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要做“大錦江”,還是“強錦江”?,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酒管财經,編輯丨阿聰
8 月底,各大酒管集團悉數發布 2023 年半年報。從營收和淨利潤來講,可以預見的是業績的強勢復蘇。
作為行業觀察者,《酒管财經》驚嘆于錦江業績回升速度的同時,還看到了錦江集團下一步的發力點和面臨的挑戰。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争,錦江酒店如何梳理整合旗下品牌?又如何做大做強?
本篇就來梳理總結,以供行業思考。
錦江吃到國内復蘇紅利
上半年營收 68.06 億元,增幅超 3 成;淨利潤約 5.23 億元,大幅扭虧為盈——錦江酒店交出了令人欣喜的半年報。
随着國内旅遊消費需求明顯釋放,境内酒店市場信心逐步恢復,酒店行業迎來快速復蘇和回暖的上升通道。
錦江境内酒店上半年的整體平均 RevPAR 同比上漲了 49.26%,第二季度境内酒店 RevPAR,同比增長 56.63%,恢復至 2019 年同期的 109.30%。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上半年錦江酒店的平均房價 ( ADR ) 先于入住率 ( OCC ) 恢復。
除此之外,截至今年 6 月末,錦江酒店有效會員總數接近 1.90 億,已超過萬豪的 1.86 億。
根據美國《Hotels》公布的排名,在 2018 年完成對麗笙酒店集團的收購後,當年錦江酒店所屬的錦江集團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團。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錦江已經籤約的酒店規模合計超 1.61 萬家,已經籤約的酒店客房規模合計超 152.55 萬間。
可見,國内第一、全球第二的龍頭,手握萬家門店的錦江酒店規模依舊大幅領先國内同行,規模壁壘穩固,有望最先吃到今年上半年這波量價齊升所帶來的酒店業紅利。
如今,酒店行業大洗牌,未來五年,中國酒店連鎖化程度将突破 50%,大者越大、強者恒強将是國内酒店業發展趨勢。
規模優勢下強者恒強,形成穩固護城河。未來,錦江酒店如何繼續做大做強?
持續整合梳理
早在 2020 年 5 月,錦江就拉開整合大幕,進行重大組織架構調整,設立中國區公司,設上海、深圳 " 雙總部 ",将錦江都城公司、維也納集團、鉑濤集團進行後台重組,同時進行相應的一系列人事任命和調整。
中國區公司前端下設品牌團隊、區網域分公司,後台職能由 9 大中心統一管理。
經過整合,錦江打亂了原來相對獨立的各個板塊運營,實現品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發展。
錦江集團總裁張曉強認為,每一次的調整甚至每一次的下蹲,是為了下一次的躍起、跨越和超越。
今年,錦江還在繼續推進旗下品牌的整合和梳理工作。
從門店布局以及擴張來看,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錦江酒店旗下開業酒店達到 11941 家,籤約酒店達到 16141 家。
遺憾的是,錦江開業 1.5 萬家的門店目标仍未實現。
可見,旅遊市場復蘇下,酒店行業供需兩旺,錦江通過輕資產的加盟模式持續擴張,擴大市場覆蓋密度,增加酒店客房數量,取得規模經濟效益。
錦江酒店今年上半年新開業酒店 585 家,退出酒店 204 家,淨增開業酒店 381 家,其中直營酒店減少 42 家,加盟酒店增加 423 家。
2023 年 Q2 錦江新開 / 淨增門店為 390 家 /270 家,中高端占比提升至 56.9%。
截至 6 月末,公司新開門店達成全年指引的 48.8%,儲備門店為 3837 家,環比 3 月末減少 403 家。
《酒管财經》認為,這或與錦江高質量開店戰略以及品牌梳理有關。
首先,錦江酒店今年加大了對旗下經濟型酒店品牌的更新改造,籤約的酒店多為其更新版的產品。其中,7 天酒店發展至今已是 3.0 版本,錦江之星是 5.0 版本。
此外,《酒管财經》注意到,錦江旗下中端酒店占比已經提升至 56.9%。
可見,錦江目前的產品輸出仍以中端主力產品為主。
在錦江酒店的品牌矩陣中,中端及中高端以上品牌數占比已達 80%,涵蓋了商旅、度假、個性化等豐富業态。
其中,既有深耕市場多年的經典民族品牌——包括維也納國際、錦江都城、麗楓、希岸、喆啡等;
