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算一算蘋果和華為之間的客觀差距,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ICT 解讀者 - 老解
外媒報道,歷經 10 年投入之後,蘋果已經叫停了汽車項目。
這一消息立刻刷爆了中文媒體圈,從競對企業大佬馬斯克、李想、雷軍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到各路行業記者四處打探深入分析庫克此舉背後的原因,相關報道層出不窮。
當然,互聯網上傳播熱度高的還是自媒體博主們就此看衰蘋果的小作文,特别是那些拿着華為和蘋果做對比,從華為 Mate 60 幹翻蘋果 iPhone 15 講到華為問界汽車遙遙領先迫使蘋果退出汽車圈的短視頻,最受流量歡迎和追捧。
但是,蘋果的真實境況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已經日落西山并被華為拉開了 " 遙遙領先 " 的距離?偏聽偏信媒體的自説自話恐怕不靠譜,終究還是要拿客觀數據來驗證。
随着蘋果公司發布截止到 2023 年底的财務季報,各大行業咨詢機構 2023 年度的手機行業相關統計數據也陸續出台,本文就用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比較,來算一算蘋果和華為之間的客觀差距。
整體業務收入規模,一個蘋果相當于 3.9 個華為
蘋果 2 月 1 日發布了 2024 财年一季報(即 2023 年 10 月 ~12 月的三個月财務數據),實現業務收入 1195.8 億美元。
僅看數字看不出什麼,我們拿華為來做個對比。
2023 年 12 月 29 日華為發布了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的新年致辭," 預計 2023 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 7000 億人民币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 2023 年美元平均匯率是 7.0467,由此折算華為 2023 年的年度銷售收入約為 993 億美元。
也就是説,2023 年華為全年的銷售收入,大體相當于蘋果一個季度的營收規模。蘋果 2023 财年(2022 年 10 月 ~2023 年 10 月)的整體營收為 3833 億美元,與華為的 993 億美元對比,一個蘋果大約相當于 3.9 個華為。
将時間軸拉長到 10 年來看,2014 年的蘋果整體營收為 1828 億美元,剛好也是華為當年 465 億美元營收的 3.9 倍。
2014 年至 2020 年的 6 年間,華為的整體營收持續增長,收入規模從 465 億最高增長到 1367 億美元,增長了 2.9 倍;同時與蘋果之間的收入落差也在持續縮小,曾在 2020 年達到蘋果營收規模的一半。
但是,由于美國政府的打壓導致業務收入的增長趨勢被掐斷,華為自 2020 年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而蘋果明顯從中受益:2021 年華為的收入同比下降了 27%,蘋果則同比增長了 33%,并且此消彼長的趨勢進一步将蘋果與華為之間的收入規模落差拉回到了 10 年前的 4 倍上下的水平。
當然,蘋果整體營收規模在 10 年間的持續增長,主要還是來自于產品迭代的不斷創新:從重新發明了手機的 iPhone,到替代 PC 的 iPad,引領智能穿戴設備的 iWatch,甚至小到 AirPods 耳機的熱賣,蘋果在電子消費品產業的引領地位,在創造品牌溢價的同時,也推動着蘋果公司營收規模與市值的節節攀升。
所以,可以説美國政府打壓華為是造成華為與蘋果在營收規模上差距加大的直接原因,但説美國政府打壓華為是蘋果營收規模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則未免偏頗,畢竟華為退出 5G 手機競争留出的市場蛋糕,除了蘋果,還有安卓系的三星和一眾國產品牌手機廠商虎視眈眈,誰能吃到嘴裏,最終取決于競争實力。
同類業務對比,蘋果在大中華區市場的業務收入是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收入的 2 倍多
當然,蘋果和華為的經營業務範圍不同,作為一家研發和銷售手機和電腦等電子消費品及相關服務的公司,蘋果的業務營收主要來自于 To C 的消費者市場;而在華為的業務收入占比中,以手機和電腦等電子消費品及相關服務為主的消費者業務,最高也僅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占到 54%,除此之外,華為最主流的業務收入來源還是在 To B 的運營商市場和企業市場。
