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給特斯拉壓力的,不止比亞迪?,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BT 财經
比亞迪進軍海外市場勢頭兇猛。
近日,比亞迪在巴西建設電動汽車工廠上了熱搜。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該工廠将是比亞迪在亞洲之外的第一家工廠,比亞迪将與巴西伊亞州政府在卡馬薩裏市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 30 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币約 45 億)。
這是在 " 比亞迪純電車銷量超越特斯拉 " 這則勁爆新聞之後不久曝出的。但是王傳福對此沒有任何回應。
2024 年伊始,各大車企都在曬 2023 年的成績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比亞迪的 " 四個第一 ",這四個第一分别是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第一、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第一、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第一,第四個第一則是中國第一大汽車企業。
就在比亞迪曬成績單的同時,上汽集團銷量也傳來捷報,全年累計銷售汽車 502.09 萬輛,這是上汽集團連續十八年成為國内汽車制造商銷量第一。
但是,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有傳來好消息。據财聯社消息,華爾街對特斯拉的前景預期正逐漸變得黯淡,兩天之内至少有兩位分析師對特斯拉表達了較為謹慎的态度。投資銀行 Tudor, Pickering, Holt & Co. 的分析師 Matt Portillo 表示,預計特斯拉在 2023 年最後三個月的交付量将低于分析師的平均預期。
在 2024 年,帶給特斯拉壓力的不止比亞迪一家?新能源車市場格局究竟會有怎樣的變化?
對特斯拉銷量的 " 兩連殺 "
比亞迪自 2022 年反超特斯拉成為新能源汽車領網域銷量王者之後,2023 年繼續保持對特斯拉的領先,并将優勢繼續擴大,2022 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 186.85 萬輛,同比增長 152.46%。同期特斯拉全年銷量為 131 萬輛,比亞迪領先特斯拉 55.85 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 " 銷冠 "。
2023 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302 萬輛,同比增長 61.8%。同期特斯拉的銷量為 181 萬輛,同比增長 38%。比亞迪将 2022 年保持的 55.85 萬輛的優勢擴大到 121 萬輛,坐穩了新能源汽車一哥的寶座。同時比亞迪憑借 2023 年的優異表現,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一舉殺到全球第九的位置,成為前十榜單中唯一一家新能源車企,也是唯一一家中國車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 12 月,比亞迪單月銷量超過 34.1 萬輛,同比增長 45%。特斯拉的銷量為 9.4 萬輛。一直僅次于比亞迪的老二位置也被上汽通用五菱以 11.8 萬輛的銷量反超。
在中國市場比亞迪的銷量為 25.68 萬輛,特斯拉的銷量為 7.6 萬輛,特斯拉在國内市場的銷量僅為比亞迪銷量的 29.6%。而中國市場是全球新能源市場最重要的市場,占比一度達到六成左右,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遠不是比亞迪的對手。
而特斯拉在追趕比亞迪無望的情況下,身後的理想悄然追趕,以 2023 年 12 月數據為例,理想的銷量為 5.05 萬輛,僅落後特斯拉 2.55 萬輛,而以理想 137.1% 的高增長,加上新車型理想 MEGA 和理想 L6 的上市,2024 年理想汽車月銷量可能會超過 7 萬輛,特斯拉随時有可能被理想反超。
比亞迪的銷量強勢,甚至倒逼特斯拉不得不多次降價來促銷。早在 2022 年年末特斯拉就已經多次降價,2023 年 1 月又開始帶頭降價,對其熱賣車型 Model Y 和 Model 3 實施了 2.9 萬元至 3.6 萬元的降價。這一降價行為引發了新能源汽車企業間的價格競争。説明特斯拉迫于銷量被比亞迪越拉越大,只能通過降價來促銷,也説明特斯拉品牌力的下降,同時側面反映了比亞迪品牌力的提升。2024 年新能源車企中,特斯拉又是第一家降價的企業。這更是反映了特斯拉寧願犧牲利潤也要和比亞迪搶占市場,這也是特斯拉股價持續下跌的因素之一。
2022 年和 2023 年的銷量強勢,讓比亞迪一個月的銷量或單一車型的年銷量相當于其他車企一年的銷量,説明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巨大,比亞迪通過這幾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新能源車企。中國汽車工業發展 70 多年後,比亞迪終于殺入全球車企銷量前十(此榜單包含燃油車),超越鈴木集團位居第九位。
被忽視的巴士和卡車業務
比亞迪家用車銷量奪冠,但是比亞迪的巴士和卡車業務在海外的表現卻被忽視了。雖然特斯拉剛剛交付了第一批電動卡車 Cybertruck,讓特斯拉忌憚的,是比亞迪的卡車業務。
華爾街分析師 Nick Cox 認為比亞迪是支優秀的股票,自 2016 年 7 月以來,比亞迪的股價回報率高達 329%。在他看來比亞迪的市值被低估,即使是比亞迪股價遭遇持續下跌的階段仍是絕佳的買入時機。" 從基本面來看,比亞迪并沒有達到峰值,不像許多受青睐的公司那樣。影響其股價下跌的原因是大股東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巴菲特)的減持和投資者對未在美國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持謹慎态度。" 同時 Nick Cox 指出不應忽視比亞迪的巴士和卡車業務在海外的表現。
