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入手 Apple Watch 之後,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歡迎閲讀。
如果你有關注 Apple 發布會的習慣,相信你一定對 2019 年秋季發布會的用户來信視頻記憶猶新。Tim Cook 通過這些來信向我們展示了 Apple 設備如何幫助用户過上更好的生活。
對于許多人來説,聚焦于健康的 Apple Watch 往往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些許改變:或許是讓你關注自己的睡眠、或許是讓你開始嘗試簡單運動……于是,我們邀請了 5 位長期使用 Apple Watch 的少數派作者,請他們分享一下自己的使用體驗,以及 Apple Watch 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胖魚要進步:給予了一個更關注自己的機會
Apple Watch 在日常生活中伴随了我 4 年半之久,如果回過頭來讓我選擇一個最離不開的 Apple 產品,那我絕對會選擇 Watch 系列(手機不在選擇範圍内)。因為 Apple Watch,真的讓我的生活變得踏實且更自律。
雖然我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但我當初購買 Apple Watch 的原因并非是為了記錄運動。反而是擁有了 Apple Watch 後,記錄運動成為理所當然。
現在使用的 Apple Watch 是我當年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之所以給自己買它,是因為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睡眠不太好,入睡慢而且感覺夜裏總醒。為了驗證或者説是終止我這段時間對睡覺的猜想,我就入手了當時的 Apple Watch 4 代。
放下無效猜疑,好好睡覺
作為購買 Apple Watch 的第一強需求,產品到手後的第一時間我就毫不猶豫地花 18 元購入了 AutoSleep 來監測自己的睡眠情況。盡管這幾年 iOS 上出了很多有關睡眠監測的軟體,包括自帶健康也有上線睡眠數據相關的功能,但我還是在堅定不移地使用 AutoSleep。畢竟有的工具使用久了,它已經被我調教成了更适合我自己的記錄者,它已然更熟悉了我的生活節奏。
我之前有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介紹 AutoSleep 的使用:《AutoSleep | 自動統計睡眠到底靠不靠譜?》。文章中也對軟體中主要記錄的多個指标數據進行了相應的解釋和舉例。如果你也是一個對睡眠監測有強需求但還在搜尋相關應用的朋友,也可以去參考下那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回到我自己的日常使用中來,從買來手表的第一天起,我就堅持晚上睡覺佩戴的模式。即睡前洗漱階段将手表放置充電,睡覺時充電完成然後佩戴記錄睡眠。對于一直使用回環表帶的我來説,平日佩戴 Apple Watch 基本都是無感的,因此睡覺時也不會感到有手腕處佩戴感明顯的情況發生。
目前我對自己的睡眠指标主要關注「深度睡眠」部分,經過這幾年的持續睡眠監測,我發現其實也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睡眠很淺,AutoSleep 的記錄幫我消除了對自己的睡眠疑慮。
之所以着重關注深度睡眠,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指标是可以反饋出最近的狀态和壓力情況,換言之就是最近是否有什麼心事。因為人一旦有什麼事情放不下,或者比較焦慮時,很容易睡不踏實。
