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瘋狂的銅價,也吓崩了,歡迎閲讀。
美國 " 對等 " 關税震撼全球金融市場。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均刷新近 5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美元指數一日暴跌近 2%,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一度跌破 4%,創下自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黃金穩如泰山。昨日,COMEX 黃金下跌不足 1%,現價超 3130 美元 / 盎司,較年初的 2640 美元仍上漲 18.8%,引發關注。
此前瘋狂的銅也崩了,昨日大跌 4.5%,但今年以來仍大漲 19.75%(期間最大漲幅高達 34%),壓過黃金之表現。
那麼,接下來的銅怎麼看?又孕育着什麼機會呢?
一
今年 3 月 26 日,美銅刷新歷史新高,倫銅則超過 10000 美元,随後迎來一波劇烈調整。而此前轟轟烈烈的大漲,又是為何?我們不妨分階段復盤一下背後的驅動因素。
去年 11 月初至 12 月,國際銅價迎來一波流暢下跌,回到當年 8 月擔憂美國經濟衰退時的水平。彼時,市場情緒悲觀,交易特朗普上台,會兑現競選承諾,對外普征高額關税,擾動全球經濟增長,進而影響銅需求。
翻年之後,銅價止跌快速上行(1 月 2 日 -1 月 16 日),其核心邏輯是市場對特朗普關税政策預期進行了修正。
1 月 6 日,《華盛頓郵報》的 " 關税範圍可能縮小 " 報道引發預期分歧。盡管特朗普迅速辟謠,但市場基于美國通脹壓力、國會反對聲音,認為關税落地很可能 " 雷聲大雨點小 "。疊加中國财政政策發力信号釋放,市場情緒全面回暖,銅價快速反彈。
1 月 17 日至 1 月底,市場對銅需求(全球經濟)擔憂卷土重來,尤其是特朗普揚言針對中國加征關税。這期間,引發銅價階段性回調。
不過,1 月底,有外媒消息稱特朗普最快将在 2 月中旬開始對多個行業實施新的進口關税,包括銅,市場預期再度發生逆轉。
要知道,美國本土精煉銅產量不足 100 萬噸,而需求量為 170 萬噸,需要大量從智利、加拿大、墨西哥進口。
一旦美國對銅加征高額關税,内外價差拉大,對美銅價格自然是大利好。因為基于關税預期會導致下遊廠商提前補庫以及内外套利貿易,會驅動海外銅加劇向美國市場轉移,打破了全球銅市場平衡格局,帶動全球銅價全面上漲。
Mercuria 金屬交易主管 KostasBintas 就曾估計,約有 50 萬噸銅被運往美國,導致全球其他市場嚴重短缺。
緊接着,此前媒體報道得以證實,推動銅價繼續上漲。2 月 26 日,特朗普籤署行政命令啓動對進口銅產品的 "232 調查 "。據 232 條款,美國相關部門會在 270 天之内調查,截止時間為 2025 年 11 月 22 日。3 月 5 日,特朗普在對國會的講話中提到對銅加征關税,税率為 25%,比市場預期還要激進一些。
總之,基于關税預期以及供需緊平衡狀态下,美銅與倫銅(滬銅跟随倫銅)的價差被顯著拉開,尤其是美銅漲速更快,推動倫銅也一度突破 10000 美元 / 噸的高位。
在美銅突破歷史新高之後,市場再度傳來針對銅加征關税的消息——銅關税可能在 " 幾周内 " 實施。
這比 270 天期限大幅提前,那麼意味着此前持續上漲邏輯有些松動,加之特朗普 " 對等關税 " 大超市場預期誘發經濟衰退擔憂,銅價随即迎來劇烈調整。
這給 A 股剛燃起的做多銅礦股的亢奮情緒澆了一盆冷水。尤其是連續大漲的北方銅業,最近 6 個交易日大跌 19%。當然,此前漲幅較小的紫金礦業、江西銅業因漲得少,跌幅也更小一些。
二
未來,銅價中長期又會如何演化呢?
