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馬雲想幹啥?,歡迎閲讀。
過去 5 年,他在想啥?他想幹啥?
2019 年 9 月 10 日,杭州奧體中心。
在《追夢赤子心》的歌聲中,55 歲的馬雲卸任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當舞台燈光漸熄,許多員工已在台下抹淚。
2018 年,馬雲以一封公開信,開啓了退休倒計時。
在遠東經濟論壇上,當被俄羅斯總統普京問到:" 你這麼年輕為何退休 " 時,馬雲的回答是:
" 我創業 19 年,做了一些事,但還有更多熱愛的事要做,比如教育和公益。"
卸任阿裏董事局主席不久,馬雲的微博名字,悄悄變成了 " 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 "。
關注鄉村教育,是他長久以來的夙願。
2003 年的一個冬日清晨,在浙江臨安出差的馬雲,匆忙爬上了一輛長途客車,冰冷昏暗中,車燈照見了一個小女孩,她穿着棉衣、背着書包飯盒,在寒風中前行。
汽車轉瞬而過,但小女孩寒冬上學的一幕,卻刻進了馬雲心頭。多年後,馬雲説,這是他關切鄉村教育的一個起點。
鄉村教育的關鍵,是 300 多萬鄉村教師。
于是,2015 年,馬雲啓動了 " 鄉村教師計劃 ":每年評選 100 位鄉村教師,給予每人 10 萬元資助和 3 年專業發展支持。
他説,這些錢微不足道,但他 " 下半輩子都希望作為鄉村教師的代言人,喚起社會對鄉村教師的重視。"
2016 年 1 月 17 日,首屆 " 馬雲鄉村教師獎 " 舉辦頒獎典禮,他力排眾議,将三亞定為永久會址。
這個決定招來了反對之聲:鄉村教育的公益活動,為什麼要選在地遠價高的三亞?這些錢,用在教育上不是更好嗎?
馬雲的回答是:不好!
因為很多鄉村教師,一生沒有走出過大山、沒坐過飛機、沒住過五星級酒店,甚至沒見過大海,沒有體驗,如何啓發孩子的想象力?
重視教師,重建師道尊嚴,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中。
一個優秀的鄉村教師,一生可以影響 500 個學生;一個鄉村學校的校長,可能會影響 100 個老師。
2017 年,馬雲又啓動了 " 鄉村校長計劃 ":每年評選 20 位優秀鄉村校長,為每位校長提供 50 萬元經費和國際交流機會。
2018 年,15 位鄉村校長遠赴美國,與美國教育家探讨學校設計、教學藝術、考察鄉村教育,甚至還在馬雲的安排下,參觀了聯合國安理會會場。
對此,馬雲極其得意:" 校長們回去,至少吹牛三年。"
這一過程中,馬雲還進一步發現鄉村教育缺少新鮮血液,于是在 2018 年," 鄉村師範生計劃 " 啓動,以 10 年投 3 億元,鼓勵青年教師下鄉。
在發現許多鄉村小學路途遠、缺宿舍、沒校車,馬雲還請來了 80 多位企業家朋友,極力推銷自己的鄉村寄宿學校公益計劃。
于是,教育,成了馬雲退休生活的一條主線。
每一年的臘八節,馬雲都會飛往三亞,參加 " 馬雲鄉村教師獎 " 的頒獎典禮,與教師們共赴 " 臘八之約 "。
2025 年 1 月 7 日,又是一年臘八節,馬雲再次現身 " 臘八之約 "。在活動當日,新一屆 100 位鄉村教師計劃的入選名單揭曉,馬雲公益基金會資助的鄉村教師數量也增至 1001 位。在這個特殊的節點,馬雲繼續着他的鼓勵:
" 入選的 1001 位老師,代表了千千萬萬的鄉村老師,希望通過這 1001 位老師的經歷,讓所有的鄉村教師被尊重,讓鄉村教師變成一個許多人希望去從事的職業。"
目前,馬雲公益基金會已累計支出教育資金 17.8 億元,實地走訪 1500 多個鄉村,覆蓋全國 26 個省份,成為我國鄉村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
2020 年 1 月 22 日,武漢疫情的最緊要關頭,馬雲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
" 總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敢于擔當責任!總有這樣一批人,他們的勇氣讓大家感受到世界的希望與美好!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武漢加油!"
