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劉強東和王興,誰是曹操?,歡迎閲讀。
文 | 餐觀局 ,作者|半仙大叔
01
如果把京東和美團比成三國時期的蜀國和魏國,現在這場外賣大戰就是經典的赤壁之戰。
餓了麼自然也就是東吳。
問題來了,劉強東和王興誰是曹操,誰又是劉備呢?
從目前的群眾聲音來看,劉強東肯定是群眾心目中的劉備,仁義之主。
在餐飲老板和外賣小哥眼中,王興已然成了 " 寧負天下人的曹阿瞞 "。
《三國》中,對于忠奸的定論,曹操曾説,大忠似奸,大偽似真。真正的忠奸真偽,沒有絕對值來衡量。要根據背景、人物、情況等來綜合評判。
從目前這場互聯網外賣的 " 赤壁之戰 " 來看,深谙兵法的 " 劉備 " 顯然在開戰前做足了準備。并深刻領悟到了 " 教員 " 的思想體系,"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從吃瓜群眾視角看來,外賣行業的痛點主要有三個,騎手保障、商家抽傭、食品安全。
但從商業邏輯以及公司老板的維度來看,賺錢才是行業最大的痛點。因為全世界靠外賣賺錢的公司太難了。
因此,這次大戰中 " 劉備 " 一杆子直插 " 曹操 " 死穴,通過漲工資上社保的手段,把底層弟兄變成了 " 我們的朋友 "。甚至親自下場,跟弟兄們大杯喝酒,大塊吃肉。
對于積極關注抽傭的商户一側," 劉備 " 似乎并不着急。因為這些人在 " 教員 " 思想體系中分為三種," 支持我們的朋友、可以争取的朋友、完全不能交的朋友 "。
這三種人具備一定的認知、見識、文化,想迅速拉到自己的陣營來效力,幾乎沒有可能。
所以開戰以來,沒有一個餐飲老板或餐飲品牌出來發聲。
對于消費者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劉備 " 只用品質食堂四個字,就能做到輕松破解。
破解不了也沒事,在騎手小哥身上使勁打人性牌和共情牌,消費者衝着這份情義,就算外賣吃出點小問題,也會咬着牙來支持劉皇叔。
" 劉備 " 通過摔傻阿鬥來獲得人心,外賣通過輿論來獲得吃瓜群眾認同,這樣真的能解決行業三大痛點?
如果靠嘴炮來解決外賣行業沉積已久的痛點,那是到底誰是 " 曹操 " 呢?
02
當年 " 劉備 " 到了四川以後,逐漸開始飄了,完全忘了當年跟弟兄們同吃同住同訓練的時光。
後來在 " 諸葛先生 " 一頓忽悠後,竟然自立稱帝,取國号漢。
從中國傳統思維看," 劉備 " 做為漢室後裔,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自立稱王完全是忤逆祖宗的謀反行為,罪不可赦。
如果根據當時的背景、人物、情況來看,當年 " 曹操 " 噶了," 曹丕 " 篡逆漢朝建立魏國,400 年大漢毀于一旦。
祖宗都沒了,祖墳都被 " 曹丕 " 給刨了,劉皇叔無論稱王還是稱帝,何來忤逆謀反一説?
