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中企出海如何從制造到創造?,歡迎閲讀。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柴旭晨
近兩年,國内眾多市場競争愈發激烈,出海成了不少企業探索新增量的一門必修課。然而,對剛開始致力于出海的企業而言,出海的方式、注意事項、當地法規等都是需要其積極學習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再到如今不斷有中國企業走出去,他們為出海路上的後來者提供了一些經驗。
10 月 30 日,在新浪财經主辦的 " 領航者征途 " —— 2024 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論壇上,就有不少企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其中,創立 40 年的聯想,就是第一批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代表。在本次論壇上發布了新書《出海:聯想全球化 20 年實戰方法論》,書中詳細地講述了聯想在出海方面的經驗。
而當下,對于不少中國企業來説,出海面臨重要的命題不只是将低價小商品賣到世界;而是将智能 " 智造 " 的新產品賣到海外,同時帶領着供應鏈一起出海,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這一命題也是當下比亞迪等企業所考慮的問題。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也來到現場,分享了其對出海的看法。
李雲飛介紹,比亞迪早在 1996 年就開始涉足國際化業務,起初主要面向諾基亞、摩托羅拉等 B 端客户,比亞迪也自此構建了國際化的班底。第二輪是 2011 年電動大巴、商用車業務的出海,在歐洲的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大巴。在倫敦其電動大巴市占率高達 80%。
而現在,比亞迪面臨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出海浪潮。這是一項直面消費者的 C 端業務,盡管此前積累了國際化的業務,但比亞迪所遇到的都是新問題。
起初,進入各國市場的比亞迪也經受了一些偏見。幾年下來,李雲飛發掘,出海主要取決于產品力和本地化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要有好的技術、好的產品。
" 好技術、好產品會説話 "。中國消費者深有體會,體驗過電動車之後,就回不去燃油車了。消費者是相通的,對于國外的消費者來説,也是如此。在海外市場,比亞迪元就被很多消費者認可,并獲得不錯的銷量。
另一個方面,對于企業而言,到海外陌生的市場,不僅要了解當地法規,產品相關标準等,還要了解當地市場的真實需求。
李雲飛舉例,北歐、挪威等國家因為是山地,在冬天要求產品必須得是四驅。而在有些國家的座椅加熱就是雞肋,增加了配置、增加了費用,用户反而對空調需求更多。
所以,在針對設計出海的產品時,要有國際化的設計、國際化的标準、國際化的產品定義團隊,在符合安全标準、技術标準的前提下結合當地的需求,能夠有個性化的需求,能夠以恰當的價格買到自己體驗最好的產品。
可見,想要從制造到創造,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不僅是要走出去,還要走進去。
在 ATM Capital 創始人屈田看來,想要走進去,最大的困難是在于人,最重要的是能否建立一個海外本地化的團隊。其中很多失敗的案例,最後問題往往是出在人身上。
屈田建議,一個團隊起初要由核心骨幹去搭建,後期中國人在團隊裏比例不能高,要以本地人為主;要從本地去篩選培養認同自家企業文化、價值觀的人。配合下來才能做到協同,可以更好地管理團隊。
屈田也舉例,極兔快遞印尼的 CEO 就是一位印尼人,他從極兔創業一開始就加入了,因為表現出色而官至 CEO,他在極兔的印尼本地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然,創造還需要探讨更多中國企業擅長,在世界範圍内還有很大機會的市場。
華泰證券研究所科技與電子首席分析師黃樂平分享到,當前如果是一個智能化的產品,往往還需要軟體方面的能力。如果在智能化方面,把幾個能力疊加在一起,比如智能化 + 機械 + 電子,疊加的能力越多,實際做出來的國家則會更少一些;未來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智能化疊加硬體技術可能會是成功的一個方程式。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走進去往往和走出去一樣難。
在這條路上,這些玩家們既要保持創業精神,還要打造本地化的團隊,既要推出本地化的產品,又要逐步形成供應鏈的本地化,才能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進而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