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AI大牛股拓維信息實控人又要減持,是短視還是無奈?,歡迎閲讀。
每經評論員 畢陸名
拓維信息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今年以來,公司搭上 "AI 順風車 ",股價從年初的 6 元左右瘋漲到 7 月中旬的 23 元附近,最高漲幅 2.5 倍。然而,就在股價風光無限之際,公司實控人李新宇卻又要大手筆套現,其打算在 6 個月内減持不超過 1%(即不超 1253.8 萬股)的股份,套現約 2.3 億元。
這是李新宇時隔兩年再次減持,此前他已經通過多次減持将自己的持股比例從 20.11% 降到了 11.8%。如果本次最新減持按計劃實施,持股比例将下降到 10.8%,幾乎賣掉了手中一半持股。
李新宇的減持行為引發了市場的質疑,有人認為他是在高位套現,利用市場對 AI 概念的熱情," 抛棄 " 自己創辦的公司。從歷史數據來看,李新宇 2020 年以來的減持計劃基本出在公司股價階段高位。尤其是 2020 年 2 月的減持,跟目前情況較為相似。
李新宇忙着減持的同時,拓維信息卻面臨着業績和監管的雙重壓力。2022 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僅 14.3 億元,而淨利卻爆出 10 億巨虧。虧損主要原因是高達 7.55 億元的集中大額商譽計提,而這已經是公司 5 年内第二次出現這樣的操作。5 月 8 日,拓維信息收到了監管問詢函,深交所要求説明原因及合理性,直指 " 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商譽進行‘财務大洗澡’的情形 "。如今時隔兩個多月,公司再次收到深交所關注函,這一次則是因對外擔保違規披露事項。
拓維信息作為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在市場上有着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然而,在實控人屢屢高位套現、業績和監管雙重困境的背景下,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戰略方向令人擔憂。小股東們更應警惕 " 一賣了之 " 的風險,不要盲目追逐概念炒作,要理性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價值。
那麼,李新宇為什麼要頻繁減持呢?他是出于短視還是無奈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可能預見了 AI 行業的不确定性和競争殘酷性。雖然 AI 是一個前景廣闊的領網域,但也存在着技術變革、政策監管、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風險。拓維信息雖然在智能語音、智能視覺、智能互動等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也面臨着百度、阿裏、騰訊等巨頭的激烈競争,以及中小企業的不斷湧現。李新宇可能想趁着市場對 AI 概念的狂熱,抓住機會套現,落袋為安。
其次,或者是為了滿足個人資金需求。根據公告,李新宇本次減持的原因是 " 個人資金需求 ",而這也是他之前幾次減持的原因之一。李新宇可能有其他的投資項目或者生活支出,需要用到大量的現金。而拓維信息作為他最大的資產之一,也是他最容易變現的資產之一。因此,他可能選擇在股價較高的時候減持部分股份,以獲取現金流。
最後,也許是為了規避監管風險。拓維信息近年來頻繁出現業績爆雷、商譽減值、對外擔保等麻煩,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和問詢。李新宇作為公司實控人和董事長,可能擔心自己會因為這些問題而受到處罰或者限制。因此,他可能想通過減持股份來降低其影響力和潛在責任,以規避監管風險。
在筆者看來,李新宇頻繁減持拓維信息股份,可能是出于短視或者無奈的考慮。但無論如何,這種行為對于公司和小股東都不利,主要反映了實控人與公司長遠發展之間的利益衝突。作為實控人、董事長,李新宇要平衡好自己的短期利益與公司的長遠發展,與公司和小股東共同分享 AI 行業的紅利。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