最明顯的體會就是我正常狀态時 vs 甲亢初期的睡眠狀态,那個數據對比真的慘不忍睹。看一眼就能焦慮到死的程度,每天入睡極其困難。好不容易睡着了,看數據也會發現深度睡眠少得可憐。睡得總時長達标了,但是深度睡眠一點沒有,這種睡眠真的很痛苦。這裏其實就側面展現出來「身體狀态不對」的現狀,通過看這些數據還能對自己的身體起到警告作用。
除了應用首頁的當日數據外,我也會定期檢查「歷史」Tab 下的階段性睡眠數據變化。在這個頁面下,我可以通過這種大塊時間的數據匯總,更明顯地觀察到整體的睡眠變化。比如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某段時間内,連續幾天睡眠狀态都不錯,這會讓我覺得自己狀态還是很 OK 的。像 7 月份這些數據,基本天天滿分了,這對于還在關注自己身體恢復的我來説,已經感到很開心了。
當然「歷史」頁面中,可以查看多種數據。除了這種整體環狀指标外,還有各種睡眠類指标的匯總以及就寝時間等。當觀察到自己最近的就寝時間持續性延後或偶爾睡得太晚時,我就會開始提醒自己,調整作息時間,盡量控制到 12 點之前睡覺。
通過數據與數據之間的對比,可以更準确地反饋給自己,并讓自己主動做出生活上的調整。我覺得這是 Apple Watch 四年多的時間裏給我帶來非常正向的變化之一。
徹底改掉不愛喝水的壞毛病
我之前總是想不起來喝水,有時一天才喝不到 500ml。于是買來 Apple Watch 後,我也迅速購入了 WaterMinder 應用。這 30 元的投資對我而言很值,因為它成功幫我改掉了喝水少的壞習慣。
把「記錄喝水」的這個動作從手機轉移到了手表上,可以讓我「擺脱」手機,因為拿起手機瞬間可能會被其他通知分去精力;另外,搭配手表的提醒,可以将「喝水」與「站立」兩個行為聯動起來。
這個使用認知是我在居家遠程辦公後體會到的樂趣。因為居家辦公全憑自覺,有時候忙起來可能一天都想不起來離開座位。所以居家辦公就是需要「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休息」,而且需要更加注意「沒事起來走走」。
通常情況下,我會配合 Apple Watch 的站立提醒,在每次站立活動時,順便去接水喝水,然後直接在手表上抬腕點擊即可記錄完成。
除此之外,為了讓我能更主動地「遠離電腦前」起來走走,我會用 350ml 容量較小的水杯喝水,很快喝完一杯,就可以讓我在一天内多次頻繁去接水。這樣就又可以從喝水的層面,反過來讓自己多多站立,不要久坐。
這一年多的居家辦公,讓我把手表記錄喝水的習慣保持地非常好。通過歷史記錄也可以看出,通過 WaterMinder + Apple Watch,不光是把我不愛喝水的習慣改了,而且每日攝水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進而也讓我在剝離了記錄動作之外,開始主動地多多喝水,鞏固了這項習慣。
必要時候,心率監測也有大作用
如果説前兩個是 Apple Watch 讓我養成的長期習慣,那接下來的這個可以説是這半年來我用到最多的一項功能。
有了 Apple Watch 後,手機上的「健康」應用真的可以更大程度地被使用,比如佩戴手表後就會自動記錄的心率。在我這半年确診甲亢到修養身體的時間段裏,「心率」真的幫我記錄了很多的「關鍵證據」。
一陽後我的日常心率居高不下,并出現了一天推送多次「高心率通知」的狀況。也是因為那段時間的高心率推送,讓我開始關注到了我的心髒問題。開始反應過來,好像自己身體出問題了。
過年期間沒去醫院的時候,我都是每天在家裏通過心率監測的數據來觀察自己的變化。最嚴重的時候,晚上睡覺平躺的心率都達到 120 次/秒,接近我正常狀态時睡眠心率的兩倍高。晚上睡覺也會收到高心率的推送通知。
因為有了這些數據的記錄,我在年後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時,有理有據地給醫生描述了我當時的狀态。确診甲亢後,通過 Apple Watch 進行的心率監測成為了我離不開的一項數據。
在之後這大半年的恢復期裏,除了按時用藥外,時刻關注心率數據也成了每天的必備工作。在未到醫院復查時間時,我基本都是靠心率的數據變化來推測自己的身體恢復程度。比如心率開始逐漸下降了,説明吃藥還是很有效果的;心率在某幾天裏突然又突高了一下,是不是最近飲食上疏漏了什麼,還是藥量需要調整了等情況。
