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智己線下銷售,替劉濤説出了“道歉風波”背後的心裏話,歡迎閲讀。
小米 SU7 一經發布,瞬間成為車圈焦點,門店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試駕預約爆滿,平時不關注車的朋友都要湊一下熱鬧,也因此搞出了不少鬧劇。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汽車熱度爆棚,讓專業造車的友商失去存在感。
也因此,許多車企發布新品時,或多或少都 " 陰陽怪氣 " 一下小米汽車,以此獲得更多熱度。
4 月 8 日,智己全新純電轎車 L6 正式發布,标配後輪轉向、支持蟹行模式、續航超 1000 公裏、頂配不超 29.99 萬元可謂 " 鍵盤值 " 拉滿。只不過發布會幾乎全程拉踩小米 SU7,隔着螢幕都能聞到火藥味。
這還僅僅是智己汽車大瓜的開始,當晚因為發布會 PPT 錯誤标注小米 SU7 參數,智己汽車遭到小米官方 " 三連讨伐 ",敦促智己公開澄清道歉。
今天,智己汽車高管在微博上發表致歉推文,官方也公布了相關的致歉聲明,還不忘順便秀肌肉。在這麼一場碰瓷大戰中,智己落了下風,一家車企的專業性還被汽車賽道的新玩家質疑。
這波 " 智米大戰 " 下來,智己汽車又一次火出了圈,但這樣的出圈在互聯網上似乎大多數網友都不買賬。網友除了吐槽智己的蹭熱度行為不厚道、道歉不誠懇外,也挖出了更多的 " 黑歷史 ",比如智己制作的 " 小米雷軍邀請你體驗智己汽車 " 小程式、雷同度十足的海報,嘲諷甚多于表揚。
風波發酵到一定程度後,我們的視線也從線上轉移到線下,作為車企銷售主力渠道的實體店,到底會收到何種影響?這裏可以簡單下一個結論:有影響,但和我們想象的并不一樣。
好巧不巧," 智米事件 " 和前兩天的商場遊客高峰剛好錯開,網上發酵的風波并未影響到智己汽車的實體門店,工作日前來問津的客人寥寥無幾,且 L6 實車并未展出,多數都是 LS6、LS7 這樣的主力產品。小通帶着購車的心态,跟店内的工作人員溝通了一下。
店員先是介紹了關于 L6 的一些配置和到店的具體狀況,目前新車各個版本的配置還未确定,沒辦法透露,展車還需要等到本月 20 号才有消息。前兩天來詢問 L6 的客户有很多,多數都是從網上看了發布會和配置消息後,再來線下了解。多數客户衝着 " 貨比三家 " 看智己 L6,最多被提及的競品就是時下火爆的小米 SU7,也有拿極氪的車型對比的。
談論到網上的這些風波,店員表示并不是很了解,身邊的客户沒有提起過這件事,店内客流量和平時無異," 智米事件 " 對他們的購車決策暫時沒有實質性影響。一方面是部分客户無法接受小米 SU7 排產時間太長選了智己 L6,另一方面大家更看重 L6 在發布會上説的 1000+ 公裏續航。
另一家實體店店員頗為熱情,對背靠上氣的智己汽車更自信一些,他認為智己 L6 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沒必要通過拉踩建立優越感。對于 " 智米事件 ",他認為如果網上的負面新聞也能夠轉化為實際的進店量和訂單,增加智己汽車的知名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還提醒小通,買新能源車要多對比,不要衝動下單。
店員并沒有過多為 " 智米事件 " 站隊,普遍是理性看待,認為客户買車更多是看新能源車的性價比、舒适性、續航裏程和智駕,網絡上的争議無論好壞,到底都是一種品牌熱度,好的樂于接受,壞的也不排斥。流量當前,智己汽車缺乏的還是在行業當中的存在感,產品也要被人看到,才能讨論好與壞。
事實上智己 L6 的硬體水平,遠不至于到智己汽車冒着數據标注出錯的風險碰瓷小米的地步,1000+ 公裏續航和标配後輪轉向,單獨拿出一項放在 23 萬元純電轎車裏也是 " 人無我有 " 的東西,也大可以放心對标特斯拉、保時捷等品牌。智己在發布會上處處吊打小米 SU7,顯然是看中了小米汽車的潑天流量。
智己汽車店員告訴小通,目前不少客户都從上汽的其他品牌當中轉化過來,他們對老牌車企本身就有一種天然的信任,平時雖然上網,也看過一些車企營銷翻車的新聞,但客户認為現階段許多電車的營銷都離不開噱頭,并不希望被這些事物影響到購車。車是買來用的,大多數人對網上的罵戰不感興趣。
而對于 " 智米事件 ",客户的看法也很簡單:用產品力來説話。小通聽完也有同感,汽車終究是為自己服務的工具,品牌更重要的是背後的售後服務,而不是周圍人怎麼看。如果讓網上的聲音蒙蔽了雙眼,恐怕會錯過不少好東西。
