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米造車,憑什麼敢對标保時捷?,歡迎閲讀。
歷時 1003 天,耗資百億,小米汽車它終于來了!
就在上個月 28 号,小米汽車技術正式亮相。發布會上,雷軍喊話:小米 SU7 是對标的是保時捷、特斯拉。
不愧是雷軍,要麼不出手,出手就直接整個大的!不過造車可不是個容易事,美的、格力、恒大,多少巨頭铩羽而歸,連雷軍自己都在發布會上説,造車 3 年後,真心覺得不容易,比我原來想的至少難十倍。
不過話説回來,保時捷、特斯拉大家都很熟了,誰小時候不曾夢想要一輛保時捷呢?小米汽車作為一個新人,有什麼底氣能和這兩家去對比?
雷軍給出的答案是:真幹!花十倍的投入,從底層核心技術做好,認認真真做好一輛車。
大家都知道雷軍的性格,那是説幹就幹!從 3 年前宣布造車的那天起,小米就廣發英雄帖,召集了 3400 多名工程師,并在關鍵領網域擁有上千名國内外頂尖技術專家,在後續的研發投入更是超過 100 億!
那真金白銀的砸進去,幹的怎麼樣呢?看完發布會,秋香覺得小米還真是有備而來。
就拿最核心的電機技術來説,一輛車能跑多塊,很大程度上看電機的能力。比如 BBA1.6 萬轉,特斯拉 2 萬轉,好家夥,小米的 V6/V6s 直接上到了 2 萬 1 千轉。小米 SU7 零百加速只需要 2.78 秒,一腳快過保時捷。更值得期待的是小米的超級電機 V8s, 達到了 27200 轉,将在 2025 年上車!而預研的下一代超級電機,官方説實驗室成功實現了 35000 轉,簡直是甩開同行一大截!
續航也是用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行業最新的 800V 超級快充那都是小米标配了,小米還自研全球首個倒置電芯的 CTB 一體化電池,這項技術的優點在于不僅更安全,還實現了更高的集成效率,這也讓小米 SU7 成為了中國市場唯一以百度電量達到 800km 續航的四驅車型。
其他還有比如全球唯二、國内第一的自研 9100t 大壓鑄集群,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碰撞測試全五星安全标準、自研自建智能工廠等,都展現了小米汽車的超高品質。
也難怪許多米粉很自信,表示要幹翻特斯拉,做最好的智能電動車。
不過要秋香説,這些都只能説小米 SU7 是一輛好車,但還不足以在千帆競發的新能源市場裏殺出自己的一條路。小米汽車真正的競争力還是在于作為一家科技大廠,把車融進自己的龐大生态。
世界汽車工業發展一百多年 , 新能源汽車的浪潮看上去是從内燃機驅動變成了電機驅動,但本質是從 " 機械載具 " 到 " 智能終端 " 的轉變。如果説過去汽車只是作為一個孤立的工業產品存在,那現在以及不遠的未來,汽車更像是一個可以移動的智能空間。
這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命題,考驗的既是一個廠商的自動駕駛能力,也是生态能力。生态恰好是小米這麼多年一以貫之的戰略。
前段時間,小米統一了 MIUI、Vela、Mina、車機 OS 四個系統的軟體架構,對底層架構 " 徹底重寫 " 後發布了 Xiaomi HyperOS。搭載了 Xiaomi HyperOS 的小米 SU7 不僅可以實現和手機平板一致的互動體驗,還能逐步适配 5000+ 小米 Pad 應用和協同 1000+ 米家設備。當同行們還在為幾塊螢幕的產品設計做取舍時,小米通過挂新版小米平板就能實現五屏聯動,真正實現了" 移動智能空間 "的目标。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有了小米汽車的加入,小米的生态就完全覆蓋了從工作到出行再到家庭的全場景。既讓小米實現了「人車家全生态」的閉環,也能将帶動產業鏈一起為新需求打造新生态。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造車的模式被外界評論是 " 科技大廠,生态造車 " 的原因。
這麼看來,小米汽車把自己和保時捷、特斯拉放在一起比較确實挺有道理。畢竟前兩者分别是「機械載具」時代和「移動智能終端」時代的标杆,小米目前則妥妥是「移動智能空間」時代的标杆。
不過話説回來,這麼一輛好開又智能的 "C 級高性能生态科技轎車 " 賣多少錢合适呢?秋香覺得,太貴了不合适,35 萬上下就 " 真香 " 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