除此之外,「健康」應用也會每周或者定期推送心率的變化匯總。通過收集各種相關應用產生的數據,在趨勢内容下,會整理出來一份直觀的差距對比。這對于我了解自己的身體恢復有了更直觀的展示。
所以,盡管一些手表類的監測記錄在醫學層面不具備嚴謹的數據參考,但至少在最容易理解的層面,它确實給到了我最直接的答案。讓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我自己的身體變化。
不那麼吓人的鬧鍾
其實除了上述這些針對習慣養成或者身體關注類的影響外,使用 Apple Watch 還有一個小小的好處,就是 Apple Watch 的鬧鍾「不會那麼吓人」。這點僅針對于 iPhone 的自帶鬧鍾提醒,我一直覺得手機的鬧鍾提醒聲音有時候會非常突兀,有時候會突然響起吓人一跳。但是手表自帶的鬧鍾提醒在即便是開了「睡眠模式」或者是「勿擾模式」下,它也會僅以震動的方式提醒你。這對于我們這種睡眠淺的人來説,這個提醒程度我個人感覺是剛剛好的程度。如果你也跟我一樣,也可以體驗一下 Apple Watch 的鬧鍾哦。
@阿斯巴_甜:戴上手表,放下手機
我目前在使用的是 Apple Watch S8 45mm GPS 版,去年 11 月初入手,是我用過的第一支 Apple Watch。
在 Apple Watch 之前,我的第一款可穿戴設備是小米手環 2,佩戴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因為腕帶的損壞,讓手腕自由了兩年,直到換上華為 Watch GT2。在佩戴了 2 年多華為 Watch GT2 之後,才換成了現在的 S8。
華為 Watch GT2 雖然看起來功能比 Apple Watch 少了很多,但它擁有睡眠檢測、運動檢測、通話提醒等我最常用的功能,也實現了一周左右的續航,即使在換上 S8 大半年之後的現在來看,它的使用體驗也還算不錯。但在當時,我開始逐漸厭煩每次跑步之前都得打開運動健康 app,并且還得等待 GPS 信号連接上(遇上多雲的天氣還常常失敗)才能開始記錄。并在看到《分手的決心》中男主角用 Apple Watch 錄音的時候徹底心動,就決定換上 S8 試試。
由于之前使用華為手表的緣故,在換成 Apple Watch 之後,運動和健康檢測的功能并沒有讓我的生活有顯著改變。當然,可以直接通過手表進行運動記錄确實會感覺方便了不少,但并未讓我的運動習慣改變多少,還是維持在原來的樣子。另外雖然 Apple Watch 的傳感器種類豐富了不少,但無論是摔倒檢測,還是車禍檢測我目前還沒有遭遇過,少數幾次噪聲提醒也都是在 Live house 裏。反倒是它的體温感應功能帶給我一次驚喜,盡管蘋果在 S8 中加入這個功能主要是用于女性健康檢測的。
去年底的時候,我的室友已經陸續檢測出了陽性,但我還沒有出現明顯不适,加上當時抗原稀缺,我也就遲遲沒有做檢測。直到那天早上醒來 Apple Watch 提醒我手腕温度異常,抱着懷疑的态度用珍貴的抗原檢測試劑盒測了一下,不幸确診陽性。不過在大多數時候,Apple Watch 的健康檢測并沒有太多存在感,但這也許是一種幸運。
相較于華為手表,Apple Watch 給我帶來的更直觀的感受是一種便利性。在 Apple Watch 上,我可以查看到完整的郵件、短信等消息通知;可以控制音樂的播放;通過表盤的設定可以快速查看當天的日程、現在的天氣,并輕松打開一個倒計時;可以通過 HiCoffee 快速記錄咖啡因的攝入量,等等。當然,這些操作都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但相較于從口袋中拿出手機并解鎖,然後打開相應的 app 來操作,通過 Apple Watch 無疑會暢快很多。
操控手機上的音樂播放 / 通過表盤快速查看當天日程、天氣,輕松打開倒計時 / 用 HiCoffee 快速記錄咖啡因的攝入量
不過 Apple Watch 對我生活最大的影響,是它讓我戒掉了在睡前使用手機的習慣。作為一個還住在使用上床下桌式家具的宿舍中的學生,之前為了能夠不讓手機鬧鍾打擾到室友,睡前只能将手機帶到床上。因此睡前刷會兒手機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這使得入睡時間變得難以固定,影響作息。
