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失業三天被媽媽説了三次”上熱搜:當你擁有一個松弛感交際圈,歡迎閲讀。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41/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580 天
1
最近,看到一則微博熱帖 " 失業三天被媽媽説了三次 ",一股焦慮不由湧了上來。
題主因為公司經營不下去,被動離職了。
失業第一天,題主想在自己租的房子裏休息一下,就沒有馬上回家。
失業第二天她和一家公司約了視頻面試,回家計劃也就只能順延了。
失業第三天碰巧遇到台風影響,所在地公共交通都停運了,題主自然無法回家。
這本不是多大的事,但令題主無奈的是,自從她失業,媽媽就一直打電話催她回家。
在題主告之 " 暫時不回家 " 後,題主媽媽更是在微信上大罵:
" 失業已經很丢人了,沒工作還天天在外面不回家是要幹嘛?"
面對媽媽的言行,題主很是崩潰。
其實題主這些年有些存款,足夠自己應付三四年的日常開銷,加上副業收入足以覆蓋房租,題主一開始并不焦慮,想着按正常節奏找工作就可以。
如今,失業三天就被母親不停催促着,題主情緒越來越低落,甚至被折騰得有些抑郁。
看完帖子,不由地被題主媽媽的焦慮所影響,甚至讓人有一股透不過氣的感覺。
失業真的有必要這樣日日提起嗎?這樣不斷催促、惡語相向真的有利于事态的發展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2
今年年初,一家肯德基内一名男性顧客與工作人員發生衝突的視頻被曝光,引來議論。
視頻中,男子在櫃前等待取餐,因為過了 5 分鍾男子十分急躁,開始抱怨。
工作人員聽完表示:" 東西沒熟,也不能給你生的呀。"
聽到這些,男子的情緒瞬間上來了,表明自己已經等了 10 分鍾了,接着便張口對工作人員惡語相向。
在長達 5 分鍾的謾罵裏,男子甚至讓那位工作人員滾蛋。
看完視頻,真是讓人一陣唏噓。
明明只是區區小事,奈何事态一度發展到周圍顧客極力勸説之下雙方才熄火。
僅僅幾分鍾的時長,男子便大動肝火,類似行為之下不難看出,當代成年人真的太焦慮了。
時刻緊繃的神經,内卷到不受控制的生活,似乎早已成為當下社會的常态。
但事實是,焦慮并不能讓人更理智地處理問題。
記得原騰訊副總裁吳軍曾説過:"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事情,就是我們太匆忙,太着急。"
當我們越是焦躁,我們就越是容易被外界所影響,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撥動我們的每一根神經;
相反的,當我們越是松弛,我們就越是容易專注于當下,依據結果導向找出更有利于自己的解決方式。
3
孟晚舟曾分享過一個小故事。
在華為全國各地的園區裏,都配備有各種各樣的咖啡廳。
這些咖啡廳不是一般的地方,外國的訪友可能會在這裏分享觀點,公司内的高管可能在這裏接受采訪,甚至是年輕人也會在這裏交流辯論。
華為曾經有一位研究 " 類腦智能 " 的博士生,他就經常在園區的咖啡廳裏和各類人士分享觀點,探讨學術。
他交流的對象不僅有高校老師和學生,也有不同部門的專家。
短短 1 年多時間裏,他就喝了一千多杯咖啡。
但你可能想象不到,這一千多杯咖啡,幫助他完成了二十多項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或許,這就是松弛感的意義。
所謂松弛感,不是躺平,不是擺爛,而是張弛有度。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松弛感朋友。
當她怎麼也做不好一件事時,她以為她的朋友會説:" 這麼簡單你都不會嗎?" 但她的朋友卻説:" 沒事,我開視頻一步步教你。"
當她因為化妝時間太久,錯過地鐵,她以為朋友會説:" 你不化妝就不會耽誤了。" 但她的朋友卻説:" 沒關系,騎單車去剛好鍛煉身體。"
當她忘帶東西,她以為朋友會説:" 提醒多少次了,怎麼就記不住?" 但她的朋友卻説:" 别急,回去取就行。"
説到底,擁有松弛感的人,他們在張弛之間自由切換,既能享受得了人生,也從不讓自己的人生落後。
就如畢淑敏在《像煙灰一樣松散》中寫到的一段話:
"煙灰,尤其是那些優質香煙燃燒後的煙灰,非常松散,幾乎沒有重量和形狀,真一個大象無形。
它們懶洋洋地趴在那裏,好像在冬眠。
其實,煙灰的内部裏,栖息着高度機敏和警覺的鳥群,任何一陣微風掠過,哪怕只是極輕微的嘆息,它們都會不失時機地騰空而起馭風而行。"
與君共勉。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 30 個詞條