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招募本地運營團隊,特斯拉部署全自動駕駛方案入華,歡迎閲讀。
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楊軒
在自動駕駛賽道上,華為、小鵬等車企和科技公司激戰正酣之時,鲶魚特斯拉也在着手進入國内市場。
36 氪獨家獲悉,初期特斯拉計劃組建一個 20 人左右的本地運營團隊,以推動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FSD(Full Self-Drive)在中國市場落地。" 特斯拉已經從總部派了工程師,來進行培訓。" 有產業鏈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
36 氪也了解到,與此同時,特斯拉還在中國嘗試成立一個數據标注團隊,規模約上百人。這同樣是為訓練 FSD 的算法作準備。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已經在車輛數據存儲問題上給出了明确方案。8 月 14 日,特斯拉中國在一項聲明中表示,特斯拉已在中國建立了數據中心,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會存儲在中國境内。
FSD 是特斯拉死磕數年的完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不同于現在已經标配裝車的 Autopilot 輔助駕駛,FSD 的目标是實現完全的自動駕駛,不需要人為幹預。
早在 2020 年,特斯拉就在北美推出了 FSD Beta,即 FSD 的測試版本,至今已經迭代了十餘次。近期,特斯拉 CEO 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下一個大版本,即 FSD V12,将取消 Beta,可以向所有用户推送。
盡管 FSD 已經跳票多次,但這次距離落地似乎近在咫尺。馬斯克多次預熱,FSD 在美國道路上已經很少需要人工幹預," 今年晚些時候,就可能具備 L4 乃至 L5 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 他在上個月的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
從技術架構上看,特斯拉的 FSD 已經進入了相對完善的階段,因此特斯拉也在同步推進其在全球多個市場落地。今年 6 月就有媒體報道,特斯拉已經在英國、挪威、德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積極測試 FSD。
種種迹象來看,特斯拉這套醖釀數年的自動駕駛方案正在努力進入中國市場。有來自用户端的信息反饋,8 月 9 日的車輛系統更新中,其中一項就涉及自動駕駛數據采集,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參與。
今年,國内多家新勢力車企及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推進高階智能駕駛方案,華為、小鵬、理想、蔚來等,都将領航輔助的應用場景,從高速、高架逐漸拓展至城區,他們無一不提出,在數十甚至上百個城市落地城區高階智能駕駛的計劃。
無論 C 端消費者的感知度如何,智能駕駛俨然已經成為這些新品牌打造產品投入兵力最強的環節之一。
對于先行者特斯拉來説,近兩年中國市場的同行們在各個維度提升了產品配置的競争力,FSD 自動駕駛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優勢,眼看這一優勢也有可能被後來者追上,FSD 入華的緊迫性顯然在加強。
而 FSD 入華進入倒計時,國内追随者們也将在這一領網域與特斯拉展開正面交鋒。
FSD 的算法打磨多年,在行業裏有着引領性地位。過去幾年,特斯拉在感知模塊中,更新迭代了 BEV+Transformer、Occupancy 等神經網絡,均引得國内車企及智駕供應商積極借鑑,其先發優勢不容忽視。
最新消息顯示,FSD 正在攻克 AI 難題的最後一關:車輛控制。馬斯克近期稱,用 AI 算法代替傳統控制模塊,将使當前超過 30 萬行的 C++ 軟體代碼減少約 2 個數量級。
智能駕駛需要攻克感知、預測、規劃、控制等技術關卡,據馬斯克介紹,FSD V12 版将采用全新的 " 端到端 " 架構,即融合了感知、預測和規劃的一體化模型,而一旦攻破控制環節,最後的障礙将得以逾越。
馬斯克稱,目前正在進行車控算法的訓練,工程師進展順利,只是超算平台的算力暫時受限。
針對算力瓶頸,特斯拉也早有布局,其自研的 Dojo 超算平台,已經在今年 7 月投產。據稱,每個 Dojo 集成了 3000 個 D1 芯片,算力可達到 1.1EFLOP(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按照特斯拉的規劃,2024 年 2 月其算力規模将進入全球前五,同年 10 月其算力總規模将達到 100 Exa-Flops。
算法高效更迭,離不開特斯拉得天獨厚的數據優勢。銷量規模大、智駕方案平台化程度高,讓特斯拉積累起了行業領先的數據規模,這是其算法迭代的動力源泉。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已經将 FSD 功能釋放給了數十萬輛汽車,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其累計測試裏程已達 3 億英裏。這是一個讓同行難以望其項背的水平,國内車企及智駕供應商的測試裏程與其不在一個數量級。
而基于龐大的車輛規模,特斯拉積累數據的效率還在不斷提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FSD 的累計測試裏程還是 1.5 億英裏,也就是説,僅僅第二季度,特斯拉就攢夠了過去數年形成的裏程量級。馬斯克曾表示,FSD 要達到可使用的程度,測試裏程需要達到 10 億英裏,在這樣的增速下,距離這一目标實現并不遙遠。
不過,在美國本土市場孕育出的方案,能否經得住中國市場的考驗?這是行業普遍存疑的點。畢竟,中國市場的道路情況與美國本土并不相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交通狀況更為復雜,特斯拉的算法和體驗在這裏未必占據優勢。
有自動駕駛行業人士對 36 氪分析,FSD 方案入華," 要進行大量裏程的實車驗證,看看在中國路況下的表現,知道哪些場景表現不好後,大量采集對應場景的數據,優化訓練出針對中國場景的神經網絡模型,或者提煉出針對性的策略。"
自動駕駛的研發和測試,涉及大量道路信息數據采集及道路安全問題,很多流程也需要得到監管機構的授權。
有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特斯拉在上海進行測試,需要在其注冊地所在的浦東臨港先申請一個臨時牌照,試運行兩周之後,通過了相關評審會審批,才能拿到長期的測試資質,而拿到這個資質,至少也需要三個月。
搭建團隊、引進設備、測試研發等等,無一不需要成本和時間。這可能也是中國本土車企和方案商們最後的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