 在個人自傳《發明:詹姆斯 · 戴森的創造之旅》中,是這樣總結他的產品思路的:
「用技術大幅改善已有產品。」
8 月 2 日,極客公園在 2023 年戴森設計大獎(以下簡稱「JDA」)中國大陸賽區決賽現場見到了一群 Z 世代的年輕人。在他們設計的作品原型裏,可以感受到 James Dyson 的設計思路在今天依然被延續和發揚着。
解決一個問題
幾乎每一個 JDA 上的新創意,都能讓我們感到驚奇。
八強中第一位登場的選手李亞寧,設計出了一款基于腦機接口技術的靈巧手機器人工具,旨在幫助殘疾人實現包括抓取在内的多種預期復雜動作。
來自清華大學的團隊将聲學檢測運用在了哮喘治療的監測中。區别于傳統的氣流檢測,新產品可以讓治療和監測兩個過程融為一體,從而得以讓呼吸慢病患者的病理管理更便捷且完善。
還有一款看起來很有藝術範的非插電陶瓷黏土加濕器。利用材料毛細管吸水的特性,輔以花瓣形結構設計,實現了零排放的加濕效果。
2023JDA 八強選手李亞寧展示作品「靈巧仿生手」 | Dyson
而所有這些設計,創意都源于這些年輕設計師們在生活中發現的具體問題。
設計出靈巧手的李亞寧同學,是一位左手先天手指缺失的殘疾人。對于普通人來説簡單的抓取動作,是他本人和現有醫療器械都難以完成的一項日常任務。
來自清華大學的設計團隊,則是關注到了哮喘和呼吸道慢病患者普遍藥物遵從性差的問題。用聲學信号代替氣流信号,可以更精準地實時完成監測,解決患者「不知道用藥到底有沒有效果」的痛點。
至于那款不插電的加濕器,解決的其實并不是用電的問題。實際上,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于每年數百萬噸的陶瓷垃圾。解決陶瓷廢料這個社會問題,才是他的創意來源。
2023JDA 八強選手劉佳明展示作品「打印黏土加濕器」 | Dyson
也就是説,靈感來源于發現問題,而創新和發明,則是用來解決問題。
實際上,這同樣是 James Dyson 本人決定在 2005 年創立 JDA 的原因:優秀年輕發明家,一定可以通過原創設計,為所有問題提供新穎的解決方案。
如今,走到第 18 年的 JDA,已經為全球 390 位獲獎者提供了獎金,超過 70% 的國際獲獎者正在嘗試将其作品商業化
;而自 2016 年進入中國大陸後,已經有超過 1 萬名中國青年人才參與其中,其中的佼佼者也獲得了戴森提供的獎金、媒體曝光、參與全球論壇等行業機會。
可持續密碼:左手創新,右手環保
對于 James Dyson 來説,發明永遠是第一重要的事。
在 2022 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 75 歲的 James Dyson 依然表示,自己「90% 以上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發明上」。不要忘了,他還有一個重要的社區身份:一家雇員超過 14000 人的全球公司的首席工程師。
所以,從最樸素的商業角度出發,James Dyson 對于發明的執着,以及巨大的精力和金錢投入,一定不止于「情懷」或者「精神」這麼簡單。
戴森認為,發明的過程應該和可持續緊密結合,發明應該重塑未來。
有兩個角度可以理解「可持續」和發明的關系:
第一,可持續可以讓科技找到更優解(Rethink)。
這裏的「發明」不止于技術突破和工程創新,「可持續」則關乎于能源、醫療、教育、農業等一系列重要社會議題。
換句話説,就是如何利用技術,實現「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而這也是戴森以及 JDA 參賽者發明的產品的重要目的。
例如,2021 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冠軍作品 PowerMutualism,就通過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藍藻的光合和呼吸作用釋放電能,讓人體的汗液可以和陽光、空氣共同作用,為小型穿戴設備供電。
現場展示過往歷屆 JDA 的獲獎作品 | Dyson
第二,讓年輕人有機會重塑世界(Reshape)
James Dyson 有一個著名的「5126」次故事,那是一個關于「發明者」的試錯故事,從第一次試驗到原型機成功,戴森用了 4 年。
但其實那段故事其實還有一段同樣曲折的續集:從原機型問世,到成功地把它作為一款產品推向市場,「創業者」James Dyson 用了兩倍于發明的時間。
因為商業需要的确定性,有時候會和創新所面臨的不确定性產生矛盾。戴森本人不止一次地經歷過這樣的現實衝突,他甚至希望以「失敗者」作為題目書寫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也更執着于對創新可持續的投入。
因為這段經歷,James Dyson 知道發明者要面對的挑戰和痛苦,他更希望年輕的發明者,能夠有一個更寬松環境。而 JDA 正是這樣一個平台,戴森希望能用這個平台,去鼓勵年輕的發明者,讓他們有機會通過技術,改變世界,重塑未來。
是第 10 年,也是第一天
2012 年底,戴森中國市場,James Dyson 親自帶着他「最心愛的孩子」——戴森數碼馬達——來到上海,第一次分享那個關于「5126」的故事。
如今,戴森已經進入了在中國市場的第 10 個年頭,除了規模擴大、品牌影響力做大之外,它和中國創新者之間的關聯也變得更加密切。
戴森硬體工程師團隊負責人胡宏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 JDA,他可以感受到中國年輕發明家們正在越來越多地關心醫療、教育、可持續等社會議題。
戴森硬體工程師團隊負責人胡宏飛(左)接受媒體采訪 | Dyson
過去 7 年,JDA 已經收到了來自 100 多個高校的 2300 餘份設計作品,并向 25 所工業設計院校實驗室提供了公共支持。「在我讀書那個時候,我完全不敢想自己有機會和全國、全球的創新者一起交流。現在年輕人的平台和視野已經大不相同了。」胡宏飛告訴極客公園。
他同時認為,JDA 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平台。「戴森不會和參賽者有任何财務上的關聯,我們只是給年輕人一個起跳平台,起跳的作品由他們自己完成。」
胡宏飛最後還分享了一個讓我們有些吃驚的設計原則。盡管消費者都覺得戴森的產品外形獨特,但外形的設計永遠優先級要低于技術和產品功能。「功能決定了它的外形,而不是我們首先就説要做一款很酷的產品,并非外形驅使設計。」也正是如此,我們可以在每年的 JDA 展台上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產品。
2021 年,在面對極客公園的提問時,戴森告訴我們:他正在參與研發新的電池技術,準備下一代產品。
「我努力不滿足于現狀,為未來做足準備。這就是現狀,明天将完全不同,我們每天都要重塑自我(reinvent ourselves),不斷開發新的技術來解決新的問題。」
這是屬于 James Dyson 的極客精神,也是這家公司走向未來的底氣。哪怕這已經是它們進入中國的第 10 年;哪怕距離第一個氣旋吸塵器原型機,已經過去了 40 年,但他似乎永遠活在成為發明家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