放在當下的外賣行業來看也同樣如此。
美團也好,餓了麼也罷,在創立之初,沒有一個創始人或老板的目的是為了剝削騎手、商家,欺負顧客。
就跟今天的金東一摸一樣,都是把騎手當兄弟,把商户當朋友,把顧客當上帝。
但要想壯大隊伍,形成規模就要不斷增加成本。不可能永遠是劉關張三兄弟打天下。
拉新顧客、拉新商家、租辦公場地、買辦公設備、招人才運營等等,這些因素都是繁重的成本構成。
誰來買單?答案只能是顧客和商家。
很多人認為,一單外賣 30 元,商家到手可能只有 20 元,甚至更低。騎手也只賺了四五塊錢。平台直接拿走了六七塊錢,甚至十多塊錢。
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需不需要支付我剛才説的那些成本,需不需要倒貼騎手的配送成本,答案是一定需要。
别管是京東來做,還是馬斯克來做,都要付出這樣的成本。不可能 " 劉備 " 出來喊幾句兄弟刷個臉,大家都倒貼錢幫忙幹活。
有人説美團特别黑,吃人不吐骨頭。去年淨利潤超過了 20%。這的确沒錯,确實賺了将近 400 億元的淨利潤。
但是,天天跟着 " 劉備 " 後面罵 " 曹操 " 的憤青們,有幾個能看懂财務報表的呢?尤其是香港交易所的繁體字财報。
美團全體業務加起來在整合前有 200 多個,我們知道的餐飲外賣只是其中一個業務,餐廳團購、電影票、機票酒店等都是美團的業務。
去年賺得近 400 億裏,餐飲外賣業務的淨利潤只有 2.8%,剩下 300 億利潤主要來自團購、機酒、即時零售等其他業務。
感興趣的可以去香港證券交易所網站扒數據證實。
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外賣公司,單純餐飲外賣板塊業務的淨利潤最高是 " 優步 " 的 3.3%。
國内的美團盈利也不過三四年,這還是沒有完善騎手社保的情況下。如果給高頻全職騎手全部實繳五險一金,有人預計每年支出成本大約 100 億元。直接砍掉三分之一淨利潤。
餓了麼從成立到被阿裏收購至今,别管給沒給騎手繳納社保,到今天仍然沒有盈利,賠的底兒掉。
" 劉備 " 不僅幫騎手上了社保,更是負擔了個人部分,還要把淨利潤控制在 5% 以下。如果再按照群眾呼聲把商家抽傭降到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五以下,怎麼能做到不賠錢呢?
當然了,如果劉皇叔就是有理想,就是看不慣他們欺負騎手和商家,任性地拿出一千個小目标就是玩,那沒問題。
一旦回歸賺錢本質," 劉備 " 是不是又得變成 " 曹操 " 呢?
03
京東殺入外賣行業,對普通老百姓説是好事。因為越充分的競争,越能讓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品質。
但不應該喊出 " 曹操 " 是的口号,更不應該告訴大家," 曹操 " 就是那個永遠的壞人。
當年三國鼎立的格局被打破,導致蜀漢和東吳相繼被各個擊破并滅亡。根本原因就是 " 劉備 " 的假仁假義和狂妄自大。
桃花之下結義之時,劉關張三兄弟許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關二爺敗走麥城仙去後,劉皇叔為了保住仁義之君名聲,假意自殺未遂。決定起兵伐吳。
造成的代價是三丁抽一、四六征税,也就是每三個男人必須抓走一個去當兵,老百姓收入上繳國家百分之四十納税。
此時的 " 劉備 " 和 " 曹操 " 比起來,誰好誰壞?
外賣大戰也是如此。
現在 " 劉備 " 雖然把騎手當兄弟,把商户當朋友。
如果應民意所願,幹死 " 曹操 " 和 " 孫權 " 後,劉皇叔真的能讓兄弟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我願意相信劉皇叔有這個格局,但皇叔後面的投資人們能同意這麼幹嗎?
想當初," 劉備 " 不顧諸葛亮反對帶領七十萬大軍親征伐吳,被無名之輩陸遜火燒連營,無奈敗退白帝城。
從此蜀漢國運一蹶不振,走上滅亡之路。
如果 " 劉備 " 能像東吳孫權一樣,謹記魯肅遺言,曹操強則連劉抗曹,劉備強則連曹抗劉,用時間來換空間。
蜀漢也不可能敗得一塌糊塗。
外賣中的 " 劉備 " 一上來就以攻心戰直搗 " 曹操 " 大本營許昌,甚至還站在道德和法律肩膀上,聲讨這麼多年來的所作所為。
一個人一旦将自己标榜成為拯救他人于水火危難之中的大英雄時,哪怕身上出現一粒頭皮屑,都會被人用放大鏡找出來指責不講衞生。
在這方面,連風浪越大魚越貴的高啓強都知道,圍師必阙的道理。
" 劉備 " 萬一演過了,不僅将激怒 " 曹操 " 背水一戰,也會讓自己遭遇演技的反噬。
讓外賣行業不斷創新是好事,改變外賣行業中真實存在的野蠻者更偉大,但不應該分出誰是曹操,誰是劉備。
站在不同的時代中,誰都可能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