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行業争議不斷,卻在6年增長91倍,巨頭都在布局的醫院SPD能走多遠?,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vb 動脈網
" 代理商苦 SPD 久已。"
" 收 20% 的服務費,簡直太過分了!"
近期,我們在 SPD 市場聽到了一些褒貶不一的聲音。
SPD 是一種 全院醫用物資一體化管理模式,即 Supply(供應)、Processing(加工)和 Distribution(配送),可幫助醫院在供應鏈管理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雖然争議不少,但 SPD 卻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态勢。據眾成醫械數據,2016 年,我國僅有 3 項 SPD 項目得標,而到了 2022 年,SPD 項目得標數高達 275 項, 6 年漲幅超過 91 倍。
2014-2022 年全國 SPD 項目得標數量情況,數據來源:眾成醫械
據中物聯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預估:以近兩年高速增長态勢來看,到 2023 年底我國開展醫療器械 SPD 項目的醫療機構有望超過 1200 家。
高速增長的背後,SPD 為何能深受醫院青睐?又為何争議不斷?未來這一產業能否更有序發展?動脈網對此進行了梳理。
352 億大市場,柳藥股份花 11.7 億買下入場券
2019 年之前,醫用耗材是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醫院可在耗材進價的基礎上加收一定費用。
但是随着 " 耗材零加成 " 和 " 兩票制 " 的發布實施,醫用耗材逐漸從利潤中心變成成本中心。其中,耗材零加成是指醫院要以進價将耗材銷售給患者,不得加收任何費用;兩票制則是砍掉了流通環節和利潤空間。
當耗材管理變成成本中心之後,過去在高利潤下被掩蓋的問題逐漸凸顯。據海遇醫療總經理張衞表示:" 傳統醫用物資管理模式較為粗放,管理效率低,不僅增加醫院開支、加重醫護工作人員負擔,還影響物資運轉效率。"
在此情況下,能夠提升醫用物資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的 SPD 模式順勢興起,并迅速成為醫院的 " 寵兒 "。
據動脈網了解,SPD 是将進貨管理、在庫管理、運送管理和消費管理等事務進行統籌規劃," 讓物流的歸物流,讓臨床的歸臨床 ",并在信息化、物聯網等技術支持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具體來説, 通過 SPD,醫院可實現供應鏈精細化管理、高值耗材全流程可追溯、物流管理成本明顯降低、醫用物資管理效率提升。
可以看到,基于 SPD 模式的優勢及醫院智慧 化的趨勢, 部分地區将 SPD 納入三級醫院評審,如安徽省衞健委 2021 年發布的《三級醫院評審标準(2020 版)安徽省實施細則》,将 " 使用 SPD 對醫用耗材實行全流程規範管理 " 認定為最高級 A 級标準; 部分地區推動 SPD 加速進院,如貴州省衞健委發布《貴州省智慧醫院三年提升計劃(2021-2023)實施方案》,提出要通過供應鏈管理(SPD)等技術推進醫院集約化運營服務。
有了政策加持,SPD 行業得以發展迅速。 同時,業内人士預計, SPD 模式将成為未來醫院供應鏈管理的主流方式。 不過就當下而言,按照公立醫院市場存量推算,目前我國 SPD 項目在全國公立醫院的滲透率僅約為 5%,未來還有巨大發展空間。探針資本發布的數據顯示,SPD 服務市場将達 352.2 億 / 年。
在 SPD 行業前景看好的背景下,塞力醫療将 1.08 億元的業務更新為 SPD 模式,柳藥股份也花了 11.7 億搶下 SPD 的入場券。
與此同時,華潤醫藥、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九州通等四大醫械流通巨頭及近期上市的國科恒泰均在布局這一市場;而峰禾科技、國醫科技、海遇醫療、德榮醫療、萬序健康、醫貝、微萌、圖特、愛惠、聯眾智慧等創新企業則以第三方身份切入。
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SPD 行業将變得更加熱鬧。
從 3 個到 275 個項目,醫院青睐 SPD 的秘密是什麼?
