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失温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救治?冬季在室外如有這些症狀要警惕,歡迎閲讀。
13 日凌晨,浙江湖州一建築工人就因長時間低温作業,導致身體失温,四肢無力,被困在 100 多米的塔吊上下不來。接警後,消防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場。
塔吊操作員失温被困 消防緊急救援
凌晨兩點過,消防救援人員趕到現場了解到,塔吊頂部距離地面約有 135 米,駕駛艙内有兩名操作員。
湖州市濱湖消防救援站指導員 俞旭豪:他們是兩夫妻,丈夫狀态還可以,但是妻子整個人狀态非常不好,頭暈目眩,四肢無力。
情況緊急,4 名消防救援人員攜帶安全繩索、腰帶等救援防護裝備,做好防護工作後,爬上塔吊進行營救。由于凌晨氣温寒冷,室外温度僅 3 攝氏度,且高空風速較大,給救援帶來了一定困難。由于塔吊梯籠内救援空間狹窄,為最大限度保證被困人員安全,救援人員從塔内爬梯處一上一下采取托舉和拖拽的方式,護送被困人員下塔。
經過 1 個多小時的努力,被困人員被成功轉移到安全區網域,并送上 120 救護車進行救治。
失温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救治?
失温的學名叫低温症。什麼狀況會導致低温症?低温症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救治?
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體温降低,出現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狀。當體温降至 35 ℃以下時,就會發生低温症。温度、濕度、風力,這三個因素是低温症最常見的直接原因。輕型低温即患者在遭遇寒冷的初期,體温低于 35 ℃,表現為寒冷性多尿、劇烈寒戰、判斷力下降等;中型低温即患者體温持續下降,低于 32 ℃,患者心率、呼吸減慢,脈搏細弱,心律失常。患者出現幻覺,進一步到昏迷,還可出現嗜睡或陷于精神錯亂狀态。重型低温即患者體温繼續下降至 29~24 ℃,患者易發生心髒停搏或室顫,出現酸鹼紊亂,對疼痛刺激無反應,角膜反射消失,呈現等位心電圖。
如果遇到失温,應将患者轉移到幹燥、背風的地方,脱下患者被打濕的衣物、做好頭部的防寒保暖工作。嚴重失温的患者回暖不可過快,因為大量寒冷的血液回流到心髒會導致心律不齊,甚至休克。
每天低温作業時間不宜超過 4 小時
為确保極端氣象條件下勞動者的職業健康,衞生健康主管部門提示:用人部門應為勞動者配備防寒服、防護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每天低温作業時間不宜超過 4 小時;環境温度低于零下 12 ℃的工作場所,應采取兩人以上作業方式,并對作業情況進行持續監控。
用人部門應當積極改善作業環境和勞動條件,優先采用可減少或避免作業人員接觸低温的新技術、新設備,從源頭上降低或消除低温危害。
由于氣温低,為保持室温,存在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可能關閉門窗和車間通風換氣設備,造成有毒物質車間蓄積,引發急性職業性中毒。用人部門應加強車間巡檢,保持良好通風條件,通風除塵排毒設備應保持正常運轉。
用人部門應組織低温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對身體狀況不适合低温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及時調整作業崗位。不宜安排患有雷諾病、寒冷性荨麻疹或寒冷性多形紅斑疾病的勞動者從事低温作業。
存在低温作業的用人部門應當制定低温損傷應急預案,配備相應的應急設備和急救物品。低温作業期間,應為作業人員定時提供熱飲,如糖水或運動型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