在使用華為手表的時候,我嘗試過用它的震動來取代手機鬧鍾,但它的震動過于微弱(也可能是我睡得太死),在嘗試了幾天并睡過頭之後,還是只能回歸到原來的方式。Apple Watch 的震動比華為手表強上很多,它能夠成功将我喚醒。現在我睡覺的時候會将手機放在床下的桌子上充電,使用 Apple Watch 作為鬧鍾,通過物理空間的隔絕,讓我成功的戒除掉睡前刷手機的習慣。
@SoberStudio_阿铖:減肥路上的好幫手
在 2016 年,我購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 Apple Watch——Apple Watch Series 1。然而,由于當時 Apple Watch 性能羸弱,打開一個原生應用程式都需要等待轉圈,導致它對我來説只是一個「金貴的」「需要每天充電」的電子表而已。然而,當 Series 4 推出後,精致的全面屏再次吸引了我,加之 Apple 對于 Watch 產品線的定位逐漸明晰,我忍不住換購了Series 5(為什麼不是 Series 4 呢?因為等我攢夠錢的時候,Series 5 已經快要發布了,所以幹脆再等等直接買了 Series 5)。
但是 Apple Watch 真正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是在我下定決心減肥時。由于當時疫情嚴峻,只能通過室内健身項目來進行鍛煉。Keep 雖然提供了豐富的健身内容,但對我來説過于枯燥乏味;而 Fitness+ 則因為語言障礙不太适合我。最終,我選擇了 Apple Watch 與 Nintendo Switch 健身遊戲的完美結合。
由于喜歡 K-Pop,恰巧那年的 Just Dance 2020 收錄了我超愛的 Kill This Love,于是我毫不猶豫選擇了舞力全開。随即我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無法清楚掌握運動過程中的體能消耗。雖然舞力全開有「揮汗模式」,可以在每首歌曲結束後估算卡路裏消耗,但是 Switch 版舞力全開唯一的傳感器就是右手中的 JoyCon,所以其估算依據僅有右手動作幅度。但是熟悉舞力全開機制的小夥伴都知道,有些動作即使輕輕揮手,就可以獲得「Prefect」的評價,導致即使在跳舞過程中摸魚劃水,估算結果也相差不大。
恰巧當年 watchOS 新增了舞蹈檢測功能,可以通過手臂揮動幅度、跳躍、心率等多重指标計算出更準确的運動消耗。我特意嘗試了認真跳舞和擺爛完成「kill this love」極限版和「god is a woman」兩首歌,四次測量結果顯示出顯著差距。由此可見,Apple Watch 對運動消耗的計算更可信。
但是知曉卡路裏消耗量這一數字并沒有太大意義,相較而言更加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我曾嘗試過各種體能訓練,但都難以堅持。減肥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事,單次或幾次鍛煉并不能帶來明顯的結果,從而缺乏正向反饋,而我自制力很差,在缺少反饋的情況下很難堅持,使得減肥計劃幾次半途而廢。
但是 Apple Watch 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完成每日活動、鍛煉、站立三個目标,每天都會有小小的成就感。不僅如此,完成每月挑戰和其他定期舉辦的挑戰後,還會獲得精美的虛拟獎章。這激發了我主動鍛煉的積極性,為了赢得獎章而努力。加之「舞力全開」和「健身環大冒險」,使得鍛煉變得有趣,甚至充滿樂趣。