從 2016 年的 3 項得標,到 2022 年的 275 項得標,SPD 項目飛速增長靠的并不只是政策支持,其提供的價值才是赢得醫院認可的關鍵。
在 SPD 模式下,SPD 企業将派駐院内耗材采購、出入庫、配送及管理的專業運營管理團隊,減輕醫院工作人員負擔。
同時,SPD 企業還會向醫院提供軟硬體,以提升管理效率。在軟體上,SPD 企業會根據醫院情況定制化搭建 SPD 院内耗材物流管理系統。
在硬體上,SPD 企業則需在院内建設中心庫房,或是将原本的倉庫改造為智慧化中心庫房。在驗收後,耗材配送商或供應商直接将醫用耗材物資送入中心庫房,并由 SPD 專業團隊進行物資管理,如賦碼、裝配 RFID 電子芯片、配送、盤點與養護。
另外,在手術室、檢驗室、麻醉科等耗材消耗點,SPD 企業也會根據各科室情況定制投放 RFID 耗材櫃、智能感知櫃、智能貨架、物流機器人、掃碼槍等智能設備與輔助硬體。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使用耗材時,可在智能感知櫃、智能貨架上直接取用。
在使用過程中,醫院工作人員可提前設定耗材產品的使用上限和下限,當觸發補貨條件時 SPD 服務團隊将主動配送,當產品足夠時則無需配送。同時,醫院工作人員在使用耗材時可掃碼,或是将對應耗材的 RFID 電子芯片放入回收櫃,SPD 院内耗材物流管理系統即可記錄該產品已被消耗。而多餘未使用的耗材,可放回智能貨架 / 智能感知櫃,留待下次使用,系統也會對應記錄。
SPD 業務服務模式,源自塞力醫療 2022 年報
通過信息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中心庫房可主動獲取耗材消耗點的醫用物資消耗數據,并根據提前設計的上限、下限标準,主動揀貨、加工、補貨。相較于以往的 " 報告申領、部門采購、供應商送貨、驗收入庫、倉庫發貨至消耗點 ",SPD 主動式的配送耗材無疑具有更高的效率。
有統計顯示,應用 SPD 模式後,相關醫院科室部門的耗材庫存周轉天數從 15 天 / 次變為平均 2 天 / 次,用于清理、庫存盤點、整理收納的時間明顯變少;靈武市人民醫院上線 SPD 後,其檢驗科、手術室、骨科、外科等重點科室同期平均耗占比下降 4.28%,醫院同期平均百元醫療收入耗占比下降 9.82%。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6 月,國家衞健委發布《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 ( 2020 版 ) 》,新增 " 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 " 指标。由此,降低耗占比成為全國公立醫院可量化的監測考核指标之一。而 SPD 的應用,能有助于醫院降低耗占比。
由于 SPD 模式給醫院提供了高價值回報,醫院的認可也相應變高,其得標數在 6 年間猛漲了 91 倍。
參與者多元,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不利于產業有序發展
目前,SPD 市場上,華潤、國藥等醫械流通巨頭占據了主要份額。
據中物聯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統計,目前 87% 的 SPD 項目由醫療器械商業企業(華潤、國藥等)運營,其中又以全國性商業企業和地方區網域龍頭企業為主。不過,在 SPD 軟體市場上,海遇醫療、萬序健康取得了高占比,分别占 28%、25% 的份額。
雖然都是提供 SPD 服務,但不同參與者的訴求也不一樣。第三方 SPD 服務商的目的是通過 SPD 服務幫助醫院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提高醫院物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并根據提供的價值獲取相應的商業回報。
與第三方 SPD 運營服務商更多專注于提供服務本身不同,醫療器械商業企業對于通過 SPD 提升商業價值和市場份額則有更大訴求。
據國藥控股發布的年報顯示:年内新增 SPD 項目 72 個,幫助本集團在實現項目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逐步擴大院内托管和服務品種項目。未來,公司将大力拓展 SPD 和集中配送等綠色智慧供應鏈服務項目,加強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拓展增值服務項目,推動市場份額提升。
國科恒泰招股書顯示,公司通過自行開發、與當地資源方合作、得標 SPD 運營管理等方式,實現終端醫療機構客户數量的快速增長。而基于終端醫院客户數的增加,公司直銷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并推動公司營業收入高速增長。
