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瘋狂燒錢,3年半虧117億!1.66億引入戰投,一汽奔騰出路在何方,歡迎閲讀。
持續虧損的一汽奔騰,這兩天因為增資項目而進入公眾的視野。
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 9 月 6 日消息顯示,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簡稱一汽奔騰)順利完成增資。
江蘇悦達汽車集團成一汽奔騰的外部投資者,此次增資金額為 1.6632 億元,持股比例為 1.9741%。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權投資 ( 天津 ) 有限公司也共同對一汽奔騰進行增資,增資總金額為 50 億元人民币。
一汽奔騰此前一直是一汽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本輪增資後,一汽奔騰注冊資本由 60.28 億元增至 84.25 億元,一汽股份、一汽股權投資 ( 天津 ) 有限公司和江蘇悦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為 86.1568%、11.8691% 和 1.9741%。
悦達汽車集團跟一汽奔騰走在一起,令人有些意外。
悦達汽車集團是中韓合資車企悦達起亞的中方股東,目前悦達和起亞分别持有 50% 的股權。而悦達集團還與高合汽車的母公司——華人運通共同出資設立 " 華人運通(江蘇)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華人運通持股 80%,江蘇悦達汽車集團持股 20%,此外,華人運通持有悦達汽車 15% 的股份,這就意味着,高合汽車成了一汽奔騰間接控股股東之一。
那麼,高合汽車、悦達起亞、一汽奔騰,三方能擦出什麼火花呢?
就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這三家企業日子都談不上好過。
增資項目公告内容顯示,一汽奔騰過去三年半累計營業收入為 234.4 億元,累計淨虧損高達 117.1 億元,淨利率高達 -50%。以今年前 5 個月為例,一汽奔騰營業收入為 28.38 億元,淨虧損近 10 億元。這燒錢速度可以媲美新造車企了。毫無疑問,若非靠着一汽集團這棵大樹,一汽奔騰很難撐到現在。
銷量方面,2021 年一汽奔騰售車 6.76 萬輛。2022 年達到 7.44 萬輛。2023 年上半年,一汽奔騰 " 創造了八年來的上半年銷量紀錄 ",共售出新車 57,077 輛,同比增長 113%。不過雖然銷量增加,但依然深陷虧損深淵。
而悦達汽車集團也面臨很大的盈利壓力,其重點投資的悦達起亞和華人運通也還需要持續輸血。
韓國起亞汽車披露的最新季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悦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負債總額已達到 24709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36.13 億元),資產總額為 19445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07.13 億元)。按此計算,江蘇悦達起亞資產負債率達到 127.1%,已經嚴重資不抵債。
華人運通不是上市公司,我們看不到其财報,但目前新造車企除了理想實現盈利外,其他都在虧錢。高合汽車的體量不大,虧損仍然是企業經營的關鍵詞。
顯然,悦達汽車以這麼少的資金入股一汽奔騰,此舉意味深長,雙方接下來可能開展其他合作。就目前汽車市場的趨勢來看,雙方合力開拓新能源產品的可能性比較大。
根據一汽奔騰的規劃,其後續将不再推出新燃油車型,專注新能源汽車發展。該公司公布的計劃顯示,未來三年其将在 FMA 和 FME 兩大平台打造 7 款新能源車型。
而一汽集團在新能源領網域的積累談不上深厚,一汽奔騰的新能源發展道路因此障礙重重。本次一汽奔騰與悦達汽車合作,究竟是想獲得悦達起亞汽車的支持,還是得到高合汽車的幫助呢?
現代汽車集團是目前為數不多擁有 FCEV、EV、HEV 、PHEV 四大新能源領網域動力系統的車企,但其在國内的合資企業北京現代跟悦達起亞,都沒有打造出一款受中國用户歡迎的產品,而高合汽車的造型拉風、智能化配置也頗具看點,不過在新能源用户重視的自動駕駛技術、補能體系、用户服務等方面,也沒有展示出明顯優勢。
一汽奔騰如果與其中任何一家車企共同開發電動車,接下來還将面臨很大的挑戰與考驗。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汽車行業大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