相互對标是發布會當中不可或缺的常規環節,但智己汽車偏偏在對标小米的過程中出現了配置信息偏差,踩到了廠商最敏感的事實錯誤地帶,怪不得小米重拳出擊。流量當前,車企多年打下的品牌基礎和技術力在其面前一無是處,又眼紅華為、小米這樣的頂流企業,患上了 " 流量焦慮症 ",可惜的是,大多數不善營銷的車企,都一次次的在碰瓷當中迷失自我,還敗壞了路人緣。
" 智米事件 " 并非智己汽車的第一次,車企 CEO 多次違反交通規則,智己的第一次就給了 " 負面出圈 "。看到了不少品牌塑造起座艙空間理念,把冰箱沙發大彩色電視機搬進車上,智己卻為了宣傳自家磁吸配件生态,在車裏包起了餃子。嘗到了流量的甜頭之後,智己還在車裏打起了九宮格火鍋,試圖大力出奇迹。但大家都很清楚,這些完全脱離使用場景的演示,只能圖一樂,無法真正產生共鳴。
越是急于獲得關注和流量,使其在輿論和銷量當中奪得主動權,越是容易引火燒身,而且友商部分技術參數并不做公開,強行碰瓷的風險很大,處理不好的結果就是讓品牌陷入負面的漩渦。不過傳統車企和互聯網造車勢力的營銷思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前者的學習過程還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流量營銷不是病急亂投醫,汽車營銷不能粗暴地将好的熱點和壞的熱點混為一談。小米汽車這幾年時間裏,精心制造各種營銷點、制造懸念、給網友解答,甚至有雷軍為首批準車主開門等加深好感的行為,每一樣都值得車企深思,認識到流量操盤不是單純的制造熱點。
目前為止,智己汽車的道歉仍有後續,在最新的道歉聲明中表示,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小米 SU7 沒有明确公布前後功率模塊具體類型,便以行業主流技術趨勢代替,造成了事實錯誤,本意上并沒有故意抹黑。或許是智己汽車發現了道歉也可以制造熱點,借着這個機會 " 順勢而為 ",但現在看來頗有一條路走到黑的即視感。
" 智米事件 " 本可以智己誠懇道歉,兩家握手言和後收場,畢竟都是國產汽車,沒必要拼個你死我活。但為了營銷,進一步提升知名度,車企仍然選擇了繼續發酵,這可能是他們為數不多能夠破圈的機會。市面上有許多優秀的新能源國產車被流量埋沒,產品本身是好的,只是知道的人不多。傳統車企有時也是真的 " 餓 " 了,想盡辦法抓住熱點造勢,不管輿論的好壞。
路人緣和品牌也是車企影響力重要的構成,一旦形成 " 愛碰瓷 "" 不嚴謹 " 這樣的标籤就很難回頭,奔馳也認識到大眾對 EQ 品牌認知無法挽回,計劃放棄 EQ 品牌,再造一個電動汽車系列。" 智米事件 " 當下可能對購車決策沒有太多影響,但流量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好的評價會逐漸滲透到更多用户、路人的心中。
華為和小米颠覆了汽車營銷的格局,利用流量轉化銷量讓車企見識到了 " 新大陸 ",但看不懂和學不會,使得車企更急于追尋流量而不擇手段,忽略了大品牌該有的格局。如果真的羨慕互聯網品牌的流量操盤,不如學習一下雷軍的格局,他今天發微博推文,祝智界 S7 大賣,衝這個相互祝福的謙遜,雷軍在車圈顯然更吃得開。
光靠上汽其他品牌轉化而來的客户顯然不夠,店員表示每個月的進店量和訂單轉化還是很難跟主流的新勢力相比,大多數人買電車只看舒适性、空間和續航,網上的聲音不管好壞,提升知名度最重要。小米汽車很火,但新聞也不全是好的。
在小通看來,與其在死磕小米 SU7 的路上寸步難行,不如給大家一個更有誠意的手段,比如 19.99 萬元。
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北京車展)将于 4 月 25 日 -5 月 4 日隆重舉行,本屆車展以 " 新時代 新汽車 " 為主題,是 " 汽車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 " 的風向标。
屆時,包括比亞迪、小米、AITO 問界、小鵬、蔚來、理想、極氪、極越、長安深藍等頭部品牌将悉數登場,除新車型 " 大比武 " 外,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智能座艙的演化和 AI 大模型與汽車的結合,都将是重要看點。雷科技旗下 " 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 " 的賬号電車通将派出報道團前往北京現場,進行一線專業報道,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