如果僅比較雙方業務範圍重合的 To C 市場收入,2022 年蘋果的營收規模(3943 億美元)是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308 億美元)的 12.8 倍,基本不在一個水平等級上;所以,拿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球收入與蘋果在大中華區市場一地的業務收入進行對比,或許更有看點。
蘋果财報裏的大中華區包括了兩岸三地的大陸和港澳台市場,因為港澳台市場規模較小,所以主要業務收入來源還是大陸市場。
2014 年中國移動在全國範圍啓動 4G 商用,并在此前一年與蘋果達成長期協定,開始正式引入 iPhone 手機,由此開啓蘋果在大中華區市場業務收入大幅增長的序幕。
同樣在 2014 年,自 2011 年确立 " 放棄白牌、低端定制的業務模式,走上華為自有品牌中高端之路 " 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經過三年成長,實現了裏程碑式的歷史超越:憑借着在 4G LTE 領網域的核心專利優勢,華為消費者業務在 2014 年營收規模首度突破百億美元,并且自此進入一路高歌猛進的高速增長期。
2018 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球營收規模達到 509 億美元,首次與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收入(519 億美元)持平;到 2020 年的巅峰時期,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營收規模(741 億美元)達到了蘋果在大中華區收入規模(403 億美元)的 1.8 倍。
然而,由于受到美國政府的無理打壓,華為在 2020 年底被迫出售了榮耀業務,并且自有品牌也遭受斷芯打擊不能供貨 5G 手機,導致 2021 年消費者業務全球收入下降了 48%;而同期蘋果則借助 iPhone 12 和 iPhone 13 這兩款成熟 5G 手機的熱賣,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收入增長了 70%,"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 " 的説法至少在大中華區市場上得到了驗證。
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收入規模,在 2020 年僅相當于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收入的 0.54 倍,但随着華為退出 5G 手機市場競争,兩者之間的收入規模對比已反轉成了 2021 年的 1.8 倍和 2022 年的 2.4 倍。
2023 年,随着華為優化產業組合,将消費者業務改組為華為終端業務,自研芯片面世并發布 Mate 60 等系列熱賣新品,同時智選車業務模式下的問界系列智能車熱賣,相信華為在消費者市場的收入規模将在手機和汽車這兩大產品類别上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
反之,蘋果 2023 财年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收入則同比下降了 2%,一升一降之間,兩者之間的收入規模對比關系是否會發生再一次的反轉?華為終端業務的全球收入規模能否超越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業務收入?
答案要等到 3 月底華為發布 2023 年财報,從正式披露的具體分類數據中獲得揭曉,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從手機出貨量和市場份額來看,蘋果 2023 年在全球和國内市場均首次取得排名第一
因為蘋果的手機產品集中在高端市場,品牌附加值高,在收入規模上做比較對于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并不有利,所以網絡媒體上更津津樂道的是基于出貨量的手機市場份額較量。
2023 年四季度,采用華為自研芯片的 Mate 60 系列手機橫空出世,上市即秒磬,一度有市場傳言其出貨量驚爆 3000 萬部;同期蘋果推出新一代的 iPhone 15 系列手機,則并不被市場輿論看好, " 蘋果不香了 "、" 蘋果在國内遇冷 "、" 雙十一最大的意外就是蘋果銷量不佳 " 等消息屢上熱搜。
然而,随着多家市場調研機構 2023 年度手機出貨量統計報告出爐,結果卻顯示蘋果最終憑借 iPhone 的全球熱賣,歷史上第一次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冠軍的寶座。
包括 IDC、Canalys、TechInsights、Counterpoints Research 在内的知名市場調研機構,均一致報告蘋果在 2023 年實現了 2.3 億左右的手機出貨量,在全球 11.5 億左右的手機出貨量中占據了約 20%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在 IDC 統計的 2023 年全球最暢銷的 10 款機型裏,蘋果一家竟然占據了 7 席;而 2.35 億台的全球出貨量也創造了蘋果歷年來的手機出貨量最高紀錄。與之相比,華為手機曾經的全球出貨量最高紀錄是 2.41 億台,出現在 2019 年,當年排名第二,但随後就遭到了美國政府的打壓和芯片斷供。