也有通過海外收并購及合作運營的國際知名品牌——麗芮、麗亭、麗柏、麗怡,郁錦香、康鉑、凱裏亞德、希爾頓歡朋等;
以及近年來基于市場洞察,創新孵化的一系列新鋭品牌——包括暻閣、雲居系列、荟語、原拓、舒與、缤躍、歐暇 · 地中海、陶瑞等,覆蓋度假酒店、國潮酒店、生活方式酒店、社交酒店等多個細分賽道。
在市場競争白熱化的當下,想要快速切入市場,單打獨鬥并非良策。
所以,早在 2021 年,錦江就啓動了對旗下近 40 個品牌的全面梳理,致力于解決品牌區網域分布不均、結構不均等問題。
此外,錦江在并購中形成了錦江系、鉑濤系、 維也納系和盧浮系等四個品牌矩陣,此前市場認為錦江并購多品牌整合難度大,或面臨 " 國企化 " 導致集團經營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此,錦江把品牌矩陣精簡分為經濟型、中端、中高端、高端,将品牌分别置于軌道和賽道發展。
賽道品牌從消費者端更受青睐且從加盟商角度投資回報率和商業價值更高。
賽道中亦分為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第一梯隊是核心品牌,第二梯隊是輔助品牌。
經過一輪梳理後,錦江酒店在國内聚焦在維也納國際、郁錦香、康鉑、凱裏亞德、7 天、錦江都城、白玉蘭、錦江之星、IU、維也納系列品牌、麗楓、喆啡、ZMAX HOTELS、希爾頓歡朋、希岸等 29 個核心品牌。
如今,錦江已擁有 39 個品牌,已初步形成覆蓋從經濟型到高端的完善品牌矩陣。
通過梳理旗下品牌,未來的錦江的戰略設想是形成 " 一整個航空母艦作戰群 "。
做大之後,如何做強?
錦江集團總裁張曉強曾反復提到,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去并購整合,是企業做大做強的路徑。
回顧歐美酒店發展的歷史,幾乎每一次巨變都和收購有關。
萬豪這個全球第一的形成,離不開對麗思卡爾頓、喜達屋等酒店集團等收購。收購也成為錦江股份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近幾年,随着錦江資本并購越來越頻繁,錦江系麾下的酒店業務開始變得復雜,還有一些類似定位的酒店被業界認為可能會造成内部競争,國内外業務急需梳理和重整。
今年的錦江酒店年中财報顯示,分子公司看,23 年 H1 鉑濤 / 維也納分别實現歸母淨利潤 2.9/3.2 億元,對應歸母淨利率為 16.7% 和 18.7%,較 21 年 H1 及 19 年 H1 均有上行。
但海外的盧浮集團受财務費用拖累,23 年 H1 仍虧損 2545 萬歐元,同比 22 年 H1 虧損擴大。
盡管盧浮集團也曾為錦江酒店貢獻過業績,但目前其顯然已經成為錦江整體利潤的 " 拖油瓶 "。
本土集團出海的第一階段是做大,以規模為主要考量要素。第二階段是做強,以資源深度整合為主要特點,通過引入外部資源、打造新的商機,促使整個集團精益發展。
如今,走完第一階段的錦江,如何走好第二階段,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 擴張 " 與 " 更新 ",也是酒店行業未來兩大趨勢。
但酒店作為一個實際的存在體,必定有生有死。持續生存、保持領先是企業的永恒挑戰。
未來,作為國企的錦江酒店要想繼續做大做強,所要面對将是兩股強勁的力量。
一是本土後起之秀的追趕,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
二是早已實現規模化和品牌化優勢的國際巨頭,錦江需要思考如何縮小與其差距甚至超越對方。
錦江酒店CEO 常開創表示," 我們不再追求做大做強,而是致力于做優做強,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錦江的發展軌迹來看,早期錦江一直都是保持高速發展,主張先做大,再做優做強。現階段我們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運營、品牌、平台、技術、人才等方面都要做優做強。"
至今為止,錦江酒店旗下的品牌數量增長非常快,橫跨經濟型酒店到高奢酒店全等級,未來仍需規劃出更清晰的品牌矩陣,細分賽道、軌道,完善品牌布局。
已然做大的錦江,未來能否持續做強,還需繼續整合梳理旗下品牌,持續把品牌做優,構建起更具競争力的主力品牌矩陣。
" 品牌大雜燴 " 之下,錦江仍需提高整合梳理品牌的能力。
作為國資背景的酒店集團,要求穩,更要謀變。在品牌梳理和業務整合等方面,錦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