這需要回歸到最根本的供需上來進行分析。需求端,中國作為基建與制造業大國,占全球銅消費量的 50% 左右,其次是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
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下移,對銅的需求跟随下移,但仍然是拉動全球銅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歐美銅消費增速基本維持在 0 附近,印度、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雖然對銅需求增速快,但基數太低,拉動效應十分有限。
從行業需求來看,國内與海外存在明顯區别。在中國,電力電氣、建築工業、交通運輸、機械制造、輕工業位列前 5,分别占用銅量的 60%、12%、9%、7%、6%。而海外市場,建築占 48%,電力電氣、交通運輸、機械制造分别占 21%、10%、10%。
中國電網投資規模大,成為決定銅消費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據 Wind 統計,2019-2024 年,中國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分别為 -9.6%、-6.2%、1.1%、2%、5.4%、15.26%。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增速更是達到 33.5%。
此外,雖然新能源汽車整體用銅量基數比較低,但伴随着新能源車滲透率上升,未來也将成為拉動銅消費增長的主力行業之一。因為新能源汽車單車用銅量是燃油車的 2-3 倍。
不過,中國用銅拖累項主要是建築工業,受到地產持續不景氣的影響。
整體看,中國乃至全球用銅量依舊保持温和增長态勢。但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在 2025 年肆意揮舞關税大棒,是有可能導致美國自身或一些發達經濟體陷入經濟衰退的重大風險,進而導致銅需求鋭減的可能,值得保持跟蹤。
再看銅供給端。據機構統計,全球銅資源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亞、秘魯、俄羅斯、墨西哥,占比分别為 21.3%、10.9%、9.1%、7%、6%。
過去 25 年,全球主要有兩輪銅礦開發熱潮。第一輪是 2004 年左右,驅動因素是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銅需求持續增長,導致銅價于 2004-2006 年走出了一波牛市,刺激銅礦商加大資本開支。
第二輪是 2010 年左右。次貸危機後全球多國加大了政策刺激力度,尤其是中國 " 四萬億 " 帶動全球經濟出現較好復蘇,銅價也在 2009-2011 年出現一輪單邊牛市行情。
不過,銅礦投產周期性很長,一般需要至少 5 年以上。第二輪增加的資本開支在後來年份陸續投產,而需要又保持相對穩定,導致銅價從 2011 年見頂後熊了五年之久。
此後,全球銅礦資本開支增速都維持在較低水平,盡管銅價在 2022 年再度刷歷史新高,也再未驅動資本開支再度大幅走擴。
除了新增方面,存量銅也面臨開采成本走高趨勢,對銅價也是一種支撐。2010 — 2017 年,銅品味集中在 0.43%-0.45% 之間。2018 — 2021 年,品味已下移至 0.41%-0.42% 之間。
展望未來,全球銅需求保持穩定增長,而供給整體處于偏緊狀态,且開采成本有所提高,銅價或将保持中長期上漲趨勢,原來的周期性屬性有所減弱。
這與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韓慕睿的預測能夠相互印證。他近日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表示,預計未來十年全球銅供應缺口将達到 1000 萬噸。
三
2024 年 3 月至 5 月中旬,COMEX 銅、LME 銅均大漲了 30% 左右,引發一輪流暢的周期性股票行情。期間,北方銅業大漲逾 120%,洛陽钼業、紫金礦業漲逾 40%,江西銅業、雲南銅業漲逾 30%。
今年初至今,COMEX 銅一度大漲 30%,LME 銅一度漲超 15%,雖近日有所回調但仍錄得較好表現,但相關銅業板塊漲幅遠遠落後于去年。
一方面,最近幾個月市場周期屬性風格受到科技股前期大漲的壓制;另一方面,本輪銅價上漲重要驅動因素是美國加征關税擾動,能否繼續走好,市場面臨較大分歧。
若美國針對銅加征關税依舊按照 270 天時限來進行的話,且美國能夠更快推出減税舉措對衝經濟下行風險,疊加 4 月份中國銅企檢修季到來,倫銅與滬銅仍會有不小支撐力。若能夠收復近期失地,再創階段性新高的話,那麼銅板塊仍有希望止跌回升,來一波補漲。
不過,目前 A 股大市對關税利空仍未進行充分定價,加之國際銅價尚未企穩,銅相關公司仍面臨下行調整風險,最好是保持觀望跟蹤。當然,拉長時間看,紫金礦業這類全球礦業龍頭,又有銅,又有黃金,表現會更穩健一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格隆匯 APP (ID:hkguruclub),作者:獨行俠,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題圖來自: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