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瘋狂的11月:占領東南亞 橫掃俄羅斯,歡迎閲讀。
汽勢 Auto-First| 柴達木
" 前途一定是光明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對自主品牌而言,出口海外市場走了一條極為艱難曲折的道路,如今,終于開花結果。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1 月汽車出口 48.2 萬輛,環比下降 1.1%,同比增長 46.3%。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我國 1~10 月份累計出口汽車(包括底盤)424 萬輛,同比增長 62.4%。其中,10 月份出口 53 萬輛,同比增長 49.8%。
因而,盡管還有 20 餘天才是 2024 年,但可以肯定地説,中國汽車出口進入新階段,2023 年即将達成 500 萬輛的歷史時刻,一個大轉折時刻就此到來。
另外,2024 年,出口的門檻将大幅提高,預計出口 30 萬輛以上的車企才能進入 TOP5 的行列。
分車企來看,在前十家出口量排名中,上汽集團遙遙領先,奇瑞、吉利分列二三位。不過上汽的出口還包括雪佛蘭、别克等品牌,如果單列自主品牌,奇瑞将上升到第一的位置。
因此,2023 年 1-10 月自主品牌出口榜單:
第一名,奇瑞,出口量 583238 輛;
第二名,名爵,出口量 490529 輛;
第三名,吉利,出口量 195233 輛;
第四名,比亞迪,出口量 176035 輛;
第五名,哈弗,出口量 173850 輛;
第六名,長安,出口量 153381 輛。
來看 11 月的數據。
上汽集團 11 月整車出口達到 10.8 萬輛,同比增長 8.3%,占總出口量的 22.4%。前 11 個月,上汽集團以 97 萬輛,依舊穩居榜首。
奇瑞汽車在出口方面的表現有目共睹,海外市場已成為奇瑞汽車增長的重要引擎,1-11 月,奇瑞汽車累計出口達到 406,540 輛,同比增長 70.89%,占集團總銷量 36%,成為首個年出口量突破 40 萬輛的中國品牌。
吉利汽車 11 月出口了 30209 輛,環比增長 6%,同比增長超過 62%。
長城汽車 11 月海外銷售 3.5 萬輛,同比增長 76.7%,環比增長 0.4%。2023 年前 11 月海外銷售汽車 28.3 萬輛,同比增長 84.8%。
11 月,比亞迪乘用車出口 30629 輛,同比增長 148.7%,前 11 月,比亞迪則以 21.6 萬輛出口量和 3.6 倍同比增長,成為前十車企中增速最快的車企。
長安汽車 11 月自主品牌海外銷量 220849 輛 , 同比增加 38.1%。
江淮汽車 11 月出口 1.62 萬輛,同比增長 29.52%;1-11 月累計出口 15.50 萬輛,同比增長 51.34%。
從區網域來看,上汽在歐洲表現較強,奇瑞在俄羅斯、東南亞等市場表現突出,比亞迪則在東南亞市場崛起。
除了 TOP10 的品牌,未入榜的企業中,比如蔚來、岚圖、小鵬等為代表的中國新勢力品牌和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同步開拓海外市場,主攻對智能電動車友好的歐洲市場。
整體來看,現階段,中國汽車出口表現出如下特征:
首先,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 500 萬輛,超越日本、首次成為年度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也将創近三十年單一國家年度出口規模新高。
其次,近 8 成中國出口汽車仍為燃油車型,中國汽車工業的優勢在新能源汽車,因此,後續空間潛力巨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10 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達 99.5 萬輛,同比增長 99.1%。其中,10 月份出口 12.4 萬輛,同比增長 12.8%。
第三,從 " 產品出海 " 向 " 品牌出海 ",中國品牌出口體系的建設正全面鋪開,包括建立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碳足迹管理體系、海外建廠、與海外企業合作鋪設銷售渠道等。
第四,俄羅斯市場火爆,東南亞增長迅猛。俄烏衝突使得俄羅斯這一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市場重新洗牌,中國車企快速補位歐美及日韓車企空出的市場,自主品牌中,哈弗、奇瑞、吉利三個品牌享受紅利最多。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 1-10 月中國出口俄羅斯汽車銷量增速高達 611%。今年前三季度,俄羅斯汽車銷量前十品牌中有六個是中國品牌,奇瑞、長城哈弗、吉利分列二、三、四位,銷量同比增長達 312%、267%、302%。
此外,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市場增長迅猛,今年 1-10 月,中國出口泰國的汽車銷量增速高達 104%。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量排名中俄羅斯位居第五。到 2023 年一季度,俄羅斯已躍升至第一。
" 如果有人邀請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問他上去之後要去哪裏,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對于一個極速擴張而且具有廣闊業務前景的生态,搭着這個大船,就可以像當初的很多騰飛的產業一樣,開往那片廣闊的大海。這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機遇。" 整體而言,中國汽車出口恰逢其時,預期将會進入一個 " 黃金時代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