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年輕人的躺平,從全民愛上刮刮樂開始,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鋅刻度,作者 | 星晚,編輯 | 李觐麟
近段時間,大連某高校食堂内出現自助彩票機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一番熱議。有人認為大學習校園不應推崇 " 一夜暴富 " 的思想,也有人認為購買彩票已經是當今年輕人的一項主流娛樂方式。
似乎的确如此,年輕人加入購彩大軍,正将彩民結構逐步年輕化。盡管不少年輕人将彩票當作了一方小小的許願池,但更主要的目的還是在于解壓。正如《新京報》的評論所説:" 説年輕人買彩票是因為壓力太大,寄希望于不勞而獲,指望通過運氣來逆天改命,未免離題太遠。"
而這一現狀的出現,也使得自助彩票機業務蒸蒸日上,不少頂着 " 福彩 "" 體彩 " 名義的自助終端機銷售商層出不窮,但這門生意真的 " 躺賺 " 嗎?
中了大吉大利,不中投身公益
" 中 1000 萬和掙 1000 萬,哪個更簡單呢?"
" 買彩票暴富的付出,可比老板畫餅要你付出的代價小多了,而且老板畫餅實現的概率永遠是 0 的倍數,但我買彩票可不是。"
" 給明天一點希望,買了彩票之後至少可以幻想中大獎以後如何一擲千金。"
……
年輕人買彩票這件事,已經不算新鮮。他們要麼的确抱着一個有些不切實際的 " 暴富 " 美夢,要麼只是借由購買彩票這件事來排解壓力。
" 偶爾花個十塊二十的,沒中也無所謂,如果中了 30、50 的,就買杯奶茶讓自己高興高興。有時候在意的也不是中獎金額,而是中獎這兩個字就能給我帶來一點快樂了。人生本來就很苦了,自己還不想辦法找點樂子嗎?""95 後 " 施樂怡已經算是一個彩票發燒友了,每次出門路過自助彩票機的時候,她幾乎都會買一張玩玩。
施樂怡是個典型的 " 社恐 ",過去傳統的彩票店從沒讓她有過試一試的想法,但随意擺在商場、街邊的自助彩票機卻讓她有了勇氣試水。再加上機器上可選的各式各樣的刮刮樂既簡單又解壓。
六福喜事、點石成金、夢寐以求、甜蜜蜜、好運十倍、7 彩寶石、幸運加倍等各式各樣的刮刮樂彩票,施樂怡已經試了個遍,每次都只購買面值 10 元或 20 元的," 小賭怡情 " 是她奉行的娛樂宗旨。
在各個社交平台上,和施樂怡一樣迷上刮刮樂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有的人和她一樣把購買彩票當作日常的一項娛樂活動,也有人開始認真研究刮出大獎的正确 " 姿勢 "。
定期在自助彩票機購買刮刮樂的程煜總結:" 選對一張好台很重要,反正我現在長期喜歡在固定的 2 張機器上買彩票,也許是心理作用吧,但是我總覺得運氣會好一些。"
玩了半年時間,程煜大概算了一筆賬,他大概在彩票上花了不到 5000 元,中獎金額已經超過了花費。" 當代年輕人,發财主要靠上天。不是在上香,就是在買彩票。" 程煜打趣道," 就算是沒中獎,不也是一名熱愛公益事業的好青年嗎?咱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在年輕人買彩票的風潮之下,彩票甚至也成為了一種禮物,200 元就能做成的彩票花束在情侶間、朋友間成了爆款禮物。無論中獎多少,對收到禮物的一方來説都是一種特别的驚喜。
保證一年回本的彩票機加盟能穩賺?