此後 3 個來月,馬雲一共發布了 22 條微博,全部和疫情有關,而 2019 年全年,他才發了 5 條微博。
那期間,馬雲所做的,遠遠不只是發聲。
1 月 29 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 1 億元,用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與此同時,一場争分奪秒的戰鬥悄然打響。
那一年的除夕前後,阿裏巴巴的一位高管,幾次接到馬雲的電話,有時甚至是午夜 1 點,而電話的内容總是" 我又找到了資源 "。
在各種防疫物資緊缺的關口,馬雲 " 全球無時差 " 地動用私人關系與資源,為國内協調防疫物資與援助。
整個阿裏巴巴,也都被調動起來。多位項目負責人接到的指令是——必須以最快速度對接資源、響應需求,"24 小時内必須見到結果 "。
2 月 1 日,運載了 100 萬份口罩的俄航 SU208 次班機抵達中國,由菜鳥物流車轉運直抵疫區。之後,由馬雲親自聯系的物資,從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紛至沓來。
一位阿裏員工曾經回憶過那段緊張的歲月——如同打仗。
2 月初,他們從南非籌集到一批醫療物資,但需要協調十二個過境國家的領空航權。馬雲因此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過問,截止 2 月底,馬雲與阿裏基金會,已将價值 6.88 億元的海外防疫物資,無償運往武漢以及湖北各地醫院。
在物資與捐助之外,還有同樣寶貴的情感支援。
2 月 27 日,武漢的外賣小哥殷志斌騎車奔往武昌區中山路、武珞路,給江蘇、河北援鄂醫療隊送去了下午茶、必勝客快餐各 172 份。3 天内,38021 份下午茶,被送到了 140 多個醫療隊駐地。每份慰問,都附贈了一張心意卡:
醫之大者,亦士亦俠。落款 " 馬雲敬上 "。
一位年輕護士回憶説,所有的辛苦都在一杯奶茶裏治愈了。
自 2021 年開始,馬雲的退休生活中,多出了一條 " 隐秘 " 的軌迹。
這一年的 9 月,有網友曬出照片,馬雲來到了浙江嘉興平湖,參觀了好幾個農業大棚。
10 月,他和雲鋒基金主席虞鋒、融創中國創始人孫宏斌一起,在山東濟南、德州參觀調研了當地的智慧農業項目。
幾天後,馬雲出現在西班牙,打了一場高爾夫球後,他去考察了當地的農業與農產品種植。大約一周後,他又出現在荷蘭的一家農業研究機構,專門考察了當地温室大棚的技術内容。
進入 2022 年,馬雲再赴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根據校方信息顯示,他深入了解了可持續畜牧業與漁業,特别是戈壁沙漠地區的農業,以及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性。
下半年裏,馬雲又連續考察了日本的水產養殖業,包括參觀位于日本和歌山縣的近畿大學水產養殖所,日本海洋大學。
2023 年年初,馬雲飛往泰國,與正大國際集團董事長謝國民會晤,作為泰國最大的商業集團,正大依靠農業起家,是全球最大的農業集團,也是中國農業用地最大的外國承租商。
5 月,馬雲成為了東京大學東京學院的特聘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可持續農業與糧食生產。
與教育,公益一樣,農業也是馬雲長期關注、極富熱情的領網域。
早在 2019 年的阿裏巴巴技術脱貧大會上,馬雲就表達過自己對農業的關注與見解:
" 過去,農民們都是靠老天爺賞飯吃,雨水太多或是有地區幹旱,都會給收成帶來影響。如果靠數據吃飯,由大數據來判斷,那麼中國農業在未來會有更大的機會。"
當年的達沃斯論壇上,被問到 " 如果現在創業會做什麼公司 " 時,馬雲直接回答道:" 我會選擇農業。"
2023 年 8 月,一米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持有一米八 10% 的第二大股東為杭州大井頭貳拾貳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馬雲正是這家公司 99.9% 的控股股東。
在 " 一米八 " 的對外介紹中,公司之所以起這樣一個有點怪的名字,完全源于馬雲本人參與農業的初心——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身高超過一米八。
随着一米八品牌的正式亮相,兩款新品也随之發布:舟山嵊泗列島贻貝和温州南麂島大黃魚。而源頭追溯、保鮮、數字養殖等技術的應用,成為了這兩款新品有别于同類產品的最大賣點。
全世界參觀考察後,馬雲説:" 農業做得好的地方,不一定是資源很好的地方,而是往往有獨特思考的地方、有想象力的人。"