在多家機構的 2023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 Top 排行榜上,華為則仍然被歸類為 " 其他 " 而榜上無名,TechInsights 的報告顯示華為以 3% 的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 10,出貨量在 3500 萬左右,約為蘋果全球出貨量的 15%。
由于華為憑借 Mate60 系列手機回歸 5G 市場的出貨量主要集中在 2023 年第四季度的國内市場,所以再具體比較一下華為和蘋果在國内市場四季度的出貨量。
以 IDC 的報告為例,蘋果在第四季度國内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仍然以 20%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而華為則以 13.9%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位,按照 7363 萬台的總出貨量核算,蘋果是 1472 萬台,華為是 1023 萬台。從數據上來看,上市即秒磬的 Mate 60 系列并沒有如市場預測那樣幫助華為在國内市場對壘中擊敗蘋果的 iPhone 15。
當然,由于華為的自研芯片剛剛回歸,其 5G 手機產能還處于量產爬坡階段,在產能受限的條件下仍然能在 2023 年四季度的出貨量排行榜上躍升到第四的位置,也足見其在國内市場上的品牌号召力。
同時,也有媒體從蘋果最新發布的 2024 财年一季報(2023 自然年四季度)裏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同比下滑了 13% 的趨勢,推斷蘋果 2023 年四季度的市場份額排名是通過產品降價換來的出貨量增長,并且預測按照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蘋果手機的銷量增長趨勢或難以在 2024 年繼續。
所以,随着華為手機產能在 2024 年繼續恢復增長,或許 2024 年一季度的國内市場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将會發生颠覆性的變化;但是,考慮到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仍然受限于谷歌應用市場的限制,要在 2024 年撼動蘋果在全球市場格局中的優勢地位,仍然很難。
因此,蘋果與華為在手機出貨量上的對比關系在 2024 年将會如何變化,還是等新的行業調研數據來説話吧。
同等規模的研發投入,為什麼蘋果的經營利潤率遠超華為?
在自我總結成功之道時,華為願意重點提及的是 " 堅持每年将 10% 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 ",國内媒體也經常将 " 十年研發投入近萬億 " 作為标題來報道華為成功的根基,網絡大 V 們也喜歡用 " 蘋果研發費用率不足 10%" 來證明華為比蘋果更重視技術研發。
但從華為與蘋果 2018-2022 年的研發費用對比來看,雖然華為與蘋果的營收規模相差了三倍,但兩家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金額卻相差不大,而且總體來看華為的年度研發投入确實要高于蘋果。
由此華為的研發費用率(研發投入與銷售收入之比)基本維持在 15% 左右(2020 年之後由于美國政府的打壓導致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驟降,其研發費用率高企到 22% 和 25%),而蘋果的研發費用率卻非常穩定地維持在 6% 左右。
研發費用率高或許能代表企業對于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但研發費率高就是企業成功的标志嗎?
在一份歐盟公布的 2022 年研發投入排行榜上,華為的研發投入金額排名全球第四位,僅排在 Alphabet、META 和微軟之後,且位居蘋果、三星和大眾之前。
但在《财富》2023 年世界 500 強榜單上,按照 2022 年的營收規模,華為卻僅以 9 百多億美元排在第 111 位,而排在第 8 名的蘋果、第 15 名的大眾、第 17 名的 Alphabet、第 25 名的三星,他們的營收規模全部超過了 2 千億美元,排在第 30 名的微軟和第 81 名的 META 的營收規模也超過了 1100 億美元。
所以,反過來看的結果是,華為以全球排名第 4 的研發投入卻僅創造了全球排名第 111 位的收入規模;那麼華為 15% 左右的研發費用率和蘋果的 6% 相比,是不是反而説明華為研發投入的收益要遠遠落後于蘋果呢?其背後的原因何在?