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湧入彩票站,這門生意也開始成為吸引年輕人的創業項目。
" 擔保一年回本,若不回本補貼至回本。請各位确定場地,聯系我保留活動,過期将自負盈虧。" 某福彩體彩自助終端機銷售小朱在對鋅刻度介紹業務詳情時,多次做出保證回本的承諾。
小朱介紹道,即開票這種創新銷售場景受到了年輕一代購彩人群的青睐,充分發揮了即開票 " 基礎彩種 "" 拉新名片 " 和 " 宣傳載體 " 的優勢。對于創業人群來説,自助終端設備更比傳統彩票投注站投入少,回本快。
根據小朱發來的宣傳冊顯示,傳統彩票投注站投資成本包括 3 萬元 / 年以上的房租、5 萬元 / 年以上的人力成本、3 萬元 / 台的設備押金以及水電費、物業費、辦公耗材等雜費。而利潤往往只有單一彩票銷售分潤,申請手續麻煩且復雜,需要層層審批。
而自助終端設備不需要花費人工費、雜費,僅需要設備使用費,可以擁有福彩和體彩兩個彩種的銷售分潤。更重要的是,無需自主申請,可直接鋪設。
自助彩票機銷售商提供的對比資料
據鋅刻度調查了解,投資一台自助彩票機的費用為 19800 元,每個月的收益為設備彩票銷售額的 7%。小朱聲稱其所在公司的身份為第三方服務公司," 以個人身份去體彩中心詢問的話是問不到這個資格的,一般都會對外説沒有這個業務或者缺貨。如果個人想要做這個項目的話,只能通過我們這樣的服務公司來對接,我們是以企業競标的方式去拿到項目,再分配給個人。"
為了進一步吸引鋅刻度,對方算了一筆賬,"19800 元的機器可以永久使用,并且我們承諾一年之内無論你的銷售額是多少,都會讓你賺回機器成本。另外每月租金最多 1500 元一台,一年的總成本大概就是 37800 元。那麼每天只需要 30 位顧客,每位購買 5 元或 10 元面值的彩票就行了。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止買這麼點,所以可以説這個銷售額是能夠輕松達到的,回本不是問題。"
盡管小朱将項目描述得十分美好,但鋅刻度仍然從不少人口中聽到了其他聲音。" 沒那麼容易掙錢,當自己一個風口的時候就應該想想是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不論購買自助彩票機這門生意究竟賺錢與否,另一個更為離奇的項目也在大肆收割。" 避雷市場托管運營自助彩票機,他們以托管運營的名義收取費用,但是卻連機器都無法展示,後台用模拟器展示進賬,但實際上等到要體現的時候就難了。" 一名網友對鋅刻度談到自己的經歷," 我找工作人員要了好幾次機器的具體位置,都告訴我平台在更新,無法查看。"
後來,這名網友還向當地彩票中心進行咨詢,随後得到沒有這一項目及 APP 的回答,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受騙。
這門炒得火熱的彩票機生意,似乎還藏着諸多看不見的陷阱。
彩民年輕化,已是擋不住的趨勢
據财政部數據顯示,2023 年 1 至 4 月,全國累計共銷售彩票 1751.50 億元,同比增加 578.33 億元,同比增長 49.3%。其中今年 4 月,即開型彩票銷售 89.36 億元,同比增長 84.1%。
另據《2022 年體彩客户研究報告》顯示,超過 72% 的體彩購彩者選擇購買彩票的原因已經不是單純中獎,而是娛樂放松。彩票作為一種娛樂消費品,融入到了年輕人的生活中。
這一趨勢的出現,與年輕人的消費觀與生活觀有着緊密關系。簡單即開的刮刮樂彩票能夠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中,一杯奶茶錢能夠換來一次開盲盒般的驚喜,又有賺錢的可能性,深深吸引着年輕人。
因此,自助彩票機開始出現在生活中的任意場景,零散的刮刮樂更是可以出現在地攤中、便利店裏,随時随地刮一下已成為一種消費習慣。
與此同時,以中國體育彩票為例,早在 2020 年,體彩就曾推出過吉祥物 " 樂小星 ",不僅體彩拟人化,還設計了一系列表情包、互動遊戲、漫畫等。在 2022 年卡達世界杯期間,年輕彩民在各個社交平台上也不斷讨論、競猜、曬單。
除了将購買彩票當做一種娛樂方式、精神寄托外,彩票帶有的公益屬性也激發了年輕人的興趣。
銷售彩票籌集的公益基金會在中央和地方之間按一定比例分配,專項用于社會福利、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從各地财政局官網披露的數據來看, 2022 年,北京市地方留用彩票公益金 18.42 億元。其中,福利彩票公益金 7.25 億元,體育彩票公益金 11.17 億元。福利彩票相關資金用于發展養老服務、支持各區社會公益濟困項目、支持高等教育新生入學救助等。
基于此,年輕人更是懷揣着 " 中了大吉大利,不中投身公益 " 的心态加入了彩民大軍。
不過,娛樂一把無傷大雅,但真要投資,還是需要擦亮雙眼。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