做出獨特、想象力,或許也是他對自己做農業的要求和期待。
從鄉村教師到抗疫公益,從遊歷各國到投資農業,馬雲似乎離阿裏越來越遠。
但他又仿佛從未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來繼續關注、指引與他早已密不可分的阿裏巴巴。
2021 年 3 月底,一位阿裏員工在阿裏内網發布了一條《火車見聞有感》的帖子。
這位員工在火車上,看到了一位同事長時間高聲打電話,影響到周圍乘客,并且在電話中極力吐槽公司的各種弊病。最終,這位發帖的員工忍耐不住,上前制止了同事的喧譁。
在這個帖子下面,馬雲站出來做了回復:
" 我們更感動的是,那些看到問題并在尋找和發現公司希望的地方努力的同事,靠自己的努力去完善公司,哪怕點滴小事,即便是在火車上的一個對同事的提醒,都是真正的了不起的大事。"
一則小小的内網帖子,馬雲尚且留意,更何況整個阿裏巴巴的發展進程。
馬雲退休的五年多時間,也是電商行業格局變化最大的五年。競争對手的崛起,圍繞市值、用户、市場策略的争奪戰,業務板塊高管的上課與下課,在具體業務上出現的增長放緩甚至暫時劣勢,都讓外界產生了 " 阿裏下坡 " 的疑慮。
甚至,連一貫低調温和,講話嚴謹的蔡崇信,都公開坦誠:
" 我們知道阿裏落後了,因為我們忘記了我們真正的客户是誰。我們的客户是使用我們的 App 進行購物的人,而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
這一切,馬雲并沒有袖手旁觀。
2023 年 5 月開始的近一年裏,也是最關鍵與焦灼的時刻,一直盡量淡出公眾視野的馬雲,用三次内部表态的方式,來深度參與阿裏的治理,并且一次比一次公開,身份也一次比一次更重。
2023 年 5 月,在只有少數幾位高管參與的溝通會上,馬雲為淘天集團勾勒了未來:回歸淘寶、回歸用户、回歸互聯網。
半年之後,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裏,馬雲又在内網回帖 " 阿裏會變,阿裏會改 ",并用一百多字強調了必須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來推進改革。
這一次,他落款 " 合夥人馬雲 "。
在這之後,阿裏宣布菜鳥暫緩上市,阿裏雲放棄了完全分拆。
2024 年 4 月 10 日,在阿裏重組一周年之際,馬雲幹脆發布了一封千餘字的全員信,提到 " 要承認糾正昨天的問題,更要面向未來改革 ",在這封信的最後,馬雲署上了他在創業時代的阿裏花名:風清揚。
在這封信全網傳播的一個月後,阿裏三個業務的 CEO 走馬換将。
整個過程,馬雲都高度重視與強調 AI,而阿裏在 AI 也是動作頻頻。尤其是阿裏雲的發展,以及對新興 AI 公司的投資。
2024 年 12 月 8 日,在螞蟻集團成立 20 周年的活動上,馬雲公開現身演講,那是他時隔 4 年後,第一次公開演講。重點強調的,還是 AI。
" 從今天來看,未來 20 年的 AI 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為 AI 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
兩個月後的 2 月 10 日,阿裏巴巴旗下的 1688 宣布,所有面向商家的 AI 產品全部免費,并已接入 DeepSeek,将會在 2 月陸續向商家開放。
而就在 1688 宣布消息的 4 天前,全球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許主洪教授正式加入阿裏巴巴,負責 AI to C 業務的多模态基礎模型及 Agents 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很多人因此相信,阿裏巴巴已真正走出過去,走向未來。
2025 年 2 月 11 日,穿着印有集團标識的黑馬甲,馬雲出現在了阿裏巴巴西溪園區。裏三層外三層的員工,用手機記錄下了面色紅潤、嘴角帶笑的他。
當日,港股開盤後阿裏股價衝到 108.6 港元,兩天後,阿裏巴巴與蘋果的合作達成,阿裏将為蘋果的用户創建一個可分析和修改蘋果人工智能模型的設備系統。
2 月 17 日,備受矚目的頂級會議,馬雲再次現身。諸多業内人士都在感嘆,阿裏真的回來了。
對于這家年成交額超 8 萬億元的公司而言,無論身處阿裏的辦公室,還是三尺講台、深海魚塘,馬雲都仍然是那個舉足輕重的人。
五年裏,西溪園區的春來春去花謝花開,而 2025 春天,那裏的風景或許會格外美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華商韬略 "(ID:hstl8888),作者:華商韬略,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