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抖音評論區,490 萬人逼那英給刀郎道歉,歡迎閲讀。
這個夏天,刀郎憑借一首《羅刹海市》炸翻了整個華語樂壇。
播放量堪稱恐怖式上漲,只是網易雲單平台,10 天播放量就破了 25.6 億 ……
網友辣評:以為刀郎封刀了,沒想到一直在磨刀。
只不過這一刀下來,卻 " 砍 " 在了幾位知名音樂人身上。
随着歌曲熱度飙升,網友們開始自發對歌詞進行解讀,認為這是一首遲到二十年的 " 復仇 " 歌。
那些當年曾經 " 質疑 " 過刀郎的歌手們被集體架在火上烤。
其中那英被罵的最嚴重,抖音評論數已經超過 490 萬,其次是高曉松、楊坤和汪峰。
無數 " 正義感爆棚 " 的網友們,到這幾個人評論區輪流打卡,奔走相告評論數又增加了多少了,且愈演愈惡,樂此不疲。
借歌復仇?
那麼這首歌到底寫的是什麼?
其實,《羅刹海市》唱的是蒲松齡《聊齋志異》裏的一個 " 以醜為美 " 的小故事。
故事大綱并不復雜,蒲松齡本來想諷刺的是非颠倒的社會現象,也有點懷才不遇的意味。
刀郎唱的這首歌明顯是借古諷今,但并沒有指名道姓。
結果,裏面的歌詞卻被網友拎出來過度解讀,認為是罵人不帶髒字,在内涵當年 " 看不起 " 刀郎的那英等人。
比如説," 未曾開言先轉腚 " 影射的是好聲音導師轉椅等等。
甚至有人專門列出了一張表格,逐句對歌詞進行解讀。在狐妹看來,這就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圖源 @裴新雷
草根逆襲,逆風翻盤的戲碼,一向是最戳人們爽點的。所以,看客們蜂擁而至,走過路過的生怕沒熱鬧看了,都恨不得加一把柴。
所以,這首歌的熱度才一天比一天高。
20 年前的恩怨
到底是什麼 " 深仇大恨 ",當事人只字不提,網友們卻記得清清楚楚?
二十年前,彩鈴時代到來,實體專輯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但在這個時候卻殺出一匹黑馬,那就是刀郎。
他的專輯《2002 年的第一場雪》以 270 萬銷量橫掃歌壇,盜版銷量更猖狂,突破千萬。
那時候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的歌曲,用馬東的話説,在北京的每一條馬路上溜一圈,你能聽上三四遍。
就連本山大叔也把歌詞當做梗,搬上了春晚舞台。
雖然國民度沒話説,但刀郎的歌詞卻受到了一些質疑,大家感受下這首《情人》。
" 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讓我在午夜裏無盡的銷魂 "…… 是不是有點過于大膽了?
有人説他直白接地氣,也有人説他難登大雅之堂,反正當時在華語樂壇,他絕對算不上主流。
汪峰直言:刀郎走紅是樂壇的悲哀。
楊坤質疑刀郎:他那是音樂嗎?
當然,這些人的言論都是出 " 自媒體 " 筆下,無從考證到底有沒有説過。
其中楊坤還出來辟謠過,白白背了好幾年的鍋。
但那英确實説過一句 " 歌不具備審美觀點,銷量不代表一切 ",有視頻有真相。
2010 年,那英擔任《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的評委,恰好刀郎入選了十年最具影響力内地歌手。
但在投票環節,那英出于音樂性的考慮,投了否決票。
結果媒體卻寫成,那英是 " 力排眾議 ",傳到網友耳朵裏又成了 " 刀郎不能出來是那英導致的 "。
也因為這件事,網友把怒火對準了她,成了這次被攻擊的頭号靶子。
但回過頭來,看看她説的話,并不是啥十惡不赦,而且也肯定了刀郎的銷量和影響力。
還有一個争議比較大的事情就是,有傳言她曾經説過:" 刀郎的歌都是農民在聽 "。
因為那英向來口無遮攔,連老師都説她話特别多,長了個狗腦子。所以,很多網友都信了。
但狐妹找了很多資料,也沒有發現這句話的出處。即使刀郎本人都在噴媒體空穴來風,他自己也不會相信那英會説這種話。
吃瓜群眾哪裏管得了這麼多,根本不會去求證什麼,人雲亦雲成了一種常态。
網友的 " 報復 "
事已至此,似乎已經演變成了一場 " 羅生門 "。但你發現沒,任外面血雨腥風,當事人有一個親自下場的嗎?
刀郎拒絕了一切采訪,而且圈内好友稱,他不可能寫歌罵人。
與其説刀郎在 " 復仇 ",還不如説是網友在 " 復仇 ",有多少人是借此在宣泄情緒,發泄不滿。
他們喜歡刀郎,可能是由于一廂情願的認為他曾經被 " 看輕 "。如今卻勇敢的 " 痛打 " 那些嘲諷過他的人,真的好過瘾啊。
也可能是讨厭那些高高在上的精英,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
但狐妹更願意相信,刀郎的歌是在諷刺當今社會的醜惡現象,而不是針對某個人。那些盲目跟風、最擅長口誅筆伐的網友,又何嘗不是颠倒黑白的人呢?
現在事情已經從一個極端,演變到了另一個極端,如今評論《羅刹海市》生怕説錯話,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網暴。
文藝作品,本來就是眾口難調,四大名著也有人覺得寫的不好。若批評不被允許,那贊美則毫無意義。
最後,不得不服蒲松齡老先生,果然厲害。一個古老的故事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依舊振聾發聩。
參考資料:
橘子娛樂、王耳朵先生、酷玩實驗室、封 - 面新聞
編輯: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