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回頭看,我可能不會讓娃學鋼琴了,歡迎閲讀。
今日直播
孩子的暑假英語學習規劃怎麼做?來直播間,老師 1 對 1 給孩子做規劃 !
>大家好,我是逃媽。
昨天寫文給大家推薦孩子學音樂的 APP時,順手翻了好多逃逃以前學音樂、玩樂器的老照片、老視頻。
有種奇妙的感受。
那些穿着小西服打着領帶,在多莊嚴的音樂廳、教堂裏正兒八經地演奏的,我翻翻就過了,都沒怎麼仔細看。
反倒是一些随性的、自發的、在家裏和我們随便玩玩、上不了台面的小視頻,反反復復刷好多遍。
比如很投入地彈唱尤克裏裏的,搖頭晃腦給喜歡的旋律配鼓點的,和爸爸合奏的:
再比如上次我們去聽爵士音樂會,中場休息時,跑上去和樂隊即興配合的:
都很随意,有很多瑕疵、很多 bug。但當事人很開心,現在看起來也很開心啊。
這可能就是很多美國音樂老師常挂在嘴邊的,play music, not play instrument 吧。
有些小感慨。
正好放暑假了,咱們平台家長群也在説起孩子要不要學音樂、要不要學鋼琴的事,和大家随便聊幾句:
01
音樂是肯定要學的,最好能掌握一門樂器,或者至少學學聲樂(唱歌)。
它是這個多維世界裏的重要一維,如果從未涉足,我們都不知道孩子會缺了什麼。
就像一只 " 看不見的手 ",你不知道它在哪起作用,但它一直都在隐隐地影響着你的氣質、思維。
在美國,上了初中後,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參加管樂團、弦樂隊、合唱團、戲劇團中的一個。音樂就是學校生活的一部分,不見得人人都擅長都喜歡,但就像語文、數學一樣,喜不喜歡都得學,有作業,有考試。
其實美國算土老冒的了,藝術底藴不強,一些其他發達國家,比如歐洲,日本,音樂氛圍就更濃些。
從這個角度看,音樂也算是一門世界語言了。
02
如果不打算走專業,入門慎選高難度的嚴肅樂器。
其實無論學什麼樂器,都應該包含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用腦子的,是個邏輯思考的過程。要掌握很多樂理知識,比如音符、節拍、音色、調性、速度、強弱、和聲等等,然後把它們運用到具體的曲目裏,理解在這裏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演奏,為什麼要這樣演奏,是要表現什麼。
另一部分是用身體的,説白了就是門手藝活兒。雙手 / 腳要配合,手指的跨度要到位,按鍵換把位的位置要準,速度要快……這些都是不太需要用腦子的,更多是練習肌肉記憶," 無它,唯手熟爾 " 的事。
只學樂理知識,不配合樂器實踐,只能是紙上談兵。
但如果樂器本身難度太高,就得花很多很多的功夫在無腦的肌肉記憶練習上。比如鋼琴的雙手配合本身就挺難的,再加上有些樂曲的音符跨度對孩子的小手很不友好,很費勁兒;比如小提琴,不練個一兩年拉出來的聲音就跟鋸木頭一樣,音也摸不準。
很多孩子學樂器學着學着就放棄了,家長也不要喪氣,娃就是受不了長時間思維停滞的枯燥練習嘛,很正常。
所以,如果不打算走專業,我建議不要一開始就直接上高難度的樂器,别説培養音樂興趣了,即便本來有點兒小興趣的,也很容易三兩下就被打垮掉。
昨天給大家推薦的" 音樂殼 ",它給孩子拉的整個學習節奏就很好。
從啓蒙到入門,從入門到進階,配合的樂器也由易到難。
先是用手鼓、沙錘等奧爾夫打擊樂器讓孩子感受音樂的律動和節奏;
再是用口風琴、八音按鍾、電子琴讓孩子練習旋律和視唱,掌握樂理知識;
再接着,才是非洲鼓、尤克裏裏、鋼琴等更正式的樂器。
我這麼講還真不是因為在做它家的推廣。
首先我自己不認可的東西,就不可能在我們平台出現。
其次,我得承認,越是深入去研究它家的課程,就越覺得它是對的,再對照逃逃的經歷,越是有更多的反思。