比亞迪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傳福曾公開表示," 電動車一定要分領網域、循序漸進地發展。正如比亞迪的規劃,公交一定要先行,公共交通領網域一定是首先進入全面電動化的領網域。因為一輛公交車每天運行近 18 個小時,每天的排放相當于 35 輛私家車的排放,所以 PM2.5 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公交車的尾氣。" 可見電動大巴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戰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比亞迪的電動大巴甚至被很多行業人士認為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起家之作。比亞迪總部深圳的公交大巴的成功也為比亞迪大巴的發展提供了樣本。2013 年 3 月,比亞迪得標長灘運輸署的 10 台電動巴士訂單,經歷近 4 個月的 " 魔鬼測試 " 之後,比亞迪純電動大巴 K9 成為全球首輛通過 Altoona 測試的 12 米純電動大巴,要知道 Altoona 是美國最嚴苛的公交大巴測試,拿下它,相當于拿到美國市場的準入證。有了要求嚴苛的美國準入證,比亞迪電動大巴獲得了全球的認可。2015 年 4 月,比亞迪再獲 50 台大巴的追加訂單,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電動大巴訂單記錄。
Nick Cox 分析稱,比亞迪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歐洲和日本等市場推出新的商用車車型,并為商用車部門到 2025 年的發展撥出了折合逾 200 億美元的預算,主要用于研究、產品開發和擴大產能。
目前,比亞迪還向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數以萬計的純電動巴士,并在北美、南美和歐洲擁有卡車和公共汽車組裝廠,全球各地的員工總數多達 22 萬。
不只是電動大巴,在 2021 年的比亞迪商用車新品亮相會上,比亞迪還推出了純電動的輕型卡車比亞迪 T5。這台輕型貨車采用一塊 85kWh 的磷酸鐵锂電池,擁有 130kW 的後橋電機,後軸最大載重 1.5 噸,載重續航為 200 公裏。目前比亞迪電動卡車的銷量尚未有準确數據,但一樣成為和電動大巴一樣不可忽視的業務構成。
在 Nick Cox 眼中,比亞迪是世界領先的電動巴士和電動卡車制造商。盡管這些產品不如汽車那麼引人關注,但它們卻是巨大且快速增長的市場,未來有望成為比亞迪新的增長點。
最會賺錢的車企是誰?
不久前,比亞迪發布了 2023 年三季報,這份财報非常亮眼。
财報顯示,2023 年三季度比亞迪營收 1622 億元,增幅達 38.49%。淨利潤首次單季度突破百億元,達 104.13 億元,同比增幅高達 82.16%。結合 2023 年中報數據,比亞迪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的淨利潤和上半年 109.54 億元只有 5 億元左右的差距。前三季度比亞迪總營收 4222.75 億元,同比增長 58%,淨利潤 213.67 億元,同比大幅提升約 130%。無論是營收還是增幅,在國内眾多車企中或是較為賺錢的一家。
BT 财經對比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以及長城汽車等知名車企營收數據後發現,2023 年第三季度,比亞迪 1622 億元的營收僅次于上汽集團的 1968 億元,比亞迪和上汽集團也是眾多車企中唯二單季度營收過千億元的企業。
但和比亞迪營收和淨利潤均有較大增幅不同,上汽集團的營收下滑了 6.66%,淨利潤下滑了 24.69%,錄得營收和淨利潤的 " 雙滑 "。且上汽集團的總營收高于比亞迪 346.36 億元,但淨利潤卻只有 43.22 億元,反而落後比亞迪 60.91 億元。其他幾家頭部車企,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淨利潤都不足 40 億元,甚至還有多家出現虧損。
營收不如上汽集團,淨利潤卻是上汽集團的 2.4 倍,根本原因在于比亞迪毛利率和淨利率的大幅提升。2023 年三季度綜合毛利率上升至 22.12%,2023 年的前三個季度比亞迪的毛利率分别為 17.86%、18.72% 和 22.12%,而 2022 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為 12.40%、14.39% 和 18.96%。202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提升了 5.58 個百分點、4.33 個百分點和 3.16 個百分點。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帶來淨利率的提升,2023 年前三季度的淨利率分别為 3.64%、5.05% 和 6.71%,上一年同期分别為 1.36%、3.61% 和 5.17%,分别提升了 2.28 個百分點、1.44 個百分點和 1.54 個百分點。眾所周知,當毛利率和淨利率達到極值時,哪怕想提升 0.01 個百分點都極為困難,比亞迪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
2023 年前三季度同期,原本全球最會賺錢的特斯拉毛利率卻由上一年的 25% 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毛利率分别為 19.34%、18.19% 和 17.89%。此消彼長後,比亞迪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超過特斯拉,但特斯拉 8.04% 的淨利率依然高于比亞迪 1.33 個百分點,其盈利能力依然高于比亞迪,在淨利率方面,比亞迪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特斯拉壓力不止來自比亞迪