在這份研發投入榜單裏,除了三星之外,蘋果、大眾、Alphabet、微軟和 META 的業務範圍都比較單一,他們的研發投資方向也集中于自己持續深耕的專一產業領網域,所以 " 力出一孔 ":蘋果在電子消費品領網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大眾在汽車產業的地位仍然牢固、Alphabet、微軟和 META 也在互聯網軟體的廣闊天地裏引領着各自的賽道。
華為雖然也強調 " 力出一孔 ",要集中優質資源于主航道,但這條主航道劃定的範圍還是太寬闊了,散布了太多的賽道:與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相競争的電信運營商市場、與蘋果、三星、小米、OV 等相搏殺的電子消費品市場、與通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打對台戲的雲計算、與光伏企業、電力公司相對壘的數字能源行業、與大大小小的方案集成商相愛相殺在企業解決方案市場,當然還包括最近影響力大增的新能源車和智能駕駛……
華為所在的每一條賽道幾乎都是產業級的競争,每一條賽道也都需要產業級的研發投入。如果要在每一條賽道上都做到 " 遙遙領先 ",華為每年 200 億美元左右的研發投入,不是多了,而是太分散了:蘋果在一個方向上投入 6 塊錢,就能掙回來 16.7 倍的收入,華為在五、六個方向上撒出去 15 塊錢,換回來的收入卻只有 6.7 倍。
研發投入效益集中反映到經營利潤率的對比上,可以看到 2018-2022 年間蘋果基本維持了 25% 左右的高盈利能力,而華為除了在 2021 年計入出售榮耀等業務的 "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 導致經營利潤率暴增到 19% 之外,其正常的經營利潤率基本在 10% 及以下。
在國内市場的賽道競争中,華為坐擁千億美元收入規模的集團優勢,确實難覓同等級别的對手,所以華為在研發投入上的 " 卷 ",對于同賽道的中小企業對手而言足夠威懾;但在全球範圍的市場競争中,華為 200 億美元的研發投入雖然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但撒在多條賽道上,對于華為要靠研發投入來确立全球技術優勢的戰略而言,難免又太雜了。
結語
用營收規模、出貨量數據、經營利潤率等客觀數據來比較一個蘋果相當于幾個華為,當然不是出于妄自菲薄,而是希望 " 遙遙領先 " 震天響的輿論場能對兩者之間的差距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在遭到美國政府的打壓和斷供之後,華為通過持續投入,連續在 " 器件替代、單板重構、作業系統、數據庫、產品開發工具 " 等方面取得進展," 解決了有無問題 ",尤其是用于 5G 手機的自研芯片的突破,更是完成了在外界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引發了全行業的震動,也非常振奮人心。
于是,原本是餘承東用于自誇某款產品具體性能優勢的 " 遙遙領先 ",竟然變成了華為全方位的标配,凡是華為競品,從手機到電動車,無不在網絡媒體上被 " 遙遙領先 " 吊打,作為科技產業界領軍企業的華為俨然成了一家營銷至上的公司。
華為在國產芯片、鴻蒙系統等重大課題上取得的突破确實可喜可賀,但放眼全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台積電的 3 納米芯片已經量產、英偉達暨 H100 後又推出了 H200、Open AI 的大模型支持了文生視頻…… 創新賽道上擠滿了你追我趕的身影,哪裏有誰能夠 " 遙遙領先 "?
所以," 遙遙領先 " 更多的應該是華為用于激勵自身奮勇争先的信念,而不能因為網絡媒體的炒作成為自嗨的執念;要做到 " 遙遙領先 ",先看清楚客觀差距,找到目标才能發力趕超,本文寫作的目的也在于此。
所以,華為與蘋果之間關于 " 遙遙領先 " 的對标,除了在產品發布會上自我标榜的某幾個性能參數差異之外,研究一下作為電子消費品產業引領者的蘋果究竟做對了什麼,或許對于華為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