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當思維都變得“透明”,會失控嗎?,歡迎閲讀。
技術向善太重要了!
支配他人意志正逐漸在技術上成為可能
一個四肢癱瘓了多年的七旬老人,竟然可以神奇地通過意念自己吃東西了,比如喝水、吃油條等。
這并不是科幻,早在 2021 年,上述場景就已成為現實,這位老人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完成了中國首例人體大腦 " 智能腦機手術 " 之後,猶如重獲新生。在業界看來,這标志着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在應用層面以及難治性癫痫診治領網域取得突破。
不僅在我國,全世界範圍内都有類似的例子,人類通過腦機技術,讓藏在大腦深處的意念變成了看得見的現實。在動物身上進行的大量實驗,也讓它們發生了神奇的變化,比如猴子可以通過意念打遊戲。
猶如《三體》中的三體人擁有發達的科技,他們的思維是透明的,所有的思考過程通過腦電波的交流展現出來。
腦機接口這種前沿技術,正在改變人類對人腦和計算機的理解,實現了人腦與機器之間的直接 " 對話 "。随着 AI 的飛速發展,人機互動越來越重要,可以預判的是,未來腦機接口将成為人們跟 AI 打交道不可或缺的神經通信技術。
資本市場也看好腦機接口前景,近些年,相關投資金額和投資筆數不斷增多,在資本孵化下相關初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有人希望以此造就 " 超人 ",更多的人則希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讓盲人復明、讓癱瘓在床的患者重新走路、讓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找回曾經的記憶 …… 但也有人持有懷疑态度:腦機接口會不會讓别人控制自己的大腦?
就在上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警告,目前包括大腦植入或掃描(腦機接口)在内的神經技術正經歷 " 飛速發展 ",可能會導致人工智能操控人類大腦,且該技術與 AI 的結合對 " 精神隐私 " 構成了威脅。" 算法将使我們能夠解碼人們的心理過程,并直接操縱他們的意圖、情感和決策背後的大腦機制。" 該機構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認為。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曾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正在着手制定一個全球範圍的 " 道德框架 ",去應對神經技術帶來的人倫問題。
倫理道德是腦機接口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對的挑戰。在一個腦機接口系統中,無論這些外部設備如何對人腦和人機之間進行管理和調控,誰有權控制自己的大腦是一個核心問題。此外,個人是否有權選擇是否接受這種控制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不僅如此,腦機接口需要收集大量的個人數據,利用軟硬體設備直接采集和分析人腦的生物電信号,具備采集各種僅存儲在大腦内部的隐私信息的能力,如健康狀況、信仰和心理特征等,使用户的思想無法掩飾地完全暴露在機器面前,幾乎成為 " 透明人 "。如果這些數據落入不法分子或惡意組織的手中,他們可能會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欺詐、濫用或追蹤。
随着腦機接口的迅速發展以及應用場景的增多,可能會導致濫用,例如用于控制他人的意志或操縱他們的行為,并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 一種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未來獲取了腦機接口技術的人,可能比沒有獲得腦機接口技術的人,控制機器的能力更強,這樣會拉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高小榕這樣認為,人類不應該因腦機接口技術的使用而影響社會公平性,所以必須規範相關技術的應用。
這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政策來防止可能出現的後果,直面腦機接口所面臨的倫理道德問題,确立明确的法律框架來保護個人隐私和數據安全,并确保倫理标準得到遵守。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專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今年 5 月,腦機接口產業聯盟科普與科技倫理工作組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發布了《腦機接口倫理原則和治理建議書》,這是中國第一部面向腦機接口領網域的倫理原則和治理建議書。建議書中,提出了腦機接口研發要遵守 " 尊重、不傷害、有利、公正 " 等生命倫理學四大原則。
任何技術都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腦機接口是個硬核科技,未來能夠帶來什麼,不得而知。因此,更加需要對這些技術進行倫理評估和監管,建立獨立的審查機構來評估和研究腦機接口技術的安全性和道德性。
我們的目的,無非是讓腦機接口既服務于人類,又要受到人類嚴格的監管。腦機接口一定不能失控,這其中有一條重要的界限,就是在人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能讓它操控我們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