二十分鍾跳舞和四十分鍾的健身環成為了我每天睡前的必要活動,就這樣堅持了一個學期,在此期間并沒有控制飲食,深夜炸雞也是常有的事,一學期下來還是成功減重 20 斤,假期回家所有家人都説我瘦的很明顯。雖然減肥并不是最終目标,但是通過減肥,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的容貌焦慮和身材焦慮,更加自信。説來也巧,我也是在那段時間認識了我現在的男朋友。這大概就是 Apple Watch,給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當然,無論 Apple Watch 還是 Nintendo Switch,它們只是工具罷了,更重要的是使用它們的你和我。
@斯利普固:All About Health
十天前,我擁有了一台 Apple Watch Series 8,也是我的第一台 Apple Watch。曾經我試圖勸説自己無數次想要買,但是終究因為沒有找出説服自己的「剛性需求」而放棄。但是這台是禮物來的,就不需要什麼理由就可以直接用了。
盡管只使用了十天,它依然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改變,而這十天的改變似乎更有説服力,因為一些未來即将融入進我的生活的一些習慣,目前還處在一個比較新鮮的狀态。我對這些改變還是有所感知的,也就有腦子能夠把它們都記錄下來。
而給我的生活帶來的所有變化,説到底都歸結為一個詞:健康。
睡眠
拿到了手表我最好奇的事情就是,我到底睡得怎麼樣。其實這個問題很荒唐,睡得好不好,當然是我自己最清楚。然而,我自己真的清楚嗎?我想我是不清楚的。因為當我覺得自己「沒睡好」的時候,通常都是同一個感覺,即為醒來很困。
但是這個困的原因,我其實是不知道的,比如是我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時間不夠?還是我睡的環境不好有噪音所以睡眠質量很差?還是前一天喝咖啡喝多了影響了睡眠?原因可以有很多,結果都是沒睡好。
當然我也不企圖靠一個手表或是軟體就能解決我的睡眠問題。但是我可以依靠它更加了解我的睡眠數據。比方説第一天使用手表睡覺,根據 Auto Sleep 顯示,我只有 45 分鍾的深度睡眠。這個數據有點吓到我了,但是我想也有可能是因為手表還不太了解我的基礎信息(如靜息心率、睡眠時心率、呼吸頻次等),時間長了應該能夠有所糾正。
目前十天下來我的深度睡眠時間大概在兩個小時左右,而我問了朋友感覺他們睡得好的多數都是四個小時左右的深度睡眠。既然我發現是自己的深度睡眠時間不夠,我可能會着手考慮一下原因,然後在生活習慣上有所改善。(例如在每天幾點之後停止攝入咖啡因,或者晚上入睡時間不晚于多少)
站立
當設定了一些基礎的每日目标後,Apple Watch 就開始了它對我的監督和督促。我設定了每天 14 小時的站立時間,即一個小時中有一次合格的站立時間後,累計 14 次即可完成當日的個人目标。這個設定非常的符合在公司做在電腦前辦公的人,比如我。
當站立提醒我的時候,我可能不會只是站起來,還會拿起水杯去接杯水喝,這樣我就能同時做到站立與喝水。我的大概觀感是,每天 14 個小時的目标,我被 Apple Watch 提醒的次數大概在 4-5 次左右,也就是説其他的時間我都能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自覺的完成站立這個活動。
這個提醒最好的一點是,當我試圖不理睬它的時候,它還會再次提醒。而我又不想「欺騙」它,假裝自己完成了這項任務,所以不如就站起來活動活動吧。不自覺中,每天增加了很多起立活動的時間,這應該對我的辦公室生活起到了一點點作用。
運動
早早的加入了 Apple One 的家庭車,但是因為我沒有 Apple Watch,遲遲沒有機會體驗 Fitness+。簡單設定好手表之後,就馬上打開 iPad 下載「健康 App」進入 Fitness+ 頁面。簡單總結一下它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集合了各種類型運動的「劉畊宏」大集合。使用「劉畊宏」來描述這類運動視頻,是因為運動博主會定期 / 不定期更新他的運動視頻,像電視劇一樣。這也跟我跟着「劉畊宏」一起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它每一集都和之前的運動都有一點不一樣,每次都會給人一點新鮮感。
