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5000噸草铵膦項目到底歸誰?和子公司争奪後再次敗訴,輝豐股份表示:繼續上訴,歡迎閲讀。
7 月 24 日晚,輝豐股份(002496.SZ)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石家莊中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公司、瑞凱公司、韋廣權因與被上訴人河北佰事達公司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向石家莊中院提起上訴。公司請求石家莊中院依法撤銷河北省趙縣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
但公告顯示,石家莊中院認為 " 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基本一致 ",判決駁回輝豐股份的上訴,維持原判。針對石家莊中院的判決結果,輝豐股份回應稱,會繼續上訴。
矛盾聚焦草铵膦項目權屬
钛媒體 APP 注意到,輝豐股份與佰事達及佰事達實控人郭俊輝之間的糾紛已經持續了很久。事實上,矛盾的焦點在于輝豐股份與佰事達因股權交易及 " 年產 5000 噸草铵膦裝置項目 " 的權屬問題存在重大分歧。
目前,瑞凱化工由輝豐股份持股 51%、佰事達持股 49%,而佰事達由郭俊輝持股 99%,郭俊梅持股 1%。
梳理輝豐股份年報可見,2015 年,輝豐股份收購瑞凱化工,重點布局農藥產品草铵膦。2016 年,輝豐股份以自籌資金 753.46 萬元預先投入年產 5000 噸草铵膦原藥生產線技改項目。
2017 年,年產 5000 噸草铵膦原藥生產線技改項目主體工程已結束,前期已進行試生產,處于停產整改階段。輝豐股份可轉債募集資金項目 " 年產 5000 噸草铵膦原藥生產線技改項目 " 承諾投資總額 6.86 億元,截至 2019 年底,累計已投入金額為 4.66 億元。
2020 年,輝豐股份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公告,将持有的江蘇科利農 51% 的股權及上海迪拜植保 1% 股權轉讓給安道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安道麥 ")。
而這也成為輝豐股份與佰事達衝突的由來。據輝豐股份2020 年 12 月 23 日公告,輝豐股份與安道麥籤訂協定中,約定将包含 " 年產 5000 噸草铵膦裝置項目 " 在内的部分資產置入其 100% 持股的科利農。
對此,瑞凱化工稱該項目由瑞凱化工投資建設,項目出售未經過瑞凱化工同意,存在資產權屬不清晰、資產過户或者轉移存在法律障礙等問題,而輝豐股份以 2015 年 4 月 9 日獲得鹽城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出具的《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為由,堅稱該項目資產權屬為母公司所有。
對此,趙縣法院認為,瑞凱化工的工商登記情況及相關協定、相關銀行轉賬記錄等内容表明,輝豐股份基于瑞凱化工擁有草铵膦原藥生產的技術和人員,于 2015-2016 年間向瑞凱化工進行投資入股,成為瑞凱化工持股 51% 的股東,投資主要目的是建設草铵膦生產項目,并約定了相關的業績承諾。
在投資入股完成後,瑞凱化工出資金、技術、專業人員到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進行建設,期間工作人員產生的差旅費由瑞凱化工記賬報銷。同時通過輝豐股份董事李萍等工作人員與王歡、郭俊輝等人員關于年產 5000 噸草铵膦項目的磋商過程可以表明,雙方均明确證明了年產 5000 噸的草铵膦項目的資產權益歸瑞凱化工的真實意思表示。
而各行政管理部門對該 5000 噸的草铵膦項目的審批手續屬于行政管理行為,不能作為确認資產權益歸屬依據。因此,年產 5000 噸的草铵膦項目的所有權應當歸瑞凱化工所有。另外,法院表示,輝豐股份自認,在 "5000 噸草铵膦裝置項目 " 建設中,瑞凱化工向輝豐股份提供 1.73 億元的借款。瑞凱化工又提供人力、技術服務。這樣建成的案涉項目的所有權歸輝豐股份所有,有悖常理。
因此,趙縣法院一審判決 5000 噸草铵膦項目歸瑞凱化工所有。
時隔一年二審再敗訴
钛媒體 APP 注意到,一審判決書于去年 8 月發布,随後輝豐股份選擇繼續上訴。在上訴理由中,輝豐股份再次強調了 "5000 噸草铵膦項目 " 的建設資金來自輝豐公司的公開募資。輝豐公司于 2015 年 6 月決定通過證券市場公開發行可轉債、用所募集資金中的 6.8 億餘元專項建設 " 草铵膦項目,輝豐公司提供的證據證實,輝豐公司已取得案涉 5000 噸草铵膦項目的不動產權屬登記。
輝豐股份還表示,2018 年 7 月 1 日,佰事達公司、郭俊輝、瑞凱公司共同籤署出具的《情況説明》,已經對 5000 噸草铵膦項目權屬做岀最終确認,權屬并無争議。《情況説明》确認:①瑞凱公司借給輝豐公司本金約 1.737 億元。②瑞凱公司向輝豐公司曾提供了草铵膦項目的人力、技術支持。③雙方繼續合作并籤訂《草铵膦項目顧問合同》,不存在其他權益主張。
此外,由郭俊輝籤字确認的瑞凱公司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三個年度财務審計報告所涉财務報表附注相關内容可見,瑞凱公司始終将其向輝豐公司支付的資金全部認定為瑞凱公司對輝豐公司的 " 其他應收款 " 債權(在三個年度分别為 173715625.06 元、177043106.51 元和 167534412.51 元),進一步表明了 1.737 億元系借款而不是投資款。
在上訴理由中,輝豐股份還認為趙縣法院為炮制佰事達公司勝訴,摒棄存放于建設銀行上海第五支行保險櫃中的《情況説明》,而采用此前已經 " 清零 " 的磋商性檔案(未籤字蓋章)及磋商性語言描述定案,嚴重背離了 "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 的原則,枉法裁判,主觀惡意明顯。
不過,以上申訴理由被石家莊中院駁回,石家莊中院認為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基本一致,并宣布維持原判。對此,輝豐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進一步向上級法院提起訴訟。
輝豐股份連續 5 年陷入虧損
钛媒體 APP 了解到,因草铵膦項目權屬糾紛問題,目前輝豐股份對子公司屬于 " 失控 " 狀态,處置項目所帶來的的收益也無法确認,因此公司 2022 年年度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
數據顯示,2022 年,輝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達 2.68 億元,同比驟降 75.58%;淨利潤虧損 4.55 億元,同比下滑 247.84%,由盈轉虧。钛媒體 APP 注意到,近 5 年來,輝豐股份扣非淨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态,自 2018 年至 2022 年分别為 -4.80 億元、-5.78 億元、-3.22 億元、-3.34 億元和 -3.14 億元。
而根據 7 月 16 日輝豐股份發布的 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歸屬淨利潤虧損 3200 萬元至 4800 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 5800 萬元至 7500 萬元。輝豐股份表示,其主要原因系公司對部分重要應收款項按賬齡計提壞賬準備;公司部分重要的聯營企業 2023 年 1 至 6 月大額虧損。
也就是説,如果加上 2023 年上半年數據,輝豐股份近 5 年半來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超過 20.86 億元。在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還曾要求輝豐股份説明公司後續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問題。
資料顯示,輝豐股份的主要業務為生物農資、農資電商、石化倉儲供應鏈及項目投資。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 5 月,輝豐股份才剛剛摘帽,但從目前的形勢上,輝豐股份持續虧損的勢頭尚未改變。不難預見的是,如果公司上訴再次失敗,可能會影響公司當期的利潤。(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于瑩)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