近年來,中國本土的電動汽車品牌如蔚來、小鵬、理想等迅速崛起,憑借其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和本土化策略,逐漸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些品牌在產品設計、價格、服務等方面更加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對特斯拉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2024 年初,各大車企統計去年全年銷量,比亞迪在去年第四季度純電車銷量總計 526409 輛,超過特斯拉 484507 輛,成為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車制造商。這 4 萬多輛的差距,讓特斯拉股票在當地時間 1 月 3 日美股收盤時,報收 238.45 美元,跌超 4%。總市值 7580 億美元,一夜蒸發了 324 億美元。
同時,這也意味着自 2018 年起一直保持着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名,霸榜 6 年之久的特斯拉,向比亞迪讓出了頭把交椅。
但是,這不代表特斯拉的壓力只來自比亞迪。公開資料顯示,上汽集團已經由一家傳統車企,逐漸轉型為擁有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多種車型的企業。
1 月 4 日,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上汽集團披露 2023 年銷量數據:全年累計銷售汽車 502.09 萬輛,同比下降 5.31%,降幅比前 11 個月收窄 2.71 個百分點;其中去年 12 月汽車銷量為 63.70 萬輛,同比增長 18.75%,繼 11 月之後,再度創下了去年的單月新高。至此,上汽集團連續十八年成為國内汽車制造商銷量第一。
值得強調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海外業務兩大領網域,上汽集團在 2022 年率先站上 " 雙百萬輛 " 台階後,于 2023 年再創下歷史新高。此外,上汽集團去年新能源車累計銷售 112.29 萬輛,同比增長 4.61%;其中 12 月銷售 21.94 萬輛,同比增長 53.16%。
上汽集團在出口及海外基地業務表現也持續良好。在過去的 2023 年,上汽海外銷售 120.82 萬輛,同比增長 18.75%,超額完成了 120 萬輛的年出口量目标;其中 12 月銷售 14.13 萬輛,同比增長 5.36%。
具體來看,在上汽集團旗下各整車公司中,作為上汽集團主要利潤來源的合資企業,在年末呈現出明顯復蘇的勢頭:2023 年年末,上汽大眾成為國内首個產量突破 2700 萬輛的車企。
上汽通用去年累計銷售汽車 100.1 萬輛,同比下降 14.45%;但 12 月銷售汽車 10.48 萬輛,同比增長 11.21%;上汽通用五菱去年累計銷售汽車 140.31 萬輛,同比下降 12.31%;但 12 月銷售汽車 20.17 萬輛,同比增長 4.16%;此外,上汽集團自主品牌繼續保持顯著增長勢頭,全年自主品牌銷量達 277.5 萬輛,占集團銷量比重超過 55%,較 2022 年提高了 2.5 個百分點。
進入 2024 年,比亞迪率先發布了四個第一的業績海報,上汽集團幾乎同時在發布的業績海報中(官微發布),清晰突出了其銷量 502 萬輛,并強調了連續 18 年保持國内汽車銷量第一。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 — 11 月中國出口新能源車總計約 160 萬台,同比增長 87%,全球市場份額占比為 62.6%,2023 年 11 月單月中國所占份額高達 68%。以市場份額計算,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排名前 10 的汽車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據 6 席,分别是比亞迪、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和理想汽車。上汽集團僅次于比亞迪位列第二位,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 112.3 萬輛,盡管和比亞迪的 302 萬輛差距較大,卻成為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另一家頭部企業。
汽車媒體人張智勇認為,中國車企現在面臨走出去的關鍵時刻,上汽集團和比亞迪都是國内優秀的車企,友商之間展開良性競争是好事,面對海外市場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國車企仍要秉持合作共赢的基調,面對中國如此強大的對手,海外的一些新能源車企壓力更大了。
比亞迪的股價雖然遭遇低迷,但在眾多分析師眼中,比亞迪卻依然被追崇。在毛利率和淨利率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其大幅增長的銷量為比亞迪帶來更多的利潤。進入 2024 年以來共有東吳證券、民生證券等六家機構對比亞迪作出了 " 買入 " 評級,東吳證券預測比亞迪 2023 — 2025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為 334 億元、442 億元和 540 億元,同增 101%、32%、22%。
海外市場的大門已經打開,這對比亞迪和國内各大車企來説,長征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