塞力醫療也在年報中指出:在現有集約化客户體系内,盡可能的導入公司自產產品和代理設備及試劑,強化同客户的粘性,增強業務額和利潤的延續性。同時,塞力醫療表示:在 SPD 服務模式選擇上,公司的第三方服務模式不存在業務經營行為,生存狀态更加透明,降低了醫院的管理壓力和風險。
這一戰略導向的偏移,讓不少業内人士開始擔心醫療器械商業企業 " 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巨頭供應商既作為 SPD 運營服務商,又能看到其他供應商的服務數據, 影響醫院内控風險,形成非公 平商業競争。
對于這一問題,一些大三甲醫院已開始限制 SPD 服務商的身份。例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醫用耗材 SPD 招标檔案明确提出 : 投标人不得與招标人存在醫用耗材銷售業務關系;西安市第一醫院在 SPD 藥品智慧供應鏈服務項目招标中也要求投标人不得與招标人存在業務關系……
" 回歸服務本質的第三方 SPD 更具合規性,更能提供專業可靠的 SPD 服務,更符合醫院的發展需求,未來将成為 SPD 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 峰禾科技相關負責人也做出了這樣的诠釋。
現階段的商業模式存在争議
此前,四川某醫院的 SPD 服務商收取了 20% 的服務費,引發了合作方的強烈情緒。事實上,這一問題的背後與 SPD 企業的商業模式有關。
目前,我國 SPD 行業的商業模式主要為三種:
一是單一集配份額模式,S PD 運營商即是唯一的配送商;
二是收取服務費模式, SPD 企業根據耗材進院總價,按照總價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務費。如某醫院每年采購 30 億元耗材,以 5% 作為服務費,SPD 企業可獲得 1.5 億元收入;
三是若幹集配份額加平台服務費模式, SPD 運營商把份額分給多家集配商,其他集配商則向這家運營商交付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現階段而言,SPD 行業的主流商業模式是收取服務費模式。據不完全統計,基于不同區網域、不同項目規模特點等差異,醫療器械 SPD 服務費率主要集中在 1%-3%。
2022-2023 年部分 SPD 項目得標情況
然而,SPD 行業在高速發展的背後,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有的選擇低價競争,搶占市場份額;有的依靠區網域業務壟斷收取高昂服務費,如此前收取 20% 服務費引發争議的 SPD 企業就屬于此類。
對于醫院而言,一旦管理費率制定不合理或者缺乏監管協調機制,可能會對醫院醫用耗材供應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若服務費率過高,供應商 / 代理商可能拒絕供貨或調高供貨價格;若服務費率過低,SPD 企業可能虧本經營,影響其供應鏈管理效果,并影響到醫院供應鏈的穩定。
由于 SPD 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其服務費率的制定暫無标準可依。事實上,對于服務費為 1%-3% 的 SPD 服務商,合作商普遍比較認可。對服務費率問題,海遇醫療也向我們提供了一種方向建議:按照成本構成确定服務費率。
海遇醫療總經理張衞表示:"SPD 項目的總投入包括軟體、智能硬體、倉促改造、運營人員、設備折舊等,部分項目還包括院外倉庫的租金、車輛購入等成本。 合理的服務費費率需根據投入總成本及 SPD 服務商籤訂的服務年限進行計算,否則很難實現醫院、供應商、SPD 企業三方共赢。"
從高速發展到規範化,是逐步摸索的過程
目前,SPD 行業還處發展初期,仍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方向。
例如,在醫藥流通領網域,醫院的賬期通常為 1-6 個月,甚至更長。這給供應商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若 SPD 企業引入供應鏈金融,解決賬期、資金壓力難題,SPD 将實現更大的價值,或許也能帶來更多的商業回報。
再如,部分 SPD 企業開始探索從服務單個醫院到服務區網域内多家醫院。這其中的變化不單單是服務醫院數量增加,SPD 企業的運營模式、倉庫設定、運營人員配置等都需相應調整。
不僅是服務區網域,SPD 的服務内容也在持續擴展。此前,SPD 的管理範圍主要是醫用耗材,未來,SPD 也将應用于藥品、體外診斷等領網域。
此外,SPD 的信息化技術、物聯網技術也需持續迭代。其中,智能物流機器人、智能貨櫃、智能芯片等智能硬體将更廣泛的應用,最終解決 " 一包棉籤 " 的精細化管理問題。
即使現在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相信随着行業的發展,SPD 市場也将逐漸走向規範化。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