如果重頭來一遍,逃逃的音樂學習,我應該還能規劃得更好的。
03
比如鋼琴,回頭看,我可能不會讓娃專門去學了。
除了作為入門樂器偏難這點以外,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後面還想保持一定的玩音樂的頻率,大概率要轉其他樂器。
進學校樂隊,一個學校只需要一個鋼琴手,最多兩個,不能再多了。想想娃怎麼才競争得過。外面的樂隊樂團也同理。
即便只是 for fun,鋼琴的物理位置是固定的,搬不動,不能随手拿出去玩,很難和别人合作。
我們説 play music,就還是要多 play,随時随地即興地 play。樂器自身的門檻那麼高,就很難随性,很難 enjoy 了。
這可能也是我翻看老照片老視頻時的感受吧。
你可能説,鋼琴是樂器之王嘛,先學它,有一定基礎後,轉别的肯定也很 OK。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事實也的确如此。
有了鋼琴基礎,後來逃逃學其他樂器上手都比較快,雖然是不同的手藝活兒,但底層邏輯相通,所涉及的樂理知識也一樣。
但現在回頭看,如果只是為了打個基礎,投入也忒大了些。上課花的錢,買樂器花的錢,天天練習花的時間,還有,破壞掉的親子關系(相互怄氣肯定是有的,只是程度問題。誰要告訴你她家孩子練琴母慈子孝,要不娃真的是天才,要不就是忽悠你)…… .
04
能陪孩子一路走下去的樂器,肯定是和他的個性特點最吻合的。
我聽過不少就發生在身邊的例子,孩子拿下鋼琴十級後,就再也沒碰過鋼琴了。
我想要不是練琴過程中受到過傷害,要不就是真不适合。
孩子究竟适合什麼,是需要很長時間去觀察和嘗試的。
逃逃這些年嘗試過很多,家裏的樂器啊,多得讓來訪的客人都誤以為我們究竟有多少個娃~
最終他覺得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節奏感強,也特别享受,所以停在了架子鼓這裏。
給個 " 簡單粗暴 " 的清單,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家娃的特點:
• 音感特别好的孩子,比如唱歌唱得很準,聽歌還能聽出别人跑調的,選拉奏類的弦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 節奏感特别好的孩子,一聽音樂就搖頭晃腦,晃的還特别到位的那種,選打擊樂類;
• 身強體壯,肺活量十足的,選管樂,小号、長号、圓号、薩克斯、單簧管、雙簧管;
• 哪方面都很平均,但希望将來在音樂道路上走得比較遠的,選鋼琴;
• 哪方面都很平均,也不想花太多時間,只想陶冶下情操,增加樂趣的,選尤克裏裏,非洲鼓;
• 如果孩子有自己特别喜歡的樂器,比如吉他、貝斯什麼的,可以直接選。
EASTWEST
以上,就是我家花了很長時間,也花了很多錢後,攢出的一些經驗和真心話。
希望對你有啓發。
總的來説,音樂肯定要學,且不説那些培養藝術素養、專注力、耐心等 " 大詞 ",單看它給孩子,甚至給一家人帶來的美好,就很值得。
但目标是什麼,花多大的投入,值得好好琢磨和規劃。
畢竟孩子要學的多着呢。
畢竟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比如我,前兩年在體驗音樂殼這個課程時,還順手 " 偷學 " 了一點尤克裏裏。當時還讓逃逃用非洲鼓和我配了一小段來着,貼出來大家聽聽啰(我好喜歡逃逃最後整的 " 沙沙 " 的聲音,很有結束感):
全文完,看到這的朋友,如果覺得還不錯,就點個贊和 " 在看 " 吧,謝謝!
直播預告丨寫作很頭疼?三個問題幫助孩子梳理寫作思路,解決寫作難題!
點擊下方按鈕即可預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