之前我也使用過類似 Keep 的運動視頻軟體,同一類運動(如 HIIT),翻來覆去就是那一套,做得久了自己都有點做膩了,就慢慢不想做了。(當然也許付費内容是有更新的,但我一直在免費使用)但是跟着持續更新的 Fitness+ 來做運動,除了常規的運動以外,還能獲得一點點新鮮感能夠支撐自己持續做下去。
當然我拿到手表也只有十天,目前只做了兩組(一組 HIIT ,一組室内運動),希望我能以此作為一個開端,能夠跟随 Fitness+ 設定好的課程,把室内居家健身當做一個常規活動。
@Snow:月黑風高夜,我戴着手表找手機
作為一個從初代 Apple Watch 就開始上手,到 Apple Watch S2、Apple Watch S4、Apple Watch S6 幾乎堅持兩年一換的用户,我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見證 Apple Watch 整個發展歷程了。
想當年,初代 Apple Watch 打開應用轉菊花轉到熄屏,幾乎只能當作一款便攜式推送通知器;4 代時已經能流暢地打開應用,簡單看一眼天氣變化,回一下微信消息;6 代有了全天候視網膜顯示屏的支持,對體能訓練判斷也更為靈敏,下廚做個菜、出門跑個步、在公司開個小會都不必再帶上手機。
在這 8 年時間裏,我已經習慣了使用 Apple Watch 快速查看通知,旋鈕調節音量,智能記錄運動,臨時接打電話,閒時測個心電圖或是做一次冥想,有時還會連上 iPhone 相機拍攝一些不方便監看的仰視照片,此外它還可以是一款不錯的裝飾。它的存在感不算強,但的确融入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
以上這些相信大部分 Apple Watch 用户都有所體會,那接下來這個事例可能就不一定具備「普适性」,但的确讓我對 Apple Watch 的價值有了新的認知。
那是兩周前,一個南方台風天的夜晚,雷電交加,大雨如注。我拖着疲憊的身軀,從正在裝修的新房回家。折騰了一天,我的精神狀态和 iPhone 一樣,都進入了低電量模式,等到了家,我才發現 iPhone 落在了網約車上!心裏的那聲驚雷,大概比現實中的雷暴還要震撼十倍。
當天家中只我一人,就在我 i 系人格「作祟」,糾結要不要給朋友打電話求助時,我忽然想起手腕上的 Apple Watch。于是,我果斷用手表接通了滴滴客服電話。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和客服解釋「為什麼手機丢了還能用原号碼撥打」的原因,但借助這一渠道,客服快速地驗證了我的身份。5 分鍾後,客服就與司機确認了丢失情況,并通過短信提供了司機的虛拟号碼,在 Apple Watch 上查閲短信可是比微信更方便呢。
在此期間,我還使用 MacBook Air 的「查找」啓用了 iPhone 的丢失模式,萬一真的找不回來,或許可以幫忙降低一些風險。如果你沒有 MacBook,也可以使用 Apple Watch 來完成這一步操作。
之後就是聯系司機的環節,Apple Watch 的通訊音質雖然依舊很渣,但在家還是可以保證清晰交流。所幸,司機小哥很善良,答應在完成當前單後幫忙送到附近。但因為司機對附近線路不是非常熟悉,如何找到對方也成為了一項挑戰。樓下并沒有網絡,Air 顯然無法實現對 iPhone 的定位跟蹤,于是這份重擔又交還給了 Apple Watch。雖然查找中的定位并非實時,但你可以清晰地了解司機動線,方便進一步溝通交流。
終于,在遺失 iPhone 的 40 分鍾後,我借助 Apple Watch 找回了它,我的 iPhone 也在那一刻電量耗盡自動關機了。最後,我用 Apple Watch 上的日程記錄下司機小哥的聯系方式,以便後續給他發個紅包(是的,我忘了有語音備忘錄這個功能)。
這 40 分鍾沒有想象中的驚心動魄,也不是非 Apple Watch 擔此重任不可,只是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會不禁感慨一句「幸好有 Apple Watch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